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CCMD—2—R的急性应激反应与反应性精神病关系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CMD—2—R的急性应激反应与反应性精神病关系的商榷于清汉一、反应性精神病的变迁和急性应激反应提出1.反应性精神病的变迁1894年Delbuck提出严重心理因素引起很快恢复的一种精神病。1913年Jaspers[1]将这种精神病命名谓反应性精神病,...  相似文献   

2.
感应性精神病(附5例报告)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272151)杨庆河,吴华感应性精神病是指一个人发生了妄想,由于感应或影响其感情或生活亲密的另一或两个以上的人产生相同妄想的一组精神病[1].本病临床上较少见,现将作者遇到的一家5例病人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3.
一组五联性旅途精神病的随访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组五联性旅途精神病的随访报告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310013)苏雪倩,钟杏圣近年来有关旅途精神病的报道较多[1~3],但未见旅途中发生感应性精神病的报告。我们发现一组同村八人结伴长途旅行,其中五人发生同样内容妄想,进而发生一起严重的凶杀案。经...  相似文献   

4.
抗精神病药物可影响心血管功能,引起各种心律失常[1,2],但也有报道氯丙嗪有治疗心律失常作用[3]。其它抗精神病药物有无抗心律失常作用,国内尚无文献报道。本文对我院1983~1991年住院前患有心脏疾病的精神病人,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心电图变化资料报...  相似文献   

5.
一家四联性精神病的报告解放军常州第102医院(213003)潘道明感应性精神病(inducedpsychosis)又称二联或三联性精神病(Folieadeux或trois).是由C,Lasegue和J.Farlet在1877年首先报告。本病很少见到,...  相似文献   

6.
产后精神病的临床与随访湖北医科大学附一院(430060)罗小年李秋英程自立产后精神病在精神疾病分类中的地位颇有争议。我科1963年~1993年共收治了临床诊断为产后精神病患者25例,本文就这些病例资料进行了分析及随访。1临床资料按照ICD—10重度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对北京回龙观医院老年精神痛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的处方进行调查。结果(1)单一用药及合并用药中利培酮处方量均第一;(2)新型抗精神病药比典型抗精神病药应用更广泛且以单一抗精神病药为主;(3)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剂量均在推荐的安全剂量之下。结论老年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的,1名床应用情况发生了较大改变,新型抗精神病药使用越来越广泛,药物选择更趋多样化;对于药物的选择和用量考虑疗效的同时应特别关注老年人药物的耐受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周映平  周东胜 《四川精神卫生》2015,28(2):156-157,188
目的了解门诊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广东省第三荣军医院2014年9月、11月门诊482张抗精神病药处方用药情况。结果 482张处方共涉及30种治疗方案,其中使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方案有9种,279张(57.88%),使用2种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方案有18种,197张(40.87%),使用3种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方案有3种,6张(1.24%)。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居前5位的依次是利培酮(31.90%)、舒必利(13.98%)、利培酮+氯氮平(13.20%)、奥氮平(12.54%)、氯氮平(11.93%),使用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利培酮(35.89%)、奥氮平(21.37%)、氯氮平(18.67%)、舒必利(15.35%)、帕罗西汀(8.71%)。结论我院门诊抗精神病药物单一用药方案占主导;非典型抗精神病用药已成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9.
66例产后精神病的护理福建省闽清精神病防治院(350800)苏赛珠,邓小青,张小聆产褥期是妇女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会发生多种疾病,产后精神病是最严重的类型。因此,探讨如何提高对此类病人的护理方法和质量,对于促进病人和新生婴儿的健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0.
精神病妇女妊娠及分娩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精神病合并妊娠的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26 例精神病妇女的妊娠、分娩的临床过程。结果 26 例精神病妇女顺产20 例,剖宫产6 例。结论 精神病妇女在病情稳定情况下可以妊娠,孕早期可不必用药,分娩以 阴道分娩为主,产后药物要加大剂量,以人工喂养为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精神病风险综合征(PRS)与分裂样精神病(SFP)临床症状学结构的异同.方法 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及精神病风险综合征定式访谈(SIPS),从病历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中筛选出PRS患者71例及SFP患者39例,采用精神病高危症状量表(SOPS)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估两组疾病症状严重性.结果 两组患者起病形式存在显著性差异(x2=9.24,P=0.010),PRS组以亚急性发病常见(76%),SFP组以急性为主(61%);相关分析显示,SOPS总分与BPRS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敌对猜疑因子分及总分呈正相关(P<0.01);SFP组SOPS阳性症状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PRS组,BPRS总分及思维障碍、激活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PRS组(P <0.05,P<0.01).结论 精神病风险综合征与分裂样精神病是同源类疾病的不同状态,分裂样精神病阳性症状严重于精神病风险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降低精神病患者意外死亡率提供实践指导。方法通过尸解,对15例意外死亡的精神病患者的死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1.3:1,平均年龄(44.10±9.70)岁,平均患病年限(14.10±6.00)年;多数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全身感染为首位死亡原因,抗精神病药物致心肌损害较为常见,外伤致死也时有发生。结论对精神病患者,不仅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治疗,还应重视预防、治疗其它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亚型的差异。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106例住院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人口学资料、精神症状分布、治疗情况、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住院天数、疗效等。结果106例中,以女性(58.5%)、低文化(小学以下53.8%)、无业(65.1%)和精神障碍病程较短[(13.2±4.7)d]为特点;临床亚型以分裂样精神病(52.8%)为主;分裂样精神病患者以片断幻听、片断妄想、被控制感等症状多见;治疗均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主,心理治疗为辅;出院时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的PANSS总分显著高于另外3种亚型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5.3%,有4例分裂样精神病修正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平均住院(18.6±5.4)d;好转率达100.0%。结论临床上需掌握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特点,提高识别能力,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谈谈精神药物的合理应用颜文伟目前国内某些精神疾病防治机构对精神药物的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不够合理,有些尚待商榷。现对若干常见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一、抗精神病药1.多种抗精神病药合用好不好?每一种抗精神病药除了共同的副反应外,还可能有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病司法鉴定中无精神病者暴力犯罪的特点。方法将我院2003~2008年鉴定中的无精神病案例,分成暴力犯罪组和非暴力犯罪组,调查一般人口学、提请鉴定方面、犯罪学特征、精神检查等方面的资料,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自己强调有精神病、前科次数、犯罪诱因、犯罪动机、犯罪后表现、拘禁反应的发生比例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加强对既往资料、犯罪学特点等多方面的分析,以提高精神病司法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分裂样精神病”因属过渡性诊断,一直是临床精神医学中值得探究的课题。为了进一步认识该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归属等问题,我们对157例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研究检测了446例精神病患者血清中IgE含量,并与97名正常人比较,发现精神病患者血清中IgE含量显著升高,表明精神病患者确有免疫功能障碍,而精神病各型之间、服药与未服药之间、阳性家庭史和阴性家族史之间以及疗效间平均含量无差异。IgE升高可能与精神病患者Ts细胞缺损和IgA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待分类的精神病性和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临床特征。方法 对待分类的精神病性和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在发病年龄、复发率、阳性家族史、治疗和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待分类的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在复发率、阳性家族史及治愈率上与前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可能具有同源性,部分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与两者可能不同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精神病违法者的刑事责任与犯罪学特征关系。方法;对281例精神病违法者进行研究。结果:在无中责任能力组中,26.12%的被鉴定人是伤害自己的亲人,54.48%无诱发事件,64.18%无作案动机,66.41%无作案前准备,71.64%无自称遗亡,35.8%停留现场,74.63%有精神病态,与有刑事责任能力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违法者有不同的犯罪学  相似文献   

20.
对321例精神病患者进行了血清ADA活性测定,发现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患者高于对照组。而神经症患者与对照组无异常,服用与未服精神病药及家族史阳性与有性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根据上述结果,推测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患者ADA增高可能与精神病患者免疫功能障碍有关。提高精神病治愈率和纠正免疫功能障碍,注意纠正ADA活性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