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综述了危险分层理论在高血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明确了对不同危险分层的高血压病人应采取不同侧重点的健康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2.
对青岛某社区实施高血压建档管理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青岛某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建档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对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和危险分层,建立健康档案,实施健康教育和危险行为干预,观察并分析其效果。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日常行为变化和血压变化情况较以前均有较大改善。结论建档后定期进行高血压健康管理,能使患者的治疗正规化,有连续性、系统性。  相似文献   

3.
门诊高血压病人的心血管危险分层及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高血压存在“三高”和“三低”[1] ,三高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 ;三低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和低控制率。造成此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大众对高血压基本知识认识不足 ,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因此加强针对性科普教育 ,提高病人对高血压及心血管危险的认识 ,对防治心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2 ] 。本文对门诊高血压病人进行心血管危险度分层 ,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血压基本知识健康教育 ,观察健康教育对门诊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危险的干预效果 ,以期为降低心血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 cy )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危险分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8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第三版)规定的危险分层标准进行分组,分别为中危组41例和高危组27例,同时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对照组,试验过程中采用双盲法,分别测定H cy浓度,进行组间对比,分析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和对照组比较,随着危险程度增高,Hcy浓度也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密切相关,是辅助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的良好指标,对疾病的预防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分级与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表达水平.方法 随机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初诊患者136例,按病情及危险分层分组,并进行PTS分子标志物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39例同期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结果 不同分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FDP、DD血浆水平高于对照组,3级高血压患者FDP、DD血浆浓度高于1~2级高血压患者(P<0.05);不同分层高血压患者FDP、DD血浆浓度高于对照组,高危和极高危高血压患者FDP、DD血浆浓度高于低危和中危高血压患者(P<0.05);但各组间PT、TT和APTT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TS分子标志物表达异常,并随病情分级和危险分层不同而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比较不同分级和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冠脉粥样硬化情况。方法:将入选患者126例按高血压水平分级,并按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应用16排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比较其冠状动脉损害情况及钙化积分。结果:1级高血压组和低危组、中危组冠脉损害阳性率、平均钙化积分明显低于3级高血压组和极高危组患者。讨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高血压水平、危险分层密切相关。有效控制血压,干预各种危险因素,可推迟和延缓高血压患者血管损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背景决定是否给予降压治疗时,不仅要根据其血压水平,还要根据其危险分层,目前国内已开展了对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与高血压分级、危险分层关系的探讨. 目的将传统中医辨证方法同现代医学进展相结合,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与高血压分级、危险分层的关系. 设计叙述性观察. 单位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中医科及上海大华医院. 对象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中医科收治的不同性别、年龄的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64例. 方法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为风阳上扰、痰浊上蒙、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证4型.基于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与高血压分级、危险分层的关系. 主要观察指标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与患者年龄、病程、血压、血压分级、危险分层的关系. 结果6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辨证分型与年龄、病程、血压高低的关系风阳上扰组患者年龄较痰浊上蒙及肝肾阴虚组轻[(59.0±10.9),(72.7±9.1),(71.6±10.1)年,P<0.01];肝肾阴虚组患者病程较风阳上扰组及痰浊上蒙组长[(160.5±143.5),(64.8±70.8),(80.6±108.7)个月,P<0.05];不同证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差异不显著,而舒张压风阳上扰组较其他3组高(99±8),(92±9),(89±11),(89±12)mmHg,P<0.05].②辨证分型与血压分级、危险分层的关系不同证型患者血压分级差异不显著;风阳上扰组患者危险分层低于痰浊上蒙和肝肾阴虚组(极高危、高危、中危及低危分别有3,7,5,3;15,1,1,1;16,1,2,1例,P<0.05). 结论中医证型的不同可能反映出高血压分级和分层的高低差异,可为确定治疗方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月荣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7):1669-1670
目的:探讨分层强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0例,观察组依据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年龄、文化程度等,分层次、有目的地进行高血压并发症的强化健康教育;对照组只进行传统的常规高血压健康教育。结果:两组受试者血压均有所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也降低,但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效果更明显(P<0.05,P<0.01)。结论:分层强化健康教育优于常规传统健康教育,可指导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心脑肾等并发症,同时增加患者对降压治疗的顺从性。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在干预高校社区高血压及相关因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对高校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探讨健康教育对患者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控制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健康教育组90例,对照组90例,健康教育组由专门医生负责生活方式及用药指导。结果健康教育组在不良生活方式改善及血压、血脂、血糖水平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明显。结论健康教育在干预高校社区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方面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腰围(WC)与高血压的关系,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社区15岁以上城乡人口5290人进行血压、脉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的测量,并问卷调查。结果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着BMI的增加呈明显的线性上升趋势(P〈0.01),腹型肥胖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腰围正常的人群,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血压的患病率与BMI、WC密切相关,BMI、WC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及早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潘燕  何慧芬  戚张敏  王旗春 《家庭护士》2009,7(19):1695-1696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高血压危险因素及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07名某高校大学生进行存在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和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主要为吸烟、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和缺乏运动;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主要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吸烟、紧张状态、运动锻炼等.[结论]大学生存在高血压危险因素及相关高血压知识低知晓率,亟须加强大学生高血压的预防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王丹  敖红英  蔡君  孙曼  徐仁伵 《全科护理》2016,(16):1638-1640
[目的]了解脑卒中病人家属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护士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保证健康教育质量。[方法]对857例脑卒中住院病人的家属,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病人家属对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知晓率最高,且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对常见的6种危险因素全部知晓率仅为6.88%,而全不知晓率为16.57%。不同文化程度家属对各危险因素知晓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文化程度高者知晓率较高。不同居住地家属对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知晓虽存在差异,但总体水平较好,均超过60%,对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知晓率普遍较低,农村组知晓率明显更低。[结论]住院脑卒中病人家属对常见危险因素认知水平偏低,应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血压及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360例EH按住院日单、双号编号,再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健康教育组和非健康教育组,健康教育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系统高血压健康教育,非健康教育组仅单纯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的血压及高血压病相关危险因素情况。结果健康教育组血压及高血压病相关危险因素较非健康教育组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全面系统的EH健康知识教育对老年EH患者的病情控制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我院护理人员高血压防治观念和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为心血管患者健康教育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我院护理人员100人,其中内科53人、外科47人.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相关知识,采用自填封闭式问卷进行集中调查.结果 被调查护理人员对高血压分级标准、防治高血压的非药物措施、主要降压药物及抗高血压治疗目的 的正确回答率低,几乎所有的护理人员没有危险分层的概念.内、外科护理人员存在明显差异P<0.05.另外,被调查护理人员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水平与工作年限、职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对高血压防治观念和知识的正确回答率低,以高血压防治观念和知识更新为内容的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探讨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对老年人高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0例(A组)经过系统综合健康教育进行干预的老年人高血压病人和90例(B组)未经过社区健康教育、单纯药物治疗的老年病人进行对照 ,观察AB两组患者的血压及高血压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血压及高血压病相关危险因素较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社区系统综合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社区干预中应用的方法与效果。方法社区符合纳入标准、自愿参与研究的高血压患者75例,2012年16月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2012年76月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2012年712月在常规健康教育过程中导入情境体验教学模式,比较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前后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率、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开展体验式健康教育后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率高于体验前(P<0.05),高血压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优于体验前(P<0.05),对治疗的依从性高于体验前(P<0.01)。结论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能进一步加深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认识和领悟,主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自觉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能有效控制危险因素,提高身体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7.
贾立娟 《当代护士》2009,(11):94-95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老年和中青年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98例(A组)经过系统高血压健康教育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86例(B组)同样经过系统高血压健康教育的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对照,观察A、B2组的血压及高血压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情况。结果A、B2组血压及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指标治疗后显著下降,且老年患者组较中青年患者组治疗后相关指标下降得更为显著(p〈0.05)。结论全面系统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对老年和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均显效(p〈0.05),尤其是老年人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及需求情况,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52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高血压病及危险因素认知情况、知识需求及需求方式等进行调查.结果 252名健康体检者中有44.3%掌握高血压患病知识及危险因素知识;有53.0%认知高血压预防方法,但实施预防措施的只有2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预防措施、危险因素、病因占需求的前3位.结论 体检人群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缺乏,大部分未主动采取预防措施;护理人员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血压知识宣教,以提高体检人群的预防意识,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及需求情况,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52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高血压病及危险因素认知情况、知识需求及需求方式等进行调查。结果252名健康体检者中有44.3%掌握高血压患病知识及危险因素知识;有53.0%认知高血压预防方法,但实施预防措施的只有2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预防措施、危险因素、病因占需求的前3位。结论体检人群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缺乏,大部分未主动采取预防措施;护理人员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血压知识宣教,以提高体检人群的预防意识,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通过健康教育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防治的效果。方法针对社区全体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强行干预。结果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水平均有降低;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和行为平均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具有积极的作用,应该在基层社区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