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上海市疟疾消除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输入性疟疾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19年上海市疟疾疫情信息和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资料,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疟疾病例的流行特征与感染诊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19年上海市共报告疟疾183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中恶性疟139例(占76.0%),卵形疟23例(占12.6%),间日疟11例(占6.0%),三日疟10例(占5.5%)。所有病例均为境外输入,分别来自非洲(178例,占97.3%)和东南亚(5例,占2.7%)。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为10.4∶1,年龄30~<40岁(59例,占32.2%)。重症疟疾的初诊误诊比例51.6%(16/31)和超过3 d确诊比例38.7%(12/31)与非重症疟疾的27.0%(41/152)、13.8%(21/152)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例重症病例导致死亡。结论 疟疾消除以后上海市仍然面临境外输入的风险,首诊误诊和确诊时间延迟是重症疟疾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人群健康宣教、主动筛查以及诊疗技能培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疟疾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湖北省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为湖北省消除疟疾后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5—2019年湖北省网报疟疾病例资料,对2015—2019年湖北省输入性疟疾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湖北省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645例。其中,恶性疟456例 (占70.7%)、间日疟78例 (占12.1%)、卵形疟88例(占13.6%)、三日疟20例(占3.1%)和混合感染3例(占0.5%)。输入性疟疾病例主要分布在武汉(222例,占34.4%)、宜昌(85例,占13.2%)、黄石(60例,占9.3%)、黄冈(46例,占7.1%)和襄阳(45例,占7.0%)。2015—2019年每月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其中1—2月、7月和11月为病例报告的3个高峰期。发病以20~<50岁组居多,占84.3%(544/645)。男性621例,女性24例,性别比25.9∶1。全省输入性疟疾病例初诊单位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452例病例初诊被诊断为疟疾,初诊正确率为70.1%。病例就诊后24 h内确诊占43.9%,病例初诊到确诊时间间隔≥4 d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输入性疟疾病例主要由地市级医疗机构确诊,占33.6%。2015—2019年,湖北省所有疟疾病例从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39个国家输入。主要从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118例)、尼日利亚(73例)、安哥拉(53例)、埃塞俄比亚(48例)、刚果共和国(39例)等国家输入。结论 2015—2019年湖北省每年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为固巩全省消除疟疾成果,必须持续加强对输入性疟疾疫情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长沙市输入性疟疾疫情,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和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2015—2019年长沙市疟疾病例信息,描述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对疟疾诊断机构、诊断及时性、病情等情况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长沙市共报告290例疟疾病例,全部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恶性疟患者占74.83%;长沙市9个辖区(县、市)均有病例报告和分布,现住址为本市病例151例,外地病例139例;疟疾患者以中青年男性务工人员居多;市级医疗机构诊治病例数最多,省级医疗机构诊断率最高,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初诊到诊断间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396, P>0.05);2019年相对于2015年诊断及时性上升(H发病-初诊=14.186, P<0.05; H初诊-诊断=33.708, P<0.05);疟疾重症患者(包括危重)有191例,恶性疟相对于其他疟疾患者重症率高(χ2=6.712, P<0.05),不同病情的疟疾患者诊断及时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发病-初诊=-1.157, P>0.05; Z初诊-诊断=-0.197, P>0.05)。结论 长沙市输入性疟疾诊断及时性有所提升,应继续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疟疾防控关口前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广西上林县2010—2019年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广西上林县2010—2019年输入性疟疾疫情数据,对疟疾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9年上林县共报告疟疾病例2 319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2013年病例数最多,为1 052例(占45.4%)。其中恶性疟1 774例(占76.5%),间日疟112例(占4.8%),卵形疟372例(占16.0%),三日疟26例(占1.1%),混合感染35例(占1.5%);病例以青壮年为主,男性为2 286例(占98.6%),男女比例为69∶1;病例以22~55岁年龄组最多,共2 205例(占95.1%);职业以淘金为主,共2 314例(占99.8%);病例全年均有报告,其中6月份病例最多,为608例(占26.2%),其次为7月份,为405例(占17.5%);病例分布于11个乡镇,其中明亮镇最多,为870例(占37.5%),其次为大丰镇544例(占23.5%),巷贤镇496例(占21.4%);感染来自非洲16个国家和东南亚3个国家,来自非洲感染共2 293例(占98.9%),虫种以恶性疟为主,为1 766例(占77.0%),其中加纳感染病例最多,为 1 761例(占76.8%);来自东南亚感染共26例(占1.1%), 虫种以间日疟为主,为14例(占53.8%),其中印度尼西亚感染病例最多,为14例(占53.8%)。结论 上林县境外输入性疟疾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进一步加强出国务工人员的疟疾监测和管理是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6—2019年河南省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后阶段的策略和措施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19年河南省疟疾疫情数据及相关的病例资料,对疫情概况、病例的分布特征、感染来源、诊治管理情况及间日疟病例复发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19年河南省共报告疟疾病例769例,均由境外输入。其中恶性疟581例,卵形疟107例,间日疟49例,三日疟24例,诺氏疟1例,混合感染7例。输入病例来源于3大洲的41个国家,非洲输入最多(738例),占输入病例总数的95.97%,病例的分布遍及18个省辖市,涉及149个县(市、区),并呈散发分布。发病人群男性居多(755例,占98.18%),主要集中在30~50岁年龄段(496例,占64.50%),以境外务工人员为主(588例,占76.46%)。全年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的季节特征。病例从发病到初诊、从初诊到确诊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6 d和2.7 d;诊断后24 h报告率为100%,3 d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率为98.18%,7 d内疫点处置率为96.49%。2016—2019年,7例间日疟病例出现复发,复发时间均小于1年,其中2例病例出现二次复发。结论 2016—2019年,河南省维持无本地感染病例状态,输入疫情形势依旧严峻,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感染和疫情扩散的风险不容忽视。建议各地坚持不懈做好消除疟疾后的监测工作,精准施策,防止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重庆市2016—2019年输入性疟疾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例管理情况,评估重庆市疟疾的防控工作薄弱环节,为重庆市消除疟疾防控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从国家寄生虫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重庆市辖区内报告的疟疾病例个案信息,对病例在时间、空间、人群的分布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病例在发病到初诊和初诊到确诊的间隔时间按年度和病情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共报告确诊境外输入疟疾131例,其中恶性疟102例,间日疟16例,卵形疟10例,混合感染2例,三日疟1例。病例以在非洲地区务工的青壮年男性为主。有28个区县有病例报告,其中渝中区30例,沙坪坝区27例,万州区和渝北区均报告9例,4个区县报告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57.3%。病例初次诊单位主要在县级医疗机构占37.4%,其诊断正确率为63.3%(31/49)。病例从“发病-初诊”和“初诊-确诊”间隔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1 d和2 d。症状较重住院治疗病例占58.0%。住院治疗病例从“初诊-确诊”间隔时间高于门诊治疗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庆市疟疾疫情以非洲输入恶性疟为主,病例从发病到确诊用时较长,症状较重住院治疗的病例占比较高,应加强对境外务工人员的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疟疾诊疗技术培训,设立疟疾定点医疗救治机构减少疟疾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5—2017年济宁市任城区报告疟疾病例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7年济宁市任城区报告的疟疾疫情数据资料,对病例的感染来源、病例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及病例的诊断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7年济宁市任城区共报告疟疾329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23例,国内输入病例5例,境外输入病例301例,主要感染来源为赤道几内亚(65例)和安哥拉(61例);实验室确诊病例312例,其中恶性疟占75.96%,间日疟占15.71%。321例本省病例分布在全省13个地市,主要为济宁(147例)、泰安(100例)和菏泽(30例),占全部病例的84.19%。12个月份均有病例报告,境外输入病例未呈现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病例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其中男性占96.05%;平均年龄为38岁,30~49岁年龄组占68.69%;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9.67%。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平均为5 d,其中40.43%的病例发病到确诊时间超过7 d。结论 2005—2017年济宁市任城区疟疾疫情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济宁市任城区疟疾疫情变化趋势和流行特征,今后应重点加强能力建设、宣传教育和地区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南山区2010—2017年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点,为全区有针对性地开展疟疾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7年南山区疟疾监测及病例报告资料,对疟疾病例的三间分布、输入来源等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7年,南山区共开展20 695次三热病例血检,共发现疟疾病例40例,均为境外输入性,输入地以非洲国家为主。病例以男性中青年为主;境外务工33例,占82.50%;虫种以恶性疟为主,26例,占65.00%;职业以民工和职员为主,共30例,占75.0%;发病季节无明显特征。2014—2017年的疟疾初诊正确率(92.00%)高于2010—2013年(46.67%)。间日疟、卵形疟和三日疟镜下形态相似,难以区分。结论 南山区疟疾病例输入风险高,需加强境外务工人员健康教育,加强医务人员相关培训,开展多种方法联合诊断,及时发现病例,积极救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武汉市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2019年武汉市85例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6—2019年报告的85例疟疾病例全为境外输入病例,外籍患者3例,中国籍82例,恶性疟68例(80.00%),间日疟12例(14.12%),卵形疟4例(4.71%),三日疟1例(1.18%),混合感染0例。1—12月都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5月份出现明显集中趋势,1、8月份存在小高峰。输入性疟疾病例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来源于非洲国家79例(92.94%),亚洲国家6例(7.06%)。患者一般在发病后4 d内就诊,63.53%患者既往有疟疾病史,均有发热症状,部分合并寒战、头痛及意识障碍。83.53%为轻症病例,重症病例中恶性疟占92.86%。不少患者出现贫血,血小板、白蛋白降低,合并肝功能、肾功能等多器官损害。采用青蒿素及衍生物规范抗疟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 武汉市面临的境外输入性疟疾压力持续存在,应加强对出国务工人员的监测和管理,保持高效的疟疾监测体系;对于输入性病例采用规范的抗疟原虫及综合治疗手段,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福建省输入性疟疾监测数据,探讨福建省消除疟疾阶段疟疾流行特点,为福建省消除疟疾后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9年福建省疟疾疫情数据资料,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对疫情概况、三间分布及诊治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福建省2015—2019年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562例, 均为境外输入,其中516例(91.81%)来自非洲;562例均为确诊病例,其中恶性疟428例(76.16%)、间日疟72例(12.81%)、卵形疟39例(6.94%)、三日疟19例(3.38%)、混合感染4例(0.71%)。报告病例中发病到就诊的中位时间为 1 d,从就诊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0 d;首诊确诊的426例(75.80%),首诊单位以地市级医疗机构为主,为350例(占62.28%)。按报告地分,病例主要分布在福州市鼓楼区,为421例,占74.91%;按现住址分,病例主要分布于福州市福清市,174例,占30.96%。病例以青壮年男性(20~49岁)为主,527例,占93.77%;各月份均有病例分布,累计报告病例数较多的是1、2月份,分别为66例和63例,占总病例数的11.74%(66/562)和11.21%(63/562)。2015—2019年全省共报告死亡病例5例。结论 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病例依然存在,今后应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的诊治能力,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陕西省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的情况,为消除疟疾后防止再传播的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2015—2019年陕西省报告的所有疟疾病例信息,对其诊断方式、初诊机构、实验室检测机构、诊断及时性等情况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或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陕西省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409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快速诊断试剂(RDT)使用率由2015年的48.56%(36/74)提高到2019年的82.83%(82/99)。病例的初诊机构主要为地市级医疗机构(67.97%,278/409)和县级医疗机构(10.27%,42/409)。病例的初诊诊断正确率呈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77,P<0.001)。实验室检测主要为市级医疗机构(69.44%)。病例的报告机构主要为地市级医疗机构(66.99%)。病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中位数为4 d,其中发病-初诊时间中位数为2 d,初诊-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27,P<0.001),其四分位数间距由2015年最长的4 d缩短为2019年的1 d。不同虫种的疟疾病例初诊-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5,P=0.028),以三日疟的初诊-确诊的中位数最长,为7 d。结论 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就诊意识,持续提高医疗机构的诊断意识和水平,发挥医疗机构在消除疟疾后防止再传播监测工作中的哨点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安徽省输入性疟疾病例就诊和诊断情况,为制定消除疟疾后阶段阻断输入性疟疾再传播技术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2016—2019年安徽省报告的输入性疟疾病例就诊和诊断资料,对就诊和诊断机构、诊断及时性等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2019年安徽省共报告输入性疟疾421例,四种虫种均有,死亡3例。86.5%(364/421)的病例初诊单位在医疗机构,70.1%(295/421)的病例初诊即被正确诊断为疟疾,疾控机构初诊正确率(100.0%)高于医疗机构(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级别越高的医疗机构初诊正确率越高(P<0.05)。由医疗机构确诊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3.4%(351/421)。2016—2019年,确诊病例的医疗机构级别总体呈下降趋势,疾控机构所占构成比也呈下降趋势(P<0.05)。5.9%的病例在发病的当天被确诊,49.6%的病例在发病后1~3 d内被确诊。各年份发病-初诊时间间隔天数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份初诊-确诊时间间隔天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初诊当天确诊率高于其他年份;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的当天确诊率均呈上升趋势,各年份医疗机构的初诊当天确诊率均低于疾控机构(P<0.05)。恶性疟就诊后和发病后0~3 d确诊率分别为86.4%和60.3%,高于其他虫种感染。轻症和重症恶性疟病例的发病-初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和轻症恶性疟病例初诊-确诊时间中位数(P25,P75)分别为3(1,5) d和1(1,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死亡病例在初诊时未被确诊,于发病后≥3 d确诊。结论 安徽省输入性病例的初诊和确诊单位主要在医疗机构,尤其是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需继续提高医疗机构的疟疾诊断水平,并减少重症病例的发生,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病例及时就诊意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2—2019年浙江省报告疟疾病例诊断情况,防止消除疟疾后再传播,为消除后疟疾工作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系统中2012—2019 年浙江省报告的疟疾病例信息、流行病学调查等资料,对其诊断方式、诊断单位、诊断间隔时间等进行描述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2019年浙江省共报告1 543例疟疾病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疟疾类型以恶性疟为主(71.2%)。RDT的使用率从2012年的62.86%(88/140)升高到2019年的88.76%(158/178)。各年间疾控机构诊断比例从2012年的35.7%(50/140)下降至2019年的9.6%(17/178)(P<0.05),医疗机构诊断比例由2012年的55.0%(77/140)上升至2019年的88.2%(157/178),各年间县级医疗机构诊断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初诊和初诊-确诊间隔天数的中位数均为1 d,各年份初次就诊-确诊时间间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疟的初诊-确诊间隔时间短于其他虫种(P<0.001),县级以下单位较其他层级单位的发病-初诊时间短 (P<0.001)。结论 消除后阶段需继续加强医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疟疾诊断水平和能力,提高群众就诊意识,防止输入性病例继发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山西省2015—2019年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情况,为消除疟疾后防止输入再传播的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2015—2019年山西省疟疾病例信息,对其诊断机构、诊断及时性等情况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全省共报告疟疾病例72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恶性疟占68.1%(49/72),间日疟占18.1%(13/72),卵形疟占8.3%(6/72),三日疟占2.8%(2/72),混合感染2.8%(2/72)。所有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镜检检测率均为100.0%。95.8%(69/72)的病例在医疗机构诊断,而69例在医疗机构诊断的病例中,73.9%(51/69)在省级医疗机构诊断,21.7%(15/69)在市级医疗机构诊断,仅4.3%(3/69)在县级医疗机构诊断。疟疾病例从发病-确诊时间中位数为5 d,其中发病-初诊时间中位数为3 d,发病-初诊和初诊-确诊时间各年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四分位数间距由2017年最长的10 d缩短为2019年最短的 0 d。结论 山西省医疗机构在疟疾病例发现和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疟疾病例诊断以省级医疗机构为主,提示市、县级医疗机构的诊断水平较低。今后要加强市县级医疗机构的培训以提高其疟疾诊断意识和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之前与新冠疫情期间南宁市输入性疟疾疫情的差异,对输入性疟疾疫情作出预判,为今后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1年南宁市疟疾病例数据并将数据分为两组,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数据划为新冠疫情前的常规时期组,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数据划分为新冠疫情期间的新冠时期组,采用统计软件对两组病例的基本情况、境外活动情况、感染虫种类别、诊疗情况等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2, P<0.05);两组病例在境外居留地区类型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的虫种类别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冠时期组的卵形疟原虫占比高于常规时期组、恶性疟原虫占比低于常规时期组;两组病例的性别占比、现住址类别占比、因外出淘金患疟占比、轻中重病情程度占比、住院占比、规范治疗占比、全程服药占比、治愈占比、住院天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南宁市输入性疟疾疫情在新冠疫情期间大幅下降,恶性疟原虫感染的比例下降,需警惕随着新冠疫情控制进展入境人员增加引起的输入性疟疾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郑州市2012—2020年报告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做好郑州市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2012—2020年郑州市报告疟疾确诊病例个案信息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消除前(2012—2016年)和消除后(2017—2020年)疟疾报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0年郑州市报告疟疾病例594例,均为输入性,恶性疟为主79.5%(472/594);报告病例前三位年份为2014年(85例)、2013年(84例)、2016年(84例),2020年最低(18例);男性585例,女性9例;报告外地病例403例(67.8%);恶性疟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12年的96.7%(59/61)下降到2020年的66.7%(12/18),卵形疟比例呈上升趋势,由2012年的1.6%(1/61)上升到2020年的27.80%(5/18)(χ2=0.001,P<0.05);初诊在医疗机构比例呈上升趋势,由2012年的73.8%(45/61)上升到2020年的100.0%(18/18),初诊在疾控机构比例呈下降趋势,由2012年的19.7%(12/61)下降到2020年的0%(0/18)(χ2=36.625,P<0.05),初诊阳性率为54.0%(321/594);消除前报告病例376例,消除后报告病例218例,初诊单位和报告单位:医疗机构比例消除后均高于消除前,疾控机构比例消除后均低于消除前;初诊在医疗机构的阳性诊断率:消除后阳性比例高于消除前。结论 输入性恶性疟为主和不断增加的卵形疟是郑州市疟疾防控的主要挑战,应发挥好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各自优势,做好消除后疟疾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