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Flt-1)变化与子痫发病的关系,建立一种子痫前期的早期预测和诊断方法。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正常妊娠孕晚期和子痫前期、子痫期孕妇血清VEGF和sFlt-1水平,比较两者水平变化与病情进展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子痫前期组VEGF显著低于正常水平,而sFlt-1显著高于正常水平。随子痫病情加重,VEGF水平呈逐步下降趋势,而sFlt-1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结论:孕妇血清VEGF的下降和sFlt-1的上升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子痫的早期预测和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和二者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相互关系以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40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及50例子痫前期(轻度20例,重度30例)患者(子痫前期组)分娩前血清TNFɑ与VEGF水平,同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①子痫前期组孕妇血VEGF为(15.90±1.13)μg/L,正常妊娠组孕妇血VEGF为(17.12±1.81)μg/L,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度及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VEGF分别为(16.33±1.02)μg/L、(15.61±1.13)μg/L,VEGF水平与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46,P<0.05)。②子痫前期组血TNFα为(1.57±0.17)μg/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1.39±0.13)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TNFα(1.64±0.18)μg/L,明显高于轻度(1.48±0.12)μg/L(P<0.05)。③两组患者血清VEGF与TNFα之间存在负相关(r=-0.448,P<0.05)。④子痫前期患者血清TNFα、VEGF水平与其临床特征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孕妇血清TNFα、VEGF水平可反映子痫前期病情的严重程度,可成为子痫前期的检测指标之一;TNFα与VEGF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调节抑制。  相似文献   

3.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与围生儿结局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陶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5):1937-1938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与围生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2002年1月~2004年3月住我院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3例,据空腹血清白蛋白检测结果,分为低蛋白血症组(A组66例)和非低蛋白血症组(B组27例)。比较两组孕妇入院孕周、终止妊娠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及围生儿死亡率等。结果:低蛋白血症组孕妇入院孕周及终止妊娠孕周明显早于非低蛋白血症组(P<0·01);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非低蛋白血症组(P<0·0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围生儿死亡率以低蛋白血症组为高(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可造成围生儿不良结局,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4.
池樱  翟晓枝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3043-3044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各期及妊娠合并症妇女妊娠晚期血清甘胆酸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90例正常孕妇不同孕期及30例妊娠相关疾病患者(含ICP组1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0例和30例非孕妇)的血清甘胆酸值(CG)。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孕期妇女血清C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非孕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1);正常早孕组与中孕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ICP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C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孕晚期妇女(P<0.001)。结论 :检测不同孕期妇女及妊娠相关疾病患者血清CG水平,对于了解病情、指导临床实践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勤  朱丽君  余腊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8):2734-2736
目的:探讨孕晚期孕妇血清β-hCG水平变化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159例为研究对象,以同期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β-hCG,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1血清β-hCG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2和实验组3血清β-hC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正常妊娠组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患者血清β-hCG水平从妊娠28周起至34周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血清β-hCG水平在各个孕周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P<0.05),在33~34周达到最高,最高时较正常妊娠组孕妇高37.84 ng/ml。结论:妊娠晚期孕妇血清β-hCG水平可作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功能及病情发展的评价指标,应积极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清及胎盘组织中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一氧化氮(NO)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在早发型子痫前期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将60例妊娠孕妇随机分为3组,A组20例,为正常晚期妊娠孕妇;B组20例,为轻度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C组20例,为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孕妇血清中PLGF、NO浓度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孕妇胎盘组织中PLGF、NO浓度的变化。结果:B组、C组血清及胎盘组织中PLGF、NO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且随早发型子痫前期病情的加重,PLGF、NO的水平也随之降低,各组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C组患者血清与胎盘组织中PLGF水平分别与相应部位的NO水平正相关(r=0.424,0.389,P均<0.05)。结论:孕妇血清及胎盘组中PLGF、NO水平变化可能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发病及病情发展密切相关,且可作为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sane》2014,(3)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子痫前期患者共60例(研究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孕妇3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30例,以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VEGF及其sFlt-1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孕晚期及临产前VEGF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160.762、22.690,均P0.001),而sFlt-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18.647、47.782,均P0.001)。轻度子痫前期组孕晚期及临产前VEGF水平显著高于重度子痫前期组(t值分别为4.869、4.626,均P0.05),而sFlt-1水平显著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t值分别为-3.59、-3.681,均P0.05)。两组产后1周VEGF和sflt-1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3.061、1.760,均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sFlt-1水平于孕晚期及临产前较正常孕妇明显增高,而VEGF水平降低,提示VEGF、sFlt-1可作为诊断子痫前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受体-1(sFlt-1)在正常妊娠及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30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轻度11例,重度19例)的外周血(静脉血)VEGF、sFlt-1,并与30例正常孕妇作对照。结果: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VEGF水平比正常对照组低,sFlt-1水平比正常对照组高(P<0.01),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VEGF水平比轻度低,sFit-1水平比轻度高(P<0.05)。比较子痫前期孕妇与正常孕妇的妊娠结局,两者在分娩孕周、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新生儿体重1 min Apgar评分、羊水Ⅱ~Ⅲ污染度、胎盘重量均存在差异。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VEGF、silt-1水平的改变会引起内皮细胞激活和损伤,从而导致高血压、蛋白尿等临床症状,并对围产儿的结局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严重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孕晚期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差异.方法 于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在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妇产科随机选取120例HDCP患者作为实验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将其分为妊娠高血压组(45例)、轻度子痫前期组(40例)及重度子痫前期组(35例);并以同期于本院产检的113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孕妇孕晚期的血清TSH、FT4和TPOAb水平.结果 实验组的TSH及TPO-A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58~8.768,均P<0.05),随着HDCP患者病情的加重,血清TSH水平明显呈升高的趋势(F=50.21,P<0.05),FT4水平则明显呈下降的趋势(F=28.97,P<0.05).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疾病率依次增高,分别为2.22%、15.01%和48.64%;对照组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疾病率为8.0%,与实验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934,P<0.05),且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发生率依次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75、24.254、9.859,均P<0.05).结论 随着HDCP患者病情的加重,其孕晚期的血清TSH水平明显越高,FT4水平明显越低,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发生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0.
黄竹娟  韦业平  黄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444-4446
目的:评价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病相关性。方法:该横断面研究共纳入子痫前期孕妇93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孕妇45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48例。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妇女4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sLOX-1水平。结果:子痫组患者血清sLOX-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而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sLOX-1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LOX-1水平是子痫前期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P<0.01)。结论:血清sLOX-1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病独立相关并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增加,sLOX-1可能成为预测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的血清学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选择素在子痫前期中的作用。方法:抽取2004年6月~2005年6月分娩的25例子痫前期患者为子痫前期组(轻度11例,重度14例);1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妊高征组;分别取不同孕龄的45例正常孕妇,分为早孕组、中孕组及晚孕组各15例;另取正常育龄非妊娠妇女15例为对照组。空腹抽取肘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浓度。结果:子痫前期组血浆sE-选择素浓度(21.90±8.17)ng/ml,显著高于妊高征组(11.85±3.45)ng/ml,P<0.05;子痫前期组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sE-选择素浓度(25.50±7.12)ng/ml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sE-选择素(17.32±3.96)ng/ml,P<0.05;子痫前期组的血浆sE-选择素浓度明显高于晚孕组(9.52+3.01)ng/ml,P<0.05;亦明显高于对照组(9.72±2.00)ng/ml,P<0.05。妊高征组sE-选择素浓度与晚孕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晚孕组与对照组比较,亦无差异,正常妊娠不同孕龄组之间的sE-选择素浓度相比,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sE-选择素浓度与子痫前期的发展及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内皮细胞活化、损伤和功能异常有关,sE-选择素是反应血管内皮活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孕晚期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与血脂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于青岛市中心医院产科确诊为PE的4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PE组.再按照PE病情分级[轻度子痫前期(MPE)和重度子痫前期(SPE)],将其分别纳入MPE组(n=18)和SPE组(n=22).选择同期于本院就诊的40例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孕龄为34~38孕周.采用放射免疫吸附法(RIA)测定血清APN、甘油三酯(TG)、总胆同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PE组与对照组及MPE组与SPE组的胎次(均为第1胎)、孕晚期体重、既往特殊病史及其他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①PE组血清APN和H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PE组患者血清APN水平与T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90,P<0.01),而与HDL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3,P<0.01).结论 孕晚期血清APN水平降低和脂质代谢紊乱可能与PE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以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子痫前期69例,重度子痫前期31例;选取同期100例正常孕晚期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轻度、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分别为(9.29±3.30)μg/ml和(7.53±2.68)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1.22±2.75)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750,P<0.01)。结论:脂联素水平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明显降低,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显著相关性,提示脂联素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强胰岛素抵抗有关,可以作为HDCP发病及严重程度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血管生长因子受体(sFlt-1)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孕妇产前胎盘植入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8年本院分娩的孕妇,在孕28周取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和sFlt-1水平,根据产后胎盘病理结果作为诊断胎盘植入金标准,分为胎盘植入组和非胎盘植入组,分析不同组血清VEGF、sFlt-1水平,各种检测方法诊断胎盘植入效果。结果:非胎盘植入组血清VEGF水平(249.37±18.23 pg/ml)低于胎盘植入组(335.24±16.95 pg/ml),sFlt-1水平(2939.93±28.99 pg/ml)高于胎盘植入组(2483.56±28.67 pg/ml),孕妇孕晚期血清VEGF、sFlt-1水平高于孕中期和孕早期,孕中期高于孕早期,胎盘植入组植入深者高于植入浅者(均P<0.05)。血清两项指标联合彩色超声检测与病理诊断相符率为88.6%,诊断灵敏度87.9%,漏诊率11.4%。结论:血清VEGF、Flt-1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孕妇产前胎盘植入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叶思思  童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687-4690
目的:探讨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评价孕妇高凝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41例健康孕妇在早孕期、中孕期和晚孕期的TPO、MPV、抗凝血酶-3(AT-3)、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血小板聚集率(PAR)水平,计算孕妇各指标的阳性率,并分析TPO、MPV和其余指标间的相关性;同时选取30例健康非孕妇女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妊娠组中孕期TPO和MPV显著高于早孕期和对照组,晚孕期二者水平显著高于中孕期(P<0.01);中孕期AT-Ⅲ、FIB、D-D和PAR水平与早孕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晚孕期FIB、D-D和PAR水平显著高于中孕期,AT-Ⅲ水平显著低于中孕期(P<0.001)。TPO与MPV呈显著正相关;TPO和MPV与AT-Ⅲ呈显著负相关,与FIB、D-D和PAR呈显著正相关(P<0.01)。中孕期TPO、MPV、AT-Ⅲ、FIB、D-D、PAR和TPO+MPV阳性率显著高于早孕期,晚孕期各指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中孕期(P<0.01)。中孕期和晚孕期TPO、MPV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AT-Ⅲ、D-D和PAR阳性率,不同孕期TPO+MPV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余4个指标的阳性率(P<0.01)。结论:TPO和MPV可能是导致孕妇血液高凝状态的更重要因素,联合测定TPO和MPV在监测孕妇围产期高凝状态的发展和预防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VEGF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血管上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变化,以期观察血清VEGF与乳腺癌患者化疗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以20名正常健康志愿者血清VEGF水平作为对照。结果:乳腺癌组化疗前血清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化疗后血清VEGF显著下降(P<0.01)。结论:连续检测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临床判断化疗近期疗效及监测肿瘤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重组γ-干扰素(hrIFN-γ)对孕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耐热型碱性磷酸酶(HSAP)的影响。方法:采用妊娠第7~10天小鼠,不同浓度hrIFN-γ腹腔给药,2天后处死,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VEGF和HSAP的含量。结果:①干扰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照组数据明显低于实验第2、3、4组(P<0.05)。实验第2、3、4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随着干扰素浓度的升高,孕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呈上升趋势。②干扰素与耐热型碱性磷酸酶:实验第2、3、4组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实验第2、3、4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随着干扰素浓度的升高,孕鼠血清中耐热型碱性磷酸酶水平呈上升趋势。③耐热型碱性磷酸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两组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相关系数为0.534;两个指标间有相关性,一定剂量的IFN-γ能上调VEGF和HSAP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hrIFN-γ对VEGF和HSAP的表达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孕中期血清脂联素(APN)及胰岛素水平与子痫前期(PE)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本院接受产前检查的300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妊娠经过及妊娠结局进行随诊.其中,31例孕晚期时发展为PE,被纳入PE组.对PE组患者按照PE病情分度,将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纳入SPE组(n-18),轻度子痫前期(MPE)患者,纳入MPE组(n-13),将同时纳入研究孕晚期仍正常的单胎妊娠妇女30例纳入对照组.于24~28孕周时,对SPE组、MPE组和对照组受试者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APN、胰岛素及其他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SPE组、MPE组与对照组,SPE组与MPE组孕妇年龄、孕龄及孕前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SPE组、MPE组与对照组血清APN水平呈上升趋势,SPE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组与MPE组、MPE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孕妇孕中期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孕妇的血清胰岛素比较,SPE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组与MPE组、MPE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SPE组血清APN与胰岛素呈负相关(r=-0.50,P<0.01),其他两组血清APN与胰岛素无相关性(r=0.33,r=-0.02;P>0.05).SPE组血清APN与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r=-0.97,r=-0.94;P<0.01),与TG呈负相关(r=-0.63,P<0.01),与HDLC 呈正相关(r=0.54,P<0.05),与TC和LDLC无相关关系(r=0.03,r=0.18;P>0.05).SPE组血清胰岛素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90,P<0.05),与TC和TG呈正相关(r=0.59,r=0.73;P<0.01).MPE 组血清APN与TG呈负相关(r=-0.71,P<0.01),血清胰岛素与TG呈正相关(r=0.58,P<0.05).结论 孕中期血清低APN及高胰岛素血症与PE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