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肾静脉侧侧分流术疗效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评估脾肾静脉侧侧分流术的可行性与临床效果。对脾肾静脉侧侧分流术72例进行系统长期随访,并与同期脾肾静脉端侧分流术97例对照分析。证实脾肾静脉侧侧分流术降低门静脉压有效率77.7%,缓解食道静脉曲张率61.1%,明显优于端侧分流术;术后再出血率为5.5%,对照组为13.4%;且不增加术后脑病与肝功能衰竭(肝衰)的发生率。脾肾静脉侧侧分流术的优点在于改善了端侧分流术脾静脉通道及吻合口成角现象,保留吻合口周围的胰脾交通支维持压力递差,吻合口大小不受血管直径影响,无狭窄变化,使分流道通畅,减少并延缓血栓形成,增加分流量,使临床效果优于端侧分流术。  相似文献   

2.
报告改良式脾肾静脉分流术26例。手术的特点是在腹主动脉前行脾肾静脉端侧吻合术,手术显露良好,操作方便,时间短,成功率高。由于腹主动脉的搏动所产生的按摩作用吻合口不易拴塞。2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经长期随访,其疗效与传统的脾肾静脉分流术相似。故改良式脾肾静脉分流术是可供选择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远端脾肾静脉分流(DSRS)是因复发出血而为曲张静脉减压所选的疗法,据Warren等研究的结果,DSRS的长期通畅率和门腔分流术相似,达93%,优于肠腔架桥分流或肠肾静脉分流术.再出血率低至7%,在手术后早期出血者系由吻合口堵塞或肾静脉高压伴有减压不足所致.门腔端侧分流、肠腔人造血管架桥分流、近端脾肾分流术后吻合口狭窄均有过报告,但DSRS术后吻合口狭窄以前未报道过,本文作者于此报告三例,并认为此种合并症可能比估计的要多.例1男性,酒精中毒性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4.
门腔及脾肾静脉吻合术已经成为典型的分流手术。但在特殊情况下,则可利用门静脉分支与腔静脉作非典型的吻合。例如,由于肝前阻塞而切除了脾后仍有出血,或脾肾静脉吻合术后吻合口有血栓形成,或门静脉及脾静脉内有伸延的血栓,以及12岁至14岁以内的儿童由于血管口经过小易于形成血栓等原因不可能施行典型的分流术时,则可采用非典型的吻合,例如  相似文献   

5.
虽然标准门腔分流术可防止食管曲张静脉反复出血,但术后脑病发生率高。近年来试行选择性分流以图减少或消除分流术后脑病。自Warren首先作远端脾肾分流以来,得到广泛临床应用,但技术上较难从胰腺分离出足够长的脾静脉与肾静脉吻合。因此有不少人在脾肾或脾腔静脉,甚至肾左静脉与腔静脉之间应用间置移植物(Inokuchi),但即期和远期效果较差。作者对18例食管曲张静脉病人用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Gore-Tex)间置移植进行改良式远端脾肾分流术。这种改良可能解解决Warren和Inokuchi分流存在的某些问题。 1983年10月~1984年11月,对18例食管静脉曲张病人用Gore-Tex作两种改良式远端脾肾分流术。  相似文献   

6.
自从 Warren 等首次报告以来,远端脾肾分流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近十年来的一系列前瞻性研究证明,这种选择性分流在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方面优于其他传统的完全性分流术。该术式中,将脾静脉从胰腺上分离出足够与肾静脉吻合的长度是技术难点。伴有慢性胰腺炎者则尤其困难。为简化术式,作者采用膨胀聚四氟乙烯(PTFE Gore-Tex)搭桥的方法施行改良远端脾肾分流术。本文对近16年来35例原始远端脾肾分流术(ODSRS)和29例改良远端脾肾  相似文献   

7.
在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因游离脾静脉困难或脾静脉病变,往往只得舍弃传统的分流术。我们自1999年首创脾肾静脉间置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PTFE)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现赘述如下。一、手术方法气管内插管全麻,左肋缘下斜切口或者上腹部正中切口进腹,探查肝脏及腹内脏器。测门静脉压力。安置肝脏拉构。切开脾胃韧带,于胰腺上缘缝扎脾动脉,分离胃短血管,钝性分离脾膈韧带,将脾脏托出切口外,常规切除脾脏,再测门静脉压力。左膈下脾窝仔细止血后,游离脾动脉之残端再双重结扎。游离脾静脉10 mm长,用小号Satinsky钳阻断以备吻合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种扩展远端脾腔分流术和冠腔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应用范围的手术方法。方法 在远端脾腔分流术和冠腔分流术的技术方法基础上 ,取中段脐静脉进行搭桥 ,构成脐静脉桥式远端脾腔分流术和脐静脉桥式冠腔分流术。结果  4例肝炎后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病人中 ,3例接受了脐静脉桥式远端脾腔分流术 ,1例接受了脐静脉桥式冠腔分流术。 4例术后食道静脉曲张均减轻 ,肝功能改善。随访无再出血 ,吻合口通畅。结论 脐静脉桥式选择性分流术能够克服远端脾腔分流术和冠腔分流术在部分病例解剖学方面的局限性 ,是一种扩展远端脾腔分流术和冠腔分流术应用范围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扩展远端脾腔分流术和冠腔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应用范围的手术方法。方法在远端脾腔分流术和冠腔分流术的技术方法基础上,取中段脐静脉进行搭桥,构成脐静脉桥式远端脾腔分流术和脐静脉桥式冠腔分流术。结果4例肝炎后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病人中,3例接受了脐静脉桥式远端脾腔分流术,1例接受了脐静脉桥式冠腔分流术。4例术后食道静脉曲张均减轻,肝功能改善。随访无再出血,吻合口通畅。结论脐静脉桥式选择性分流术能够克服远端脾腔分流术和冠腔分流术在部分病例解剖学方面的局限性,是一种扩展远端脾腔分流术和冠腔分流术应用范围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腔C形、H形架桥术对门脉高压症再出血的临床疗效及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解剖变异时的临床处理.方法总结2002年1月至2004年8月36例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病例资料,其中脾切除、断流术后再出血21例,近端脾肾分流术后再出血9例,远端脾肾分流术后再出血4例,近端脾肾分流术+断流术后2例;再出血后行系-腔C形架桥术18例,系-腔H形架桥术12例,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解剖变异改行肠系膜下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4例,改行冠腔分流术2例.通过术中测压、术后B超测定吻合口血流量以及胃镜、肝功能随访评价系-腔分流术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门脉降压明显,随访6个月至3年,吻合口通畅,胃底静脉曲张减轻,无一例再出血,无严重并发症,无一例死亡.结论系-腔分流术能有效的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其中C形架桥术降压效果最明显;当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解剖变异时,应及时选择其它分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外科常用的分流术有端侧门腔静脉吻合、侧侧门腔静脉吻合、脾肾静脉吻合、肠系膜腔静脉H型架桥术及选择性远端脾肾静脉吻合等五种方式。评价各类吻合术的优越性的一个主要指标为术后吻合口闭塞的发生率。本文复习了英国在过去11年中有关全部文献205篇,从中选出明确记载吻合术类型,以及经过一定时期的随访者共69篇,作为本文分析的内容。其他文献因病例不足4例或因非门脉高压症所作的分流术等均予剔除。吻合口闭塞与否通过血管造影、外科观察或尸体解剖予以证实。再度出血病例反映手术失效,亦列入吻合口闭塞组中。符合分析要求的病例共计3,335例。分析的结果如下表所列。不同类型吻合术病人的全身情况不尽相同,例如  相似文献   

12.
作者采用吻合口缩窄术治疗脾肾或脾腔静脉分流术后严重脑病11例,其中4例附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近期内脑病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门静脉入肝血流量增加,肝功能改善,血氨浓度下降。随访6个月至4年,无脑病复发,无再出血,无死亡病例。提示吻合口缩窄术是脾肾或脾腔静脉分流术后严重脑病的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前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方法较多,大致可分为分流术和断流术两种。我们自1980年以来把分流术和断流术结合起来,采用脾肾静脉端侧分流术加冠状静脉结扎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32例,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4岁,平均34.5岁。32例中均为肝硬变致肝内型门脉高压症。20例有消化道出血史。全组病例均有充血性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食管钡餐透视均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脾肾静脉吻合口直径为1.0~1.(?)cm(平均1.3cm)。大网膜静脉测压,分流前为3~4.9kPa  相似文献   

14.
脾肾静脉分流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为推荐脾肾静脉分流术,分析对比了405例脾肾静脉分流术及376例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流术术后再出血者为10.12%,切脾组为21.2%(P<0.001),出血导致死亡者切脾组高于分流组,分别为10.6%与2.96%。但因肝衰死亡者分流组高于切脾组,分别为16.5%与9.8%。分流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及食管静脉曲张改善均优于切脾组(P<0.01)。根据不同病因分析,肝炎后肝硬变分流术对防止再出血的效果在随访期更明显,分流组为8.6%,切脾组为22.7%(P<0.02)。近期肝衰的发生分流组高于切脾组为8.9%与3.2%(P<0.001)。为了提高脾肾静脉分流术的效果,严格手术指征是降低术后肝衰发生的关键。为了防止再出血,熟练精细的手术操作起到关键作用。预防性脾肾静脉分流术术后再出血为4.9%,切脾组为15.1%(P<0.01)。因出血致死者在预防性分流组为6.2%,切脾组为26.4%。分流组不增加脑病及肝衰的发生率,又可避免继发性肝外阻塞。为了纠正传统端侧吻合术的缺陷,采用改良的侧侧吻合法操作简便,损伤小,又有良好的分流效果,现已成为常规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1947年 Linton 氏首先报告用脾切除、保留肾脏之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1961年再次报告169例门腔、脾肾静脉分流术后的近、远期疗效对比,并强调了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性肝硬变、食管静  相似文献   

16.
远端选择性脾肾静脉分流术(DSRS)常用以处理胃底食管静脉大出血,但不适应于已切除脾脏、脾静脉及左肾静脉(LRV)解剖位置异常,以及术前造影预料术后易致左肾静脉高压(RVH)病例;在此情况下,可采选择性脾腔静脉分流手术,即游离脾静脉端侧吻合于肾静脉下方下腔静脉,笔者施行7例,以替代DSRS,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腔分流术、脾肾分流术及Phemister术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portal vein cav-ernous transformation,PVCT)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4例PVC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肠腔分流术18例(包括肠腔侧侧分流术12例、肠腔端侧分流术4例,肠腔自体血管架桥术2例);脾肾分流术与Phemister术各3例。结果门诊随访时间平均38(3~108)个月,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例末次随访时肝功能、血氨正常。术后1年内行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22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消失者11例(肠腔分流术后10例、Phemister术后1例);轻度静脉曲张7例(肠腔分流术后3例、脾肾分流术后2例、Phemister术后2例);中度静脉曲张4例(肠腔分流术后3例、脾肾分流术后1例)。术后1年内行门静脉系统CT重建者5例,均为肠腔分流术后患者,显示肠腔吻合口通畅3例、吻合口狭窄2例。结论大口径门体分流术(肠腔分流)是治疗PVCT、预防PVCT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作者分析11年来进行的406次门腔分流术。肝外阻塞型13例,进行了16次分流术。其中8次脾肾静脉端端吻合(结扎切断左肾静脉并保留左肾),3次脾肾静脉端侧吻合,5次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吻合。根据手术效果,作者的结论是门静脉海绵状血管瘤病人若有绝对出血危险时,才应行预防性分流,否则无预防性分流的指征。且静脉如有增厚,微白,僵直,粘连时最好不分流,否则肯定要发生血栓并向外扩展。肝内阻塞型共进行390次分流术。病因多半是酒精中毒性或病毒性肝硬变。临床上有明显门静脉高压症、肝脏肉眼检查正常,组织学改变也很少的病人,作者认为也是肝内阻塞型,因长期门静脉高压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用结扎吻合口治疗分流术后门体脑病4例,3例痊愈,1例死亡,报告于下。临床资料例1.男性,41岁。晚期血吸虫巨脾食道静脉重度曲张,1983年4月8日行脾切除肠系膜下静脉左肾静脉侧侧吻合术。吻合口长径1.5cm,门脉压由分流前(?)kPa(41cmH_2O)降至分流后3.8kPa(39cmH_2O),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肝活检报告:慢活肝HBsAg 阳性。术后28天出现严重门体脑病,内科疗法效果不佳,6月7日再手术,探查吻合日通畅,肠系膜下静脉较第一次手术时明显增粗,近端由分流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吻合术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疗效.方法 分析2004年6月至2010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分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该病.结果 5例患者中,3例行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端侧吻合,2例行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端端吻合,分流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至18~24 cm H2O(1 cm H2O=0.098 kPa).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无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异常.前4例患者术后每间隔6~12个月复查B超,吻合口血流通畅,无血栓形成.结论 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左肾上腺静脉通常增粗,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分流术是合理、简单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