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25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分别采用医务人员电话督导管理与家庭成员督导管理下抗结核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探讨。方法2008-2009年仙居县疾控中心结核病门诊诊断、治疗管理的涂阳肺结核病例250例,分别采用医务人员电话督导管理、家庭成员督导管理下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结果医务人员电话督导管理与家庭成员督导管理的观察结果:治疗2个月后痰菌转阴、3个月痰菌转阴、初治涂阳治愈数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χ2=16.69,P<0.01;χ2=19.96,P<0.01;χ2=15.77,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务人员电话督导管理好于家庭成员督导管理,且可行、方便、及时、有效、价廉。  相似文献   

2.
温宇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0):1289-1290
目的观察和评论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和草分枝杆菌菌苗对初治涂阳肺结核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18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疗程6个月。第一组为常规抗结核药物+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第二组为常规抗结核药物+草分枝杆菌菌苗,第三组为单纯抗结核药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末、2个月末、4个月末、6个月末时痰菌的转阴情况,X线胸片显示病变吸收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末3组病变吸收和痰涂片转阴率无明显差异;治疗6个月末,母牛分枝杆菌和草分枝杆菌组病变吸收率及痰涂片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母牛分枝杆菌和草分枝杆菌明显改变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加快病变的吸收和痰菌的转阴速度,两种免疫辅助药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强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提高2月末痰菌阴转率及疗末治愈率,为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新的治疗管理模式。方法选取2008年和2009年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380例,采用2H3R3Z3E3/4H3R3方案治疗,分为村医和家庭成员督导治疗管理两组。在2月末、6月末进行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2月末痰菌阴转率均为87%、疗末治愈率>91%,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结论家庭成员督导治疗管理的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91%,达到国家治愈率85%以上目标,是一种适宜贫困山区肺结核患者的督导治疗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涂阳肺结核患者化疗2个月末痰涂片痰菌阴转率是结核病控制中评定疗效的主要指标,它反映痰菌阴转速度,为化疗管理和预测化疗结果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我区开展项目9年(1996年11月20日—2005年11月20日)来收治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治疗2个月末痰菌不阴转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家庭督导法与全程督导法对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2003-04/2007-12,将小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有登记治疗的初治涂阳肺结核23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全程督导法组100例,家庭程督导法组132例,观察2个月后痰转阴率,满疗程后2个月痰阴转率,即治愈率.结果 两个月后,家庭督导法治疗组痰转阴率96.21%,全程督导法治疗组转阴率93.00%,满疗程后,家庭督导法治疗组痰转阴率94.70%,全程督导法治疗组转阴率90.00%,两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督导法治疗优于全程督导法,提示在少数民族地区采用家庭督导法更能有效治疗肺结核.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ixed-dose combination, FDC)和板式组合药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FDC组(269例)使用FDC,对照组(265例)使用板式组合药,按照直接面视下短程化疗(DOTS)策略对患者进行治疗管理,并比较二者的疗效。先用传统统计学检验分析差异的统计有效性,如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用优效性检验,如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用非劣效性检验,取α=0.05。结果 非劣效性检验表明FDC组的治疗2个月末痰菌转阴率、治愈率和疗程末结核病灶吸收率均不劣于对照组。FDC组和对照组治疗2个月末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5.54%(257/269)和92.83%(246/265)(u=3.809, P<0.001),治愈率分别为96.28%(259/269)和93.21%(247/265)(u=4.187, P<0.001),疗程末结核病灶吸收率分别为86.62%(233/269)和83.40%(221/265)(u=2.662,P<0.01)。优效性检验表明FDC组的空洞缩小率(87.27%,48/55)优于对照组(63.64%,28/44)(u=2.770,P<0.01)。结论 FDC和板式组合药对初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有关因素,为结核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1993-2001年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期间涟源市卫生防疫站4 747份肺结核病历资料,对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有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性别、疾病治疗之初有咯血症状(χ2=10.20,P=0.01)及临床症状超过3种、合并其他结核、就诊延误、既往用药、空洞、非全程督导管理方式、治疗2个月末痰菌阳性、初治涂阳病人不含链霉素治疗方案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转归有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之初痰菌阳性及乏力症状为促进患者治愈的有利因素;治疗初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如发热、肺部空洞的存在非全程督导为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不利因素.结论 加强宣传教育以减少患者的就诊延误现象,提高对结核病患者的全程督导率,提高患者正确服药依从性将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初治涂阳肺结核强化期住院督导的短程化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强化期住院督导的短程化疗效果。方法 将168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住院督导组和门诊全程管理组,观察疗程满1、2个月痰菌阴转率,满2个月X线病灶改变及6个月的转归队列分析。结果 住院督导组和门诊全程管理组满1、2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占81.8%、88.6%和63.8%、75.0%、;X线胸片明显改善,住院督导组和门诊全程管理组病灶吸收分别占80.7%、67.7%,6个月治愈率分别为95.5%和80.0%。结论 实施强化期住院督导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取得显著成效,对门诊治疗不能保证规律用药者可考虑强化期住院督导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强化期住院督导的短程化疗效果。方法 将168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住院督导组和门诊全程管理组,观察疗程满1、2个月痰菌阴转率,满2个月X线病灶改变及6个月的转归队列分析。结果 住院督导组和门诊全程管理组满1、2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占81.8%、88.6%和63.8%、75.0%;、X线胸片明显改善,住院督导组和门诊全程管理组病灶吸收分别占80.7%6、7.7%,6个月治愈率分别为95.5%和80.0%。结论 实施强化期住院督导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取得显著成效,对门诊治疗不能保证规律用药者可考虑强化期住院督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卡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伴尘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初治涂阳肺结核伴尘肺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2H3R3Z3E3/4H3R3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微卡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0.9%氯化钠溶液作为安慰剂。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痰菌转阴率及随访1年痰菌复阳率,记录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CD+8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痰菌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痰菌复阳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4例出现极轻微不良反应。结论微卡有助于促进初治肺结核伴尘肺患者病灶吸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痰菌复阳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影响肺结核治疗转归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有关因素,为结核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993—2001年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期间涟源市卫生防疫站4 747份肺结核病历资料,对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有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性别、疾病治疗之初有咯血症状(χ2=10.20,P=0.01)及临床症状超过3种、合并其他结核、就诊延误、既往用药、空洞、非全程督导管理方式、治疗2个月末痰菌阳性、初治涂阳病人不含链霉素治疗方案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转归有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之初痰菌阳性及乏力症状为促进患者治愈的有利因素;治疗初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如发热、肺部空洞的存在非全程督导为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不利因素。结论加强宣传教育以减少患者的就诊延误现象,提高对结核病患者的全程督导率,提高患者正确服药依从性将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6~2010年新疆塔城地区登记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情况。方法对登记的新涂阳患者按照国家规定的短程化疗方案,进行全程督导治疗管理,在2月末(如2月末痰菌阳性延长一个月的强化治疗期,在3月末增加查痰一次)、5月末、6月末进行痰涂片检查;治愈的判定为完成规定疗程,连续两次痰涂片检查阴性,其中一次是治疗末的涂片。结果 2006~2010年塔城地区共登记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2 435例,免费治疗2 423例,治愈2 287例,治愈率93.92%;2006年新涂阳登记率56.12/10万,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降至46.88/10万。结论塔城地区各级政府对结核病控制工作十分重视,把结核病管理纳入重点传染病来抓,实现了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目标;新涂阳肺结核登记率及因结核病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通过加强督导对结核病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提高结核病患者的规则治疗率,从而提高了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并降低了结核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初治涂阳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初治涂阳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的患者146例对其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空腹血糖控制后持续低于7.0 mmol/L者为A组,空腹血糖值大于7.0mmol/L者为B组,单纯涂阳肺结核患者为C组;A组与C组其2月末痰菌阴转率和临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其2月末痰菌阴转率和临床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其2月末痰菌阴转率和临床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治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着重于早期规则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有效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4.
沈小芳  陈晓燕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911-1911
目的分析本市近六年来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化疗效果,为提高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全程短程化疗方案和对初复治涂阳病人实施全程督导管理的方法。结果初治涂阳病人2、3个月末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4.59%和95.90%;复治涂阳病人2、3个月末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0.36%和94.83%。初治治愈率为88.27%;复治治愈率为85.79%。结论两阶段全程短程化疗时间短、方案经济、疗效较好、副反应少,值得使用;提高化疗效果,除了需要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外,还必须全面落实全程督导管理,保证病人规则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和评价化疔联用母牛分支杆菌菌苗(vaccae)在菌阳肺结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法将300例患者分为母牛分支杆菌治疗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初、复治涂阳各60例,耐多药30例.结果 观察组痰菌阴转、病变吸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初治涂阳患者疗效末痰菌阴转率:观察组100%,对照组91.7%.两组结果无显著差异性(P>0.05).复治涂阳组疗程末痰菌阴转率95%,埘照组75%.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耐多药患者疗程未痰菌阴转率观察组56.7%,对照组26 7%,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 01).初、复治菌阳二月末,耐多药三月末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0.01<P<0.05).耐多药结核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显示,在疗程未,CI4明显升高,CD8下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母牛分支菌菌苗在菌阳肺结核治疗中,能协同增加化疗疗效.有助于痰菌阴性、病灶吸收好转、空洞缩小,可作为菌阳肺结核的免疫治疗和化疗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我市结核病控制项目经验,评估实施结核病项目3年来的创新举措及其效果。方法分析查治结核病的统计数据及病案资料,从领导重视、管理督导、强化宣教等方面论证。结果3年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552例,初治436例,2个月痰菌阴转375例,转阴率86%,治愈400例,治愈率92%;复治116例,2个月痰菌阴转56例,转阴率48%,治愈59例,治愈率59%。结论宁国市结核病控制项目措施得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复治涂阳耐药肺结核患者6月末痰菌未阴转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新疆喀什地区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耐药分布并根据治疗结果分为6个月转阴组和6个月未转阴组,探究痰菌转阴的影响因素。结果 141例研究对象中,115例在治疗6月末痰涂片阴性,阴转率为81.6%(95%CI:75.1%~88.0%),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初诊荷菌量、既往结核服药史、耐异烟肼、耐乙胺丁醇、耐链霉素等指标与6个月末痰菌未转阴相关(P值均0.1),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3.216, 95%CI=1.232~8.396)、耐乙胺丁醇(Or=5.698, 95%CI=1.548~20.970)、初诊荷菌量≥3+(Or=4.227, 95%CI=1.630~10.960)是影响6个月末痰菌阴转的独立危险因素。5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顺位依次为RFP(90.78%,128/141)INH(28.37%,40/141)Sm(17.02%,24/141)Ofx(16.31%,23/141)EMB(9.93%,14/141);共有19种耐药组合,其中单耐药有2种,多耐药4种,耐多药8种,含二线药多耐药组合5种。结论喀什地区复治涂阳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6个月末,痰菌未阴转影响因素是女性耐乙胺丁醇及初诊荷菌量≥3+,且喀什地区耐药谱有较高的多样性及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陈丽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336-1337
目的观察和分析短程化疗方案和全程间歇短程化疗方案治疗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例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化疗方案治疗的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9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6例,使用短程化疗方案(2HRZE/4HR方案);对照组46例,使用全程间歇短程化疗方案(2H3R3Z3E3/4H3R3方案),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治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化疗2、3月末痰菌转阴率分别是91.30%和96.65%,对照组是82.61%和8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后治愈率是93.48%,对照组是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应首选短程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T细胞亚群及痰菌阴转率的影响。方法初治菌阳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200例,均给予抗结核及降血糖治疗,观察组108例加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照组92例未使用免疫调节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末T细胞亚群变化及痰菌转阴率。结果治疗2个月末观察组和对照组的T细胞亚群及痰菌转阴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免疫调节剂(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T细胞亚群及痰菌阴转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短程化疗结束后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复发情况随访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WHO西太区结核病控制示范区项目(江苏)的控制效果,分析患的有关复发因素。方法:对西太区项目发现、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患,在治愈后的2-3年进行痰结核分支杆菌厚涂片检查,观察细菌学复发情况;对涂阳患治疗前的排菌情况和痰菌转阴时间与复发的关系,进行历史性队列研究。结果:随访观察的1730例治毹涂阳肺结核患,经痰涂片检查,痰菌复阳57例,复发率为3.29%。治疗后第2个月、第3个月和大于3个月转阴的初治涂阳患复发率分别是2.1%、5.3%和8.8%(P<0.01)。治疗前不同排菌量患的复发率有一定差异,但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WHO西太区结核病控制示范区项目(江苏)的远期治疗效果是满意的。治疗后第3个月及大于3个月开始痰菌转阴的初治涂阳患复发率明显高于第2个月转阴的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