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种原因导致的毛发缺失临床多见,其中头发、眉毛、睫毛等头面部的毛发缺失对患者的心理压力最大,他们迫切要求恢复毛发的美观、自然形态.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毛发移植技术也向设备更专业、方法更精细的方向发展.Limmer首次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毛发移植中,仔细分离毛胚保护毛囊结构,大大提高了移植成活[1].显微外科技术在毛发移植中的应用,为多种病因导致的头面部毛发缺失进行显微自体毛发单位移植提供了更好的保证.我科于2004 年5月~2011年10月应用显微外科设备辅助进行移植毛胚解剖,为42 例患者60个头面部毛发缺损受区进行了自体毛发移植,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毛囊单位移植对头面部损容性毛发缺失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 河南省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头面部损容性毛发缺失患者24例, 男13例, 女11例;年龄19~48岁, 平均27岁。根据患者毛发缺失特点, 用毛囊单位移植技术从健康头皮获取毛囊单位种植到毛发缺失区, 术后观察移植毛囊存活情况、毛发生长方向、修复效果。结果 15例头皮毛发部分缺失, 8例眉毛部分缺失, 1例睫毛部分缺失。行毛发移植后, 术区毛发生长良好, 方向与原生毛发基本一致, 毛发覆盖的美容效果恢复满意。随访9~18个月, 移植后毛发成活良好。结论用毛囊单位移植技术修复头面部毛发缺失, 手术创伤较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可靠, 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自体微小及显微毛发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自体微小毛发移植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患者头部毛发生长优势区的头皮条一段,分离出微小及显微毛发单位,移植于头部脱发区域.自1999年5月至2009年4月,治疗头部脱发患者380例.结果 随访240例患者6~24个月,移植的毛发生长良好,毛流自然,效果满意.结论 自体微小及显微毛发移植技术治疗头部脱发,其成活率高,创伤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会讯     
正1第三届中国毛发移植大会暨第六届亚洲毛发移植大会本次会议将吸引近200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毛发移植精英,与600余位从事毛发相关的国内专家共同探讨毛发移植最新进展和热门话题。同期,将有来自50多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毛发行业知名品牌汇聚一堂,全面展示植发、养发、护发等相关器械、产品及技术。时间:2018年5月10~13日地点: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相似文献   

5.
毛发移植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白1822年Dieffenbach开始进行毛发移植的研究以来,白体毛发移植技术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移植后的毛发成活率显著提高而且形态更趋自然美观,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方法繁多,各种技术并存。本文就毛发移植技术的现状、进展及治疗前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毛发移植中毛发移植物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晓宏  孟洪君  郭杰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2):1419-1421
毛发移植从1822年Dom Unger的动物实验开始至今,已经历了近两个世纪。1957年,这项技术由美国学者Orentreich提出毛发供区理论后开始逐渐成熟,1995年美国的limmer教授提出了毛囊单位移植概念,使得移植后的毛发外观更趋自然美观,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毛发移植的过程包括移植物的制备、受区麻醉、受区的准备及植入几个阶段,由于毛发的供区范围有限、密度较大及该区毛囊单位特殊性的限制,切割毛囊的困难较大,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但在制备毛发移植物的过程中毛囊的损失率仍在30%以上,严重影响了毛发移植外科的进步和发展。本文就毛发移植物制备方法的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毛发移植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一、毛发移植的历史。早在1800年,Baronio就成功地在动物身上进行了自体毛发移植。但第一个在临床上用自体毛发移植治疗秃发并获得成功是在1882年。当时被宣传为:“秃发从此将成为一种少见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体毛发显微毛囊移植治疗眉毛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在耳后或枕部距发际线2cm内的毛发安全供区切取约8cm×1cm的头皮条,制备显微毛囊移植单位,并移植于眉部受区.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1月,共治疗各种类型眉毛稀疏、缺损患者20例.结果 本组20例患者(32只眉毛),均Ⅰ期完成手术.随访18例患者6~12个月,移植毛发成活良好,毛发生长方向自然,密度均匀.结论 利用自体毛发显微毛囊移植治疗眉毛缺损,移植成活率高,外观自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自体微小及显微毛发移植术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索应用自体微小及显微毛发移植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的新技术.方法 选择头部生长有健康浓密毛发的头皮为供区,制备成微小及显微毛发移植物,植入脱发区域.结果 自2002年2月至2008年6月,用此方法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共425例.移植的毛发均生长密集、发质良好,毛流自然,平均成活率达95%,外观满意.结论 自体微小及显微毛发移植物结合使用,可使移植区域毛发过渡自然,术后毛发生长密集.发质良好,是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毛发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在雄激素性秃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9月笔者医院接收的120例雄激素性秃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接受毛发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对照组:50例,仅接受毛发移植。毛发移植术前和毛发移植联合注射PRP治疗后(即术后12周)用数码相机记录脱发区域的毛发情况,对治疗前后脱发面积,拉发试验,毛发再生情况、皮损总面积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在脱发面积、拉发试验、毛发再生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治疗组在减小脱发面积、改善拉发试验、提高毛发再生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损总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7.14%)明显高于对照组(62.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毛发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疗效优于单独毛发移植,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毛发移植治疗前额纤维性脱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6年10月至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毛发移植中心对6例病程超过5年,病情稳定的前额纤维性脱发患者,采用枕后毛发安全区头皮条切取的方法获取毛囊,额颞部移植密度为20~30毛囊单位/cm2,眉部移植密度为50毛囊单位/cm2移植.结果 所有患...  相似文献   

12.
马兰花  李发成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2):171-172,i005
目的:探讨应用毛发移植治疗秃发、眉毛稀疏、阴毛缺损。方法:首先从两耳之间枕后切取一条含毛发的头皮组织,将头皮条切成薄片,然后借助2倍手术放大镜,分割成显微毛发移植物(含1~3根毛发)和微小毛发移植物(含4~5根毛发),显微毛发移植物通过植发器植入,用于修复发际、眉毛和阴毛,其他秃发部位先用自动毛发移植系统动力手柄打孔(直径为1.5mm),然后用植发手柄植入微小移植物。结果:2001年1O月~2004年1月,将此技术应用于43例男性型秃发、5例瘢痕性秃发、3例阴毛缺损和5例眉毛稀疏的病人,术后效果较满意,毛发移植成活率约90%。结论:根据不同的受区,结合应用毛发移植器和自动毛发移植系统技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脱发患者的增多,愈来愈多的脱发患者开始选择治疗脱发的根本措——毛发移植,毛发移植效果的关键因素就是移植数量。所以无论毛发移植医生还是患者对移植的毛囊单位数量都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14.
正常的毛发是人的重要美学特征,毛发缺失,无论是眉毛、头发以及其他部位的毛发缺失都会明显影响人的外表形象而造成患者很大的身心痛苦,2003年2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自体单位毛发移植的方法进行毛发移植28例,取得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10例,女18例,年龄17~35岁,致伤  相似文献   

15.
高密度毛囊移植技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毛发生长自然、密集,即便在瘢痕区域的受床上移植的毛发常常也能良好地生长,是治疗瘢痕性脱发的一项理想技术.2008年6月至2012年1月,我们将高密度毛囊移植技术应用于1000例1580个瘢痕脱发区,效果良好.术后12个月以上的远期随访发现,移植的毛发生长自然、良好,成活率90%~95%.Ⅰ期移植大量的高密度单株毛囊移植物与传统的多株毛囊移植物相比,可使移植后的毛发生长更加接近于自然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6.
毛发移植是将自体的部分毛发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使其重新分布于头皮秃发区或身体其他毛发缺失部位。本文从毛发移植技术理论、手术方法、器械、临床应用等方面对现今毛发移植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应用一种高密式毛发单元移植技术,进行前额美人尖再造的新方法。方法切取近后发际区域处含有完整毛发毛囊的条形头皮组织,借助于手术放大镜,将之分割,制备成毛发单元(每单元含毛发1~3根),即显微毛发移植物。然后,在前额按个性化设计出弓尖形发际线,采用高密式移植技术,将毛发移植物移植至该区域内的预制洞穴中。结果本组58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其再造的前额美人尖毛发生长良好,美人尖形态、走向自然,其发际内无可见的瘢痕形成。毛发的成活率平均达98%。结论高密式毛发单元移植技术再造的前额美人尖,其手术方法简便,创伤小,外形自然美观,是目前美容性前额美人尖再造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提高毛发移植的覆盖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自体毛发移植的特点和方法,提高毛发移植成活的覆盖率。方法在较低温度(20°C)环境下,采用边切边缝方法取耳后或枕后毛发,在显微镜下分离成保留周围少量脂肪组织的毛囊族或单株,按需要移植部位不同进行不同的毛囊族或单株并套插的显微外科技术移植共31例。结果31例移植毛发后随访21例,随访时间6~38个月,移植后的毛发能基本覆盖无毛发区的皮肤和瘢痕,移植覆盖率较原来的移植方法提高33%,且外形自然,效果稳定。结论显微外科技术自体毛囊族状(微株小株)或单株移植,具有操作快、损伤小、低温保湿等特点,能较好地保留毛囊周围少量脂肪,在孔与孔的皮肤间隙内再用毛发移植针植入单株毛坯的“套插”移植,更有助于增加毛发覆盖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使用单位毛囊移植修复毛发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取枕部的优势供区毛发按需要将其分割为含有1~4根毛发的毛囊单位,存于4℃的冰盐水中待用;受区使用局部肿胀麻醉加神经阻滞麻醉,然后用18~21号gauge注射器针头按不同受区毛发分布的角度及方向进行刺孔,在显微镊子配合下以插秧的方法将备好的毛囊单位植入受区,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固定.结果:2005 ~2010年,笔者使用单位毛囊移植修复各种毛发缺损患者11例,术后随访6个月~1年,毛发成活良好,修复后的毛发外观自然,供区瘢痕不明显.结论:单位毛囊移植在毛发缺损修复后毛发的外观接近自然毛发分布特征,供区瘢痕不明显,是修复毛发缺损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毛发移植技术重建颞点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7年10月,对73例求美者进行发际线颞点重建,全部采用单根毛发植入,挑选细软毛发植在边缘;毛发交错排列;移植密度25~32毛囊单位/cm~2;植入毛发与皮肤角度呈10°~20°。结果颞点区域移植毛发的密度为(24.0±3.6)毛囊单位/cm~2,直径为(58.5±12.4)μm,与皮肤角度为18.2°±4.5°。求美者自我评价:非常满意者65例,满意者8例。结论重建颞点能塑造颞部发际的曲线美。术中不规则排列毛发,严格掌握植入毛发的密度和角度,合理分布粗细毛发,能再造出自然的颞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