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确诊的因ACS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共48例,其中,经桡动脉组23例,经股动脉组共计25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疗效、手术时问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部位、血管病变的位置、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股动脉组PCI成功率为92.3%,桡动脉组为94.3%,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明显低于股动脉组(16%)(P<0.05);手术平均时间、X线平均曝光时间和Door—balloon时间2组无显著差异;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问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治疗ACS与经股动脉途径PCI成功率相似,Door—balloon时间相当,而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MAI)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择123例在12 h内发病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为常规股动脉组.另选在12 h内发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STEMI患者126例为选择性桡动脉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时间、穿刺局部出血并发症.结果 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83% vs 97.56%,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第一次球囊扩张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穿刺局部出血并发症降低(1 vs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直接PCI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01例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1)。对照组采取经股动脉入路行PCI治疗,观察组采取经桡动脉入路行PCI治疗,比较两组置管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PCI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I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入路行PCI治疗急性STEMI,PCI成功率与经股动脉入路相当,但能够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两种路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CI)手术的护理特点,及在临床安全性、可行性及护理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冠心病监护室(CCU)住院行急诊PCI手术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68例,按手术路径不同分为2组,桡动脉组134例(男77例、女57例),股动脉组134例(男72例、女62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和疗效,术后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患者舒适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种路径行急诊PCI在急诊入院至球囊开始扩张时间(door-to-balloon time)、术中X线透视时间、手术成功率无差异(P>0.05);桡动脉组患者在术后护理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舒适情况、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均优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AMI患者行急诊PCI手术,经桡动脉路径与传统股动脉路径具有相似的疗效,经桡动脉路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护理工作量,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uo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ST segment elevation,STEMI)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护理配合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心内科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途径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69例,比较二者鞘管置入时间、开始鞘管置入-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成功率、与穿刺部位有关并发症及1月内心血管事件,从患者入院至手术完成后24h由护师全程护理,配合医生随时处理各种紧急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支架植入个数、一次手术成功率、开始鞘管置入-球囊扩张时间、肌钙蛋白I恢复时间、1月内心血管事件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平均鞘管置入时间长于股动脉组,桡动脉组与穿刺部位有关并发症1例,股动脉组7例,桡动脉组少于股动脉组(P〈0.05);两组患者开始鞘管置入-球囊扩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急诊PCI治疗STEMI安全有效,并能减少卧床时间和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合理有效的护理配合能有效处理各种事件,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途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511例,桡动脉组403例、股动脉组108例,观察2组患者平均住院日、1周内超声心动图、术中及术后穿刺并发症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桡动脉急诊PCI组的平均住院(9.87±4.71)d、术中室颤发生率2.23%、即刻血流TIMI 3级94.79%、射血分数正常率53.60%、局部出血或血肿并发症2.73%、死亡率1.49%,均明显优于经经股动脉急诊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时,桡动脉途径穿刺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入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5月本院行急诊PCI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经桡动脉入路进行介入手术,对照组采取经股动脉入路进行介入手术,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及出院后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都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血肿8例(20.51%),穿刺部位感染1例(2.56%),假性动脉瘤1例(2.56%),观察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4%(10/39);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血肿13例(33.33%),穿刺部位感染4例(10.26%),假性动脉瘤4例(10.26%),导尿2例(5.13%),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97%(23/3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为(7.45±0.8)d,对照组(9.55±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都完成随访,均无复发。结论: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入径行急诊PCI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均安全、有效,但经桡动脉入路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为急诊PCI开辟了新的路径,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途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54例发病≤12 h 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桡动脉急诊PCI(TRA组,n=182)与经股动脉急诊PCI(TFA组,n=72)患者的手术操作、住院情况以及随访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成功率、住院和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组手术时间短[(36.1±16.3)min vs (40.5±15.1)min,P=0.049),依从性高(81.9% vs 26.4%,P<0.005),血管并发症明显减少(5.5% vs 34.7%,P<0.005),住院时间缩短[(9.2±3.0)d vs (10.8±4.2)d,P=0.003].结论:在强化抗栓条件下,相对于股动脉途径,急诊经桡动脉PCI有相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且并发症和住院日更少.  相似文献   

9.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可行性、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65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其中145例经桡动脉途径、120例经股动脉途径行PCI,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时间、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桡动脉途径组与经股动脉途径组患者完成PCI操作时间分别为(62±9.6)min与(60±10.2)min,PCI成功率分别为96.5%与97.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桡动脉途径组并发症发生率(4.8%)则较经股动脉途径组(16.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经和经股动脉途行PCI临床疗效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2002年8月至2008年5月对213例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其中经桡动脉途径120例,股动脉途径93例.结果 血管穿刺时间桡动脉组为(3.8±3.5) min,股动脉组为(3.6±3.1) min(P>0.05).导管室内再灌注时间桡动脉组为(22±16) min,股动脉组为(20±11) min(P>0.05).桡动脉组有3例因血管扭曲严重,指引导管不易到位改行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成功率桡动脉组为91%,股动脉组为90%.桡动脉组无严重局部出血性并发症,股动脉组有6例(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桡动脉组有8例(7%)术侧桡动脉搏动消失,但无上肢缺血.桡动脉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 桡动脉途径是可以选择的AMI急诊PCI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