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光明中医》2021,36(3)
目的 分析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P 0. 05)。结论 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应用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有效预防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接受手术治疗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较对照组少,且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两组人数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90.00%、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72.50%、30.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护理时,需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对其实施干预护理,以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患有下肢骨折疾病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其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2017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1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经随机处理,这110例患者被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患者中出现了2例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64%,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了12例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1.82%,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33例下肢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干预组(70例),对照组予以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饮食、健康宣教和功能训练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临床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通过抽签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0例。常规护理+预防护理干预),对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折患者术后强化预防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下肢骨折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骨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和术后下肢肿胀发生情况,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和术后下肢肿胀情况和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术后DVT的发生,促进患肢消肿,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选取86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预防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于下肢骨折术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2月进行下肢骨折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该次的对象,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骨科病症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护理。手术后5、10、15 d对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预防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5、10、15 d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下肢骨折术的老年患者实行预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花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资料源自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9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3.33%相较于对照组20.00%低,护理满意度评分(94.5±2.1)分相较于对照组(81.8±2.5)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后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明显,也可以获得极佳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寻下肢骨折术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以循证护理为例。方法从该院2016年8月—2018年6月病案库中随机抽取60例下肢骨折的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干预后临床体征与症状。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发生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2周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也比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下肢骨折患者施以有效循证护理干预,可对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起到有效预防,将住院时间缩短,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手术治疗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具有可比性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前下肢血液粘稠度为(1.95±0.47)m Pa/s,护理干预后为(1.75±0.24)m Pa/s,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56.22±5.23)d,下肢肿胀消退时间为(8.20±1.45)d,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构成比为25.00%;观察组患者术前下肢血液粘稠度为(1.98±0.45)mPa/s,干预后(1.20±0.17)m Pa/s,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9.55±5.29)d,下肢肿胀消退时间为(5.20±1.28)d,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构成比为7.50%,两组患者术前下肢血液粘稠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组术前和护理干预后、两组干预后的下肢血液粘稠度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下肢肿胀消退时间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构成比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下肢骨折术后实施积极的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切实降低下肢血液粘稠度、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下肢肿胀消退时间,预防和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不断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选择综合康复护理方式对脊柱骨折患者加以干预后在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2月—2017年8月收治的52例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研究术后护理方式,对照组(26例):选择术后常规护理方式完成;观察组(26例):选择术后常规护理+综合康复护理方式完成;最终就两组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0.77%)对比,观察组结果(3.85%)获得明显下降(P0.05);同对照组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护理服务满意率(73.08%)对比,观察组结果(96.15%)获得明显增加(P0.05)。结论对于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以及护患关系确切改善作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的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该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2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分析两组病患的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栓形成率较低,且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能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该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该院接收的妇科术后患者中,68例患者均为2017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入院,遵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34例/组。所有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D-二聚体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D-二聚体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相比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中,有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对下肢骨折患者采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针对性中医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减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促进了患者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方案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这一时段内在该院实施手术方法医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一步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每组平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注重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干预方法的实施,进一步对两组干预后凝血功能指标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1)在D-二聚体、血小板水平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方面,观察组则明显要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发生腓肠肌压痛、下肢肿痛、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围术期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肿瘤介入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行肿瘤介入术治疗患者66例纳入研究,入选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4月,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采取问卷调查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06%与对照组发生率相比明显较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97%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介入术后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可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改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胃肠道肿瘤手术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2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按照抛币法将两组患者分别纳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围术期,予以对照组优质护理,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为重点,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下肢肿胀情况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下肢水肿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均更低;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更高,两组之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保障康复效率,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