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68岁。主因“左眼肿胀,视物不清1个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门诊。患者1个月前被柿子砸伤左眼后出现左眼肿胀,视物不清,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曾于多家医院就诊,诊为“左眼球钝挫伤”、“双眼结膜炎”,治疗1个月未见好转,视力进一步下降。既往高血压5年,血压最高达180/100mmHg(1mmHg=0.133kPa)。眼部检查,右眼最佳矫正视力0.3,左眼最佳矫正视力0.12;右眼眼压20.5mmHg,左眼眼压28.0mmHg;右眼球突出度14mm,左眼球突出度16mm;右眼外转活动受限,左眼外转、内转、上转活动均受限;左眼上睑遮盖角膜6mm;双眼球结膜血管迂曲扩张,左眼球结膜水肿,双眼角膜、前房及晶状体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0 岁,因“双眼眼睑逐渐肿胀15 年”于 2020 年9 月11 日至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患者15 年前无明 显诱因下出现双眼眼睑肿胀,右眼明显(见图1),伴有眼胀, 流泪,无复视,无眼痛,无明显视力下降。患者曾于外院就诊, 给予口服激素治疗,自述效果有所好转。既往史:半年前 因慢性鼻窦炎在鼻内窥镜下行手术治疗;3 年前因阑尾炎于 外院行阑尾切除术;4 年前因左腮腺肿物于外院行左边颌下 腺年良性肿瘤切除术,病理报告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8 年 前因宫颈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于外院多次行宫颈癌放化疗。 眼科检查:右眼视力为0.15,-2.0×85=0.6,左眼为0.8,- 1.25×90=1.0;右眼眼压17 mmHg(1 mmHg=0.133 kPa),左 眼21 mmHg。双眼泪腺区扪及肿物,质韧,边界不清,无压痛。 泪道冲洗通畅,双眼睑肿胀明显,上方近穹隆处可见球结 膜肥厚隆起,血运丰富,球结膜轻度充血。余眼前节及眼 底未见异常。33 cm角膜映光:双眼正位。眼球运动:右眼 内转受限,余各方向运动到位,左眼下转受限。眼球突出度: 右眼22 mm,左眼20 mm,眶距100 mm,眶压T+2。 影像学检查:眼眶CT示:双眼眶外上侧可见团块样软 组织密度影,边界欠清,密度较均匀,与上直肌、外直肌 分界不清;视神经外形及轮廓基本正常;双侧上颌窦、蝶 窦、筛窦、额窦内密度增高(见图2)。眼眶核磁共振平扫+ 增强示:双侧泪腺肿大,眼眶外上不规则肿物,右眼3.8 cm ×2.5 cm×1.0 cm,左眼2.8 cm×2.3 cm×1.0 cm,边界不 清,并向眶锥内蔓延,右侧为著,呈稍长T1信号,T2WI压 脂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肌锥外侧 受压内移,右侧外直肌及上直肌增粗;双侧视神经变形内 移,右侧著;眶壁骨质未见明显破坏征象;双侧上颌窦、筛 窦、蝶窦、额窦黏膜增厚(见图3)。球后血管彩色多普勒超 声检查示:双眼眶外上方囊实性占位,均可见混合回声区, 右侧范围约4.0 cm×2.4 cm,左侧范围约3.1 cm×2.6 cm,边界 尚清,内回声呈蜂窝状,可见条状血流信号。胸部CT平扫 示:双肺间质性肺炎,纵隔及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双下 肺大泡,主动脉硬化。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C-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淋巴细胞计数3.24×109/L,C反 应蛋白正常。肝肾功能检查示:总蛋白91.89g/L 、白蛋白 25.62g/L、球蛋白66.27g/L,白球比0.39。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红细胞沉降率87.00 mm/h。免疫 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4检测示:免疫球蛋白G 49.30g/L ,免疫球蛋白M 0.50g/L,免疫球蛋白A 1.16g/L,免疫球蛋白 IgG4 45500.00g/L ,抗心磷脂抗体IgG4/IgG92.29%。ANA谱、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尿常规、甲状腺功能等检 查未见异常。 患者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于2020 年9 月15 日在全身 麻醉下行“右眼眼眶肿物切除术+泪腺肿物切除术”。术中 见右眼泪腺区灰白色肿物,并沿眶外侧壁向后延伸,大小 约2.8 cm×1.5 cm×0.7 cm,与外直肌粘连明显,质韧,与 周围正常组织粘连紧密,切除大部分肿物组织(见图4)。病 理检查:HE染色可见肿瘤组织淋巴滤泡形成,内见血管 增生明显伴玻璃样变,部分生发中心玻璃样变性,滤泡周 围可见同心圆排列的淋巴细胞,形成洋葱皮样外观(见图 5)。免疫组织化学示:CD3(40%+),CD20(50%+),CD23(滤 泡树突细胞+),CD21( 滤泡树突细胞+),Ki67(3%+), CD10(10%+),BCL6(生发中心+),IgG(-),IgG4(-)(见图6)。 病理诊断为右眼眶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型)。  相似文献   

3.
俞××女77岁因右眼睑反复红肿伴间歇性头痛5个月加重2天入院。入院时Vod0.2Vos0.25。右眼睑皮肤肿胀发红,眼球轴性突出、外展受限,球结膜螺旋状紫红色血管纡曲扩张,角膜透明,瞳孔扩大,直径4.5mm,直接对光反应迟钝,眼底视盘界清色正常,静脉无怒张,无出血。未闻及眼部血管杂音。眼压:右眼22mmHg,左眼12mmHg。眼眶CT示右眼上静脉高度扩张,眼外肌均匀增粗。DSA示右侧海绵窦区小硬膜动静脉瘘。病人因个人原因未进行瘘口栓塞治疗,自行右眼局部冷敷2个月后眼睑肿胀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18岁。因左眼眼突1月余,加重1周于2018年8月13日至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中心就诊。患者2018年7月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左眼眼球突出,伴眼球转动痛,上述症状加重1周,曾于外院就诊,行眼眶CT示左眼眶内占位,未行特殊治疗,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査:右眼裸眼视力0.3,矫正视力-1.75 DS/-0.75×10°=1.0;左眼视力0.08,矫正无助。左眼眼睑高度肿胀,红肿压痛,上睑后退,眼睑闭合困难。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1岁。凶右眼视物模糊5个月,于2013年2月2日来烟台市牟平人民医院、滨州医学院炯台附属医院眼科就诊。患者5个月前开始感有眼视物模糊.无眼红、眼痛,无畏光流泪,无复视,无视物变形.无视知觉改变,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未就诊.自觉症状逐渐加重。患者A发病以来无发热、盗汗、心慌、胸闷等不适,饮食正常,睡眠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25,矫正不提高,左眼1.2,眼压:有眼13.6mmHg,左眼15.1mmHg.双眼睑无下垂,无肿胀,双眼前节未见异常,双眼底视网膜平伏,未见出血、渗出,视乳头边界清晰、色正,C/D约0.4,血管走形可,左眼黄斑中心凹反光清晰,右眼黄斑中心凹反光微弱。双眼位正,眼球向各方向运动到位。眼球突出度检查示:右眼突出15mm,左眼突出13mm。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9岁。于2012年2月5日车祸致头晕,伴右眼视物不见、眼部出血、眼红眼痛,有短暂昏迷史,无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于当地医院急诊诊断为“脑震荡,头部多处破裂伤,右眼球破裂伤”。当日因治疗脑外伤疾病而未对眼部伤情行进一步处理,于伤后12 d行“右眼球破裂伤清创缝合+前房冲洗成形术”,术后右眼视力光感。2月29日转入我院。一般情况:有嗜烟酒史,全身情况尚可,否认风湿病史。眼科检查:右眼无光感,左眼0.6(-1.25/-0.50×150=1.0);右眼眼压6.8 mmHg,左眼14.2 mmHg;右眼上眼睑肿胀,轻淤血;球结膜充血,角膜缘外2 mm处9-12-5点位球结膜缝线在位,鼻侧及颞侧隐见球结膜下巩膜裂伤缝线在位,余巩膜窥不清,角膜血染,余眼内结构窥视不清。左眼未见异常。辅助检查:B超示右眼玻璃体混浊、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可能;超声生物显微镜示右眼前房内大量积血,睫状体水肿、脱离、晶状体缺如、虹膜回声异常。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43岁。因双眼疼、视物不见4个月,就诊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既往糖尿病史5年,血糖浓度控制欠佳。全身体检:全身皮肤和毛发无色素。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无光感,左眼为光感;眼压右眼为48.7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为32.1 mmHg。双眼睑皮肤及睫毛无色素,眼球震颤;结膜充血、水肿;双...  相似文献   

8.
王蔚  王毅  黑砚  肖利华 《眼科》2004,13(1):6-6
例1患者,女,50岁,汉族。因右眼球突出,渐进性加重1年于2002年12月9日收入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1.0。右眼睑略水肿,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球突出6mm,向外侧移位,眶压( ),触诊右眶内上方可及硬性肿物,固定。眼球内收受限。眼底视盘水肿,黄斑中心凹反光存在,余未见异常。左眼底正常。B超:右眼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4女,主诉右眼体位性球突出7年,近期经常眼部疼痛头痛。以右眶静脉曲张于2002年3月4日收住院。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5,矫正1.0,左眼1.5。右眼球内陷,右眼眼球突出度11mm,左眼13mm,眶距100mm;低头后测量:右眼眼球突出度16mm,左眼13mm眼球轻度上移(图1)。眼球运动正常。眼底检查未见异常。A、B超栓查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7岁,因“双眼虹视1月余,左侧头部不适 1周”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就诊。既往双眼近视性屈光不正。眼部检查示:右眼裸眼视力为0.2,左眼为0.2;右眼眼压为16.0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为14.0 mmHg;双眼角膜透明,角膜后散在大小不等的色素性角膜后沉着物(Keratic precipitates,KP),前房深度>3角膜厚度(Corneal thickniss,CT),Tyn(-),虹膜纹理清,未见粘连,中周部虹膜后凹,瞳孔圆,直径约4 mm,对光反射迟钝,晶状体透明,瞳孔区晶状体表面见色素颗粒,视乳头色淡,视杯大,上下盘沿窄,视乳头损害分级(Disc damage likelihood scale,DDLS)6~7级。验光检查示:右眼验光为-1.50DS/-0.50DC×100=0.6,左眼为-1.50DS/-0.75DC×60=0.7。视野检查示:双眼管状视野。角膜地形图示:双眼顺规散光,右眼中央角膜厚度为601 μm,左眼为594 μm(见图1)。房角镜检查示:双眼房角开放,色素Ⅲ~Ⅳ级(见图2)。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示:双眼虹膜反向膨隆(见图3)。诊断:双眼色素性青光眼,双眼屈光不正。入院后先后行左眼及右眼小梁切除术,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术中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3 d,右眼眼压为5.4~10.2 mmHg 左眼6.9~11.7 mmHg。术后半个月,门诊复查时,嘱患者行眼球按摩,上转眼球,朝眼球中心的方向按压下方巩膜,每天按摩2次,每次20下。患者术后坚持按摩眼球,未行其他眼部操作及药物治疗,未定期复查。术后1年,患者诉戴镜后仍视物模糊。眼压检测示;右眼12.5 mmHg,左眼11.6 mmHg。验光检查示:右眼为-0.5DS/-6.00DC×60=0.5,左眼为-0.50DS/-6.00DC×115=0.6。嘱患者停止按压眼球,定期随访,随访至术后21个月,复查角膜地形图示:角膜K值发生明显变化(见图4)。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46岁。因突发左眼球突出1d于2007年12月22日就诊于我科。检查示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6,左眼无转动受限,眼球轻度突出,局部皮温较右眼稍高,可触及搏动感,闭睑后上睑处眼球听诊可闻及与心搏一致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左眼混合充血,巩膜表层血管扩张呈紫红色,球结膜水肿尤其颞侧更肿,并突出于眼睑外,  相似文献   

12.
眶骨肉瘤1例     
患者男,13岁。住院号330791。因视物有重影片月,左眼肿痛10天、加重2天,于1989年5月2口急症入院。全县检查:除左侧领部红肿外,一般情况尚好,钱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一)、肝脾(一)。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5,屈光间质(-),眼底正常。左眼视力0.6,眼球突出度:右12mm.左22mm。左眼脸红肿,眼球运动:上下基本固定,向外仅2mm,向内正常。眶压明显增高,眶缘触诊未触及肿物。脸结膜充血,球结膜下出血、水肿,屈光间质(一)。眼底:视乳头边界模糊.鼻下方可见片状出血,后极部视网膜反光强,黄斑反应(一)。B超示:眶…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眶尖综合征合并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一例朱晋患者男,8岁,右眼被自行车把碰伤,视物不见伴眼痛13小时。入院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1.0。右眼睑青紫、肿胀,眼球突出固定,各方向运动受限,上睑上举困难,球结膜水肿,屈光...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33岁。因右眼球突出伴眼红、眼睑肿胀、耳鸣3个月,于2003年12月15日入住我院。眼部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8,左眼1.0。右眼睑肿胀,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74 岁。因右“眼红痛伴视力下降5 d”于2018年6月5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患者入院前5 d,无明显诱因下突现右眼红痛伴视力下降,因在国外诊治不便,遂于1 d前回国,至某专科医院急诊就诊,查体右眼视力无光感可疑,眼睑肿胀,前房积脓,诊断为“右眼眼内炎,右眼眶蜂窝织炎待排”,给予头孢他啶2.0 g和奥硝唑0.5 g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局部抗生素(可乐必妥、托百士滴眼液点眼1次/h,迪可罗眼膏每晚点眼)及散瞳(l%阿托品眼膏点眼2次/d)治疗。患者于外院治疗1 d后,自觉右眼眼睑肿胀,睁眼困难加重,因病情发展较快,且合并全身疾病,转至我院就诊。既往病史:肝硬化6年,2年前因肝癌行肝切除手术;21个月前因牙齿松动缺损行整牙修复手术;20个月前因右手、双足甲癣行中药化腐清创术。否认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心脏疾病史,反复询问患者及其家属,均否认眼部外伤史,其余个人史及家族史均无阳性发现。全身查体示:神志清,精神稍差,表情较痛苦,体质瘦弱;体温37.0℃,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52 mmHg(1 mmHg=0.133kPa);头颈、胸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左下肢中部胫骨前区局部红肿,约5 cm×10 cm,触之有痛感,皮温高于周围,表面破溃、结痂、干燥(见图1);双下肢皮肤色素沉着,下肢及踝部浮肿色稍红,皮温不高,双足背动脉搏动正常,未见足癣表现。眼科专科检查示:右眼视力无光感,眼压无法精确测量,指触大致正常;右眼眶周软组织高度红肿、触痛;右眼睑肿胀且睑裂不能睁开,眼球突出伴眼球运动障碍;右眼球结膜混合充血、高度水 肿,角膜雾状混浊,角膜上皮片状脱落,前房可见黄白色积脓约4 mm,房闪(++),虹膜纹理尚清,瞳孔圆、小,直径1 mm,直接对光反射迟钝,晶体混浊,余结构窥不清;左眼裸眼视力0.6,前节及眼底未及明显异常;右眼眶压升高(T+2)/左眼眶压正常(Tn)。初步诊断为:右眼眼内炎,右眼全眼球炎,肝硬化、肝癌术后,收入我院眼科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示:血液检查、眼分泌物及皮肤破损处分泌物分别送微生物培养。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 5.20×109 /L(3.50~9.50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5% (40%~75%);淋巴细胞0.48×109 /L(0.80~4.00/L)、血小板数目 68×109 /L(125~350/L)、血小板百分比 10.4%(20.0%~40.0%)、红细胞计数3.15×109 /L(4.30~5.80/L)以及血红蛋白91 g/L(130~175 g/L均较之前明显降低;尿常规示:尿蛋白(++),尿葡萄糖(弱阳)。血生物化学检查示:空腹血糖8.9 mmol/L(3.9~6.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4.0%~6.0%)、白蛋白31 g/L(32~48 g/L)、球蛋白45 g/L (23~35g/L)、白/球蛋白比0.7(1.1~1.9)、肌酐103 μmol/L(55~96)。血培养结果示:无真菌、厌氧菌生长,结膜囊分泌物细菌培养显示无细菌生长。来我院就诊前2 d,外院眼部B超示:右眼玻璃体混浊伴后脱离可能、视网膜脱离可能、脉络膜水肿增厚、球壁水肿(见图2);外院眼眶CT示:右眼睑、眼球壁表面及其周围、视神经前段及眶周弥漫性软组织肿厚,伴泪腺稍肿大。考虑为炎症性病变(见图3)。患者右眼眼内炎诊断明确,考虑眼内炎已快速进展为全眼球炎,同时患者年龄大、全身合并肝硬化且有肝癌手术史,入我院后发现糖尿病,且下肢存在感染灶,若保眼球治疗则感染扩散的风险大,结合患者自身及其家属要求,故在麻醉监护下行右眼球内容物剜出术。术中沿角膜缘做切口后可见晶状体及大量黄白色黏稠脓液溢出,眼内容物均为脓性物。将色素膜去除干净,注射10 mg/ml万古霉素于巩膜壳内浸泡,5 min后采用37℃大量0.9%氯化钠溶液冲洗。将眼内容物送检验科行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感染;敏感抗生素:苄青霉素、万古霉素、四环素等;耐药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红霉素等。无乳链球菌感染致内源性眼内炎极少见,进一步追问病史得知患者曾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下肢红肿伴痛感,未予诊治,肿痛自行有所缓解;就诊7 d前曾同家人至俄罗斯旅行,否认疫区及动物接触史。最终诊断为:右眼内源性无乳链球菌感染性全眼内炎,右眼全眼球炎;左下肢感染,2型糖尿病,肝硬化(代偿期),肝癌术后。右眼眼内容物剜除术后4 d,患者眼部情况及眶周症状明显好转,转至内科住院继续治疗2周。术后2周患者至我科复查(见图4),右眼眶区无肿胀,眼睑无红肿,结膜囊薄壳在位,未见脓性分泌物,结膜无红肿、渗出,切口对合良好,缝线在位。随访3个月全身情况稳定,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男,9岁,甘肃省武山县人,入院前50d曾因车祸致“下颌骨骨折”,伴左眼睑肿胀,无明显视物模糊、眼痛、眼胀等不适,未予治疗后眼睑肿胀自行消退。入院前20d突然出现左眼发红、眼睑肿胀,无明显视物模糊、眼痛、眼胀等不适,于2007-04-23入院。入院初步诊断:(1)眼外伤,左眼;(2)结膜血管扩张,左眼;(3)巩膜血管扩张,左眼。专科情况:视力右1.0,左0.8;眼压:右眼16mmHg,左眼14mmHg。左眼睑肿胀,眼球向外突出,眼球突出度:右眼12mm,左眼16mm,眼球无震颤,活动自如。球结膜血管明显曲张充盈,结膜轻度水肿,结膜囊内未见明显分泌物聚集,巩膜部分浅层血管充盈,无黄染及结  相似文献   

17.
患儿, 女, 7岁, 因双眼视远模糊3个月, 于2016年7月19日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二医院视光门诊。既往史:自幼听力差, 配戴人工耳蜗, 否认其他疾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眼科检查:裸眼视力(UCVA):右眼0.25, 左眼0.20; 电脑验光:右眼-2.25-0.75× 92, 左眼-2.75-0.25× 171; 眼压:右眼13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14 mmHg。双眼睑无肿胀, 睑缘无充血, 睑板腺开口通畅, 睑结膜无充血, 角膜透明, 中央前房深(Van Herick法测量)2.8 mm, 周边前房深约0.7 mm, 虹膜纹理清, 无色素脱落、萎缩、结节及新生血管, 瞳孔圆, 直径约3.5 mm, 对光反射灵敏, 晶状体、玻璃体透明, 视盘边界清, 色橘红, C/D=0.3, 视网膜平伏, 血管走行未见明显异常, 黄斑中心凹反光良好。眼位正, 眼球发育未见明显异常, 各方向运动良好。诊断:双眼屈光不正。予睫状肌麻痹性验光, 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点双眼, 每日2次, 每次1滴, 连续点3 d后复诊验光。用药第2天患儿出现颜面潮红、恶心、非喷射性呕吐2次, 遂急来本院复诊。测脉搏156次/min, 精神状态尚可, 右眼眼压14 mmHg, 左眼13.5 mmHg,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频发房性早搏、室性早搏(见图1、2), 急转儿科留观, 追问病史。患儿母亲诉患儿曾有室上性心律失常史, 但否认先天性心脏病史。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家属拒绝心脏彩超检查), 静脉点滴注射磷酸肌酸钠1.0 g、三磷酸腺苷(ATP)20 mg、辅酶A100 U, 每日1次, 临时静脉推注呋塞米15 mg, 口服普萘洛尔, 每日2次, 每次5 mg。治疗约30 min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偶发房性早搏(见图3), 约1 h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见图4), 继续巩固治疗3 d后好转出院。2017年7月26日来院复诊,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 电脑验光:右眼-1.75-0.50× 91, 左眼-2.50-0.25× 170。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6 岁,因“左眼疼痛伴视力下降5 d”于 2021年1月19日至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患者自 诉2012年因双下肢无力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诊 断为脊髓炎,病程中予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抗炎治疗(具体剂 量不详),双下肢无力好转。现患者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 肢肌力2级(肌力的六级记录法[1])。眼科专科检查示:右眼 裸眼视力0.2,左眼光感(双眼矫正无提高);眼压:右眼眼压 为20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为21 mmHg;右眼 光反射正常,左眼光反射迟钝,相对性传入性瞳孔功能障 碍(Relative afferent papillary,RAPD)(+),散瞳后眼底未见 异常。查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示: 右眼P100的潜伏期及振幅正常,左眼P100波形未引出。光 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未见异常。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 未见异常。颈椎MRI示:胸椎术后改变,局部脊髓变细移位, 颈椎胸椎退行性改变。患者免疫球蛋白、甲状腺激素及甲 状腺功能自身抗体检查未见异常。初步拟诊为:左眼视神 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 NMOSD)。治疗方案:2021年1月19日起予以银杏达莫(贵 州益佰制药)25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2 d,以改善微 循环;甲钴胺(瑞阳制药)2 mg,静脉滴注,1次/d,连续12 d, 以营养神经;甲泼尼龙(比利时辉瑞制药)500 mg,静脉滴注, 1次/d,连续5 d冲击治疗。2021年1月21日,患者眼底荧光 素血管造影(FFA)示双眼后极部散在点状荧光;吲哚青绿 血管造影(ICGA)示双眼脉络膜血管高通透,晚期斑片状 弱荧光。治疗方案:给予螺内酯片(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每 次20 mg,口服,2次/d,以改善脉络膜血供。2021年1月24 日起甲泼尼龙减量至每次250 mg,静脉滴注,1次/d,连续 3 d,且每连续治疗3 d后甲泼尼龙予以依次减半治疗。2021 年1月25日,患者行脑脊液常规、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检查 未见异常,脑脊液生化测定结果示:葡萄糖4.96 mmol/L (2.5~4.5 mmol/L);乳 酸 3.30 mmol/L(参考值 : 1.19~2.09 mmol/L)。2021年1月26日,血清液抗水通道 蛋白 4(Aquaporin 4,AQP4)抗体IgG示1:1000(强阳),抗 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eyte glycoprotein, MOG)抗体IgG阴性,抗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抗体IgG阴性;脑脊液抗AQP4抗体IgG示1:32(弱阳),抗MOG抗体IgG阴性,抗MBP抗体IgG阴 性。复查视野示右眼视野缺损较前好转。重新诊断:双眼 NMOSD。治疗方案:给予吗替麦酚酯胶囊(上海罗氏制药) 每次0.5 g,2次/d,长期口服。患者2021年1月30日出院, 予以甲泼尼龙(天津天药公司)每次56 mg,1次/d口服,每2 周依次减8 mg至维持剂量16 mg,吗替麦酚酯胶囊每次0.5 g, 2次/d口服。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 视力、视野均较前明显改善(见表1和图1),VEP示右眼正常, 左眼P100波形峰时延迟、振幅降低。  相似文献   

19.
吉红云  许龙华 《眼科研究》2009,27(4):292-292
患者,女,24岁,因右眼外伤后失明近20年入院。患者4岁时右眼被公鸡啄伤,继而失明,眼球外斜并萎缩变小,为改善外观到我院就诊。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0.2(-2.70DS→1.2);眼压:右眼T0-1,左眼13mmHg(1mmHg=0.133kPa);右眼外斜约30°,转动受限。眼睑闭合可,眼眶饱满。球结膜泡状隆起范围〉3/4周,仅颞下方隆起不明显,无充血,结膜表面无色素,角膜直径〈9mm,混浊变性,前房几乎消失,虹膜明显嘭隆贴附于角膜内皮,  相似文献   

20.
刘娅利  陈晓明  李妮  唐莉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11):1040-104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8岁。因双眼胀痛伴雾视2年,剧烈运动后症状加重,于2005年6月25日来我院就诊。曾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运动后眼压明显增高。全身体检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均正常。眼部检查:矫正视力右眼为1.0(-3.50D),左眼为0.9(-4.00D);双眼角膜后沉着微小色素性颗粒,前房深,房角开放,小梁网色素沉着(++);双眼视网膜未见异常,视盘C/D:右眼为0.8,左眼为0.6。眼压:右眼为29mmHg(1mmHg=0.133kPa),左眼为26mmHg。视野:右眼上方旁中心暗点,左眼大致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