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尚哲  陈翔  张炜  贾艳 《人民军医》2013,(12):1387-1388,1394
目的:调查了解驻川西高原某部新兵社区牙周指数变化情况,为防治牙周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驻川西高原某部新兵254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制定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分别在进驻高原时和驻高原1年后,调查新兵的牙周健康状况,以社区牙周指数(CPI)作为牙周健康观察指标。结果:本组254例,共调查口腔区段1524个。驻高原1年后,新兵早期牙周病和晚期牙周病cPI阳性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进驻高原时(P〈0.05,P〈0.01);牙周健康、牙龈炎、牙石CPI阳性率,与进驻高原时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口腔43-33区段牙周健康CPI阳性率非常显著低于进驻高原时(P〈0.01),早期牙周病和晚期牙周病CPI阳性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进驻高原时(P〈0.05,P〈0.01);其余区段牙周健康、牙龈炎、牙石、早期牙周病及晚期牙周病CPI阳性率,与进驻高原时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驻川西高原某部新兵1年间牙周疾病CPI阳性率有所升高,其中下前牙区段CPI变化显著,应加强牙周疾病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了解某部新兵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状况。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新兵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问卷,对某部2010年度新兵和2009年度义务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1)除知道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会影响心身健康、知道肥胖可引起疾病、通过报纸期刊获取保健知识及通过电视获取保健知识等4项外,新兵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态度与义务兵组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2)除感到心理压力或困惑时找父母、找领导诉说两项外,新兵组心理精神状态各项与义务兵组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3)除没有自觉锻炼身体、有时自觉锻炼身体、睡眠质量较好、爱好学习、爱好唱歌和爱好乐器外,新兵组饮食、运动及睡眠情况等各项与义务兵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4)除从不饮酒和饮啤酒2项外,新兵组吸烟、饮酒情况等各项与义务兵组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结论:新兵一入伍就应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塑型,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3.
杨春  赵汉清  过伟  高志勤  汪广剑 《人民军医》2013,(11):1263-1265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某部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某部新兵400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观察组)和非心理干预组(对照组)各20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新兵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结果:某部新兵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中国新兵常模和中国军人常模(P〈0.05,P〈O.01);敌对、偏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中国新兵常模(P〈O.05,P〈O.01),而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不显著(P〉O.05);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因子分值,与中国新兵常模及中国军人常模差异均不显著(P〉O.05)。心理干预前两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值差异均不显著(P〉O.05)I观察组心理干预后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心理干预前(P〈0.01),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偏执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军训后(P〈O.01);对照组军训后焦虑、敌对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军训前(P〈0.05,P〈0.01),其他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O.05)。结论:某部新兵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中国军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氟化物涂膜预防军校学员龋齿的效果。方法:选择某军校学员320例,其中2007年新入伍学员160例作为观察组,2008年新入伍学员1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氟化物涂膜涂抹牙面,对照组行口腔健康宣教。分别于受试前及受试后1年和2年,比较两组的患龋率和龋均。结果:受试前及受试后1年,两组患龋率和龋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受试后2年,观察组患龋率和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化物涂膜预防军校学员龋齿的远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皮肤色素沉积情况。方法:选择MHD患者38例(观察组)和健康志愿者19例(对照组),检测其前臂内侧、前额及腹部3个部位红斑指数(H)和黑色素指数(M)。比较两组皮肤色素沉积情况,并分析皮肤色素沉积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前臂内侧及腹部M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前额、前臂内侧及腹部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前额M值比较,则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中,伴皮肤损害亚组前臂内侧及腹部M值均显著高于无皮肤损害亚组(P〈0.05),且年龄、透析龄、血磷、血钙、甲状旁腺素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MHD患者存在明显皮肤色素沉积,且可能与皮肤损害病史等有关,故皮肤色素沉积情况可作为临床评价MHD患者皮肤损害的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6.
来伟  丁国友  王信磊  孟海兵  帅君  胡平 《人民军医》2011,(12):1059-106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口腔颌面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口腔颌面手术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2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中采用静脉复合全麻,比较两组各时间节点平均动脉压、手术时间,麻醉药总用量和术后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气管拔管时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时间节点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总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苯磺顺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总用量、拔管时间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减少麻醉药总用量,降低全麻气管拔管时平均动脉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甲钴胺治疗灼口综合征(BM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BMS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采用谷维素、维生素岛、维生素E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舌部和口腔黏膜疼痛指数及伴随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2%(P〈0.01)。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等级(V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VAS评分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显著不良反应。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甲钴胺治疗BMS,能显著降低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了解颈椎病飞行人员睡眠及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选取正在疗养康复治疗的颈椎病飞行人员103例为观察组,健康飞行人员236例为对照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飞行人员心理健康问卷(MHI)对其睡眠、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睡眠障碍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充沛性、情绪稳定性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敏感性、心理适应度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颈椎病飞行人员睡眠、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健康飞行人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药膳配合健康指导对冠心病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心绞痛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药膳,并配合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教育指导。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心绞痛发生频率、发作持续时间,缺血性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个月,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缺血性心电图改善情况、血脂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膳配合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可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效果,并能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替硝唑防治口腔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口腔感染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局部处理,加青霉素及甲硝唑防治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改甲硝唑为替硝唑),加用地塞米松10 mg.比较两组用药后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88例(73.3%),对照组显效54例(4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替硝唑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耳尖放血预防新兵急性高原反应(AMS)的效果。方法:选择即将进驻高原新兵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耳尖放血预防治疗,疗程1个月;对照组30例为空白对照。对比观察两组进驻高原后AMS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进入高原24h内发生AMS4例,占13.3%;对照组新兵进入高原24h内发生AMS12例,占40.0%。两组AMS发病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耳穴贴压联合耳尖放血预防新兵AMS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14例(观察组)和健康正常者2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下肢静脉系统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瓣膜功能正常的深静脉内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瓣膜功能不全的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内径均显著增宽,反流时间均〉1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是由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口腔健康状况与主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从胸部CT平扫检查者中序贯纳入主动脉弓钙化者为病例组,行钙化积分检测,根据积分将病例组分为重度钙化组(积分100)和轻度钙化组(积分100),并同期选择无钙化者为对照组,每组各60例,盲法对各组受检者进行口腔检查,记录缺失补牙数(DMFT)及牙周病指数(PDI)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并定量检测主动脉弓钙化,病例组患龋率、DMFT指数和PDI均高于对照组,且龋病及牙周病程度与主动脉弓钙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口腔健康状况与主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慢性炎症可能是牙周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贝酯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加贝酯、乌司他丁及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生存率、治疗后5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生存率95.0%(38/40),与对照组的85.0%(34/40)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5天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RP水平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5天观察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贝酯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好,起效快,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预防全麻患者误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行全麻诱导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强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后误吸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防误吸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在预防全麻误吸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新老兵参加100m、3km跑步训练前后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刚入伍新兵及军龄≥2年老兵各40例,分别测定静息状态(跑步前),100m及3km跑步训练后不同时间点的HR和SaO2。结果:老兵组跑步训练前HR显著低于新兵组(P〈0.01),SaO2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100m跑步训练后不同时间点新兵组HR显著高于老兵组(P〈0.05,P〈0.01),SaO2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3km跑步训练后不同时间点新兵组HR显著高于老兵组(P〈0.05,P〈0.01),SaO2老兵组跑步训练后3、6min显著高于新兵组(P〈0.01)。结论:新兵对高强度军事训练适应性较差,应采取循序渐进的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药物加IKAP模式(信息-知识-观念-行为模式)健康教育治疗某部官兵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部官兵慢性前列腺炎2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IKAP模式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排尿症状、疼痛不适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IKAP模式健康教育6个月后,观察组排尿症状、疼痛不适及生活质量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加IKAP模式健康教育治疗某部官兵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局麻药在医院船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均采用L3-4间隙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观察组麻醉药物为罗哌卡因,对照组为丁哌卡因,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麻醉最高阻滞平面、镇痛效果和肌松程度方面差异均不显著(P〉0.05);观察组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觉及运动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给药后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幅度显著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医院船平台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高血压合并冠心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治疗,采用颈动脉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随访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压下降均非常显著(P〈0.01),但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12个月后颈动脉IMT,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在降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减少行血运重建术及心力衰竭方面,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氨氯地平对于血压控制疗效肯定,在减慢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减少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方面均优于贝那普利。  相似文献   

20.
陈雪涛  张卫清  吕强  张英谦  石进 《人民军医》2011,(12):1061-1062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青年急性脑梗死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调控血压、减轻脑水肿、防止并发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包括心理调整、功能训练及物理治疗等,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BarthelIdex(BI)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及BI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4周后,两组NIHSS评分非常显著低于治疗前,BI指数非常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