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马钱子的炮制方法甚多,常用的有砂炒法,煅烧法、尿泡后砂炒法、绿豆煮制法等十余种。但不管那种方法,其目的均是为了降低马钱子的毒性,使之变酥脆,易于去毛及粉碎。特别是马钱子去毛,是相当费时的。新都县中药材公司老药工黄泽民同志,多年来一直使用石灰水煮后用砂炒的方法进行炮制,即可将马钱子的毛去脱90%以上,即使有少许未去尽者,只需用手揉几下即可去除。方法简便,介绍如下: 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马钱子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马钱子为常用中药之一,其传统炮制方法甚多,有砂炒法、油炸法、单炒法、米泔水浸后炒法、煅烧法、尿泡后砂炒法、尿泡法,多根据各地用药习惯不同而异。自古至今,江西都是用尿泡马钱子,入汤剂一次可用三钱,临床效果良好。中医认为,尿泡马钱子中尿有协同作用,但未见有文献报道。尿泡马钱子操作工艺之繁,费工费时之多,实不利于临床用药。清代严西亭《得配本草》中有醋制马钱子的记载,他指出:“水磨切片炒研,或醋或蜜”。历代文献记载醋有增强药物入肝经的功效。因此我们就用醋酸代替尿泡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马钱子含总生物碱2~5%,其中番木鳖碱占45%。马钱子碱的毒性只有番木鳖碱的1/8,而药效只有番木鳖碱的1/40。因此,测定番木鳖碱的含量,可以了解炮制品的毒性,_控制炮制品的质量。从这点出发,我们设计了三组炮制品,按77年版中国药典法测定番木鳖碱的含量,通过比较和分析,试图找到一种比较合理的炮制方法。实验部分一、实验样品:生马钱子由南昌市医药  相似文献   

3.
马钱子是中医临床常用有毒中药 ,具通络止痛 ,消肿散结之功。马钱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亦即主要毒性成分是生物碱——士的宁。《中国药典》及文献记载以通过测定士的宁的含量来评价马钱子及其各类炮制品、制剂质量。故要保证马钱子的临床疗效 ,必须确保士的宁的含量以达到既能降低毒性又最大限度保留有效成分。据分析 ,影响马钱子质量及其疗效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炮制方面1.1 炮制方法的选择马钱子炮制方法主要有甘草制法、尿泡法、醋制法、砂烫法、油炸法。其目的是通过炮制降低毒性 ,保存疗效。选择不同的炮制方法 ,马钱子中生物碱的…  相似文献   

4.
林武俊  王玉兰 《中成药》1991,13(3):18-19
对跳骨片处方中的马钱子分别用尿泡砂炒和砂烫两种方法进行炮制。通过测定炮制品中番木鳖碱的含量和跳骨片 LD_(50)的测定,调整了跳骨片处方中砂烫马钱子的用量,说明番木鳖碱的含量是控制马钱子炮制品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 炒是“雷公炮制十七法”之一,属火制法范围。据手头资料按使用习惯统计,需要炒后用于临床的常用中药将近500种。炒是中药炮制中广泛应用的方法,也是炮制的基本操作方法。火制法范围中的烫法、炙法的操作与炒法雷同,常有混同现象。如砂烫也叫砂炒;酒炙也称酒炒。“砂炒”、“酒炒”将不列入炒法,而在烫法、炙法中讨论。还有煨法、炮法、煅法中也有部分药物用炒法或者与炒法中某些步骤相同。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典》1990版一部规定穿山甲的炮制方法为砂烫法。此法费工费力,人工翻动不均,炮制出甲片虽鼓起但仍存有焦黄色,色泽程度差异很大,并不易大批生产。在实践中,我们改进了传统炮制方法,采用卧式炒药机,制穿山甲时一般采用中速,锅内温度控制在120℃左右。先打开开关,使锅体正转,然后生火,把锅休烧热至120℃,放入大小分挡穿山甲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探讨樟帮尿泡马钱子与醋泡马钱子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的抗炎实验,对比研究生品马钱子、醋泡马钱子、樟帮尿泡马钱子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采用醋酸腹腔刺激致小鼠扭体镇痛实验,对比研究生品马钱子、醋泡马钱子、樟帮尿泡马钱子对小鼠醋酸腹腔刺激的镇痛作用的影响;采用对小鼠热水甩尾潜伏期影响的镇痛实验,对比研究生品马钱子、醋泡马钱子、樟帮尿泡马钱子对小鼠热水甩尾潜伏期的影响。结果在抗炎镇痛实验中,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醋泡马钱子与尿泡马钱子均有效的前提下,醋泡马钱子与同等剂量的尿泡马钱子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结果为醋泡马钱子代替传统樟帮尿泡马钱子提供了一定的药理依据,证实了醋泡马钱子其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因其经过炮制毒性降低,在临床上将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8.
中药炮制的砂烫法是传统炮制的老工艺。自炮制设备敞口锅改用转炉(或称炒药机)后,我们试以转炉清炒法与砂烫法,对中药材炮制品的质量作了实验比较,结果表明新工艺具有改善操作、简化工序、保证质量等优点。笔者又进一步指出,转炉炮制中药时,应细心考察,总结“更新”经验,这才有益于炮制加热条件改变的情况下,保证炮制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 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及皮氏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功能通经络,消肿毒,止痛。主治风寒湿痹,咽喉痹痛。主食番木鳖碱、马钱子碱等。因有大毒,故临床须经炮制方可入药,使其质变酥脆,便于粉碎制剂,去除毒性。 目前,对本品的炮制,普遍采用下列两种方法:①油炸:马钱子用水泡7~10d,至能去毛即可,捞出,刮去毛,切薄片,凉干。取马钱子片,用香油炸至呈棕褐色,捞出,用麸或谷糠拌炒,吸去油,筛去麸或谷糠,晾凉;②砂烫:将砂置锅内,以武火加热,炒至砂呈滑利流动状,投入马钱子,不断翻炒,烫至全部胀起,颜色成棕褐色取出,筛去砂,刮  相似文献   

10.
马钱子的炮制与使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马钱子具有通络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跌打损伤。马钱子有大毒,如果使用不当,有可能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为此,对马钱子的炮制和使用提出一点初步实验,士的宁的含量测定均按药典法。一、不同炮制方法对士的宁含量的影响: 1.砂炒马钱子的制取:将砂置普通锅内,加热后,加入马钱子,控制温度在240~260℃左右,并不断翻动,炒至出现连续  相似文献   

11.
杜仲不同炮制品的药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杜仲用于临床需经炮制。传统的炮制法是炒杜仲炭,但该法操作繁杂,质量难控制,成品收率较低。因此,有人提出推广应用砂烫杜仲炮制法,用该法炮制的成品在收率、绿原酸含量、水溶性浸出物等方面都高于或略高于杜仲炭。为了进一步验证砂烫杜仲的质量,我们用实验动物做了药理比较实验。根据文献记载,杜仲主要功效是降压和安胎,因此,我们选择了降压实验和对离体子宫的影响两个指标,比较了生杜仲、炒杜仲炭和砂烫杜仲在这两方面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屈艳格  陈军  蔡宝昌 《中成药》2012,34(9):1759-1763
目的考察应用烘法替代砂烫法炮制马钱子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烘法和砂烫法炮制马钱子。采用HPLC法测定炮制品中马钱子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氮氧化物;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应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两种炮制品中主要生物碱含有量、总生物碱含有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烘烤条件为215℃,烘烤15 min,制品和砂烫制品属于一类。结论优选烘烤的条件为加热215℃烘烤15 min;烘法可以代替传统的砂烫法炮制马钱子。  相似文献   

13.
我厂配制的跳骨片(原称跳骨丹),出自近代四川名医张觉人编订《外科十三方考》中“红蓼山馆经效方补遗”,主治骨折、跌打损伤等症。本品以马钱子为主药,既往采用尿泡砂炒法炮制。即将原药用尿浸泡,每隔1~2天,更换鲜尿1次,历时7周,再经漂洗除臭,晒干,砂炒发泡呈焦黄色,筛去杂质.炮制工序繁琐,费时,急待改进。马钱子主含1.5~5%生物碱,性毒。其中主含士的宁占总生物碱的35~50%;次含马钱子碱,其量与士的宁大致相等;后者药效仅为前者的1/40,毒性为前者的1/8.为保存士的宁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4.
穿山甲,龟板、别甲和鸡内金等中药饮片,传统的炮制工艺是用烫制法,经砂炒后使药物泡松,便于煎出药汁和粉碎制丸,以提高药物疗效。笔者根据米花机的作用原理,经过反复实验,将上述药物应用米花机热压代替砂炒法炮制,改进了传统的炮制工艺,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用米花机热压炮制的药物有其泡松,不易炭化,色泽均匀和提高工效等优点。本文只作了单位时间内二种炮制工艺在数量和外观特征上的比较,有关化学和药理方面  相似文献   

15.
杜仲炮制新法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效,其炮制方法采用砂烫、恒温箱烘烤或炒炭等法。2000年版药典规定杜仲的炮制方法为:“取杜仲块或丝,用盐水拌匀,润透,置锅内,用中火加热,炒或砂烫至丝易断时”。我们在实践操作中发现该法火候不易掌握,不是“太过”就是“不及”,很难恰到好处,尤其在炒至断丝时,其重量往往减少30%以上,用制炭法更是高达40%-7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爆压法炮制与不同炮制方法炮制的马钱子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总生物碱,用理化方法,TLC,UV,IR对提取物进行鉴定。结果:马钱子经爆压法、砂烫法和烘烤法炮制后,总生物碱的含量下降甚微,与生品比较仍达92%-95%以上;三种炮制品中主要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定性鉴别结果差异不大。结论:爆压法与砂烫法和烘烤法对马钱子生物碱主要成分的含量分布影响差异不大,爆压法可替代砂烫法和烘烤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HPLC法对马钱子的江西法炮制品及其改良法炮制品的水煎出物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进行测定。方法色谱柱填料为硅胶,流动相为正己烷-二氯甲烷-甲醇-浓氨水(47.5:47.5:5:0.35),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江西法炮制品及其改良法炮制品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较低。其中以醋浸砂炒品中的含量为最低。结论江西法及其改良法炮制的马钱子比其砂烫法和油炸法更易降低毒性,使其安全范围增大,从而提高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张锦铭  高成健  穆萱年 《河北中医》2003,25(11):872-872
中药炮制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 ,它同中医临床相互配合 ,在我国人民防病治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醋制是中药炮制中比较常用的炮制方法 ,原料以陈年米醋为佳。醋性味酸苦微温 ,入肝经 ,具有收敛、解毒、行水、散瘀、止痛等作用。故醋制法多用于疏肝解郁、散瘀止痛、攻下逐水的药物。醋制方法大致可分为 3种 :一是先拌醋后炒 ,将定量的米醋与药物拌匀 ,放置闷润 ,待醋被吸尽后 ,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 ,取出放晾。这种方法优点是能使醋渗入药物组织内部。二是先炒药后加醋 ,先将药物捣碎置锅内炒至表面熔化发亮 (树脂类) ,或炒至表面颜色改变 ,…  相似文献   

19.
马钱子为开通经络要药,生品具有大毒,目前临床中多使用其砂烫品入药,马钱子砂烫品在炮制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成品质量不稳定,其在临床使用中仍然受到很大限制。本文将从马钱子经由不同炮制方法处理后成分变化、药理作用改变和毒性增减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马钱子炮制品的现代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郭玉姝 《吉林中医药》2004,24(10):53-53
穿山甲又名甲珠 ,为鲮鲤科动物鲮鲤ManispentadactyiaLinnaeus的鳞甲。性味咸 ,微寒。主归肝胃经。具有祛瘀散结 ,通经下乳 ,消肿溃痈 ,搜风通络的功效。药用价值高 ,临床应用广泛 ,现对其炮制方法作一综述。1 传统炮制方法及注意事项1 1 砂烫法 《中国药典》 1985年版收载的即为此法[1 ] 。王玉瑛[2 ] 采用纸试法和起锅离火法等炮制穿山甲。先用武火加热 ,将砂炒至滑利状态。再用上法试锅的最佳温度 ,然后投入穿山甲用文火炒至药物通体膨胀 ,四周向内卷曲时 ,取出筛去砂子 ,趁热投入醋中 ,干燥。1 2 土炒法 徐夫银[3] 用黄土炒穿山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