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对安徽山区石台县丁香镇十五年药物灭螺的费用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十五年来该镇实际消灭钉螺面积31090m2,投资为292241元,即9.4元/m2。因此认为;在山区地形复杂.钉螺阳性率很低,人群活动很少的地区,药物灭螺不宜进行。  相似文献   

2.
现场实验证实氯硝柳胺土埋缓释灭螺近期效果可靠2g/m^2区与4g/m^2区相比,钉螺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与机械喷洒法比较,钉螺死亡率也无显著差异,表明该法是一种有效的灭螺方法,值得在大面积江滩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用氯硝柳胺药砂袋在江滩进行缓释灭螺实验结果显示:2g/m^2、4g/m^2组与氯硝柳胺机喷2g/m^2组,1996年施药后15d,活螺平均密度及活螺框出现率下降都在90%以上;1997年施药后90d,活螺平均密度下降90%以上,活螺框出现率下降80%以上。该法灭螺效果与降雨有关,且操作简便、省工、省力、省经费,适用于大面积离水源较远地段的江、河、湖滩的灭螺。  相似文献   

4.
1996年江苏省实用钉螺面积4754.8138万m^2,较1995年上升1.41%,其中江湖滩为4503.9839m^2,内陆219.7310万m^3;山区31.0989万m^2,查出阳性钉螺面积519.9299万m^2覆盖7个县(区)14个乡(镇)钉螺自然感染率为0.35%,纵观1981-1996年全省钉螺面积消长曲线,近5年正处于下降段,因此实现“九五”规划仍有可能。但今年出现的全省钉螺面积徘  相似文献   

5.
植物灭螺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钉螺作为日本血吸虫病的唯一中间宿主 ,其地理分布与日本血吸虫病一致。杀灭钉螺是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有力举措之一。目前主要的灭螺方法有生态灭螺、物理灭螺及药物灭螺 ,药物灭螺包括植物药物灭螺与化学药物灭螺。植物药物灭螺 ,系指对于某些含有杀螺有效成分的植物资源 ,利用一定分离手段提取其根、茎、叶、花、果、籽中溶出的有效成分 ,用于杀灭钉螺。提取灭螺植物有效成份和用新鲜灭螺植物的水浸液杀灭钉螺是目前广泛利用植物资源的方法。近年来 ,有螺面积不断扩大 ,疫情有上升趋势。植物灭螺药物由于有着低毒、易生物降解等优越…  相似文献   

6.
现场实验证实氯硝柳胺土埋缓释灭螺近期效果可靠,2g/m2区与4g/m2区相比,钉螺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与机械喷洒法比较,钉螺死亡率也无显著差异,表明该法是一种有效的灭螺方法,值得在大面积江滩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灭螺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惟一中间宿主,消灭钉螺是控制血吸虫病的重要策略和措施之一。灭螺的方法主要有生物灭螺、物理灭螺和药物灭螺。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药物灭螺,灭螺药物包括化学灭螺药和植物灭螺药2类。1化学灭螺药物1.1五氯酚钠1946~1953年美国在实验室共筛选了7000余种化学品,发现五氯酚钠杀螺效果优于其他药物[1]。五氯酚钠易溶于水,对成螺、幼螺和螺卵均有较高杀灭活性,使用方便,在我国曾作为一种主要灭螺药物使用。五氯酚钠实验室浸杀钉螺的LC50为0.54mg/L/、2mg/L48h,浸杀钉螺死亡率达100%。现场灭螺浸杀用药量为10~20mg/L,喷洒…  相似文献   

8.
为证实螺灭杀(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的灭螺效果,进行了室内和现场灭螺试验。室内0.2-0.5mg/L浸杀灭螺48小时钉螺死亡率为90%-100%;现场喷洒3g/m2和3g/m2后3-7天,钉螺死亡率分别为、73.33-89.72%和86.9-93.75%,同期内五氯酸钠10g/m2对照组仅40.71-62.63%.与五氨酚钠比较该药具有较好杀螺作用,但对鱼类也有毒。  相似文献   

9.
经室内、外灭螺试验表明,10%氯硝柳胺控释剂不仅近期灭螺效果好,而且具有良好的长效灭螺作用.现场施用控释剂3—7g/m2后7天,钉螺死亡率为90.25—97.47%,30天为80—97.30%.远期效果明显,施药后1年活螺密度下降率达84.3—96.05%.施用控释剂还可减轻对鱼类的毒性,鱼塘四周撒控释剂3、5g/m2,未发现对塘内鱼的存活有何影响,而喷洒氯硝柳胺糊剂组(2g/m2),鱼苗死亡60%.本剂型使用方便,适用于山区、湖区,特别是那些缺乏水源,用常规是杀或喷洒法灭螺有困难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硼镁石粉现场灭螺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目的:应用硼镁石粉在河道、菜地、鱼池和有温泉水流动的沟渠进行灭螺,观察灭螺效果。方法:使用硼镁石粉对内陆9个有螺环境进行灭螺,其中6个未预处理,3个先割去杂草,冬季撒粉,剂量200g/m^2,6个月和1年观察灭螺效果,结果:9个环境中经1次硼镁石粉灭螺后,7个环境未查到活螺,2个环境钉螺死亡率分别为93.0%(198/213)和88.5%(69/78),对这2个环境复灭1次,灭后1年,查到的钉螺均为死螺,灭螺时未发生鱼,蚌死亡,结论:硼镁石粉对钉螺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具有价廉,低毒,使用方便等优点,可在鱼池,山区,河道等内陆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11.
山丘地区“农达”除草后药物灭螺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在山丘地区用除草剂"农达"除草后药物灭螺的效果及其可行性.方法选择3段有螺渠,随机确定为砍草渠(人工砍草+药物灭螺)、除草剂渠(除草剂+药物灭螺)和未除草渠(药物灭螺),灭螺后3d、7d、15d、30d系统抽样查螺,计算钉螺死亡率及活螺密度.结果灭螺后砍草渠和除草剂渠钉螺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未除草渠,活螺密度明显下降;灭螺后3d砍草渠钉螺死亡率显著低于除草剂渠,但灭螺后7d、15d及30d后二渠间钉螺死亡率无明显差异.除草费用,砍草渠0.14元/m2,除草剂渠0.035元/m2.结论在山丘地区,用除草剂除草是一种有效、经济、适用的灭螺前环境处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钉螺经不同的浸泡后酶组织学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研究槟榔碱(Arecoline)灭螺增效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加入和未加入增效剂的灭螺药物浸泡钉螺24h后,观察不同浓度的Are单用或杀螺剂合用对钉螺中枢神经节Mg^2+-ATPase、ChE、SDH、LDH的变化。结果 6.25同Are浸泡钉螺24h后,其中枢神经节Mg^2+-ATPase被明显破坏,ChE轻度破坏;1.56mg/L Are与1.25mg/L NaPCP、0.25mg/L  相似文献   

13.
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是近年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剂型灭螺药物,主要用于缺乏水源或水位难以控制地区灭螺。为评价其在鄱阳湖区杀灭钉螺效果,我们于2007年秋季和2008年春季进行了现场灭螺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灭螺药物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控制钉螺是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药物灭螺仍是控制钉螺的重要方法。目前,我国灭螺药物的研究和应用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了达到科技创新,交流经验的目的,本编辑部举办《灭螺论坛》,让国内外专家畅所欲言,也欢迎广大读者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5.
1个感染性螺点灭螺后11年的螺情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云南大山区阳性螺点灭螺后螺情动态变化规律,为今后螺情的监测及控制血吸虫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云南山区1个阳性螺点1次定点灭螺后的螺情进行了11年的考核观察。每次均通过环境抽查设框调查螺情并解剖钉螺以求出钉螺感染血吸虫的自然感染率。结果 11年内共考核10次,结果显示灭螺后3年内查不到活螺,但第4年开始又在原螺点内找到钉螺,至第5年钉螺密度恢复到灭螺前水平,并有感染螺出现,且在未进行第2次灭螺的情况下,其疫源性保持5年未变。结论 阳性螺点的长期监测及消灭对于阻断云南山区血吸虫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阳性螺点的监测可每2-3年进行1次。  相似文献   

16.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惟一中间宿主,化学灭螺是控制钉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然而,目前使用的大多数化学灭螺剂普遍存在对鱼高毒的缺点,由于存在对环境的污染和/或对非靶生物的毒害而受到使用的限制。发挥植物灭螺剂对环境污染低的优势,在新一代灭螺药物研究和开发中,值得探索。Alpinumisoflavone是灭螺活性显著的天然植物Millettia thonningii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化学结构已阐明为吡喃异黄酮类化合物。我们对其灭螺活性进行了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观察芦山县氯硝柳胺灭螺的效果。方法在该县开展氯硝柳胺泥敷灭螺和喷洒灭螺,灭螺后考核评价灭螺效果。结果 2004—2008年芦山县反复累计药物灭螺5 490万m2,泥敷灭螺占14.50%,喷洒灭螺占85.50%,钉螺面积从620万m2降到14.9万m2,钉螺面积减少97.60%。泥敷灭螺后钉螺平均死亡率96.23%,钉螺平均密度从2.21只/框(每框=0.11m2)下降到0.15只/框,钉螺平均密度下降了93.21%。结论氯硝柳药物灭螺能有效压缩钉螺面积,降低钉螺密度,泥敷灭螺效果好,建议在现场灭螺中根据环境特点选择灭螺方法。  相似文献   

18.
灭螺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灭螺是控制血吸虫病的有效措施之一,灭螺药的作用机制是研究灭螺药物如何进入螺体与靶器官或靶分子结合,进而引起病理或损害的生理和生化等方面的变化,导致钉螺死亡。该文从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方面对灭螺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阻碍疫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传染病.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惟一中间宿主,在血吸虫病传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药物灭螺是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就药物灭螺的概念、灭螺药物的种类与特点、最新研究应用的灭螺药物、当前药物灭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药物灭螺的研究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环境改造结合药物灭螺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和2004年在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西冲桥哑河实施环境改造结合药物综合灭螺,2005、2006年螺情明显下降,2007年后未发现钉螺。环境改造结合药物综合灭螺是控制和阻断血吸虫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