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解剖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容易造成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解剖因素,以期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8月期间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患者中术中记录有解剖变异因素导致胆管损伤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9例胆管损伤按Bismuth分型分为Ⅰ型6例,Ⅱ型19例,Ⅲ型8例,Ⅳ型5例,Ⅴ型1例.解剖变异因素包括胆管变异15例,胆囊管异常10例,血管变异13例,肝门旋转1例.术中发现胆管损伤6例,术后24~72 h内发现16例,术后3个月~2年出现胆管狭窄17例.39例患者中2例因肝功能衰竭或心肌梗塞死亡,4例患者失访,其余患者均经对症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解剖因素是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重要客观因素,重视异常的解剖可有效防止医源性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胆管损伤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3月-2006年10月8876例LC中16例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胆总管横行剪断4例,电灼伤3例,胆总管部分撕裂伤4例,钛夹误夹5例。胆管裂口修补,T管支撑引流6例;游离两断端,行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3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5例;去肽夹2例。结果1例胆总管横行剪断后行胆管端端吻合,置T管支撑引流3个月,T管拔除3~5个月后因胆管狭窄,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未出现因胆管狭窄所引起阻塞性黄疸。2例因胆管空肠吻合口狭窄,分别于术后9、11个月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再手术后随访2~4年,未出现胆管炎症状、结石再形成。1例胆管完全性夹闭后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胆道感染,反复发作。余12例均一次性临床治愈,其中10例随访3~4年,未出现任何不适。结论胆管损伤是LC的主要并发症,早期预防和积极处理胆管损伤是防止多次胆道手术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1985年1月至200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成人先天胆管扩张症68例手术治疗资料。依Flanigan分型:Ⅰ型59例,Ⅱ型3例,Ⅳ型6例。所有病例均行囊肿切除,结果 术后发生胆汁漏6例。胰漏3例,急性胰腺炎2例。死亡2例,56例经1-20年随访,随访率为82.3%。5例表现轻度胆管炎,2例吻合口狭窄。余下49例均痊愈,无胆管炎及胆管狭窄表现。结论 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是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首选治疗。切除囊肿时,囊肿近端在尽量切净囊肿基础上行大口吻合,防止术后吻合口狭窄;囊肿远端在保证睫液引流通畅、不损伤胰管开口的基础上,尽量切净囊肿内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管损伤修复术后胆管狭窄的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 3 2例胆管损伤修复术后 16例胆管再次狭窄的临床资料 ,12例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4例原Roux -en -Y吻合口扩大再行盆式吻合术。 结果 全部病例获随访 ,2例术后出现肝脏转氨酶ALT升高 ,给予保肝治疗 ,1月后均恢复正常。余 1例随访 0 5年 ,4例 1年~ 3年 ,3例 3年~ 5年 ,6例 >5年 ,无黄疸、无胆管炎症状发作。 12例术后 1年B超检查扩张的胆管减小 0cm~ 0 5cm 5例 ,0 5cm~1cm 7例。 结论 胆管损伤修复术后胆管狭窄再次行手术治疗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医源性胆道损伤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自1989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38例,其中胆总管横断伤3例,行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1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2例;肝总管横断伤6例,行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2例,胆肠Roux-en-Y吻合术4例;胆总管部损伤5例,行胆管壁缺损修补T管引流术2例,胆肠Roux-en-Y吻合术3例;肝总管部分损伤9例,行胆管壁缺损修补T管引流术3例,胆肠Roux-en-Y吻合术6例;胆总管、肝总管、左肝管缝扎各3、8、4例,均行Roux-en-Y吻合术。结果失访2例,36例获随访,时间1—14年,痊愈30例(78.9%)。胆道狭窄并结石形成3例,再次行Roux-en-Y吻合,术后反复发作胆道感染2例,死亡1例。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一经确诊,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合理的治疗程序,术式要视损伤后时间、部位、程度及类型而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997~2007年15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因病理性因素手术误伤8例,因先天性胆管解剖变异损伤5例,因医务人员思想麻痹大意误伤2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7例、胆管对端吻合6例、胆管修补1例、胆管引流1例;1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致胆总管损伤胆漏,中毒性休克死亡,其余均治愈。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手术者责任心强,术中谨慎仔细,考虑全面,是减少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重要环节。一旦发现胆管损伤,应及时修复,尽早处理。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类型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6~1994.5治疗由腹腔镜肌矗切除术并发的胆管损伤及高位胆管狭窄12例,其中6例为长海医院肝胆外科及普外科病例。6例为外院病例,均经手术治愈。根据其损伤原因及特片有以下6型:①术中因电凝切割钩引起肝总管或胆总管穿孔3例;②术中胆囊管残端钛夹导电致胆囊管肝总管坏死穿孔1例;③胆囊三角区出血,钛夹止血时钳夹肝总管致高位狭窄1例,肝门区见多枚钛夹;④胆囊三角显示不清损伤胆总管,行胆管吻合后继发肝总管高位狭窄2例,于1年后再行肝管空肠吻合术;⑤术中误认胆总管为胆囊管而横断伤,行肝总管空肠吻合术3例,术后吻合口狭窄,再手术切开左右肝管,行肝胆管空肠再吹合治愈;⑥术后3-4个月并发肝总管及右肝管狭窄2例。为术后延迟性高位胆管狭窄。文中还介绍了作者对胆管损伤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胆管端端吻合、经肝经皮胆道引流术修复医源性胆管损伤,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1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因不同手术导致胆管损伤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4例,男性7例,年龄(47.5±15.3)岁。1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中Ⅱ 1型损伤7例,Ⅱ 2型损伤1...  相似文献   

9.
胆管缺损和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手术中遇到胆管壁缺损并非少见 ,不外乎病理性和医源性损伤两大类。前者多见于Mirizzi综合征[1 ] 和胆管穿孔 ,后者则是手术损伤。现将 1 992年 2月~ 2 0 0 0年 2月治疗的 2 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男 1 3例 ,女 9例 ,年龄 35~ 66岁。Mirizzi综合征 1 1例 ,其中Ⅱ型 6例 ,Ⅲ型 4例 ,Ⅳ型 1例 ;胆管结石发生急性梗阻性胆管炎致肝外胆管穿孔 5例 ,穿孔直径均小于胆管周径的 1 / 3 ;腹腔镜胆囊切除 (LC)胆管损伤 4例 ,均横断胆管且缺损 >1 .0cm ,其中胆囊管汇合处 3例 ,左、右肝管汇合处 1例 ;开腹…  相似文献   

10.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手术中胆管损伤与损伤性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是胆道外科的一道难题[1]。及时发现、选择合理恰当的修复或胆道重建方式、防止狭窄是胆道损伤后的关键问题,对疗效起决定性意义。总结我院1994年6月~2002年6月15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5例胆管损伤病人中男6例,女9例,年龄35~68岁,平均47岁。胆管损伤发生于胆囊切除术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胆总管探查2例。急诊手术5例,择期手术10例。15例均为肝外胆管损伤。2.手术方式本组病例术中发现胆管损伤9例:胆总管横断伤5例,其中4例行胆管端端…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管损伤的经验(附2694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预防胆管损伤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l0月至2002年9月LC 2694例临床资料。结果 行LC2657例,其中4例加做肠瘘修补术;l例坏疽性胆囊炎伴周围粘连致密者行胆囊造瘘术;3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证实为胆囊癌.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l例术中发现胆囊癌晚期,仅行腹腔镜下活检术13例因术中出血,24例因炎症致密、胆管结构解剖不清或胆总管结石嵌顿中转开腹;5例Mirizzi’s综合征Ⅱ型均中转开腹行瘘口修补、T管引流术。有5例因术后并发症行再次手术。无一例出现胆管损伤。结论 为降低胆管损伤.术者应根据自身的器械设备、经验,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在处理炎症致密、胆管结构解剖不清时,可采用顺行、逆行分离结合。使用超声刀解剖,自制推结器结扎或可吸收施夹钳处理胆囊动脉、胆囊管,少用金属钛夹,减少电刀对胆管的直接或问接损伤。坚持以结扎胆囊动脉为先,尽量扩大胆囊三角。如胆管结构解剖不清、出血难止应及时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12.
医源性胆管损伤7例教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丰芳 《腹部外科》1997,10(3):139-139
肝外胆管损伤常发生于医源性胆囊切除以及胆道、胃及胰腺手术时,现将我院治疗7例胆管损伤的经验教训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4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24岁。急诊手术1例,择期手术6例。其中胆囊切除术4例,胆总管结石行胆道镜探查取石1例,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1例。胆总管横断伤3例,胆总管壁部分损伤2例,右肝管壁损伤1例,胆总管缝扎损伤1例。术中发现胆管损伤4例,术后发现3例。7例中施行胆总管端端吻合2例,胆管空肠Roux-Y吻合4例,拆除误扎胆总管缝线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1例。随访时间半年至20年:出现胆管狭窄而引起黄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我院1999年12月~2007年3月1109例LC的临床资料,分析胆管损伤发生的原因。结果胆管损伤5例,其中胆总管完全横断2例,胆总管壁部分缺损2例,轻微损伤1例。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2例,带蒂脐静脉瓣修补3例。5例随访2~5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操作者经验不足、思想麻痹,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解剖不清是损伤的重要原因;利用吸引管分离保持解剖面清晰、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是防止损伤的重要方法;术前及术中造影可有效的防止损伤的发生;操作解剖困难时应及时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手术时机与修复方式,以期提高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9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病人手术修复后进行随访。结果:根据2008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制定的《胆管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指南》中胆管损伤的分型,29例胆管损伤中Ⅰ型损伤3例,Ⅱ1型22例,Ⅱ2型3例,Ⅱ3型1例。即时修复12例,早期修复(两周以内)6例,延期修复(6-8周)11例。修复手术方式有迷走胆管结扎术1例,胆总管修补术1例,胆管修补加T管引流术9例,胆管端端吻合加T管引流术2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6例。29例病人中失访6例,死亡1例,平均随访时间为4.7年。在随访的22例病人中有20例一次修复成功,所有随访病人末次手术至今均无明显胆道感染及黄疸。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高位胆管损伤最主要的原因。只要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掌握修复技巧,胆管损伤可以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在胆管修补术中,适时留置T管有助于减少术后胆漏和狭窄,一般留置3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5月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2 0 0例 ,并发胆管损伤 4例。现将教训和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5月共行LC 2 0 0例 ,并发胆管损伤 4例 ,男 2例 ,女 2例 ;4 7~ 70岁 ,损伤发生率 2 %。2 讨 论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广泛开展 ,因各种原因再次手术的病例数亦相应增多。文献报告[1] ,LC胆管损伤率国内为 0 37%~ 5 1% ,国外为 0 6 5 %~ 0 7%。本组胆管损伤率为 2 %。胆管损伤的原因主要有 :术野显露不良、解剖变异、Calot三角粘连致密 ;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6.
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 990年 2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共诊治 9例胆管损伤患者 ,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31~ 77岁 ,平均 48.6岁。均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 ,其中 2例为择期手术 ,7例为急诊手术。肝总管损伤 1例 ,右肝管损伤 1例 ,胆总管损伤 7例。其中 6例于术中发现 ,2例于术后 72h发现 ,1例于术后 1周因出现胆汁性腹膜炎行二次手术探查发现。 5例为胆管壁部分损伤 ,有胆汁溢出 ,其中右肝管损伤 1例 ,肝总管损伤 1例 ,胆总管损伤 3例 ,分别行直接缝合修补、T管支撑引流术。另 4例为胆管横断伤 ,且胆管损伤长度 >1cm ,其中 1例行胆总管 十二指肠侧侧吻…  相似文献   

17.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 (OC)在基层医院的普遍开展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广泛应用 ,医源性胆管损伤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1991年 2月至 2 0 0 1年 1月本科收治医源性胆管损伤 2 0例 ,其中院内损伤 2例 ,外院转诊 18例 ,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4 7 1岁 (16~86岁 )。胆囊切除术后 19例 ,占 95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部分切除术后1例 ,占 5 %。 (2 )胆管损伤后确诊时间及临床特征 :①术中发现 ,1例占 5 % ,表现为胆汁外漏 ,探查发现管腔样结构。②术后 2~ 5d ,12例占 6 0 % ,表…  相似文献   

18.
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医源性胆管损伤后再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后肝外胆管再狭窄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5年1月12例(开腹胆囊切除术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例)医源性胆管损伤后肝外胆管再狭窄,建立经皮经肝通道,采用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支架管置入支撑扩张狭窄段胆管。结果8例用F20 Gruntzig型球囊导管扩张狭窄段胆管,2次即可放入6~8mm塑料支架引流管;4例球囊扩张3次后置入。塑料支架引流管置管6~12个月。12例随访2~3年,平均2.6年,无腹痛、发热、黄疸再次发作,B超、MRCP检查胆管无狭窄及再发结石。结论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支架管置入治疗医源性胆管损伤后肝外胆管再狭窄创伤小,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989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3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合随访结果总结有关围手术期处理方面的经验。结果38例胆道重建包括胆肠吻合术29例和对端吻合及胆管修补术9例,术后均放置胆道支撑管;术后发生胆瘘5例(13.15%),切口感染4例(10.52%),腹腔积液3例(7.89%)。胆道引流管3~4周内拔除31例;5~6周拔除7例。随诊6个月~15年,平均93个月,33例(86.84%)手术效果良好,5例(13.16%)术后吻合口狭窄,其中3例再次手术治愈,2例经十二指肠镜介入球囊扩张好转。结论胆管损伤宜术中及时发现和合理的处理;胆管损伤导致严重腹腔感染应尽早探查引流择期再行胆道重建术;胆道重建术后吻合口再狭窄处理前须获得满意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是否胆管重建术后常规放置支撑管和通过介入方法行胆管扩张治疗胆道狭窄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医源性胆管损伤(附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指发生于手术中的胆管损伤 ,国内资料报道 95 %以上的胆管损伤发生于胆囊切除术 ,国外资料报导 92 .5 %发生于胆囊切除术 ,而胆管损伤一旦发生将带来严重后果 ,尤其治疗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本院 1 978~ 2 0 0 0年共行胆道手术 2 6 78例 ,发生胆管损伤 1 8例 ,现就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断、处理和预防作一概述。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1 8例 ,男 1 1例 ,女 7例。年龄 1 8~ 71岁 ,中位年龄 49.3岁。病程 1个月~ 1 2年。1 .2 原发病变及损伤部位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 3例 ,慢性胆囊伴胆囊结石 8例 ,萎缩性胆囊炎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