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凌  马茂 《安徽医药》2018,22(12):2354-2357
目的 探讨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发病率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2—201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连续查体,2016年新发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306例,其中胆囊息肉239例,胆囊结石67例,年龄范围为30~80岁,匹配职业、年龄、性别、空腹血糖、血压,健康对照组765例,测患者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测空腹血糖、血压,肝胆胰脾超声,STSS 19.0统计软件处理,χ2检验分析两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率;logistic相关回归分析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相关因素。 结果 BMI≥24 kg·m-2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率明显高于BMI<24 kg·m-2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9,P=0.001),NAFLD组与无NAFLD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32,P=0.092),超重合并NAFLD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率明显高于未超重且无NAFLD组(χ2=5.930,P=0.01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超重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关联(OR=24.457,95%CI:11.080~53.983,P<0.001),NAFLD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关联性不大(OR=0.633,95%CI:0.394~1.017,P=0.058)。 结论 肥胖是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NAFLD可能协同肥胖促进该类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李丽  张秀珊 《安徽医药》2019,23(8):1637-1640
目的 研究乳腺多形性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pleomorphic lobular carcinoma,P-IL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 选用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合肥市滨湖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期诊治的86例经典型浸润性小叶癌(classic 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C-ILC)和29例乳腺P-ILC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研究P-IL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因素。结果 与C-ILC相比,P-ILC病人TNM分期(χ2=3.902,P=0.048),肿瘤组织学分级(χ2=18.752,P<0.001),脉管浸润阳性率(27.6%比11.6%,χ2=4.183,P=0.044),Ki-67增殖指数(χ2=14.551,P=0.001)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率(χ2=9.135,P=0.015)均较高。单因素分析显示,P-ILC与C-ILC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P=0.038)。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和TNM分期具有独立预后意义(P=0.038,P=0.031)。P-ILC与C-ILC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2,P=0.481)。结论 与C-ILC相比,P-ILC病人TNM分期、肿瘤组织学分级、脉管浸润阳性率、Ki-67增殖指数和HER-2阳性率均较高。P-ILC具有较差的预后,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指导临床选择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醋酸阿比特龙联合多西他赛与泼尼松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中的应用及N-末端α位乙酰基转移酶基因10(acetyltransferase gene 10,Naa10)与治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2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mCRPC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经过雄激素剥夺治疗。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剂量75 mg·m-2,每3周1次;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次1片,每天2次;在注射多西他赛注射液化疗前1天、当天和后1天均口服醋酸地塞米松片,1日2次,总剂量7.5 mg。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空腹口服醋酸阿比特龙片,每次1 g,每日1次,治疗4个周期(12周)。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远期生存率等情况,随访3年,计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免疫组化法检测mCRPC癌组织中Naa10蛋白表达,将患者分成Naa10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分析其临床病理参数,单因素和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mCRPC预后的因素,分析Naa10蛋白阳性表达与治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治疗4个周期后,试验组患者9例完全缓解、40例部分缓解、8例疾病稳定及4例疾病进展,治疗总有效率为80.33%;对照组患者2例完全缓解、34例部分缓解、20例疾病稳定及5例疾病进展,治疗总有效率为59.02%,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556,P=0.01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出现骨髓抑制(χ2=0.209,P=0.648)、肝功能损伤(χ2=0.830,P=0.362)、胃肠道反应(χ2=0.370,P=0.543)、水钠潴留(χ2=0.209,P=0.648)及心脏毒性(χ2=0.899,P=0.343)等3级以上不良反应,但两组间差异未见显著性。mCRPC癌组织中Naa10蛋白阳性表达与治疗周期(χ2=9.106,P=0.003)、淋巴结转移(χ2=5.055,P=0.025)、T分期(χ2=4.391,P=0.036)、骨转移病灶数(χ2=19.863,P=0.000)、内脏转移(χ2=5.009,P=0.025)等具有显著相关性,但与年龄(χ2=3.059,P=0.080)、化疗方案(χ2=0.880,P=0.348)、EOCG评分(χ2=3.453,P=0.178)、民族(χ2=0.135,P=0.713)及Gleason评分(χ2=0.837,P=0.360)等没有显著相关性。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CRPC患者中位生存期与EOCG评分(χ2=7.464,P=0.006)、淋巴结转移(χ2=6.114,P=0.013)、化疗方案(χ2=7.049,P=0.030)、治疗周期(χ2=5.051,P=0.038)、T分期(χ2=1.196,P=0.035)、骨转移病灶数(χ2=9.611,P=0.008)、内脏转移(χ2=1.085,P=0.048)及Naa10蛋白阳性表达(χ2=15.600,P=0.000)等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转移病灶数(>10个)(OR=2.404,95% CI:1.424~4.056)、治疗周期(>8个疗程)(OR=0.458,95% CI:0.253~0.832)、化疗方案(试验组)(OR=0.360,95% CI:0.160~0.801)和Naa10蛋白阳性表达(OR=2.563,95% CI:2.106~3.117)是mCRPC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醋酸阿比特龙联合多西他赛与泼尼松应用于mCRPC治疗,可有效提高近期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同时Naa10蛋白高表达是mCRP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宜监测指标,及时调整和评估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余强  周明银  张颖 《安徽医药》2019,23(2):307-309
目的 探讨进展期远端胃癌第12亚组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信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137例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中清扫第12组淋巴结的进展期远端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37例进展期远端胃癌第12组淋巴结总转移率为16.06%(22/137)。沿肝动脉(12a)、沿胆总管(12b)、沿门静脉(12p)亚组转移率分别为12.41%、1.46%和2.19%,其中12a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12b组(χ2=10.32,P=0.001)和12p组(χ2=8.45,P=0.001)。高—中分化者第12组淋巴结转移率为5.13%(2/39),低于低分化者的20.41%(20/98)(χ2=4.97,P=0.021);浆膜受侵者第12组淋巴结转移率为21.79%(17/78),高于浆膜未受侵者的8.47%(5/59)(χ2=4.57,P=0.031);肿瘤直径≤5 cm者第12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14%(4/56),低于肿瘤直径>5 cm者的22.22%(18/81)(χ2=5.59,P=0.018)。结论 进展期远端胃癌D2根治术行第12组淋巴结的清扫是合理必要的,第12组淋巴结转移在三个亚组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有助于术中指导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ucleoside and nucleotide analogs,NAs)发生耐药后的突变模式,为规范抗病毒治疗和耐药管理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耐药突变的375例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耐药患者血清HBV聚合酶基因逆转录酶区进行扩增,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耐药组和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耐药组基因型耐药伴生物化学突破的构成比均高于恩替卡韦(entecavir,ETV)耐药组(χ2=12.111,P<0.001;χ2=7.992,P=0.005)。253例LAM耐药者中有16种突变类型,单位点突变134例(52.96%),以rtM204I 最多见,多位点突变119例(47.04%),以rtLl80M+M204V最多见;在rtM204突变模式中,rtM204I为单位点突变模式的主要位点(χ2=154.555,P<0.001),rtM204V为多位点突变模式的主要位点(χ2=4.317,P=0.038)。88例ADV耐药者中有24种突变类型,单位点突变61例(69.32%),以rtA181T最多见,多位点突变27例(30.68%),以rtL180M+rtM204V+rtA181T最多见;无论是单位点突变模式还是多位点突变模式,相对于rtN236T,rtA181T均是主要突变位点(χ2=42.749,P<0.001;χ2=6.033,P=0.014)。34例ETV耐药者中有5种突变类型,均为多位点突变,以rtL180M+rtM204V+rtS202I/G最多见;相对于rtT184,rtS202为主要突变位点(χ2=5.882,P=0.015)。ADV耐药者突变模式的复杂性最高,其次为LAM耐药者,最低为ETV耐药者。结论 NAs的耐药突变复杂多样,尤其是ADV,应接受和执行优选和优化治疗策略,以实现预防耐药,减少或避免挽救治疗。  相似文献   

6.
王坤  任琳  王金霞  吴永贵 《安徽医药》2019,40(8):924-927
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PD)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1年3月至2017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84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发生肺部感染的36例患者设为病例组,其余148例设为对照组,行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PD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C-反应蛋白(CRP)升高及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功能不全(OR=10.860,95% CI:3.290~35.843,P=0.000)、贫血(OR=1.041,95% CI:1.018~1.064,P=0.000)、CRP (OR=2.563,95% CI:1.074~6.116,P=0.034)是PD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D患者在贫血、心功能不全及CRP升高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肺部感染,临床应予以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冠心病(CAD)与ABO血型的关系。方法 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住院的病人779例,分为CAD组663例和非CAD组116例。分析ABO血型与CAD的关系。结果 与非CAD组比较,CAD组年龄较大,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低(均P<0.05)。两组间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691,P=0.053),女性人群中组间血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6,P=0.019)。校正CAD的传统危险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型A、AB为C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A:OR=2.168,AB:OR=2.726)。与非O血型比较,血型O(P=0.011)可显著降低CAD风险。结论 ABO血型与CAD的发病可能相关,且存在性别差异,A、AB血型是C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血型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冯微 《安徽医药》2018,22(10):2055-2057
目的 探讨早期阶段性康复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乳腺外科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女性患者60例,按所采取的不同康复锻炼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按照乳腺癌术后常规方法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运动耐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受限2例,占6.67%;外展肌群肌力下降2例,占6.67%。对照组患者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受限9例,占30.00%;外展肌群肌力下降8例,占26.67%。观察组术后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受限和外展肌群肌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455,P=0.020;χ2=4.320,P=0.038)。观察组术后3个月最大心率时间长于对照组,距离远于对照组,心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主观用力感觉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21,P=0.001;t=16.620,P<0.001;t=11.178,P<0.001;t=5.335,P<0.001)。观察组术后上肢水肿、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P=0.023;χ2=6.405,P=0.011;χ2=4.043,P=0.044)。 结论 加强早期阶段性康复锻炼可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运动耐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知信行健康宣教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门诊接诊的部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85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孕妇及围产儿的妊娠结局。结果 ①干预组孕妇治疗依从性85.95%、血糖控制满意度达标率74.59%均高于对照组60.54%、5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64,P=0.00;χ2=16.178,P=0.00);②干预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32%、剖宫分娩的发生率38.38%明显低于对照组16.76%、50.27%,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62,P=0.00;χ2=5.301,P=0.02);③干预组围产儿巨大儿发生率2.70%、早产率5.95%明显低于对照组7.57%、14.0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4,P=0.03;χ2=6.757,P=0.01)。结论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健康宣教有助于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孕妇血糖状况,从而减少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 应用Microsoft Access XP数据库和SPSS 19.0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开封市中心医院490例心脏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心脏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心脏手术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2例,总发生率为8.6%,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0例,感染率6.2%;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2例,感染率13.1%。单因素分析提示心脏瓣膜疾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先天性心脏病,在相同因素下,两者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6,P=0.010),多因素分析提示手术类型,手术时间与肺动脉高压是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脏瓣膜病术后肺部感染率高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间、肺动脉高压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The antitumor antibiotic, streptonigrin, interacted with zinc, copper, and manganese but not with calcium or magnesium, as indicated by spectral shifts and difference spectra. The titration data showed the formation of 1:1 complexes, and further titration continued to show spectral shifts until a molar ratio for zinc to streptonigrin of 5-10 to 1 was reached. Streptonigrin interacted with DNA only in the presence of a metal ion such as zinc. Streptonigrin titration with DNA at varying zinc molar equivalents revealed that one antibiotic molecule required 5-7 moles of zinc and 20-25 moles of DNA-phosphorus for complexation. Similar values were obtained from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唑来磷酸和普伐他汀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我院9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患者,随机分成唑来磷酸+普伐他汀组(A组)、唑来磷酸组(B组)和普伐他汀组(C组),分别按照各自的方案治疗并检测各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值、骨钙素含量。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值、骨钙素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值、骨钙素含量均较B、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两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值、骨钙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唑来磷酸和普伐他汀对骨质疏松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他巴唑(MMI)与丙基硫氧嘧啶(PTU)治疗甲亢的比较和选择.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至2010年收治的甲亢患者52例,随机分为MMⅠ组和PTU组,治疗6月观察症状缓解,甲亢恢复情况、副作用等.结果 任何一个选择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甲亢的患者,均可使用MMI,但妊娠早期,甲亢危象,对.MMI治疗不敏感者都除外.  相似文献   

15.
16.
Therapy with rosaprostol was applied in 25 patients with gastritis, namely 11 cases for about 30 days and 14 for 60 days, without further gastro-protective treatments. The drug induced an early complete disappearance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ymptoms, already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ten days of treatment, whereas the endoscopic and the histological findings revealed a high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at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 with normalization in nearly all the cases. The drug was well tolerated, and did not induce diarrhoea nor change haemodynamic parameters. These highly significant results emphasiz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drug.  相似文献   

17.
罗会海 《安徽医药》2010,14(1):100-102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和奥曲肽联合治疗肝硬化并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并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A(20例)、对照组B(20例),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和奥曲肽联合治疗,对照组分别单用奥美拉唑和奥曲肽治疗,三组分别连用3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A、B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18±7)h、(34±7)h和(25±6)h。总有效率分别为90.0%、65.0%和70.0%。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和奥曲肽联合应用是治疗肝硬化并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峰  杨季红  刘渤  马芳  耿艳  李建坤 《河北医药》2013,35(16):2410-2412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肝癌(HCC)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6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Hpa和PCNA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法检测不同Hpa、PCNA表达组的生存差异,最后以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Hpa和PCNA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肝组织中弱表达或不表达。HPA和PCNA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组织分化程度、门静脉瘤栓、肝内或淋巴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发现Hpa和PC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患者的生存相关,即表达强者预后差(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Hpa和PCNA的高表达、肝癌组织分化程度、门静脉瘤栓、肝内或淋巴转移等因素是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Hpa和PCN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升高,Hpa和PCNA高表达与肝癌预后呈负相关,是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Hpa和PCNA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肝癌生物学行为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9.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arallel group study has been done comparing the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7.5 mg/kg ibuprofen syrup (n=77) and 10 mg·kg–1 acetaminophen syrup (n=77) in 154 children (6 months to 5 years) with fever (38°C) associated with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reated with antibiotic therapy.The area under the percentage reduction in temperature curve captured the net effect of each drug and provided the best estimate for comparison of efficacy during a defined period. Temperature evolution over tim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evertheless, the temperature reduction over the first 4 h of treatment (H0–H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fter ibuprofen (60%) than acetaminophen (45%). Both ibuprofen and acetaminophen were well tolerated.In conclusion, significant antipyretic activity, good tolerability and its availability as a syrup make ibuprofen an effective means of fever control in children.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