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广西百色地区于 2 0 0 0年在与贵州省交界的隆林县天生桥水电站库区周围发生了自建国以来广西第一起鼠疫爆发性流行 ,2 0 0 1年又在该县的前疫区周围发生了较大面积的散发流行 ,并在与其相毗邻的西林县也发生了鼠疫爆发性流行。为探讨本地区该病的流行规律、特点及原因 ,现将2 0 0 0~ 2 0 0 1年疫情分析如下。1 .鼠疫流行强度及地区分布 :2 0 0 0~ 2 0 0 1年隆林、西林两县累计有 3个乡 (镇 ) 1 6个行政村 30个自然屯 (点 )发生疫情 ,人间鼠疫疫点 1 9个 ,鼠间疫点 1 1个。 2 0 0 0年隆林县首次出现疫情 ,波及 2个乡 (镇 ) 7个行政村 1 5…  相似文献   

2.
20 0 0年夏季 ,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首次发生建国以来的鼠疫爆发性流行。疫情波及 2个乡 9个村 13个自然屯。共发生腺鼠疫病人 4 2例 ,分离出鼠疫菌 15株。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 :(1)病人及可疑病人、密切接触者血清、淋巴液 ,自毙鼠及脏器悬液 ,猫、犬血清均采自 13个疫点 ;健康人群血清采自非疫区。血清及脏器悬液均经 5 6℃ 30min灭活备用。 (2 )诊断试剂 :鼠疫F1抗原致敏血球、鼠疫F1抗体致敏血球、甲醛化正常血球、单宁酸血球、F1抗原、鼠疫γ球蛋白、鼠疫噬菌体等均由云南省流行病研究所提供 ,批号为 2 0 0 0 3…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鼠疫监测与控制对策林国全福建原是家鼠疫疫源地的旧疫区。从1884年发现人间鼠疫到1952年停息,流行长达69年之久,波及全省57个县(市),占当时总县(市)数的86.35%,有疫点乡2245个、疫点村28783个,累计发病823512例,死亡7...  相似文献   

4.
广西隆林县鼠疫指示动物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最后一次鼠疫流行终止于 1947年合浦县境内。经过 5 3年的静息期后于 2 0 0 0年 7月中旬在隆林县爆发了鼠间鼠疫流行并波及人间。由于各级政府和领导高度重视 ,专业人员措施得当 ,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未造成重大的损失和严重的后果。为了进一步确定疫区范围 ,更好地搞好疫区后期处理工作 ,我们对隆林县指示动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1)以自然屯为单位 ,自然屯内指示动物 (主要是猫和狗 )数量在 7只以上的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 7只进行调查 ;指示动物数量在 7只或 7只以下者 ,全部进行调查。有鼠疫病人的屯…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广西隆林县 2 0 0 0年鼠疫暴发流行期家鼠、蚤类的种群特征与鼠疫疫情发生流行的关系。方法在鼠疫暴发流行期间对疫区及周围地区采用笼捕法进行鼠密度调查 ,捕获的家鼠进行种类鉴定并采集鼠体蚤类 ,计算鼠密度及鼠体蚤指数 ;采用粘蚤纸法粘捕室内游离蚤 ,计算游离蚤指数。结果 鼠疫暴发流行期共调查 2 3个村屯捕获鼠类动物 2 0 4只 ,隶属 1科 2属 5种 ;捡获蚤类 3 15匹 ,隶属 2科 4属 4种。疫点的黄胸鼠密度为 1.3 3 % ,明显低于非疫点的 15 .40 %和 2 0 .2 5 % ;黄胸鼠鼠体的印鼠客蚤指数、地面游离印鼠客蚤指数分别为 3 .14和 0 .0 3 3 ,明显高于非疫点村屯。结论 鼠疫流行期鼠蚤的种群特征可直接显示出疫区范围、流行强度及发展趋势。引起本次流行的主要宿主动物是黄胸鼠 ,主要传播媒介为印鼠客蚤 ;疫点与非疫点的小家鼠密度无明显差异 ,且鼠体染蚤率极低 ,不是引起本次疫情的主要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6.
广西鼠疫防治专业人员基本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鼠疫经过了53年的静息期后,于2000年7月,在广西的西部地区隆林县突然发生了动物间鼠疫的流行,并波及到人间。2001年7月,与隆林县相邻的西林县发生了动物间和人间的鼠疫流行。从2000年7月至今,已累计发病55例病人,均为腺鼠疫,无死亡病例,疫情波及2个县3个乡30个自然  相似文献   

7.
广西鼠疫疫区指示动物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广西鼠疫疫区指示动物血清F1抗体阳性率,探讨鼠疫指示动物在鼠疫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法,检测鼠疫指示动物和鼠类血清中鼠疫F1抗体。结果鼠疫指示动物(猫和狗)血清F1抗体阳性率为2.06%(10/486),鼠血清F1抗体阳性率为0.37%(1/27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结论鼠疫指示动物血清学监测对鼠疫防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鼠疫流行历史悠久 ,已证实存在着家野两型鼠疫自然疫源地 ,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于 1982年在陇川、瑞丽复燃 ,并相继由滇西—滇西南—滇南—滇中腹地不断逐年复燃扩大 ,特别是进入 90年代以来 ,家鼠鼠疫活动性日益增强 ,近史疫区和历史疫区以及历史上无记载的地区不同程度地发生动物鼠疫流行 ,个别县 (市 )波及人间病例。为了解云南省近期鼠疫流行动态 ,提高对鼠疫的认识 ,以便于对鼠疫流行趋势和防制对策提供信息 ,现将1998年云南省鼠疫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以 1998年云南省各鼠疫监测县 (市 )月报表、鼠疫疫情、鼠…  相似文献   

9.
广西西林鼠疫疫情发生及应对措施实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掌握动物鼠疫向人间传播规律,对鼠疫宿主动物(鼠类)、指示动物(犬类)进行日常监测,发现动物鼠疫早期活动迹象。方法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胶体金法检测动物血清中鼠疫F1抗体;病原学检测包括分离培养、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胶体金检测动物脏器中鼠疫F1抗原。结果血清(鼠、人、犬)利用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总阳性率为0.57%(1/175)、其中指示动物犬血清鼠疫F1抗体阳性率为2.1%(1/48)、而宿主动物鼠血清、人血清均为阴性;鼠脏器应用RIHA法、胶体金法检测鼠疫F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0.59%(1/168)、4.17%(7/168)、分离培养为阴性。结论广西西林县存在微弱的动物鼠疫流行。掌握指示动物、宿主动物阳性标本涉及的疫源地,能尽快对疫区进行有效的灭鼠灭蚤处理、切断鼠疫由动物向人间传播的途径、达到最终遏制鼠疫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0.
鼠疫在广西有865年的流行史,经过53年的静息期后于2000年重新暴发,并首次分离到鼠疫杆菌,该菌株属滇闽居民区型,携带有4、6、45和65MD 4种质粒,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分布特征。广西目前共发现鼠疫染疫动物5种,有3个黄胸鼠鼠疫疫源县,鼠形动物有2目10科50种,室内优势鼠为褐家鼠,野外优势鼠为板齿鼠;媒介蚤有5科15属20种,以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广西鼠疫疫情由暴发→扩散→初步遏制,控制效果显著,但形势依然严峻;具有广西特色的鼠疫疫区后期处理工作是广西鼠疫防治工作的特点和亮点,补充并完善后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大理州地处滇西横断山纵谷地带 ,该州存在以黄胸鼠为主要宿主的家鼠鼠疫疫源地和以齐氏姬鼠、大绒鼠为主要宿主的野鼠鼠疫疫源地 ,且该辖区内鼠疫历史疫区、近史疫区和现史疫区三者并存 ,疫情态势较为严峻。1 材料与方法 材料来源于全州 12个县 (市 ) 2 0 0 2年鼠疫疫情监测报表。按《云南省鼠疫监测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监测。2 结果与分析2 .1 鼠种组成 共捕获鼠类 19种 5 65 8只 ,家鼠疫区室内外均以黄胸鼠、褐家鼠为优势种 ,其构成比宾川县室内分别为2 0 .60 %、77.90 % ,室外分别为 3 1.91%、62 .77% ;祥云县室内分别为 75 .0 0 %…  相似文献   

12.
洮南市是历史鼠疫疫区,曾多次发生人间鼠疫、鼠间鼠疫。人间鼠疫共发病1022人,死亡859人,最后1例止于1954年;鼠间鼠疫止于1953年。经多年的综合防治,人间、动物间鼠疫再未发生。鼠疫是甲类传染病,其监测工作不可忽视。笔者现将1999-2007年监测结果汇报如下。1 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玉树巴塘机场周边地区鼠疫监测结果,探讨航空交通运输鼠疫防制措施与策略。方法巴塘民用机场实地调研;总结分析玉树地区的鼠疫疫情动态及巴塘地区3年来的鼠疫监测数据。结果玉树州所辖6个县均属鼠疫自然疫源县。玉树地区是青海省鼠疫流行较猛烈的地区之一,动物间鼠疫疫情连年不断,不时波及到人间。巴塘机场所在地为鼠疫疫点,2007-2009年监测到3起动物间鼠疫疫情,分离鼠疫菌4株。结论巴塘机场周围环境存在动物间鼠疫风险,巴塘机场存在鼠疫疫情通过航空器传播的风险。机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交通检疫条例》完善卫生检疫机制和制度,实施交通检疫,依法营运。  相似文献   

14.
康保县是鼠疫历史老疫区,在1949—1950年曾发生猛烈的人间鼠疫流行,经过疫区处理,使疫情迅速得到控制。建国后动物间鼠疫曾有4次流行,但再无人间鼠疫的发生。是否有人间鼠疫的阴性感染,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为摸清该疫区健康人群鼠疫F1抗体的分布情况,2007年对康保县历史老疫区健康人群血清进行了检测,并对该县50年鼠疫防治工作做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鼠疫流行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在我省部分历史鼠疫疫区连续在动物间检出鼠疫F_1抗体(RIP)阳性材料,为此省政府提出及时查清疫源,控制鼠疫动物病的发生,杜绝人间鼠疫,确保我省社会经济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近12年来广西隆林县鼠疫监测结果,为制定鼠疫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和医学统计学技术,对2000-2011年广西隆林县鼠疫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12年中共捕获鼠类6064只,隶属2目3科11种,年平均鼠密度为3.21%,以黄胸鼠为优势鼠种;共检鼠体蚤5865匹,隶属6种,年平均鼠体染蚤率为26.59%,平均蚤指数0.97,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培养鼠6030只,分离出10株鼠疫菌,对3663份鼠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检出阳性血清2份,阳性率为0.05%,对1792份指示动物血清进行IHA试验,检出阳性血清24份,阳性率为1.34%.结论 综合地理、宿主动物、媒介蚤及病原体等因素分析认为,广西隆林县存在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进一步加强鼠疫监测是防治鼠疫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红河县鼠疫概况,并分析1998年建立鼠疫监测机构后所做的鼠疫监测数据。方法对1998---2012年红河县鼠疫监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红河县属于滇闽家鼠鼠疫疫源地,到目前发现动物疫点23个,人间疫点6个,腺鼠疫病人15例,分布于13个乡(镇)中的4个乡(镇)。检出鼠疫菌27株,IHA阳性血清15份,RIHA阳性42份。结论红河县鼠疫流行期己过,鼠疫可能转入静息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广东省鼠疫原疫区鼠形动物、媒介的种类及密度的现状,为制定鼠疫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笼捕法在广东25个鼠疫原疫区(市、县、区)捕鼠和检查蚤,进行分类鉴定和计算统计.[结果]广东省2005~2008年共捕获鼠形动物2目2科(亚科)4属11种,其中居民区主要有褐家鼠、黄胸鼠、臭鼩鼱,野外区主要有黄毛鼠和板齿鼠,居民区和野外的平均捕获率分别为7.76%和3.16%.发现蚤类8种,平均鼠体染蚤率为33.60%,总蚤指数为1.02.[结论]初步澄清近几年广东省鼠疫原疫区的宿主和媒介种类.并显示结构维持稳定,密度较低.应继续坚持监测工作,防止鼠疫复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鼠疫疫区后期处理的策略、方法和效果。方法运用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对2002-2012年广西鼠疫疫区后期处理工作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2002-2012年,广西鼠疫病例数由42例降至0,鼠疫菌检出率由0.19%降至0,F1抗体阳性率由0.38%降至0,鼠体染蚤率由68.00%降至4.64%,鼠体蚤指数由1.15降至0.06,鼠密度控制在5%以下。结论鼠疫疫区后期处理工作的实施,使鼠疫疫情得到明显遏制,取得显著效果,值得鼠疫疫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家鼠鼠疫流行特征与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云南省1982-2004年家鼠鼠疫的流行特征与强度。方法收集云南省20多年来鼠疫监测及相关病例资料,运用SPSS 14.0和Map Info及相关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云南省1982-2004年共有46个县(市)发生动物鼠疫流行,按流行强度的大小经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3类,流行强度以第1类地区德宏州的陇川县、瑞丽市、潞西市、盈江县和临沧市的凤翔区为高发区,分别为20、12、11、16和10疫县次。人间鼠疫波及29个县(市),共确诊鼠疫患者503例。主要分布在多发区和偶发区,以多发区为主。主要传染源为黄胸鼠,传播媒介为印鼠客蚤。结论目前云南省仍处在家鼠鼠疫的活跃期;疫点以散在分布为主,并有局部暴发流行;鼠疫呈现自西向东,由边向内次第发展的严重局面,鼠疫仍然是云南省现阶段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