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近年来,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是一个研究的热点,开发新的利尿剂是其战略目标之一。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tolvaptan选择性阻断肾小管上的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受体,具有排水不排钠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水肿的患者,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能够减轻体重和水肿,使低钠血症患者的血钠正常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肽素预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不良事件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138例,按照类型分为终点事件组与非终点事件组。对两组患者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肽素水平对患者的疾病判断和预后评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纽约心功能Ⅳ患者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纽约心功能Ⅲ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肽素的ROC曲线下面积相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和肽素水平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危险分层和判断方面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对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的治疗已经从单独地改善血流动力学进展到对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内皮素(ET)是心力衰竭发生机制中重要介质,本文就内皮素受体拮抗剂Tezosentan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的药理学以及副作用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结果发现Tezosentan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因此临床医师在使用此药时应严格掌握临床适应证和禁忌症,同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明确Tezosentan在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中的治疗地位。  相似文献   

4.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是因急性的严重心肌损害或突然加重的负荷,使心功能正常或处于代偿期的心脏在短时间内发生衰竭或使慢性心衰急剧恶化,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往往是心衰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发现B型利钠肽(BNP)在心力衰竭的诊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将就此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B型利钠肽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彩娟  王凤芝 《医学综述》2008,14(8):1250-1252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临床综合征。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B型利钠肽水平显著增加,其可作为血浆标志物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严重程度的判断,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的评估。外源性的脑钠肽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症状,现已有相关药物问世,其疗效已得到证实。但在治疗的同时也可以引起一些不良后果,是否能够在临床上推广,仍需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循证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心力衰竭(HF)患者中心肾综合征(CRS)非常常见,其与预后不良有关。目前,CR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由于肾功能恶化和利尿剂抵抗,CRS的治疗更加困难。包括B型利钠肽、超滤、持续的呋塞米输注、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和腺苷受体拮抗剂等的综合治疗可能效果较好。CRS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人重组B型利钠肽在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重组B型利钠肽 (hBNP)能结合血管、肾以及其他组织上利钠肽受体 ,模拟内源性利钠肽效应。经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 ,静脉内用药能产生有效的、剂量依赖性的血管扩张作用 ,反映在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全身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右心房压和平均肺动脉压。扩张血管的同时不影响心率 ,且由于有直接的利钠作用而产生利尿 ;可增加心输出量和降低肾素水平。对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 ,hBNP静脉治疗能改善症状 ,有良好的耐受性。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剂量依赖性的低血压。作为一种新的血管扩张剂 ,hBNP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重组人脑钠利肽(新活素)具有扩血管,利钠利尿和神经激素样良好作用,静脉给药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可以改善患者血液动力学及临床状态.神经激素的负向激活是急性失代偿性心衰的.必要组成鄙分,因此顿抑这种激活是一个重要的治疗目的,脑钠紊是由心室生成对压力和容量负荷产生反向调节的一种激素,内源脑钠肽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中显著升高,即使这样也无法充分抑制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静脉输入新活素通过几倍的增加血液循环中脑钠素(BNP)水平,增加BNP激素的反向调节,临床研究它能降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心室压力,扩张动静脉,抑制肾素、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和内皮素一1的作用及改善肾血流及肾小管功能.迅速缓解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存率,所以新活素有望成为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9.
黄华山 《医学文选》1999,18(4):646-648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部分阻断血管紧张素(Ang)的形成,对高血压、动脉疾病、心脏肥大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1],但有部分患者因干咳等副作用而不能坚持用药,加上其不能阻断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途径产生Ang,从而促使研制完全阻断Ang效应的Ang受体拮抗剂。近年来,Ang受体拮抗剂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1 血管紧张素的产生1.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途径 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的作用下,裂解为10肽的血管紧张素(Ang),再经ACE的作用,Ang自羟基脱去2个氨基酸形成8肽的Ang…  相似文献   

10.
李为美  林玲  李敏 《中国热带医学》2005,5(5):1154-1155,1153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血管紧张素2(AngⅡ)受体是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主要活性介质,在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中起重要病理生理作用。随着AngⅡ受体的克隆和非肽类AngⅡ型(AT1)受体拮抗剂的问世,使受体水平拮抗循环和局部AngⅡ的作用成为目前治疗高血压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受体拮抗剂种类较多,其基本药理作用相同,都是通过与AT1受体特异性结合而拮抗AngⅡ的升血压和损害靶器官作用。现就AT1受体及其拮抗剂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各种口服药物的应用情况及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符合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的390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口服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洋地黄类药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及静脉药物(包括硝酸酯类、硝普钠、冻干重组脑钠肽、利尿剂、营养心肌药物、西地兰)的应用情况.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因仍以冠心病为首,共2408例,占61.6%;住院患者以Ⅲ级、Ⅳ级心衰为主,Ⅲ级1673例(42.8%),Ⅳ级1165例(29.8%);临床心衰阶段(C期)3227例(82.5%),难治性终末心衰阶段(D期)682例(17.5%);在口服药物的使用方面,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使用较前逐渐上升,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使用于2010年,2011年有所下降,2012年再次上升,可见对于慢性心衰的治疗与指南的符合情况以利尿剂为最好,其次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ACEI/ARB的应用仍不理想.洋地黄类药物及硝酸酯类药物应用仍不可缺少.静脉用药均应用于Ⅲ级及Ⅳ级心功能不全,利尿剂、硝酸酯制剂、营养心肌药物应用率相似,硝普钠、洋地黄制剂应用率逐年下降,冻干重组脑钠肽应用逐年上升.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前与指南逐渐符合,但仍有一定差距,脑钠肽作为新的改善心功能不全药物日益受到重视,但因条件限制还不能普遍应用,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还需要继续规范化,加强医师培训及患者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5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hBNP组(n=23)以rhBNP1.5μg/kg静脉注射后,再以0.0075μg/kg连续滴注;对照组(硝普钠NIT,n=22)静脉持续泵入硝普钠,起始剂量10μg/min,每次增加5μg/min,直到达到临床效应,连用72h。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全身情况、血流动力学、心脏收缩功能相关指标。rhBNP组安全性评估采用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并对过程中所有不良事件进行记录。结果治疗72h后rhBNP组临床疗效、心率和尿量优于对照组(P〈0.05);rhBNP组治疗后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在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能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尿量和临床状况,心脏超声提示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注射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12例急性心力衰竭且行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其年龄、性别、既往史、入院第1、2、3、5、7、10天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氧合指数、无创正压通气时间等.根据患者是否使用rhBNP,分为药物组58例,对照组54例,比较2组患者NT-proBNP、氧合指数、无创正压通气时间.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绘制拟合曲线,并分析NT-proBNP及氧合指数的单位时间内变化率与无创正压通气时间的相关性.结果:药物组患者单位时间内NT-proBNP下降水平、氧合指数的上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74,95%CI(1.797,1.910),P〈0.01]、NT-proBNP变化率[OR=1.363,95%CI(1.936,2.358),P〈0.05]、氧合指数变化率[OR=2.088,95%CI(1.273,1.847),P〈0.05]均与无创正压通气时间呈相关关系.进一步绘制NT-proBNP的变化率与无创正压通气时间的拟合曲线,提示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0.05),氧合指数的变化率与无创正压通气时间的拟合曲线亦提示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早期静脉注射rhBNP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可以较快降低NT-proBNP水平,并使氧合指数上升,且缩短患者的无创正压通气时间,临床疗效快速安全,对于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善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的变化及冻干重组人脑钠肽治疗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干预组)和老年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各8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使用冻干重组人BNP粉针进行治疗。结果干预组BNP和LVEF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BNP增加,LVEF下降;治疗前后干预组的BNP、LVEF和心率均有明显差异;随访中,干预组中治疗前BNP水平高于正常范围的患者与正常的患者相比,死亡率、年平均住院次数和年总住院时间均有差异;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的动态变化不仅可反应心功能分级情况,其增高的程度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评定心衰的进程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且临床中冻干重组人脑钠肽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王玲玲 《中外医疗》2014,(9):21+23-21,23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仅观察组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分析治疗前后的呼吸症状改善情况,左室心功能和血浆生化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80.65%VS.54.84%,P〈0.05),左室心功能和血浆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较好,可耐受。  相似文献   

16.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1~10月收治的难治性心力衰竭96例,分为常规治疗组48例采取常规治疗,脑利钠肽治疗组48例采取常规治疗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脑利钠肽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41%,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0.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控制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临床疗效确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及脑钠肽(BNP)在临床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CHF患者71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3组(Ⅱ-Ⅳ)。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患者血浆β-EP浓度,采用床旁Triager BNP测定仪测定同期血清脑钠肽的含量。结果CHF各组血浆β-EP和BNP含量与封照组相比显着性升高,并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1)。CHF组总体血浆β-EP与BNP呈显着性践性正相关(p〈0.01);血浆β-EP和BNP水平与EF值及FS呈显着性线性负相(p〈0.01)。血浆申β-内啡肽含量越高则半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p〈0.01)。结论血浆β-内啡肽和BNP的水平是诊断CHF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并可用于心功能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