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70例,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半夏厚朴汤治疗,比较两组主症积分、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咳痰、烧心、咳嗽等主症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等不良反应。结论:半夏厚朴汤可有效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减半夏厚朴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2年6月某院就诊的属胃食管反流性的咽异感症患者病例,分别选取采用中药(加减半夏厚朴汤)治疗组患者(A)及采用西药(西咪替丁+多潘立酮)治疗组患者(B),对比观察选用中药组治疗60例与西药组治疗58例胃食管反流性咽异感症的疗效。结果:在中药组60例与西药组58例中,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1.67%,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2.76%,经采用χ2检验中药组与西药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中药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加减半夏厚朴汤较西咪替丁联合多潘立酮疗效好、不良反应小且复发率低,临床实践表明加减半夏厚朴汤是值得推荐为治疗难愈的胃食管反流性咽异感症的安全可靠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拔罐法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拔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即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拔罐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分别给予口服半夏泻心汤、埃索美拉唑和半夏泻心汤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疗程4周,观察各组临床症状缓解和内镜下食道黏膜恢复情况。结果:中药组临床症状缓解优于西药组(P=0.048),西药组内镜下食道黏膜恢复优于中药组(P=0.039),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症状缓解和内镜下食道黏膜恢复均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病变食道黏膜恢复。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7,(7):903-904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3)与对照组(n=53),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经过上述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对照组为22.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莫沙比利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临床症状及胃镜下食管黏膜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镜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夏厚朴汤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以有效缓解反酸等症状,促进食管黏膜恢复,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旋覆代赭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痰湿内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GERD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前基础上加用旋覆代赭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等的差异。结果:疗程结束,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0.0%,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症状总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痰湿内阻证的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厚朴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咽异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25人。中药组患者予以口服半夏泻心厚朴汤治疗,西药组患者予以口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中西医结合组同时予以中药+西药(半夏泻心厚朴汤+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应用改良RDQ量表对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及咽部异物感评分,对比分析有效率、停药后复发率。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及咽部异物感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中西医结合组积分下降最为明显,与其余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72%、96%,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优于其余两组。三组的停药后8周复发率分别为西药组(38.9%)中药组(14.3%)中西医结合组(8.3%),说明中西医结合组的远期疗效高于其余两组。结论半夏泻心厚朴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咽异感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厚朴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治以加味半夏厚朴汤治疗;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莫沙必利,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半夏厚朴汤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厚朴七物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胃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厚朴七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莫沙必利5 mg,2次/d,口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0 mg,晨服,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症状积分和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级别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明显减轻胃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症状积分,改善患者食管黏膜损伤(P0.05)。结论厚朴七物汤加减治疗胃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优于莫沙必利、雷贝拉唑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接受半夏泻心汤,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病证评分及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病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分别为100%、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可靠,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胆热犯胃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胃食管反流病胆热犯胃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40例,分别予龙胆泻肝汤合温胆汤加减和奥美拉唑加达喜治疗,疗程8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内镜疗效。结果:中药组与西药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I临床症状,中药组改善口苦咽干、烧心、咽部不适及便干4项症状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中药组在改善食管黏膜炎症方面与西药组作用相当(P〉0.05);在改善内镜下胃内胆汁反流方面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胆热犯胃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4 d。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半夏泻心汤进行加减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方法 11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及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在服用上述西药基础上配合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疗效有明显差异(χ2=8.5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半夏厚朴汤加减辅助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6月我院就诊的反流性咽喉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促胃动力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半夏厚朴汤加减辅助治疗。治疗2个月,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SI)、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 0.05),且试验组RSI、RFS评分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1%VS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半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33%VS 3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11.54%VS 3.85%,P 0.05)。结论:半夏厚朴汤加减辅助治疗反流性咽喉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反流症状和反流体征,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且用药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疏肝和胃方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46例;中药组予以疏肝和胃方及一般治疗措施,西药组予雷贝拉唑及一般治疗措施。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3%和84.78%;中药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后均明显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临床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A、HAMD积分均有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HAMA、HAMD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组焦虑、抑郁的改善状况优于西药组。结论疏肝和胃方在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方面优于雷贝拉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上焦宣痹汤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上焦宣痹汤。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咳嗽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烧心、泛酸、胸痛、上腹痛、咽部不适);咳嗽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焦宣痹汤联合泮托拉唑可以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中医症状及咳嗽症状,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为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湿热证)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联合腹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腹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在胃灼热、反酸、吞咽困难三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腹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合旋覆代赭汤、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临床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中西药组予半夏泻心汤合旋覆代赭汤联合奥美拉唑口服,中药组予半夏泻心汤合旋覆代赭汤口服,西药组予奥美拉唑口服。3组疗程均为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症状及内镜表现观察。结果中西药组和中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均0.05);中西药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明显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均0.05);中西药组、中药组治疗后相关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西药组(P均0.05)。内镜下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中西药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合旋覆代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对于改善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症状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清胃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胃降逆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症状积分及胃镜检查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糜烂性食管炎患者胃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胃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