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更好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取适当卧床休息、心理护理、合理氧疗、镇静止痛、饮食护理、心电监护、排便护理、指导病人康复训练、出院指导等多种方法进行护理.结果:整个护理程序完成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加强对患者康复指导对治愈率,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80例不同证型EH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疾病证型实施辨证施护。包括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症状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等。于患者出院后第3个月进行电话回访,应用生活质量量表测量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功能状况、情感状况、症状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辨证施护可有效提高EH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98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环境的舒适管理,心理、身体、社会心灵的舒适护理,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舒适护理后患者总生活质量评分、对疾病认识、心理能力、睡眠、食欲、自理能力指标均较护理前有显著的提高(P均<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中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共收治中风病患者6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4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与临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能力评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临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中风病患者而言,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工作,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且有助于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与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即试验组)、同时选取30例脑卒中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即对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近期和远期生活质量进行观察与数据记录、统计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完全自理者占85.94%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无论近期生活质量、还是远期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脑血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血管性痴呆的预防.方法: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循证护理(循证护理组),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两年后对患者血管性痴呆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记录.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轻中度血管性痴呆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提高了脑血管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有效地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和恶化.  相似文献   

8.
综合护理干预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意义。方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速查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进行痴呆筛查,老年生活质量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价。从饮食、个人卫生、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几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无论从减少呼吸和泌尿系感染性并发症,还是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是提高老年性痴呆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康复的作用。方法将在该院接受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组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化原则将8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40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利用满意度、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等指标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满意度和焦虑、抑郁得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胃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周瑶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179-180
通过总结脑卒中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对中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辨证施护及护理干预方法,探讨辨证施护及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辨证施护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辨证施护及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使用中医护理对于提高心血管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何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例心血管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然后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如何。结果: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的优良率是78%,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优良率是97%,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血管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效果很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加强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达到充分透析并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专职人员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自我护理指导.将个别指导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活、生存质量,减轻个人、家庭、社会负担.使患者愿意接受心理护理,透析效果显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对长期透析患者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患者整体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脑梗死患者,针对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WHO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进行测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整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前后MBI、FCA、WHOQOL-BREF评定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具有促进患者整体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了解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给予护理干预,提高其生命质量。方法:问卷调查,全方位随访,参与指导患者生活方式给予心理疏导。结果:进行护理干预的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目标性心理护理对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予目标性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护理组患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及恐怖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理组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目标性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采用Terrell生活质量调查表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别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喉癌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特定的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焦虑及产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3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87例,实行产前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共48例,只进行常规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分析2组患者产前焦虑情况,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分析2组患者产后生活质量的差异,进行t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前焦虑状态明显改善,观察组产后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8个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尽早进行特定的产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产前焦虑状态,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循证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护理中对患者生活质量所具有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3月本院接受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护理中的应用,可对患者生理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有效改善和提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