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山东省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山东省不同地区人间和鼠间恙虫病感染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方法:采用IFAT、M—CFT等血清学方法在全省10个市开展不同人群间和鼠间调查。结果:首次在我省黄河以北地区检出恙虫病感染鼠;在我省褐家鼠中检出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血清学显示其感染率达10%;通过血清学检查还从大仓鼠中检出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其感染率达15.63%。通过血清学方法证实我省潍坊、菏泽存在恙虫病人间感染。结论:我省广泛存在恙虫病疫区,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其血清学阳性率达19.46%,但褐家鼠甚至包括大仓鼠也有可能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山东省恙虫病的流行极有可能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赵强 《职业与健康》2001,17(12):108-108
[目的]了解人间布氏菌病在正场地区的感染与发病情况,以便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布氏菌病在我镇的发生。[方法]从1997-2000年在通州市卫生防疫站的支持下开展了人间布氏菌病的监测工作。[结果]不同职业人群858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未发现有布氏菌病感染或发病;对其中各类职业的10%的人群88例进行实验室血清学检测,亦无一例阳性。[结论]表明正场镇目前暂无人间布氏菌病。  相似文献   

3.
凉山州2003~2004年HIV/AIDS的综合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凉山州各类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的感染情况及高危行为,和其流行现状和趋势。方法:按照艾滋病行为和血清学监测方案的操作程序及调查方法对全州吸毒者、女性商业性性工作者、孕产妇进行行为及血清学监测。结果:2227例吸毒者艾滋病感染率为15.5%(346人),吸毒者共用针具率为13.1%;女性商业性性工作者感染率为0.8%(3人),只有51.1%的CSW(女性性商业工作者)在每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都使用安全套;孕产妇监测中2004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结论:我州HIV感染途径主要还是静脉吸毒共用针具及性乱,女性商业性性行为者性行为将在艾滋病向普通人群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应当加强综合干预措施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2年江门市布鲁氏茵病(布病)疫情特征,为开展相应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江门市人间布病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年江门市共报告人间布病13例,报告发病率为0.29/10万;男性发病8例,女性发病5例;发病年龄集中在40~79岁年龄组(11例);职业分布最多为家务及待业,共5例;其次为农民和商业服务,各3例。血清学监测215人,虎红平板试验阳性6例,阳性率为2.79%。结论江门市人间布病有扩散蔓延的趋势,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人间及动物间布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杭州市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及人群感染情况。方法:根据法定传染病系统分析杭州市2004—2011年戊肝疫情资料;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拱墅区和桐庐县的健康人群1483人,应用ELSA法检测戊肝抗体。结果:2004年至2011年,共报告戊肝病例3490例,发病率(4.19~8.10)/10万,死亡3例,年发病率逐年上升,疫情以散发病例为主。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上年龄组为主,男女平均发病率性别比为2.35:1,职业以农民较多,春季是流行季节。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市人群标化感染率为36.87%,50岁组感染率最高,农村人群感染高于城市人群,男女性别之间感染率无差异。结论:戊肝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戊肝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重庆市长寿区布病疫情动态、流行规律,预测布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15年从事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布病高危人群进行血清学监测,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监测高危人群1 213人,感染39人,感染率为3.22%.以青壮年感染为主,年龄、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间感染率比较,奶牛饲养员感染率最高(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03,P<0.01).共监测6 688头奶牛,血清阳性率为5.95%.结论 长寿区奶牛是人间布鲁氏菌病感染的主要传染源,饲养奶牛人员为主要受威胁人群,应加强牲畜检疫,加强人群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减少人群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乌海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全市从事饲养(牛羊)、放牧、屠宰、乳肉加工、销售、贩卖、兽医防疫等7~70岁与牲畜有密切接触史的1 800名重点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检测及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 调查新发病例8例,报告发病率为1.57/10万,重点人群感染率为0.44%,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14.32%.结论 人间布病疫情增高趋势明显,要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盟对职业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1460人,发现感染者125人,平均感染率为8.56%。新发病人2名,其他39人为早年感染未愈的慢性布病患者。城镇职业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和发病,布病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凡接触牲畜皮、毛、乳、肉者都可能感染布病,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疆福海县2012年布鲁氏菌病疫情现状及流行因素,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鲁氏菌病监测实施方案》,对福海县3乡1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将有症状者、与牲畜有密切接触的农牧民,以及从事兽医、牲畜屠宰等职业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并做琥红玻片凝聚试验和血清学试管凝集试验检测。结果福海县血清学检测200人,阳性16人,阳性率8.00%;男性阳性率(13.83%)高于女性(2.83%);牧民(12.50%)和兽医(11.43%)高于其他职业,20-岁组阳性率(12.33%)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新疆福海县人间布鲁氏菌病有较高的感染率,需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某舟桥部队官兵腰腿痛发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某舟桥部队官兵腰腿痛发病情况,探索腿痛病的发病原因,为做好舟桥部队官兵腰腿痛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以某舟桥部队全体官兵为样一年期间的诊断书,门诊登记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舟桥部队的官兵腰腿痛扫病率较高,在调查的1543人中,发病176人,发病率为11.4%;其中士兵发病率为13.3%,军官与志愿兵发病率为6.0%,具有士兵多于官官与志愿兵的发病特点。此外还与职业工  相似文献   

11.
1982年10月,我们对全县重点职业人群进行了布鲁氏菌感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畜间感染情况:自1963年以来陆续从河南等地引进各类种畜385头,连续3年进行布病血清学检测,从242只羊中发现4只阳性,阳性率为1.65%,32头奶牛无1例阳性. 人间感染情况:检查1163人,皮试阳性37人,感染率为3.18%。农民感染率2.4%(26/108),屠宰工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卢龙县监测点人间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规律及地区分布情况,为政府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GB16885—1997《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及《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对卢龙县2007--2013年人间布病监测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年间卢龙县12个乡镇共检测采集血清标本1762份,检出阳性126份,阳性率为7.15%;其中主动检验362人,阳性67例,阳性率18.50%;抽样监测检验1400人,阳性59例,阳性率4.21%。职业人群以饲养员感染率最高,为12.12%(79/652),不同职业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阳性率分别为8.13%、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间人间布病监测检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蛤泊乡最高,为11.67%(23/197)。结论卢龙县人间布病疫情2007--2010年逐年上升,近几年有下降趋势,主要与近几年防治力度加大有关,应加强传染源的管理控制,继续加强人间布病监测,深入开展对重点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山东省恙虫病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PCR技术及血清学等方法对山东地区人间和鼠间恙虫病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首次在黄河以北地区检出恙虫病感染鼠,感染率高达15.63%(ECR结果);从褐家鼠中检出恙虫病立克次体,血清学显示其感染率达10%;通过血清学检查还从大仓鼠中检出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其感染率达15.63%。除已证实的疫区外,还证实山东省潍坊、东营和菏泽3市存在恙虫病人间或鼠间感染。结论 山东省广泛存在恙虫病疫区,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其血清学阳性率达19.46%,褐家鼠以及大仓鼠也有可能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4.
孙桐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0):888-889
为了解山东地区立克次体性疾病感染和流行状况,分别进行了斑疹伤寒、Q 热、斑点热和恙虫病的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调查。结果发现,山东是全国斑疹伤寒的重点发病疫区之一,以第四季度为发病高峰,青壮年病人较多,男多于女,农民和学生是主要职业;山东人间Q 热、斑点热感染率分别为118 % 和1007 % ,动物间也有较高的感染率;恙虫病在山东的危害日趋严重,疫区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5.
衢州市1990—1999年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监测结果分析,掌握本市流行性出血热(EHF)流行规律,有针对地采取防制对策。方法:对90-99年EHF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开展人间疫情和宿主动物带毒监测。结果:本市90-99年EFH年均发病率为27.24/10万,病死率为0.44%。病人分布以20-50岁青壮年为主,占68.95%,农民占82.7%,男女之比为2.17:1,季节高峰为5月和1月双峰型。各县(市、区)均有发病,以开化县发病率最高。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5.73%,病人诊断符合率为62.02%。野鼠型占84.04%、家鼠型占5.56%。鼠类带毒调查室内为3.61%,室外为5.62%,室内以褐家鼠最高为4.24%,室外以黑线姬鼠最高为5.98%。结论:本市EHF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流行特征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监测结果显示本市以野鼠型为主的混合型EHF疫区,应首选双价疫苗进行接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9年中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配合掌握丰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本底资料及丰台区HFRS人间隐形感染分布状况,推演大城市城乡结合部,探索发病规律,摸索潜在的流行危险因素,以便更好地综合防制肾综合征出血热。方法:根据调查方案,随机抽取各年龄组人群进行调查,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采集血清样品。每个被调查人员抽血2.3ml,分离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出血热IgG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1997—2005年。共发生本地病例75例,死亡3例,病死率4.00%。在发放的905份问卷中,回收有效问卷和血清共805份,经过检测发现IgG抗体阳性153人,占受调查人群(805人)的19.00%;在805人中随即抽取91人进行IgM抗体检测,发现IgM抗体阳性者3人,其中有两人IgG抗体阳性。结论:丰台区正常人群中隐形感染率19.00%,比预期值(5.00%)高,感染率与丰台区居高不下的发病趋势较为吻合,揭示了HFRS隐形感染的部分规律。  相似文献   

17.
用BED--CEIA方法估算2010年云南省玉溪市MSM人群HIV-1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BED—CEIA方法在玉溪市MSM人群艾滋病监测哨点中开展HIV-1新近感染检测,估算新近感染率。[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玉溪市2010年MSM哨点经过血清学检测确认为HIV-1抗体阳性的样本进行BED-CEIA检测,估算HIV-1年新近感染率。[结果]本研究样本共计105份,检出HIV-1阳性样本13份,完成BED-CEIA检测13份,判为新近感染样本3份。2010年,MSM哨点HIV-1年感染率12.4%,年新近感染率6.67%(95%CI:2.07%~14.18%)。[结论]玉溪市MSMHIV-1年新近感染率远远高于静脉注射吸毒等人群,MSM人群感染HIV-1不容忽视,综合分析、连续监测估算其流行趋势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保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在甲型肝炎流行情况下,其保护发病与保护感染效果。方法:在某乡甲肝流行情况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病例组与对照组甲肝疫苗免疫史,估计疫苗保护发病效果;选择该乡发病率较高的13个村小学学生,进行血清学及甲肝疫苗接种史调查,计算疫苗保护感染效果。结果:甲肝病毒活疫苗保护率为98.1%,95%可信限下限为83.5%。隐性感染率在接种组与未接种组分别为10.23%和11.59%,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具有很好的保护发病效果,可以同国外灭活疫苗相媲美,其保护感染效果不及保持发病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小金县餐饮业服务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避行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检测。结果共检测1968份血样,HBV总感染67人,总感染率3.41%,其中(大三阳13人,占19.40%,小三阳19人,占28.36%,其他感染模式35人,占52.24%)。男性39人,感染率58.21%;女性28人,感染率41.79%;男女之比为1:0.74;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根据2005年-2007年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小金县乙肝病毒(HBV)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建议加强乙肝预防工作,提高人群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深圳市不同职业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其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现患率。方法调查深圳市5种职业人群的HPV感染现状及CIN现患率,其中中小学教师130人、外来劳务工385人、服务业从业人员316人、特困下岗职工199人、医务人员420人,并以自然人群——某社区居民595人为对照,共计调查2045名妇女。采用hc2法检测高危型HPV(HPV·HR),联合超柏氏薄层液基细胞学(LCT)进行子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筛查,凡筛查HR.HPV阳性并LCT≥ASCUS及/或LCT≥LSIL,均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确诊CIN。结果(1)不同职业妇女HR.HPV感染率不同,服务业从业人员感染率最高(19.3%),医务人员的感染率最低(11.9%),服务业从业人员感染率明显高于医务人员、外来劳务工及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2045例妇女中,共发现HPV感染所致子宫颈病变199例,其中组织学可见HPV感染改变、CINl-3及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分别为4.11%、3.28%、1.67%、0.54%和0.15%,随着子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其发病率逐渐降低。(3)不同职业妇女的不同程度CIN现患率明显不同,服务业从业人员HSIL发病率最高,而中小学教师的HSIL发病率最低。结论深圳市不同职业人群的HR·HPV感染率及CIN现患率不同。服务业从业人员的HR·HPV感染率及HSIL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