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栀子甘草豉汤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栀子甘草豉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实验组复发率为4.7%,低于对照组的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栀子甘草豉汤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枸缘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减,6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赭培气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肝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2例肝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予以参赭培气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后症状积分变化、胃镜下结果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镜结果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痛、噎膈、恶心呕吐3个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赭培气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肝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中医辨证分型均为肝胃郁热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针灸联合中药汤剂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8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内镜积分、反流性疾病问卷调查(BDQ)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镜积分与BDQ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治疗组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7.0%和6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率显著,长期效果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平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组予中药平逆方。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内镜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1治疗组中医证候、内镜总有效率均为93.33%,对照组分别为86.67%和90.00%,治疗组中医证候及内镜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7.14%和73.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可显著改善症状,修复内镜下黏膜损伤,且停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的疗效。方法:将9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疗程8周,随访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5%,对照组为76.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比较:两组症状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内镜下食管黏膜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0%,对照组为82.6%。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效果较好,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疏肝清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返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疏肝清胃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疾病疗效及内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均为90.0%,对照组分别为86.7%、7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清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给予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观察和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疗效,胃镜疗效以及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胃镜疗效、肝肾功能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旋覆代赭汤加减可以改善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左金丸合旋覆代赭汤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左金丸合旋覆代赭汤加减(黄连10 g,吴茱萸5 g,旋覆花15 g,代赭石15 g,法半夏10 g,党参10 g,乌贼骨15 g,瓦楞子15 g,炙甘草6 g,生姜3片,大枣3枚)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莫沙必利片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金丸合旋覆代赭汤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柴莱方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柴莱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米拉唑、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莱方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旋覆代赭汤联合小柴胡汤治疗肝胃郁热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胃郁热证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方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时间为(11.09±1.89)d,症状改善时间为(7.32±0.98)d,治疗总有效率为94.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胃郁热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旋覆代赭汤联合小柴胡汤治疗,可起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药用效果,增加益气和胃、降逆化痰的功效,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配合背俞指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郁热证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连续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30例,痊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在中医主症积分、次症积分、证候总积分比较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配合背俞指针疗法治疗肝胃郁热证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胸痛、反流、胃灼痛等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复发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肝和胃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以清肝和胃方口服,对照组雷贝拉唑片10 mg,每天2次,莫沙比利10 mg,每天3次,饭前0.5 h服用。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2%,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镜观察指标积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和胃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挖掘方"和"共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探讨临床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方配伍规律。方法:采用以聚类分析方法挖掘的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方(简称"挖掘方")和"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方(简称"共识方"),进行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临床治疗比较研究。结果:总有效率"挖掘方"86.4%(19/22),"共识方"85.7%(18/2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基于聚类分析方法挖掘得到的中医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方:黄连、吴茱萸、栀子、丹皮、半夏、乌贼骨、瓦楞子、白及、蒲公英、瓜蒌、竹茹、麦冬、大黄和神曲,其临床疗效理想,也可作为中医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参考组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调肝清胃汤联合多潘立酮、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胆汁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给予多潘立酮、铝碳酸镁口服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调肝清胃汤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2.0%(47/51)、94.1%(4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6/49)、71.4%(35/4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调肝清胃汤联合西药可以有效改善胆汁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疏肝和胃颗粒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试验组予生活饮食指导合疏肝和胃颗粒,对照组予生活饮食指导合奥美拉唑。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以及胃镜下食管黏膜分级变化情况。结果入组患者94例均完成了8周疗程,其中疗程结束后实际完成胃镜复查76例。试验组临床及胃镜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80.00%,对照组分别为76.60%、63.89%,试验组临床疗效及胃镜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值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颗粒可以明显提高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食管黏膜炎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胃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和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和胃饮治疗,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3%,对照组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型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娜  郝晋东 《中国针灸》2010,30(4):285-288
目的:验证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1例)及药物组(30例)。针刺组针刺足三里、中脘、胃俞、内关穴为主,每日1次;药物组口服奥美拉唑20 mg,每日1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综合疗效、胃镜、病理及复发率等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针刺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3%(28/31),药物组为90.0%(27/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镜、食管黏膜病理结果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2周的复发率比较,针刺组(9.1%)低于药物组(42.9%)(P0.05)。结论: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消噎颗粒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消噎颗粒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西沙比利。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内镜检查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96.67%。结论消噎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