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对母婴的影响及其防治.方法:对2100例孕妇进行50 g葡萄糖筛查实验,异常者再进行75 g糖耐量实验,确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及妊娠期糖尿病(GDM),比较两者及糖代谢正常者的妊娠及围生儿情况.结果:在妊娠并发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患病率方面,GIGT及GDM孕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GIGT与GDM孕妇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GIGT孕妇及时诊断与治疗,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廖玉琼  关亚妮 《华夏医学》2004,17(3):365-366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耐量降低(GIG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给402名孕妇121服50g糖筛查,对异常者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以确诊为GIGT组及GDM(妊娠糖尿病)组。结果:GIGT、GDM组的妊高征、早产、胎膜早破等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而胎儿体重及巨大儿的发生率GDM组较低,GIGT及正常组较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GIGT组应适当进行饮食控制,应与GDM组同等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变化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并探讨GDM的诊断方法及标准。方法:随机对289例孕妇作50gGCT,阳性者进一步作75gGTT,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50gGCT阳性率为16.96%,妊娠期糖耐量降低(GIGT)患病率为1.73%;GIGT及GDM孕妇中,妊高征、胎膜早破、巨大儿、手术产、新生儿患病等的发生率明显增加。50gGCT时孕妇血糖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结论:妊娠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糖耐量降低,并由此导致孕妇及胎儿病率增加;GDM的诊断标准应以孕产妇和胎儿异常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及诊治.方法:分析我院144 例GDM患者与糖耐量异常者126例及正常孕妇180例作为对照组的妊娠结局.结果:GDM组中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手术产、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糖耐量异常组仅次于GDM组.结论:对GDM及早发现及诊治,可以减少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孕期糖耐量受损(GIGT)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1900例孕妇于孕24~28周进行口服50g糖筛查(50g GCT),对血糖≥7.8mmol/L进一步行75g糖耐量试验(OGTT).对50g GCT正常者具有高危因素者于32~34周重复50g GCT,以确诊GIGT及GDM.比较GIGT组、GDM组及对照组的母儿结局.结果:GIGT与GDM组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GDM组与GIGT组之间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50g GCT,及早确诊GDM及GIGT.GIGT与GDM对母儿的不良影响相似,应及时干预,从而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背景]探讨营养指导对妊娠性糖尿病(GDM)孕妇血糖控制及巨大儿发生率的影响.[病例报告]对240名孕妇进行50 g糖筛查试验,对异常者进行75 g糖筛查试验,对GDM及糖耐量低下孕妇行个体化营养指导及血糖监测.240名孕妇中糖筛查异常者为62名(25.8%),GDM孕妇为17例(7.1%),糖耐量低下孕妇为16例(6.5%),巨大儿发生率为7.8%.17例GDM孕妇所产婴儿中巨大儿发生例数为7例.[讨论]合理的营养指导可有效地控制GDM孕妇血糖,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SHBG水平在各孕周及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孕妇及相应孕周正常孕妇血清中的变化,探讨SHBG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相关性。方法:通过两步法筛选出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孕妇做实验组,选取相应孕周孕妇为对照组,测定其空腹血糖及SHBG水平并分析数据。结果:(1)在正常孕妇中SHBG浓度在孕期比非孕期显著增加,GDM组孕妇各孕周血中SHBG浓度均明显低于同孕周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在小于妊娠24周及产后组中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在正常孕妇、单纯GCT阳性、糖耐量减低及GDM孕妇中,GDM组的SHBG浓度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显著(P〈0.05);正常孕妇组的SHBG浓度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显著(P〈0.05)糖耐量异常组SHBG浓度低于单纯糖负荷试验异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妊娠早中期测定SHBG浓度可以预测GDM,产后的SHBG水平对于判断GDM的预后也有重要的作用。(2)SHBG的降低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程度密切相关,通过孕期SHBG浓度的测定可以预知GDM的潜在人群,判定GDM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晚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产后糖耐量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以500例孕中期确诊为GDM的孕妇为研究对象,于孕晚期检测其血清TC、TG、HDL-C、LDL-C水平,产后6~8周复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TG、TC、HDL-C、LDL-C与产后糖耐量异常的相关性.结果 500例GDM孕妇产后6~8周葡萄糖耐量总异常率为36.2%,其中糖尿病(DM)45例(占9%),糖耐量受损(IGT) 181例(占27.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DM患者孕晚期血清TG、TC、LDL-C水平升高与分娩后糖耐量异常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0.683、0.624、0.715,P值均为0.00),而血清HDL-C水平与分娩后糖耐量异常呈负相关(β=-0.422,P=0.00).结论 GDM患者孕晚期血清TG、TC、LDL-C、HDL-C水平影响GDM产后的转归,通过对其血清水平定期监控和产后分级管理,降低或延缓分娩后糖尿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平顶山市中期妊娠妇女糖尿病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妊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做好GDM的筛查。方法:对995例中期妊娠的孕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出糖代谢异常患者,分为妊娠糖尿病(GDM)组、妊娠糖耐量降低(GIGT)组、糖代谢正常(NIGT)组。结果:995例孕妇中GCT测试呈阳性者为208例(20.9%),GIGT为43例(4.3%),GDM为10例(1.0%)。结论:本地区妊娠糖尿病患病率为1.0%,糖耐量低减患病率为4.3%。孕妇年龄过大,具有糖尿病家族史,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为GDM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耐量降低(IGT)对孕产妇和胎婴儿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孕24—28周孕妇257例作妊娠期糖尿病(GDM)筛选,并随访其妊娠结局。对妊娠期糖耐量低减组(IGT组)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正常孕妇组(对照组)的围产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妊娠期糖耐量降低(IGT)发生率为8.17%(21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为1.17%(3例),75g葡萄糖OGTT1小时血糖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IGT与GDM孕妇中,羊水过,妊高征、手术产、巨大儿、新生儿患病等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 IGT与GDM均是导致孕产妇和胎婴儿患病的重要因素,早期诊断IGT和GDM,有利于防治各种相关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许海珍  邝瑞芳 《中外医疗》2008,27(21):51-52
目的 研究早期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有效控制血糖,减少母婴并发病的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200s年1月至2007年t2月期间的GDM患者72例,糖耐量异常者125例及正常孕妇180例作为对照组的岳娠姑局.结果 GDM组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胎婴儿并发症的发生串、手术产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糖耐量异常仅次于GDM.结论 妊娠期重视GDM筛查、诊断、监测、治疗,可改善GDM妊娠期的不良结局,减少母儿合并症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早期诊断GDM及控制血糖是减少母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间发现或发病的由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引起的不同程度的高血糖疾病。我院近年来收治GDM368例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240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早期干预措施对降低GDM母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7月~2006年6月该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前健康、无合并症的1823例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不同孕周筛查出的GDM分为3组(早期干预组、中期干预组和晚期干预组)进行母儿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GDM的发病率为6.1%,糖耐量异常的发病率为3.9%,未经干预而糖耐量异常最终发展为GDM者为9.7%。早期及中期干预组较晚期干预组GDM母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晚期干预组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较早期及中期干预组明显增加,两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诊断明确的GDM患者尽早进行干预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患病率。减少胰岛素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4.
妊娠糖尿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唐伟  刘超  蒋须勤 《医学综述》2003,9(10):623-625
美国ADA定义妊娠糖尿病(GDM)为以往无糖尿病亦无糖耐量降低的妇女在妊娠期间初次诊断的葡萄糖不耐受,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孕妇中GDM的发病率为0.15%~15%[1].高血糖与GDM妇女的不良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骨骼肌组织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IRTK)活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 法测定了30 例GDM病人(GDM组)、30例糖耐量正常孕妇(正常妊娠组)及 20 例糖耐量正常非孕妇女(对照组)胰岛索体外刺激前、后骨骼肌组织 IRTK 活性.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糖耐量异常(IGT)的发病率;探讨年龄、体重对妊娠期糖尿病及糖耐量的影响。方法:空腹口服50g葡萄糖1h后抽静脉血测量血糖值,血糖值?7.8mmol/L者进一步做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分别在1、2、3h后抽静脉血测血糖值。结果:GDM和IGT有一定的患病率,应重视和加强筛查工作。结论:孕妇的年龄和体重与GDM和IGT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新荣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230-2231
目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孕妇和胎儿危害大,早发现、早诊断非常重要。方法:对5947例孕妇进行糖尿病筛查,其中妊娠糖耐量降低(GIGT)发病率为2.8%,GDM发病率为2.2%。结果:产科门诊对孕妇进行糖尿病常规筛查,并积极采取护理措施,可降低GDM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是女性妊娠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妊娠期糖尿病(GDM)不仅能够影响妊娠期产妇及胎儿的安全,甚至能够改变分娩的结局,有的GDM产妇在分娩后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并不能得到改善,提示GDM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合理的干预手段能够提高GDM患者自身及胎儿的安全,笔者就GDM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GDM的发病机制1.1遗传易感性糖尿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显示[1],在一、二级亲属患有糖尿病的产妇,其妊娠期间发生GDM的概率明显高于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提示GDM  相似文献   

19.
徐宜清  韩晓 《当代医学》2007,(13):65-67
目的 本研究比较了孕中期血浆脂联素水平和妊娠糖尿病(GDM)及其它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305名孕妇于孕24~28周做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其中218名葡萄糖耐量正常,35名确诊为GDM.空腹血样的检测指标包括血浆脂联素、血糖、胰岛素、游离脂肪酸及血脂水平.OGTT 1小时、2小时血样检测指标包括血糖、胰岛素水平.结果 GDM孕妇血浆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糖耐量正常组(P=0.014),而GDM孕妇年龄、体重指数(孕前和采样时)、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血浆脂联素水平和GDM有明显相关性(P=0.043),但排除母亲孕前BMI及游离脂肪酸因素后,这种相关性减弱(P=0.116).正常糖耐量组,血浆脂联素水平与空腹胰岛素、OGTT 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孕妇体重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显著正相关.在GDM组,血浆脂联素水平和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负相关.结论 孕中期低脂联素水平和GDM高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20.
陈芬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158-160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2年3~12月于我院定期产检的孕妇,葡萄糖筛查确诊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组)14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组)99例,选择同期住院无合并症的正常孕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GIGT、GDM和正常孕妇的母婴结局.结果 GIGT组和GDM组孕妇中妊高症、早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及产前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中低血糖、巨大儿、感染、新生儿窒息、畸形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GT与GD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相似.结论 GIGT和GDM均影响孕妇及围生儿结局,导致母婴近期远期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对所有孕妇及时进行糖尿病筛查,及早发现、治疗,控制血糖于正常水平,能有效地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