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奶奶75岁,平时儿女们照顾得挺周到。有一天,儿女都不在家,王奶奶自己倒水喝时不慎跌倒在地,被送进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老人髋部出现骨折,需要手术。怎么小小摔跤,就发生可怕的髋部骨折呢?医生一语道破:这都是骨质疏松引发的!  相似文献   

2.
吕斌 《健康》2011,(2):62-63
79岁高龄的王奶奶,几年前老伴过世了,两个儿子在外地工作,平时也只有假期才能回一趟家。近几年,王奶奶总感觉精神不太好,晚上睡觉时常唉声叹气的,记忆力也不如从前了,一件事经常会说好几遍。两个儿子带老人去看过医生,但是情况并没什么好转。去年中秋节,一家老小来到公园的桂花树下赏月吃月饼。王奶奶闻着桂花的花香,心情豁然开朗,整个晚上都很  相似文献   

3.
正一天早晨,王奶奶正在跳广场舞,突然感觉剧烈头痛、头胀、眼痛、畏光、视物模糊,站立不稳。同伴见状,立即掏出自己的"救命药"硝酸甘油让她含2片。谁知不一会儿,王奶奶站不住跌倒在地,众人急忙将其送往医院。医生经详细询问得知,王奶奶患有青光眼,而青光眼患者是不能用硝酸甘油的!这让大伙迷惑不解,青光眼患者咋不能应用硝酸甘油呢?硝酸甘油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常用药。研究表明,硝酸甘  相似文献   

4.
一年前,60岁的王奶奶在家中做饭时感觉右眼忽然有一滴“水滴”流了下来,她赶紧用手擦眼睛,但怎么也擦不掉,发现原来水滴是在眼睛里面。她感觉很奇怪,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是右眼眼底出血了,出血量不大,可能会逐渐吸收,开了些活血化瘀的药,让她吃一段时间再来复查。王奶奶一听“血会自行吸收”,便放了心,回家后将药吃完了,感觉右眼视力有好转,没有再去医院复诊。  相似文献   

5.
<正>71岁的王奶奶怎么也没想到,冰冻再化冻的胰岛素注射到体内,非但不能降血糖,反而使她出现烦燥不安、血压下降、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医生告诉她,冰冻后的胰岛素蛋白质结构已破坏,不能再使用。王奶奶有着20多年糖尿病史,胰岛素注射史也有10多年。一个多月前,她去医院检查,又开了几支胰岛素回家,当时用了一支,剩下的几支放进冰箱。一个多星期后,王奶奶发现存放的几支胰岛素已被冻得板板的。想想没拆封,应该能用的。王  相似文献   

6.
王奶奶,70岁,身高160厘米,体重52千克,5年前王奶奶自测血压,收缩压150~160mmHg,但是舒张压正常,所以没有很在意,但是这周却感到胸闷不适,于是来医院就诊,测血压165/68mmHg,我告诉王奶奶,这是老年收缩性高血压,这使得王奶奶很苦恼,王奶奶的家人也特别担心,不知道原来单纯的收缩压升高也是高血压.  相似文献   

7.
王奶奶今年78岁,牙齿已逐渐掉光了。邻居见了她常开玩笑说.王奶奶打哈欠——一望无涯(牙)。因为没有牙齿,王奶奶总觉得早上起床后嘴里有苦味,平时呼气也觉得有些口臭,感觉身体也不如从前.还经常感冒。后来到医院检查也没发现什么病,不过医生告诉她要继续刷“牙”。王奶奶很纳闷:“我都没有牙了,还刷啥?恐怕没有谁说是刷嘴吧!”  相似文献   

8.
刘瑶 《健康世界》2012,(4):90-91
吴奶奶得了个大胖孙子,本来是件喜事,可是社区医生来家访时说宝宝心脏有杂音。吴奶奶急坏了,赶紧带着孙子去医院检查,做了超声心动检查后,医生告诉吴奶奶,孙子是“动脉导管未闭”。吴奶奶吓坏了,拉着医生问:“您说的是什么管未闭?心脏里还有管吗?”  相似文献   

9.
典型失误病例 73岁的王奶奶以前曾患过脑血栓病,近几天突然出现头痛头昏,胸前区疼痛,并放射到肩部和腰部,后来又出现了多次呕吐,当时到单位卫生室测血压,其中收缩压为32千帕,舒张压为16.5~17.1千帕,并服用了氨茶碱、硝酸甘油片及一些降压药物,随后症状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反复发作。2天之后,王奶奶只好到医院去就诊,医生给她做了心电图之后,诊断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让她往院,并给予了镇静、降压治疗。住院5天后的一个深夜,王奶奶的病又发了,胸口疼  相似文献   

10.
正65岁的王奶奶生活讲究,平日里注重养生,所以年过六旬依然身体健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王奶奶发现左邻右舍的老伙计们都在吃钙片补钙,王奶奶一拍脑门,想道:老年人容易缺钙,我平时那么注意保养身体,怎么会忘记补钙呢,可不能落后呀。于是便立即去药店买了一瓶碳酸钙喜滋滋地吃了起来,从此之后,每天一颗钙片便是王奶奶的"必修课"了。半年后王奶奶觉得吃饭不香,便去医院进行常规的身体检查,可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相似文献   

11.
朱仕兵 《健康博览》2013,(10):20-21
或许我们自己或者家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捂着肚子,痛苦地跑到医院急诊室,跟医生讲:我"胃疼",医生,给打个止痛针吧?而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会拒绝你的这个要求,医生会建议你先弄清楚是哪里痛,因为你的"胃疼"不一定是"胃病"。"胃疼"不一定是胃病"胃疼"是指在上腹部"胃"所在的区域出现疼痛。每每碰到胃疼,很多人理所当然地会认为是胃出了毛病,比如吃坏东西啦,喝冰的饮料过快啦,吃多啦之类的。但我们知道,人体是个复杂的系统,各脏器紧密相联相依,功能上往往互有影响,周围或者全身的状况都有可能反应在某个特定的器官之上。中医的"天人  相似文献   

12.
瑞峰 《药物与人》2012,(1):27-27
张明本来就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这次朋友结婚,便多喝了几杯,回家不久,胃痛起来,就从抽屉里找出4片去痛片服下。谁知,胃痛一点没去除反而加重了,疼得满头冒汗,在床上直打滚,家人只好将他送到医院诊治。事后,张明不解地问医生:"去痛片,去痛片,名字就是去痛的,我怎么没去痛反而加痛了呢?"是啊,张明为啥服用去痛片反而更"痛"了呢?  相似文献   

13.
没牙也要刷     
王奶奶今年78岁,牙齿早掉光了。因为没有牙齿,她也就不再刷牙了。自从没刷牙后,王奶奶总是感觉早上起床后嘴里苦苦的,平时出气也有一种臭味,身体也不如从前,三天两头地感冒。她到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大病,不过医生告诉她,要继续坚持刷牙。王奶奶很纳闷,都没有牙了,还刷啥?  相似文献   

14.
张志文 《医药与保健》2012,20(10):21-21
74岁的王奶奶患高血压30余年,并在3年前安装了两个心脏支架。不久前的一天,王奶奶突然感觉右下肢无力,站起来很困难。她以为又是老腰病犯了,没有太在意。过了两天,症状突然加重,右侧上下肢都不听使唤,家人忙把她送到医院,CT检查显示为脑梗塞。经过医生全力救治和功能康复训练,现在王奶奶借助助行器已可以行走,但右上肢仍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15.
洪岭 《健康博览》2006,(11):22-23
那天一进家门,母亲就急切地告诉我:“村西头的王奶奶等你好长时间了,说是肩膀已经疼痛一年多了,越来越重,整天盼着你回家瞧病呢!”我是我们村唯一在省城大医院工作的医生,每次回家都有好多邻居上门求医。这位王奶奶今年快七十岁了,丈夫去世多年,有三个  相似文献   

16.
进入秋冬之季,消化科的病人渐渐多了起来。但同是胃疼患者,医生的诊断结果却大不一样。有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有的是消化性溃疡,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正今天在公交车上,坐在旁边的老人味道太重了,熏得人头疼""一走进老人的屋子,就能闻到一种很特别的味道。"经常会听到一些年轻人抱怨,走近一些老年人身边,会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王奶奶身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即便腿脚很好,也几乎足不出户,连住附近的女儿家都不去。"怕孩子们嫌弃身上的味道",王奶奶道出心里的无奈。我们身边是有些这样的老人,像王奶奶一样因为身患疾  相似文献   

18.
王阿姨最近一直感到上腹部疼痛,于是前往医院做检查.当检查心电图的时候,报告上写了"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王阿姨很奇怪,这到底是什么,上网搜索了一下,她发现有人说是右束支传导阻滞没问题,左束支传导阻滞是心脏病的高危因素.于是,她赶紧去咨询医生,医生表示她没太大问题.王阿姨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9.
文水 《健康》2006,(10)
王奶奶年逾古稀,除患轻度高血压外,身体还算硬朗。但1个月前的清晨忽觉舌头隐痛,当天下午舌痛加重,就像“花椒粉撒在舌面上”,她找来复合维生素B服了几片,但舌痛有增无减。家人赶忙陪她去医院,医生给她做了头颅CT检查,结果查出患了“脑梗塞”。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天,赵奶奶上腹部疼痛越来越严重,她不得不让儿子请假,陪她去看病。吃过了早餐,在儿子的搀扶下,赵奶奶颤颤悠悠地来到了医院。经过漫长的排队——挂号——等待,终于轮到了赵奶奶。医生一番视、触、叩、听后,考虑赵奶奶有胆囊疾患的迹象,建议做B超检查胆囊,可做这个检查需要预先禁食,因此,医生只能请赵奶奶明天再来。这就是我们看病没准备好,经常可能碰到的遗憾。为了减少这些不必要的遗憾,避免延误诊治,看病前,我们最好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具体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