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寻找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病与耳蜗毛细胞损伤的联系,探讨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本病的听力测试方法.方法 从进行高压氧(HBO)治疗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中随机选出253人,对HBO治疗前、治疗1、2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行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力测试,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BO治疗2个疗程后轻度耳聋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中度耳聋;HBO治疗1、2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与2个疗程后ABR异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治疗前与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与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DPOAE幅值中、高频率段下移明显;治疗1个疗程后较治疗前在1.4~6.0 kHz频率段略有上移.结论 HBO可能是通过恢复耳蜗凋亡过程中毛细胞的活性而达到对感音神经性聋的治疗效果;DPOAE较ABR在对感音性耳聋检测中有敏感性和前瞻性;可以通过ABR、DPOAE组合检测来判断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听力损伤和恢复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军校学员接触军事噪声后听力损伤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减少军校学员发生听力损伤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军队院校中149名在最近一次接触军事噪声前听力正常的军校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49名军校学员在最近一次接触军事噪声后有32名学员出现不同程度的耳痛、耳鸣或耳闷,占比21.48%.多因素L...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在船员噪声性听力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名船员(其中噪声性耳聋组52人,听阈正常组48人)为实验组,另外50名听力正常人为对照组.对2组人员进行纯音听力测定和DPOAE检测,比较2组的听阈值和DPOAE幅值及引出率.结果 噪声性聋组与对照组比较,所有频区听阚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性聋组DPOAE幅值和引出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随着接触噪声工龄的延长,DPOAE引出率逐渐下降(P<0.05).听阈正常组DPOAE幅值和引出率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船员早期噪声性听力损伤纯音听阈可能正常,应用DPOAE可用于船员噪声性听力损伤的早期诊断和评估.  相似文献   

4.
闫亚平  薄建华 《武警医学》2015,(1):32-33,37
目的了解某民航学院学生听力下降的情况,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民航学院空管专业253名学生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的听力检测报告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听力损伤学生18名,占受检人数7.11%,其中高频听力损伤16名;语频听力损伤2名。不同性别间的听力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听力损伤的危险性与年龄有关,大四学生的听力损伤的危险性(OR=6.598,95%CI:1.265~5.747)高于大三学生(OR=5.022,95%CI:1.199~15.078)。结论民航学院学生听力损伤以高频听力损伤为主,随着年级和年龄增高,听力损伤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使用客观的生理学方法和主观测试的方法,对所有活产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其目的是:使得疑为听损伤的婴儿在生后3个月内接受听力学和医学评价;确诊为听损伤的婴幼儿,应在6个月前接受具有小儿听损伤专业技能人员的干预;凡显示迟发性或进行性听损伤的婴儿,不管前期的听力筛查结果如何,都应接受为期三年的听力学和医学监测,以便尽早的发现并进行诊断和干预。  相似文献   

6.
尿道损伤163例的早期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尿道损伤的早期治疗方法。方法 对 10 2例前尿道损伤分别采用留置导尿管、膀胱造瘘、尿道会师和尿道吻合术四种方法治疗 ;6 1例后尿道损伤分别采用尿道会师和膀胱造瘘两种方法治疗。结果 前尿道损伤轻者采用留置导尿管和膀胱造瘘处理均取得较满意效果 ;前尿道损伤重者采用尿道吻合术和尿道会师术均取得满意效果。后尿道损伤行尿道会师成功率达 91.8% ,而膀胱造瘘组全部发生尿道闭锁、二期手术。结论 前尿道损伤根据损伤程度采用不同方法治疗 ;尿道会师术是治疗后尿道损伤简便、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高频噪声环境听力损伤是在持续高频噪声环境中,直接导致听力下降或听力显著改变的损伤。为避免部队非战斗减员,应当根据持续高频噪声环境下听力损伤发病的特点规律,采取相关措施,降低官兵听力损伤,保持官兵听力健康,确保部队战斗力。制订听力保护预案针对官兵在操作武器装备期间可能受到的噪声环境的影响,以及进而出现的进行性听力损害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改良Stoppa入路在手术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4月应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的14例骨盆前环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14例按Tile分型:A型1例、B型7例、C型6例.本组应用改良Stoppa入路行手术内固定治疗,术后应用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和Majeed功能评分对骨折复位及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病例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因素较传统手术方法更有优势,而患者术后得到较满意的功能.结论 改良Stoppa入路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显露充分等优点,是手术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一个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某型军用直升机噪声刺激下,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变化特点。方法35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95dB(A)组,105dB(A)组,115dB(A)组和120dB(A)组。对照组不给予噪声刺激,其余4组给予相应强度噪声刺激,每天4h,共刺激5d。采用ABR、DPOAE对豚鼠噪声刺激前后听力进行测试。结果随着噪声刺激强度增加,豚鼠ABR阈值升高,80dB处Ⅲ波潜伏期延长,DPOAE幅值下降。95dB(A)和105dB(A)组豚鼠听力约在噪声刺激后3~5d逐渐恢复,115dB(A)组豚鼠大约在5~7d听力逐渐恢复,120dB(A)噪声刺激后7d豚鼠听力仍未恢复正常。结论随着噪声刺激强度的增加,豚鼠听力损伤加重,听力恢复的时程延长,恢复的可能性减低。军用直升机噪声暴露对豚鼠听力损伤具有明显的损伤剂量依赖性和恢复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伴持续耳鸣的难治性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74例伴持续耳鸣的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鼓室注射甲泼尼龙治疗,实验组应用鼓室注射甲泼尼龙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耳鸣治疗效果、听力治疗效果、PTA水平差异。结果:实验组耳鸣治疗总有效率78.1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听力治疗总有效率72.42%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PTA水平(46.77±5.64)dB HL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对伴持续耳鸣的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应用鼓室注射甲泼尼龙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可有效缓解耳鸣症状,改善听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谭杨  刘艳梅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655-1656
目的:了解中耳损伤状况,为修复中耳结构提供参考。方法:对52例病人用外径1.9mm的内窥镜经外伤穿孔的鼓膜观察中耳形态和结构的改变,在内窥镜下用耳科显微器械对26例损伤鼓膜进行修补,对2例听骨链中断者进行了修复。结果:26例鼓膜修补病例,96.1%痊愈,较未经修补同等大小穿孔愈合时间缩短33%~50%。修复砧骨长脚骨折1例,一年后听力恢复正常。取出中耳异物5例。结论:内窥镜下可进行中耳损伤的修复,缩短了创伤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高原肺水肿与自由基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与自由基损伤的关系.方法:在海拔3700m对14例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和临床治愈后检测了血中抗氧化酶、抗氧化物和脂质过氧化物等,并以高原健康青年作对照.结果:高原肺水肿组治疗前RBC-SOD和血清VitC较健康青年组明显降低,LPO明显增高(P均<0.01).临床治愈后RBC-SOD、MDA和LPO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0.01).健康青年较治疗后的高原肺水肿患者RBC-SOD、VitC和总抗氧化能力有非常显著性增高(P<0.01).结论:高原低氧环境对人体造成的自由基损伤在高原肺水肿发病机理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魏萍  李东  谢贤毅 《武警医学》2004,15(8):620-621
由火器发射引致听力损伤称急性声创伤或爆震性聋。系由于骤然发生的强烈爆震和强噪音造成听力损伤。现将我科1995年~2002年收治的36例爆震性聋的就诊和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10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严  张海霞  段红  马丽涛 《武警医学》2000,11(6):350-350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其表现 :在瞬间或几小时、几天内突然听力下降 ,甚至听力完全丧失。据报告高压气治疗对突发性耳聋有一定疗效[1,2 ] 。 1994年 12月~ 1999年 6月我院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 10 1例 ,应用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情况 突发性耳聋 10 1例 ,男性 6 0例 ,女性 41例 ,最大年龄 71岁 ,最小年龄 11岁 ,平均年龄 41岁 ,发病后就诊时间 1d~ 2月不等。其中双侧同时聋 11例。听力以 5 0 0、10 0 0、2 0 0 0Hz 3个频率平均听力损失计算 ,结果为轻度聋 (10 - 30dB) 17例 ,中度聋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射击训练对武警新兵听力的影响,探讨降低听力损伤的保护措施.方法 将111名新兵随机分为无防护组和防护组,调查射击训练后耳鸣、头痛、头晕发生情况及持续时间,鼓膜及言语纯音测听值改变情况.结果 耳鸣发生率28.38%,以高调、右耳为主,1周内消失;头痛发生率10.81%,眩晕发生率4.50%.鼓膜异常率23.87%,无防护组明显高于防护组(P<0.01).射击后1、3 d 言语平均纯音测听值高于射击前(P<0.05),无防护组言语平均纯音测听值高于防护组(P<0.05),射击后1、2、6月言语平均纯音测听值与射击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暂射击训练不会引起明显听力损伤,防护措施可降低听力损伤.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研究以听阈、耳蜗酶组织化学检查为指标,探讨了甲状腺激素对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108dBA的稳态噪声连续暴露7d后1、2及5d测试,口服三碘甲腺原氨酸(T3)组动物的听阈上移幅度均小于对照组,相差非常显著;同时,T3组动物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减弱程度比对照组明显为轻。提示动物口服T3,使体内T3含量达到较高水平后,可明显减轻噪声的听力损伤作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甲状腺激素与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脊髓损伤(SCI)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62例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1例行常规手术、营养神经、康复训炼,术后3d内开始行2个月高压氧治疗;B组31例行常规手术、营养神经、康复训炼,不采用高压氧治疗,2组均于治疗6月时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结果 2组患者入选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0d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A组较B组改善程度更大(P〈0.05)。A组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高压氧对脊髓损伤患者行常规手术、营养神经、康复训练后,行高压氧治疗能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电离辐射对听力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离辐射对听力损伤的临床观察迟放鲁,平尧生,郭小平,刘欣,刘宜娟,孔祥琏,卢宜正通常认为,内耳对放射线具有较强的耐受性。而动物实验发现,用于肿瘤治疗的”C。Y射线对内耳有损伤作用。国外亦有临床病例报告。为了系统地了解电离辐射对听力损伤的临床表现,作者...  相似文献   

19.
硫酸镁对急性颅脑损伤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硫酸镁对急性颅脑损伤脑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antrase,NOS)活性的影响,探讨镁离子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建立大鼠脑外伤模型,采用化学定量法对大鼠脑外伤后脑组织中NOS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大鼠脑皮质中的NOS活性在 后30min较对照组升高(P<0.05),2h后较对照组升高非常显著(P<0.01),6h开始下降,24h降至基础水平,硫酸镁治疗组在伤后2h,6h,NOS活性较损伤组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受损脑组织中NOS活性升,以酸镁可通过抑制损伤后NOS活性,起到保护创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豚鼠中等强度冲击波负压重复暴露后,高压氧和(或)地塞米松+甲钴铵对内耳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32只豚鼠于实验性冲击波负压重复暴露3次后,立即分别给予高压氧治疗、肌注地塞米松+甲钴胺治疗、肌注地塞米松+甲钴胺+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不接受任何治疗。各治疗组动物于治疗前、治疗后2小时-21天分别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耳蜗毛细胞形态学改变,并将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性冲击波负压重复暴露后即刻,各治疗组动物ABR阈值明显升高(P〈0.01),治疗21天后呈部分恢复。治疗21天后,各治疗组动物耳蜗毛细胞缺失少于对照组。在上述3种治疗方案中,以地塞米松+甲钴胺+高压氧联合应用对听器损伤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结论 在中等强度冲击波负压重复暴露造成豚鼠内耳损伤后,及时给予高压氧吸入及地塞米松和甲钴胺2种药物联合治疗,可有效促进听力功能的恢复并减轻耳蜗毛细胞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