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是一种以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惹、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不伴有精神病症状。妇女在产褥期内普遍存在暂时性心理退化现象,情感脆弱,依赖性强,适应性差,特别是产后1周内情绪变化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妇女在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承受着躯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可以引起产后精神障碍,最常见为抑郁,尤其在分娩后的12个月内是妇女一生中发生精神疾患的高危时期,严重者可发展为产后精神病,对母婴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国外报道发病率高达30%左右.因此,医务人员对孕产妇应予以足够重视,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加强护理及有效的心理干预,利于产后抑郁症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张艳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0):174-174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后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症,对母婴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因此,医护人员对孕产妇应予以足够重视,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加强护理及有效的心理干预将有利于产后抑郁症的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产后抑郁症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多在产后2周内发病,4~6周症状明显,其表现以抑郁状态为主,有情绪低落、悲伤、孤独、食欲不振、反应迟钝、疲劳、自责自罪,重者甚至出现自杀企图.其发病可能是内分泌、遗传、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格特征是产后抑郁症的基础,内分泌因素是其生物学基础,心理退化是其发生的心理学基础,负性生活事件增加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促发因素[1].产后抑郁症作为一种身心疾病,不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产妇身心健康,还影响到母婴联结以及家庭、婚姻、社会.正确地做好产妇心理及其他各方面全程护理对产妇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1例产后抑郁症咨询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产后抑郁症原因分析和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症的原因,介绍护理方法。方法:对产后抑郁症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方法。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社会及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性格内向、文化程度低、产后休息不好、经济条件差、不良妊娠结局等对产妇的抑郁情绪影响大,实施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干预有良好效果。结论:加强健康宣教,改善孕产妇的生活环境等对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产褥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妊娠、分娩到产褥期这一过程中,妇女的生理及心理均处于强烈应激状态,承受着躯体和精神两方面巨大的压力,如未及时发现和干预,易导致心理异常而诱发产褥期精神障碍,特别是产后抑郁症。国内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为5.45%~20%[1]。产褥期精神障碍是女性精神病中的常见病,一般发生于产后2周内,这时患者正处于产褥期,机体抵抗力差,且精神症状往往都较严重,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这就要求护士在做好精神科护理的同时做好产褥期护理,才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2005—2009年我院收治产褥期精神障碍患者25例,笔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产褥期特点,给予相应护理,无一例出现事故或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  相似文献   

7.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出现的抑郁症状,不仅严重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导致婴儿的认知、情感、性格、行为等障碍,甚至造成家庭关系不和谐[1]。基于中医理论,从中医心身医学角度阐述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及其预防和治疗,以期为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分娩后激素水平或者心理变化所导致的产褥期抑郁症状,国内发病率约为15%-30%。2004年3月-2007年6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是产褥期最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现有西药治疗产后抑郁症效果确切,但其伴随的不良反应以及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针刺治疗产后抑郁价格低廉且无需停止哺乳,较之于药物治疗患者更易接受。从现代医学角度针刺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及神经元治疗产后抑郁;从中医理论角度可从平衡阴阳,调整脏腑、调和气血治疗产后抑郁。总结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症理论依据,可为临床上治疗产后抑郁提高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产后抑郁症又叫产后忧郁症,是产妇以心情低落为主要特征的心境障碍,是产褥期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类疾病。产后抑郁主要表现为抑郁、易激怒、悲伤、沮丧、烦躁、自杀等。产后抑郁不仅会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生活和工作能力,而且会对婴幼儿的心理、行为、智力及认知能力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产后抑郁症患者需要积极的临床干预,以尽快缓解或消除产后抑郁症状,减少复发的风险。目前对于产后抑郁症的病因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产后忧郁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孕产妇的心理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关注。产后抑郁症是指发生于产褥期的抑郁,是介于产后精神病与产妇抑郁之间的精神疾患。妊娠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一个重大的生活事件,可给孕产妇带来不同的应激反应。所以通过对导致产后忧郁的病因分析,有针对性的给予孕产妇产前、产后护理干预以杜绝或减少产后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产后抑郁症初产妇50例,分析影响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因素,并采取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心理护理满意度为96%。产后抑郁症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家庭与社会及遗传因素。结论:针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产妇抑郁情绪,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张海兰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165-165
目的:了解分析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原因,并针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98例产后抑郁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后抑郁症的病因主要有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等;通过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抑郁症状缓解或减轻,收到良好的效果。结论:加强孕产期心理保健、发挥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作用,对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因素及其心理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后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了心理护理。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性格因素有关,其中性格内向、文化程度低、产后休息不好、经济条件差、不良妊娠结局等对产妇的抑郁情绪影响很大,要从各方面来疏导产妇的情绪。结论: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宣传教育,改善孕妇的生活环境,有利于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褥期间发生的抑郁,在中医学中,主要将其归类于情志疾病的范畴,情志作为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外观,长期、持久、强烈的情志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舒解与宣泄,则可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导致病情加重或反复。对于情志疾病总以调神怡情,条畅心理为要。在一定条件下,给予针对性的言语刺激对心理、生理活动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正确地运用心理治疗干预,有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妇幼保健机构在产后访视时应该同时给予心理因素筛查、心理健康教育,这对于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产后抑郁症又名产后忧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激惹、恐惧、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有时还会陷入错乱和嗜睡状态。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产后抑郁症通常发病于产后的4个星期内,发病率在3.5%~33%之间。  相似文献   

17.
沈莉 《新中医》2012,(9):100-102
产后抑郁症是妇女在产褥期发生的一种精神疾患,其不仅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将来婴幼儿的心理、行为及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就产后抑郁症近年来在病因病机、中药治疗、针灸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产褥期产妇2200例,随机分对照组1093例、观察组110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结果: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爱丁堡后抑郁测量表(EPDS)得分均较干预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上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抑郁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褥期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心理护理和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针灸配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有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孕产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再由指定的主管医师和经过培训的护理师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对症干预。结果干预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抑郁症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增强疗效,缩短抑郁的时间,促进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