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出血倾向患者PICC置管后防止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或凝血时间延长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PICC置管后,试验组采取凝血酶压迫法,对照组采取压迫法,观察穿刺点出血持续时间。结果试验组平均出血时间为8.2h,对照组平均出血时间为14.6h,比较后差别有显著意义(t=2.521,P<0.05)。结论采取凝血酶压迫法可明显缩短有出血倾向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时间。  相似文献   

2.
明胶海绵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观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效果。方法将76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分别采用在穿刺点上方覆盖明胶海绵或小纱布按压的方法预防置管后出血。结果两组穿刺点出血情况比较,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5.1%,对照组为30.8%,观察组出血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置管后穿刺点采用明胶海绵局部按压止血,预防出血效果好,是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PICC置管后有效止血、避免上肢肿胀并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止血方法.方法 将40例肝癌PICC置管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PICC常规方法:穿刺点处有渗液可在穿刺点上方覆盖一小方纱,如无渗液,直接使用透明贴膜无张力粘贴;实验组以三折纱布加正面局部加压、局部用药、患肢制动、48 h换药.观察两组患者24 h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 两组24 h穿刺点渗血情况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置管后穿刺点上方采用三折纱布加局部用药、正面局部、压加患肢制动、48 h换药,能有效达到止血目的.  相似文献   

4.
藻酸盐敷料在PICC置管后止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将藻酸盐敷料用于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98例PICC置管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用方形纱布压迫穿刺点,观察组用藻酸盐敷料压迫穿刺点,两组均用相同的PICC透明贴膜保护.观察两组3 d内穿刺点敷料渗血浸湿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藻酸盐敷料应用于PICC穿刺后止血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的穿刺点渗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穿刺点止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6例行PICC置管患者按住院日期随机分为压迫组42例(单号)、碘仿组44例(双号),对照组实行常规加压包扎止血,碘仿组在无菌碘仿纱条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的情况。结果压迫组总出血率为64.29%,碘仿组总出血率为45.45%,两组出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压迫组渗血时间≤24 h 21例,≥72 h 3例;碘仿组渗血时间≤24 h 33例,≥72 h 0例,两组渗血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ICC置管后穿刺点采用自制碘仿纱条包扎,止血效果好,是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制弹力绷带用于PICC置管后的止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76-177
目的 探讨PICC置管后穿刺点止血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63例行PICC置管的血液病患者,在3M透明贴膜加纱布固定的基础上,加用自制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病人穿刺点出血的情况.结果 58例患者PICC置管后局部无出血迹象,24 h出血停止率为92%.结论 PICC置管后穿刺点采用自制弹力绷带局部加压包扎,止血效果好,是预防血液病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制充气式压迫带预防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穿刺点出血的效果。方法将住院800例接受PICC置管血液肿瘤患者按数字序号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压迫30min,实验组采用自制充气式压迫带加压包扎1h。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穿刺点出血率、出血量和出血持续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自制充气式压迫带预防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穿刺点出血效果好,且操作简单、安全、减少护士工作时间从而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材料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神经内科行PICC穿刺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相同规格(3.5 cm×2 cm)的纱布、明胶海绵和藻酸盐敷料3种材料压迫穿刺点,比较3组患者穿刺后24 h内穿刺点局部渗血情况及置管后72 h导管维护费用。结果 1置管24 h内穿刺点局部渗血情况:使用明胶海绵和藻酸盐敷料的压迫止血效果优于纱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明胶海绵与藻酸盐敷料的压迫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导管维护费用:使用明胶海绵压迫穿刺点,置管后72 h内的导管局部维护费用最低。结论对PICC置入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材料的选择中,采用明胶海绵较藻酸盐敷料和纱布更为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弹力绷带加压止血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穿刺点止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实验研究设计,将我院肿瘤科需行PICC置管的129例肿瘤病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试验组66例。两组病人置管后对照组常规采用弹力绷带缠绕加压止血;试验组在贴膜外穿刺点处以自制纱布块加压,将精确测量后的弹力绷带经修剪后(简称改良弹力绷带)环绕固定止血。观察两组病人PICC置管后24h内穿刺点渗血量、持续渗血时间。[结果]试验组病人PICC置管后24h内的渗血量和PICC置管后持续渗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证实,改良弹力绷带加压止血方法可有效降低PICC置管后24h内穿刺点渗血量、明显缩短持续出血时间,可应用于临床PICC置管后穿刺部位的止血。  相似文献   

10.
水凝胶对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姚姚  房秋燕  张华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507-1508
目的 观察水凝胶对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普外科361例因癌症化疗需要行PICC穿刺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82例和对照组179例,实验组置管后使用水凝胶加3M透明敷贴,对照组置管后使用3M透明敷贴,观察两组PICC置管后10d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其发生时间.结果 PICC置管后10 d内实验组7例发生静脉炎,平均发生于置管后(6.6±1.5)d,对照组18例发生静脉炎,平均发生于置管后(3.6±2.0)d,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静脉炎发生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水凝胶对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两种压迫方式用于早产儿PICC置管局部渗血的效果,为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止血操作提供依据。方法将385例置入PICC导管的住院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190例和对照组195例。两组均置入PICC导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为穿刺点放置明胶海绵贴敷透明敷料,对照组为置管术后折叠无菌纱布成长方体压迫穿刺点后贴上透明敷料。观察两组局部止血效果。结果 24 h内实验组局部渗血85例,渗血率为45%。对照组局部渗血112例,渗血率为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胶海绵止血优于纱布用于PICC置管后压迫方式,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PICC置管中,在穿刺点处局部使用德湿康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4-12月PICC置管患者50例,根据患者置管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PICC置管后常规放置小方纱,外用10 cm&#215;15 cm的透明敷料外固定,实验组在PICC置管后放置一张5 cmx5 cm的德湿康敷料,外继续使用10 cmx15cm的透明敷料外固定.观察两组患者24h和48 h出血情况.结果 24h实验组出血2例,对照组8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47,P<0.05);48 h实验组出血2例,而对照组出血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72,P>0.05).结论 在PICC穿刺点处使用德湿康敷料可对PICC置管患者起到局部止血的作用,并且可预防出血和感染,减少换药,减轻护士工作量,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的有效止血方式.[方法]选择我科80例留置PICC接受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置管后均用宽8 cm的弹力绷带包扎24 h,24 h后常规更换敷贴时研究组于穿刺点覆盖吸收性明胶海绵加无菌小纱布,对照组于穿刺点覆盖无菌小纱布,观察两组病人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研究组穿刺点渗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后常规更换敷贴时于穿刺点覆盖吸收性明胶海绵加无菌小纱布止血效果比仅用无菌小纱布止血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两种压迫方式对于PICC置管患者局部渗血的效果,为PICC规范化操作提供依据。方法将185例置入PICC导管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90例和对照组95例。两组均用标准操作程序置入PICC,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为置管术后折叠无菌纱布成长方体压迫穿刺点后贴上透明敷料;对照组为穿刺点放置明胶海绵贴敷透明敷料后外加弹力绷带固定。并观察两组局部止血效果。结果实验组局部渗血37例,渗血率为41%。对照组局部渗血56例,渗血率为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纱布块压迫止血优于明胶海绵加弹力绷带用于PICC置管后压迫方式,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不同止血方式在PICC置管后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有效地PICC置管后止血及减少上肢肿胀的方式。方法:对70例PICC置管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于置管后用宽8 cm的弹力绷带包扎24 h,观察组置管后压迫穿刺点30 min,24 h后更换敷贴时于穿刺点覆盖明胶海绵。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及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穿刺点渗血及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置管后压迫穿刺点30 min,24 h后更换敷贴时于穿刺点覆盖明胶海绵.既能达到止血目的,又可减轻穿刺侧上肢的肿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压迫器对血小板低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患者止血压迫效果。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将我院收治的86例血小板低下行PICC穿刺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自制压迫器止血方案,对照组实施压迫穿刺点止血方案,比较两组止血压迫效果、患者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变化及穿刺点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穿刺后观察组24h内0级、I级出血概率较对照组明显高,而II级、Ⅲ级出血概率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CD-RISC评分显著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观察组穿刺点感染几率较对照组低。结论自制压迫器对血小板低下PICC穿刺患者的止血效果明显,能降低术后穿刺感染几率,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ower PICC导管对减少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本科116例符合置管条件的危重患者按入科顺序编号进行排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置入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置管后覆盖三折小纱布,用3M透明贴膜粘贴,3M弹力绷带加压固定;观察组置入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穿刺后只需用思乐扣固定,再使用透明敷料粘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置管24、48、72 h后局部渗血、渗液、上臂肿胀及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在置管后24、48、72 h三个时间点,观察组的渗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渗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24 h时,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但在48、72 h时,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穿刺48 h时,观察组上臂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在24、72 h时,两组上臂肿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倒锥形双腔PICC导管置管患者无须任何止血压迫的敷料,不仅可以预防穿刺点渗血、渗液,减少上臂肿胀及局部感染的发生,而且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藻酸盐敷料联合弹力绷带对PICC术后早期穿刺点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12月在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行PICC术的肿瘤化疗患者88例。将2017年10月1日—11月15日入选的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1月16日—12月30日入选的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由2名取得PICC置管资质的护理人员实施同质的PICC穿刺操作,对照组PICC置管后采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再用无菌脱脂纱布块覆盖穿刺点后予敷贴固定;观察组PICC置管后采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藻酸盐敷料置于穿刺点后用敷贴固定,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固定,24 h后撤除弹力绷带。分别比较两组患者PICC术后穿刺点出血、皮肤感染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PICC术后早期穿刺点出血、穿刺点皮肤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PICC术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藻酸盐敷料联合弹力绷带对减少PICC术后穿刺点出血、降低皮肤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蘸取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无菌棉球在预防股静脉置管穿刺点渗血中的疗效。方法将70例行股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给予蘸取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无菌棉球压迫穿刺点;对照组35例,给予沙袋外压穿刺点。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试验组渗血时间为(14.11±13.61)h,对照组渗血时间为(21.94±17.81)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271,P〈0.01),且患者耐受良好,无不良反应。结论蘸取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无菌棉球压迫穿刺点可以缩短股静脉置管后穿刺点渗血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银离子敷料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5月31日行PICC置管术的肿瘤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实验组49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的透明敷料加纱布固定,实验组术后使用银离子敷料固定;比较两组术后24 h内局部渗血、静脉炎、局部或全身感染发生情况,敷料更换间隔时间、加压时间及换药次数,患者舒适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和护士置管期间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渗血、静脉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穿刺点加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敷料更换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置管期间舒适度中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和护士对置管期间的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离子敷料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明显减轻置管后穿刺点渗血、静脉炎及感染的发生程度,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对提高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