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12月1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阴道手术助产者3例,占25%;会阴深II度裂伤者1例,占8.33%;会阴浅II度裂伤.阴蒂部及尿道口黏膜擦伤者1例,占8.33%;阴道壁血肿、阴道卷压迫止血者1例,占8.33%;单纯性会阴侧切者3例,占25%;心理紧张、惧怕疼痛者3例,占25%;产后6~10h发生尿潴留者10例,产后第一次排尿有残余尿、继发尿潴留者2例。结论:针对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有针对性对产妇宣教、指导配合、落实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会阴四度裂伤可发生于会阴切开术和未作会阴切开术者。能导致严重后果,如伤口裂开、感染及直肠阴道瘘等。本研究旨在了解产后会阴四度裂伤修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989~1990在帕兰纪念医院经阴道分娩的23986例产妇中有404例(1.7%)会阴四度裂伤及会阴切开术延伸者接受修补术。其中记录完整的390例(97%)。四度会阴裂伤修复后的病率为5.4%,较以往的报告者为高,其原因为:①四度会阴裂伤的产后会阴病率本来就较三度裂伤为高。②以往检查会阴切开术的刀口裂开未列入四度裂伤的病率分析。③会阴裂伤修补术多系由产科住院医生操作。④主要研究对象为经济收入低的人群,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式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式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的36例初产妇临床资料(观察组),并与36例初产妇常规会阴侧切行低位产钳术助产作对照(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母婴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会阴黏膜擦伤、Ⅰ度裂伤、Ⅱ度裂伤发生率分别为30.56%、52.78%、16.67%,对照组Ⅱ度裂伤5.56%,与观察组Ⅱ度裂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严重疼痛与尿潴留发生率、产时与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与费用、产后42天会阴不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式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减少了母婴损伤及并发症,提高了阴道分娩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定期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并于产后6~14周复查的1 02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SUI组303例,无SUI者724例,统计分析妊娠及产后SUI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①1 027例产妇SUI的发生率为29.50%(303/1 027);②SUI高危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SUI的发生产生不同影响(χ2=31.757,P 0.001),阴道分娩者相对于选择性剖宫产者发生产后SUI的风险增加(OR=3.001,95%CI:1.964~4.585),阴道分娩转剖宫产者产后SUI的发生率与选择性剖宫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产妇的母亲有SUI者相对于无家族史者发生SUI的风险增加(OR=15.563,95%CI:5.769~41.982)。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产钳助产、会阴侧切、手取胎盘、无痛分娩对产后SUI无明显影响(P0.05);③经阴道分娩组中,SUI者的平均年龄、产前体质指数较无SUI者升高(P 0.05),母亲有SUI的产妇相对于无家族史者发生SUI的风险增加(OR=15.251,95%CI:4.511~51.560)。经产妇相对于初产妇发生SUI的风险增加(OR=1.498,95%CI:1.051~2.136)。结论经阴道分娩、母亲患SUI、肥胖及高龄是产后SUI的高危因素;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产钳助产、会阴侧切、手取胎盘、无痛分娩等产科因素对SUI的发生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软产道损伤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软产道裂伤1.1 会阴及阴道裂伤:正常情况下会阴及阴道伸展性很大,临产后胎头下降,提肛肌向两侧扩展,阴道扩张,会阴体也随之变薄,有利于胎儿娩出.当胎儿与产道不相适应,如胎儿过大或产道狭窄;过期妊娠,胎头较硬,不易变形或会阴坚韧不易扩张;产力过强,胎头娩出过快或产道扩张不足;会阴切开术切口过小;因滞产、营养不良及全身重度水肿而致会阴水肿等时均易致裂伤.会阴裂伤按撕裂的深度可分为三度:Ⅰ度裂伤指阴道下部粘膜,阴唇系带,小阴唇及会阴皮肤破裂,肌层及筋膜完整,裂伤一般较浅,出血不多;Ⅱ度裂伤时累及会阴体或盆壁肌肉筋膜,肛门括约肌完整.Ⅲ度裂伤则已累及部分或全部肛门括约肌  相似文献   

6.
艾利克用于产后会阴伤口465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使用艾利克一聚维酮碘溶液,对产后会明伤口清洁冲洗及换药,临床观察465例,报告如下一、资料(-)病例选择:515例均为1997年4月至1998年8月间住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年龄ZI~35岁,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65例,其中会阻例切398例,会阴裂伤缝合34例,无裂伤33例,采用艾利克治疗。对照组50例,其中会阴侧切48例,会阴裂伤缝合正树,无裂伤1例。采用新洁尔灭治疗。患有阴道炎的产妇65例,经取明道分泌物镜检及Elisa检查,发现滴虫性阴道炎25例,霉菌性阴道炎15例,混合感染10例,克原体衣原体感染各1例,同时患尖锐湿疣者13例。(二…  相似文献   

7.
改进按肛法保护会阴40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更好的保护会阴完整的操作手法.方法统计1990~1999年间,足月临产经阴道自然分娩,无会阴切开指征的产妇506例,运用改进的按肛法保护会阴的临床资料.结果会阴I度裂伤106例,占21%.产妇均无Ⅱ度以上的会阴裂伤,会阴完整400例,占79%.与原按肛法相比保护会阴的完整率上升18%.结论改进的按肛法具有损伤小,减少疼痛,产妇恢复快,节省医疗费用,产后生活较好的优点,能提高保护会阴的完整率.  相似文献   

8.
水中分娩51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水中分娩对孕母的减痛作用及对母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自愿水中分娩且符合条件的孕妇5 1例,随机取同期阴道分娩、足月、头位的孕妇5 1例为对照组。分析水中分娩的产程、减痛程度、失血量,以及会阴裂伤、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水中分娩孕妇无一例接受会阴切开术,3例会阴完整,1 7例Ⅰ度会阴裂伤,31例Ⅱ度会阴裂伤,按疼痛等级分类,Ⅰ度4 3例,Ⅱ度8例。结论:水中分娩有减轻分娩疼痛的作用,但尚需扩大水中分娩例数来评价水中分娩对母儿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水中分娩保护会阴的意义。并对保护会阴的手法进行对比,评价实际效果。方法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2003年3月至2010年5月总计2963例水中分娩病例中符合入选标准者共1991例,以不保护会阴、简单手法保护会阴、单手法保护会阴作为分组依据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保护组3组。结果观察组1055例,其中会阴无裂伤、Ⅰ、Ⅱ、Ⅲ度裂伤分别为35、439、568、5例,行会阴切开术8例;对照组804例,其中会阴无裂伤、Ⅰ、Ⅱ、Ⅲ度裂伤分别为18、305、472、3例,行会阴切开术6例;保护组132例,会阴无裂伤、Ⅰ、Ⅱ、Ⅲ度裂伤分别为7、94、31、0例,无行会阴切开术者。采用多组单向有序分类资料的Ridit分析方法和采用SNK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F=31.036,P<0.001,3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结果保护组平均秩次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秩次亦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水中分娩保护会阴是必要的。单手法保护会阴会阴Ⅰ度裂伤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Ⅱ度裂伤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无Ⅲ度裂伤发生。可有效防止会阴的严重裂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产妇与会阴切开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7月及2011年7月我科自然分娩的经产妇共400例,分两组进行比较,A组200例行会阴左侧切开术为观察组;B组200例自然分娩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中产妇会阴裂伤、阴道壁血肿、会阴水肿、会阴术口硬结、肩难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减少;对照组中经产妇因生育年龄、胎儿过大、因陈旧性手术瘢痕狭窄、会阴水肿、阴道部轻度静脉曲张、初愈的会阴、用道部炎症等致使会阴伸展不良者,会阴有不同程度的裂伤,肩难产的发生、新生儿窒息率也有所升高。结论:对高龄经产妇、胎儿过大、和因陈旧性手术瘢痕狭窄、会阴水肿、会阴部静脉曲张、初愈的会阴(1年内)、外阴阴道部炎症等致使会阴伸展不良、胎儿窘迫者,适时行会阴切开术,减少会阴撕裂、肩难产、胎儿损伤,保证母婴平安。  相似文献   

11.
会阴Ⅲ度裂伤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会阴Ⅲ度裂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我院会阴Ⅲ度裂伤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会阴Ⅲ度裂伤因素中胎儿过大占17.65%,急产占29.41%,梗阻性难产占11.76%,助产不当占41.18%.17例均及时行会阴修补术,5~6天均痊愈出院.结论:胎儿过大、急产、梗阻性难产、助产不当是造成会阴Ⅲ度裂伤的因素,及时行会阴修补术,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限制会阴切开在头位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比较会阴侧切与会阴正中切开两种术式母儿的结局。方法:收集2012年3~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自然分娩的586例足月单胎头位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未行会阴切开196例(未行会阴切开组),行会阴侧切270例(会阴侧切组),行会阴正中切开120例(会阴正中切开组)。比较3种方式对母儿的影响。结果:在产后出血、产后住院时间、产后恢复性交时间、产后性生活满意度及产后会阴疼痛评分方面,未行会阴切开组均优于会阴切开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会阴正中切开组与会阴侧切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产褥感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产后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血pH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会阴正中切开组会阴Ⅰ~Ⅱ度裂伤率(6.67%)与会阴侧切组(1.48%)比较,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头位自然分娩过程中,在无绝对会阴切开指征时,尽量保持会阴的完整性,对母儿预后无不良影响。在有严格的会阴切开指征时,优先选择会阴侧切,降低会阴裂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王静  李智  蔺莉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12):945-948
目的:探讨产钳助产孕妇并发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产科行产钳助产的74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产后24小时出血量分为对照组(产后出血<500ml)424例和研究组(产后出血≥500ml)318例,其中产后出血量500-1000ml的为轻微产后出血组,共193例;产后出血≥1000ml的为严重产后出血组,共125例。分析三组患者的分娩情况及母儿并发症如宫颈裂伤、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产钳助产并发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742例产钳助产孕妇中,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42.8%,严重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6.8%。与对照组相比,产后出血组的分娩镇痛率、会阴侧切率、宫颈裂伤率更高,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长更长(P<0.05),但严重会阴裂伤、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总产程延长及会阴侧切是轻微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为1.059、1.063、2.769,P<0.05);而总产程延长、会阴侧切是导致严重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为1.099和2.056,P<0.05)。结论:产钳助产并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总产程延长和会阴侧切与严重产后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会阴Ⅲ~Ⅳ度裂伤是阴道分娩的严重并发症,由于裂伤累及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和(或)肛门黏膜,又称为产科相关肛门括约肌损伤(OASIS),是导致产后肛门失禁最常见的原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阴道分娩后准确评估会阴裂伤程度并及时修复解剖结构对恢复肛门括约肌功能、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但临床实践中隐匿性OASIS有时被漏诊,不能及时识别、修复或愈合不良等,可导致会阴-直肠瘘或直肠-阴道瘘。需要加强预防和管理会阴Ⅲ~Ⅳ度裂伤,恰当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导致OASIS的风险因素和关键环节,从妊娠期和产程管理、助产能力提升、风险评估、预防和治疗等关键环节着手,减少或避免OASIS发生,提升识别和修复OASIS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2016~2020年全国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谱进行调查,为阴道分娩并发症防治策略的制定和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使用2016~2020年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QMS)15~49岁阴道分娩孕产妇数据(2016~2020年纳入三级医院数据,2020年纳入二级医院数据)。阴道分娩并发症病例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版(ICD-10)编码识别。结果:共纳入15~49岁阴道分娩孕产妇14445908例。2020年阴道分娩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18.7%,在二级、三级医院分别为14.7%和22.3%,阴道分娩并发症在三级医院中的发生率从2016年的11.9%上升到2020年的22.3%。2020年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前2位亚类依次为产科裂伤、产后出血,在三级医院发生率分别为11.9%、5.7%,在二级医院发生率分别为8.9%、3.7%;产科裂伤中分娩时Ⅲ度、Ⅳ度会阴裂伤在三级医院发生率分别为0.055%、0.015%,在二级医院发生率分别为0.049%、0.013%。2020年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总体发生率为4.8%,2016~2019年三级医院监测数据显示产后出血发生率从3.8%上升到6.4%,一直处于阴道分娩并发症疾病谱顺位首位。结论:全国阴道分娩产妇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产科裂伤和产后出血最为常见。建议在规范疾病诊断编码的基础上,从促进分娩安全管理、提高助产技术和完善妊娠风险评估管理等多方面入手,针对阴道分娩并发症重点病种开展有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经产妇产后早期(6~8周)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分娩及产后复查的141例经产妇临床资料,依据尿失禁简表(ICIQ-UI)确诊SUI 81例,非SUI即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SUI组相比,经产妇产后早期SUI组的前次阴道分娩和末次阴道分娩比例明显升高(63.2%vs 36.8%,P=0.016;63.3%vs 36.7%,P=0.009)。前次阴道分娩合并会阴侧切和会阴裂伤经产妇发生产后早期SUI比例升高(66.1%vs 33.9%,P=0.014;76.2%vs 23.8%,P=0.009)。末次阴道分娩无会阴侧切或裂伤、合并会阴侧切、合并会阴裂伤三种情况的经产妇产后早期SUI是末次剖宫产分娩的1.6倍、2.0倍以及1.7倍(RR:1.594,P=0.095;RR:1.939,P=0.043;RR:1.723,P=0.014)。末次妊娠时年龄、孕前体质指数、孕期体重增加、新生儿体重、妊娠期糖尿病等因素,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末次阴道分娩是经产妇产后早期SUI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39 95%CI:1.232~7.009,P=0.015)。结论末次分娩方式为阴道分娩的经产妇发生产后早期SUI风险明显增加,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必要的干预。  相似文献   

17.
外阴和阴道损伤的原因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生殖器官损伤极为常见,尤以外阴和阴道损伤为著,一般多发生于妇女分娩时,但亦可在非分娩期因各种不同原因引起。1 外阴和阴道损伤的原因1.1 产时撕伤 胎儿经阴道分娩时可发生会阴、阴道及其深部组织的裂伤和血肿,多发生在协助胎儿娩出时采用各种阴道助产手术时,如产钳术、胎头吸引术、臀位助产术、会阴切开术等,损伤发生往往与手术者未能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及操作方法有关[1]。1.2 性交损伤1.2.1 正常性交所致裂伤 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①哺乳期及围绝经期妇女,因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下,阴道黏膜弹性降低且组织脆弱;②产后或阴道手…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对会阴裂伤认识度的提高及专业培训的加强,Ⅲ、Ⅳ度会阴裂伤的报道率逐年上升~([1])。自2000~2012年,英格兰地区Ⅲ、Ⅳ度会阴裂伤的报道率从1.8%上升至5.9%~([2])。2012年英国Ⅲ、Ⅳ度会阴裂伤的总体发生率为2.9%,其中初产妇发生率为6.1%,经产妇发生率为1.7%~([3])。及时发现并进行高质量的裂伤修补,对于Ⅲ、Ⅳ度会阴裂伤的诊治至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分析足月自然产会阴侧切开术和会阴裂伤对产后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182例足月孕妇会阴侧切开术92例和会阴裂伤90例,比较伤口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切口延伸、愈合率和裂开,伤口肿胀、触痛和硬结,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中、术后疼痛和产痛的比较,产后日常活动对母乳喂养的影响,产后盆底的检查。结果 ① 伤口出血量裂伤组低于侧切组,有统计学性意义[(33.2±6.0)mlvs (53.2±8.8)ml,P <0.05];缝合时间裂伤组短于侧切组,有统计学意义[(13.2±3.0)minvs (16.2±2.2)min,P <0.05];② 切口延伸、伤口愈合率和裂开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会阴伤口肿胀(38% vs22.2%)、触痛(63.8% vs17.8%)、硬结(53.3% vs12.2%),会阴侧切组明显高于会阴裂伤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③ 侧切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比裂伤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疼痛和产痛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表现为产痛>术后疼痛>术中疼痛。术后疼痛对产妇影响依次坐、行、排便、睡眠、排尿、翻身活动;④ 产后母乳喂养会阴侧切组在产后第三天100%母乳喂养,裂伤组产后第二天100%母乳喂养,有统计学性意义(P <0.05);⑤ 产后盆底的检查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会阴切开术没有降低损伤的发生,反而增加产后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经产妇产后早期(6~8周)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分娩及产后复查的141例经产妇临床资料,依据尿失禁简表(ICIQ-UI)确诊SUI 81例,非SUI即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SUI组相比,经产妇产后早期SUI组的前次阴道分娩和末次阴道分娩比例明显升高(63.2%vs 36.8%,P=0.016;63.3%vs 36.7%,P=0.009)。前次阴道分娩合并会阴侧切和会阴裂伤经产妇发生产后早期SUI比例升高(66.1%vs 33.9%,P=0.014;76.2%vs 23.8%,P=0.009)。末次阴道分娩无会阴侧切或裂伤、合并会阴侧切、合并会阴裂伤三种情况的经产妇产后早期SUI是末次剖宫产分娩的1.6倍、2.0倍以及1.7倍(RR:1.594,P=0.095;RR:1.939,P=0.043;RR:1.723,P=0.014)。末次妊娠时年龄、孕前体质指数、孕期体重增加、新生儿体重、妊娠期糖尿病等因素,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末次阴道分娩是经产妇产后早期SUI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39 95%CI:1.232~7.009,P=0.015)。结论末次分娩方式为阴道分娩的经产妇发生产后早期SUI风险明显增加,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必要的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