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淋巴细胞对不明原因性复发性流产(URSA)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免疫治疗前后 CD16+CD56+ NK 细胞与淋巴细胞坏死率(CDC)的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对行主动免疫治疗的440例 URSA 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坏死率和CD16+ CD56+ NK 细胞比率进行测定,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353例成功妊娠至孕12周之后,成功妊娠率85.50%;60例在孕12周前再次流产,流产率为14.50%;其它(17例1年以上未孕,10例失访)。妊娠成功组治疗后淋巴细胞坏死率显著上升,CD16+ CD56+ NK 细胞明显下降(P <0.01);失败组治疗后淋巴细胞坏死率升高,而 CD16+ CD56+ NK 细胞下降不明显(P >0.05)。结论主动免疫治疗效果较好, CD16+ CD56+ NK 细胞和淋巴细胞坏死率是 URSA 患者孕前免疫状态的两个独立指标,亦是评价免疫治疗疗效的两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NK细胞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6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48例,对照组为20例,观察组行淋巴主动免疫治疗,对照组予常规保胎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NK细胞的数量及妊娠结果。结果治疗前检测CD3/CD16+CD56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经淋巴主动免疫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CD3/CD16+CD56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0.05),观察组妊娠成功率(妊娠至12周)66.7%,显著高于对照组25.0%;观察组流产率(妊娠12周内流产)14.6%与对照组55.0%比较显著较低,两组治疗一年内未成功妊娠率比较,观察组18.8%较对照组20.0%稍低,差异不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通过监测NK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可有效指导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可改善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再次妊娠结局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方法对165例URSA患者进行主动免疫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再次妊娠结局。同时检测和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的CD4+CD25+Tr水平。将试验过程中供体血浆析出较少致使分离得到的淋巴细胞较少的患者37例作为低剂量组,较多者84例作为高剂量组。结果165例患者中,再次妊娠121例,仍在治疗中44例。再次妊娠的患者中成功分娩87例,再次发生早期流产14例,继续妊娠20例,主动免疫治疗成功率88.5%。其中低剂量组成功分娩29例,再次早期流产8例,主动免疫治疗成功率(72.4%)显著低于高剂量组(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CD4+CD25brightT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妊娠成功患者外周血CD4+CD25+Tr及CD4+CD25brightT均较妊娠失败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主动免疫治疗对 URSA 患者有效,治疗时应注射高剂量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 CD4+CD25brightT 的表达水平, CD4+CD25brightT可能是调控母胎界面局部免疫耐受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韦佩佳 《医学综述》2014,(6):1119-1120,1125
目的比较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和传统安胎治疗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海口市琼山区府城医院就诊的URSA患者110例采用丈夫外周血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作为免疫治疗组;另外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因各种因素不同意采取主动免疫治疗的URSA患者采用传统的安胎治疗作为传统安胎组。两组均治疗至孕12周。比较两组的妊娠成功率及妊娠成功者的最终妊娠结局。结果免疫治疗组妊娠成功率为71.8%,传统安胎组妊娠成功率为30%,免疫治疗组妊娠成功显著高于传统安胎组(P<0.05)。两组妊娠成功患者足月分娩、早产、>20周流产、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URSA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安胎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CD56+CD16+NK细胞及CD4+CD25+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URSA患者经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CD56+CD16+NK细胞及CD4+CD25+Treg细胞,并与正常育龄妇女作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RSA组CD56+CD16+NK细胞比例上升而CD4+CD25+Treg的表达下降(P〈0.05)。经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患者。治疗后CD56+CD16+NK细胞数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CD4+CD25+Treg的表达较治疗前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RSA的发生与CD4+CD254-Treg的表达下降及具有杀伤活性的CD564-CD16+NK细胞数量上升有关,主动免疫治疗可以降低CD56+CD16+NK细胞数量,上调CD4+CD25+Treg的表达,从而有利于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原因不明反复流产(URSA)患者免疫细胞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 URSA 患者65例作为实验组,另选择30例健康未孕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丈夫淋巴细胞对 URSA 患者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采集患者外周血并检测其免疫细胞的标志,检测对照组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标志作为对照。结果治疗前, URSA 患者的 CD4+细胞百分比、CD4∶ CD8比值和 NK 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41.75±4.34vs36.04±3.85,1.75±0.65vs1.44±0.47,17.10±5.43vs9.87±4.76,P <0.05);治疗后,三者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明显差异(41.75±4.34vs35.83±5.72,1.75±0.65vs1.41±0.51,17.10±5.43vs11.27±3.02,P<0.05)。结论 URSA 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活跃状态,T 细胞和 NK 细胞的变化可能与 URSA 的发生有关。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是治疗 URSA 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许园园  刘雨生 《安徽医学》2009,30(10):1135-1137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患者接受主动免疫治疗的效果及接受主动免疫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方法对118例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丈夫或第三个体的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在118例中随机选取26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结果118例患者中,62例再次妊娠,56例仍在治疗中。再次妊娠的患者中6例再次发生早期流产(其中2例患者胚胎绒毛染色体发现异常),22例已成功分娩,34例仍在继续妊娠中(孕周〉12周)。治疗的成功率达90.32%。随机选取的26例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后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CD4^+CD25^high T淋巴细胞的表达均高于主动免疫治疗前(P〈0.05)。结论主动免疫是一种治疗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安全、有效的方法。主动免疫治疗可能通过提高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CD4^+CD25^high T淋巴细胞的表达来调控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对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确定的URSA患者34例,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在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中NK细胞亚群百分比。【结果】主动免疫治疗能显著降低URSA患者外周血中CD56^+CD16-NK细胞亚群水平(P〈0.05)、CD56^+CD16^+NK细胞亚群水平(P〈.05)、CD56+NK细胞水平(P〈0.05)。【结论】主动免疫治疗可以调节URSA患者外周血NK细胞的水平,改善URSA患者NK细胞的免疫状态,因而NK细胞的检测可用于指导主动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芪寿胎丸方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对不同频次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URSA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按流产次数分为治疗1组(自然流产2次)与治疗2组(自然流产≥3次),每组30例。观察此方案对不同频次URSA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继续妊娠成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继续妊娠成功率为91.67%,治疗1组为93.33%,治疗2组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8+显著增高(P<0.05),CD4/CD8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中药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可调节不同频次URSA患者早期先兆流产的免疫功能,纠正患者免疫失衡,继而提高继续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封闭抗体阴性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后妊娠继续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封闭抗体缺乏所致的复发性流产,经主动免疫治疗复查阳性并妊娠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50例,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黄体支持(黄体酮加HCG)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成功妊娠(妊娠≥14周)情况及自然流产率.结果 研究组成功妊娠率88%,流产率12%;对照组成功妊娠率70%,流产率3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封闭抗体阴性导致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孕前淋巴细胞免疫治疗转阳后,孕后继续主动免疫治疗者保胎成功率高于单用黄体支持治疗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URS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URSA患者144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再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IL-10及NK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及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CD4+及NK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妊娠成功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2.5%(P<0.01).结论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URSA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封闭抗体与淋巴细胞免疫疗法治疗习惯性流产的关系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封闭抗体阴性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病例,其中60例(试验组)进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并于治疗后复查封闭抗体、T 细胞亚群和 IgG、IgM 含量的改变,另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保胎治疗,对比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试验组妊娠成功率为81.7%,对照组为37.5%,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 〈0.01)。试验组封闭抗体阳性者妊娠成功率为90.3%,封闭抗体阴性者为33.3%,亦有统计学差异(P 〈0.01)。试验组 CD4+ T 细胞较治疗前下降,CD8+ T 细胞治疗后上升, CD4+/ CD8+下降,IgG 与 IgM 治疗后亦下降明显,以上各指标免疫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 均〈0.05)。结论封闭抗体对妊娠结局有一定影响,封闭抗体阴性患者进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安全方便,疗效肯定,值得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检测、分析反复流产(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CD4+和CD8+封闭效率变化,评价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探讨RSA发生的免疫学机制。 方法 选取3次或3次以上无明确原因的自然流产患者82例,使用流式细胞仪对这82例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CD4+和CD8+封闭效率进行检测,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封闭效率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来分析封闭效率转阳与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结果 主动免疫治疗后RSA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和CD8+的封闭效率明显升高,免疫治疗前CD3封闭效率为0.31(-0.51~1.09),免疫治疗后CD3封闭效率为1.02(0.09~2.33);免疫治疗前CD8封闭效率为0.47(-0.53~1.83),免疫治疗后CD8封闭效率为1.39(0.55~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47、-2.622,P<0.05),而CD4+的封闭效率免疫治疗前为-0.04(-1.40~1.30),免疫治疗后为0.52(-1.10~1.35),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52,P>0.05)。RSA患者经过主动免疫治疗后转阳和未转阳的妊娠率分别是42.9%和16.1%,转阳的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未转阳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SA患者经过主动免疫治疗后,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封闭效率提高,封闭抗体的阳性转变更有利于妊娠的建立和维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免疫治疗前后的封闭抗体(BA)变化及其妊娠结局。方法封闭抗体阴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丈夫外周血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封闭抗体变化,并比较接受免疫治疗与未接受治疗的妊娠成功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主动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阳性率为72.91%;接受免疫治疗者妊娠成功率为68.86%,BA阴性未接受免疫治疗者妊娠成功率为2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阳性者妊娠成功率达82.95%,免疫治疗后BA阴性者妊娠成功率为3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病理妊娠结局、新生儿畸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封闭抗体缺乏是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患者给予孕激素治疗、主动免疫治疗及被动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病例,其中综合治疗组(观察组)52例,孕激素治疗组(对照组)50例。综合治疗组孕前及孕早期给予丈夫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孕早期给予孕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治疗;孕激素治疗组孕早期仅给予孕激素。追踪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给予综合治疗患者妊娠成功率达96.2%(50/52),单纯补充孕激素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40.0%(20/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P=0.012)。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6.0%(8/50),对照组为25.0%(5/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8)。观察组分娩后新生儿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为98.0%(49/50),对照组为95.0%(1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5)。新生儿男女比例观察组为1.27∶1,对照组为1.2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7)。结论给予孕激素、主动免疫治疗及被动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对于URSA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应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封闭抗体(BA)变化及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860例RSA患者的BA进行测定,选择其中820例BA阴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2疗程结束后测定BA的变化情况及再次妊娠的结果。结果860例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BA阳性率仅为4.65%(40/860),820例BA阴性患者经主动免疫治疗一疗程后复查,BA阳性率为75.24%(617/820),2个疗程后复查BA阳性率为86.59%(710/82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治疗后,再次妊娠成功率为94.13%(705/749),其中BA阳性者再次妊娠成功率为95.23%(698/733),BA阴性者再次妊娠成功率为43.75%(7/16),BA阳性者再次妊娠成功率显著高于阴性者(P〈0.01)。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能提高BA阳性率及再次妊娠成功率,对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再次妊娠及提高再次妊娠成功率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主动免疫在治疗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年龄25~35岁,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封闭抗体阴性患者146例,分为治疗组(89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进行淋巴细胞注射及常规保胎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保胎治疗。结果治疗组妊娠成功率为84.27%,高于对照组的43.86%(P〈0.01)。结论主动免疫疗法在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中疗效确切,具有操作性强、无副作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