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探讨草药瑞香狼毒丙酮提取物(AESC)与西药卡马西平(CBZ)、丙戊酸镁(VPM)配伍使用后抗癫痫效果,并与西药单药进行比较。方法:观察AESC和CBZ、VPM不同的配伍方式和剂量,对大鼠癫痫模型、小鼠电休克惊厥模型、小鼠戊四唑惊厥模型和小鼠印防已毒素惊厥模型的作用,并观察AESC对健康自愿受试者CBZ和VPM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AESC 500 mg/kg与CBZ 30 mg/kg及VPM 68 mg/kg配伍后对上述三种模型的抗惊厥效应明显优于单用CBZ、VPM组(P<0.01)。结论:采用AESC与小剂量抗惊厥西药CBZ或VPM合理配伍使用可提高抗惊厥效应及减少抗惊厥西药剂量,从而减少西药剂量相关的副作用,具有抗惊厥效应好、抗癎谱广、减少副作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久咳颗粒的镇咳、抗炎和祛痰药理作用。方法:180只ICR小鼠(雌雄各半)根据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以及久咳颗粒高(28 g生药·kg~(-1))、中(14 g生药·kg~(-1))、低(7 g生药·kg~(-1))三个剂量组(n=10),预防性给药7d后,分别考察氨水致小鼠咳嗽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气管酚红法中各模型动物的咳嗽潜伏期、咳嗽次数、耳肿胀度和酚红排泌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咳嗽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咳嗽次数明显增加(P0.01),耳肿胀度明显增加(P0.01)而酚红排泌量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久咳颗粒高中剂量组小鼠的咳嗽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咳嗽次数明显减少(P0.05)和耳肿胀度降低(P0.05),且久咳颗粒各剂量组酚红排泌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久咳颗粒具有显著的镇咳、抗炎和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五味子对中毒大鼠肝细胞核基质蛋白和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毒组和治疗组.中毒组和治疗组大鼠经腹腔一次性注射200 mL/L CCl4 (0.2 mL/100 g体质量)致毒.治疗组以五味子提取液[0.5 mL/(100 g·d)]灌胃,中毒组以同量生理盐水灌胃,不同时间处死大鼠,光镜、电镜下观察肝脏细胞结构,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amin B蛋白的表达和电泳分析核基质蛋白成分.结果光镜和电镜下,五味子提取物治疗后大鼠肝细胞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五味子提取物促进了中毒大鼠肝细胞Lamin B蛋白的表达、并有调节大鼠肝细胞核基质蛋白代谢的作用.结论五味子可能通过促进CCl4中毒大鼠肝细胞Lamin B蛋白的表达和影响核基质蛋白的代谢而促进损伤肝细胞修复,对于CCl4中毒大鼠肝细胞核基质蛋白和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对胃癌SNU-1 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探讨其诱导胃癌SNU鄄1 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五味子乙素组和顺铂组加入到SNU-1 细胞中,作用24 h 后,MTT 法测定药物组对胃癌SNU-1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五味子乙素诱导胃癌SNU-1 细胞凋亡率,Transwell 法检测五味子乙素对SNU-1 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采用间接荧光标记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 法检测胃癌SNU-1 细胞中Caspase-3、Bcl-2、Bax、E-cadherin、N-cadherin 和MMP-9 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50 和100 μg/ ml 的五味子乙素和顺铂对胃癌SNU-1 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10、50 和100 μg/ ml 的五味子乙素作用胃癌SNU-1 细胞后,细胞转移能力显著下降,10、50和100 μg/ ml 的五味子乙素作用胃癌SNU-1 细胞48 h 后均能诱导胃癌SNU-1 细胞凋亡;ROS 水平随着五味子乙素的浓度增加而增加明显;10、50 和100 μg/ ml 的五味子乙素上调Caspase-3、Bax、E-cadherin 的表达,下调Bcl-2、N-cadherin 和MMP-9 的表达。结论:五味子乙素可能是通过Caspase-3 级联凋亡途径、线粒体途径和ROS 水平提高来诱导胃癌SNU-1 细胞凋亡,也可能通过破坏细胞间和基底膜黏附性及增加肿瘤细胞间的稳定性,来抑制胃癌SNU-1 细胞的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赶黄草配伍葛花制备的含药血清对乙醇诱导的L-02肝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制备不同配比含药血清后,将L-02肝细胞分为6组进行实验: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赶黄草配伍葛花1∶1组、2∶1组和1∶2组,凯希莱组。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乙醇诱导的L-0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酶标法检测培养液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受损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赶黄草配伍葛花对L-02肝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LT、AST及MDA水平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药物组ALT、AST及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机理研究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NF-α和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Nrf2和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配伍组TNF-α和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Nrf2和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赶黄草配伍葛花含药血清可能通过下调TNF-α和IL-6的表达,上调Nrf2和HO-1的表达,从而降低L-02肝细胞的炎症反应并减轻氧化应激,进而发挥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咳喘宁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方法:月丙烯醛引咳法和丙烯醛引咳法观察镇咳作用,用气管对酚红的排泌量观察祛痰作用,用组胺引喘法观察平喘作用。结果:咳喘宁能明显减少丙烯醛所致豚鼠咳嗽次数和氨水诱导的小鼠咳嗽次数,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增加小鼠气管对酚红的排泌量,抑制组胺诱导的豚鼠哮喘。结论:咳喘宁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7.
孕11-14w终止妊娠曾经是令医生棘手的早中期妊娠。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取得突出成果后,这两种药物配伍亦用于终止中期妊娠。我院于2000年3月~2002年9月,采用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药和米索前列醇口服配伍米非司酮,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资料:247例患者,年龄17~39岁健康妇女,均由B超确诊为孕11-14w,无用药禁忌,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上药配伍米非司酮组111例(A组),米索前列醇口服配伍米非司酮组98例(B组),两组孕妇年龄、孕产次、孕周无明  相似文献   

8.
五味子对成年小鼠睾丸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明种健康成年(4-5月)雄性小鼠17只,随机分为给药组10只和对照组7只,用五味子水剪剂为给药组小鼠灌胃30天,取睾丸作常规石蜡切片,组织学观察,并用体视学方法测量睾丸曲细精管直径,结果显示,五味子使睾丸重量增加了57.1%。使曲细精管直径增加了41%,并且光镜下生精细胞的层数及精子的数量有所增加,以上结果提示五味子有促进精子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药联合应用在因EM行IVF-ET患者妊娠结局中的作用。方法将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IVF-ET的患者103例随机分为针药联合治疗组(33例)、中药治疗组(36例)和空白对照组(34例)三组,对三组在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针药联合治疗组在受精率、优质胚胎数和临床妊娠率方面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 1〈0.01;P 2〈0.05;P 3〈0.05);针药联合治疗组在受精率、优质胚胎数和临床妊娠率方面高于中药治疗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获卵数无明显差异。结论针药联合应用对因EM行IVF-ET患者的妊娠结局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雪胆素片抗炎镇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雪胆素片抗炎、镇咳作用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通过观察雪胆素片对小鼠耳廓肿胀、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研究其抗炎作用;通过小鼠氨水引咳法,观察其镇咳作用。结果:雪胆素片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以及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趾肿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氨水致咳的小鼠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结论:雪胆素片具有抗炎、镇咳的作用,为其临床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疾患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解毒中药虎杖配伍活血中药山楂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E(-/-)小鼠]病理形态的影响和炎症因子的变化,以探讨中药虎杖配伍山楂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病变的可能调控机制。方法:将高脂饲养的ApoE(-/-)小鼠分为虎杖组、山楂组、虎杖加山楂配伍组、血脂康组、高脂饲料模型组,并设ApoE(-/-)小鼠普通饲料对照组和C57BL/6J小鼠普通饲料对照组,共分7组,每组12只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7周,取血检测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取主动脉,光镜观察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高脂饲养各组小鼠及普通饲料模型组小鼠主动脉均可见不同程度的AS病理改变。各治疗组给予虎杖、山楂、虎杖加山楂配伍、血脂康后均能减轻小鼠主动脉病变情况。高脂饲料模型组血清NF-κB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普通饲料组;各给药组均能明显降低NF-κB和hs-CRP表达水平,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其中以虎杖加山楂配伍组降低最明显。结论:虎杖加山楂配伍可能通过降低NF-κB和hs-CRP表达,发挥抗AS的形成、发展和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五味子酮是否具有保护神经元免受氯胺酮损伤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神经元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氯胺酮、五味子酮后培养24 h,观察神经元形态特征和检测神经元存活率。结果神经元经不同浓度氯胺酮处理后胞体立体感消失,颜色变暗,细胞轮廓不清,较高浓度氯胺酮组神经元轴突断裂,部分死亡。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氯胺酮剂量的增加神经元存活率逐渐下降(P〈0.05)。20μmol/L氯胺酮分别加入30、50、70μmol/L五味子酮处理组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高于20μmol/L氯胺酮组(P〈0.05),且70μmol/L五味子酮组神经元存活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氯胺酮具有损伤体外培养神经元的作用且成剂量依赖性,五味子酮具有保护神经元免受氯胺酮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和中医信息化的逐渐深入,很多数据挖掘方法已被应用到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领域。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理论,提出一种偏序结构图分层表示的方剂配伍知识可视化方法。以《张仲景方方族》中小青龙汤类方剂为例,说明知识发现过程。以该类方剂中的方剂与药物、证候与药物为对象和属性分别构建偏序结构图,依据属性特征定义及偏序结构图的层次关系分析方剂配伍规律。结果表明,根据方剂与药物偏序结构图的层次和涵盖支路情况,可以直观地发现小青龙汤类方剂中包含1味核心药五味子;高频药物包括细辛和半夏,其中细辛出现频次为13次,半夏出现频次为10次;常用的药对有8对,药组有3组。从不同簇集角度分析可以发现,小青龙汤类方剂可以聚类为5大簇集,每个簇集的方剂组成、主治功效等具有共性。根据证候与药物偏序结构图可以发现,除小青龙汤证候外,12个证候均是在小青龙汤证候基础上加减变化而成的。可见,偏序结构图可视化表示方法可清晰地反映出方剂与药物、药物与证候之间的配伍群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山药配伍对小剂量多次链脲佐菌素(MLD—STZ)诱导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应机制。方法以低剂量链脲佐菌素多次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制备好模型小鼠分为山药组(1.4g·kg^-1·d^-1)、黄芪组(2.8g·kg^-1·d^-1)、配伍组(山药加黄芪4.2g·kg^-1·d^-1)及模型组(等量蒸馏水进行灌胃),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每周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及体质量,4周后处死小鼠。形态学方法观察胰岛病理结构变化,TUNEL检测胰岛细胞凋亡,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的含量;MTF测定脾细胞对刀豆蛋白A(ConA)的增殖反应,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脾细胞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处理组对血糖的升高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体质量的降低也有改善作用。胰岛病理结构显示各药物处理组均能改善胰岛病理损伤,对胰岛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其中配伍组效果明显。各药物处理组对NO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山药组、配伍组明显上调SOD表达;黄芪组、配伍组脾细胞对ConA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同时Th1/Th2分泌因子比值下调。结论黄芪、山药配伍能有效防治糖尿病,其机制是通过抗氧化及免疫调节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气血并治方与方中活血药、理气药等三组水溶性提取物对正常大鼠脂质代谢、血液流变性及血管活性物质等的影响。方法:实验用Wistar大鼠,采用灌胃给药方式,检测给药后14天三组药物的指标变化。结果:全方和方中活血药组对大鼠胆固醇、理气药组对甘油三酯有降低作用及对高密度脂蛋白有升高作用(P<0.01,P<0.05):全方和方中活血药对血小板聚集有降低作用,并可降低大鼠的红细胞聚集性,理气药对血小板活化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气血并治方与方中活血药、理气能降低大鼠血脂、抑制血管活性和改善血液流变性,其影响环节和作用强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五味子乙素对三阴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裸鼠成瘤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MTT实验验证五味子乙素对三阴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毒性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五味子乙素对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裸鼠移植瘤模型分析五味子乙素对乳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Bax、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五味子乙素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促进细胞的凋亡,较好地抑制乳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明显缩小肿瘤体积。五味子乙素处理后肿瘤裸鼠模型的肿瘤组织中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说明五味子乙素促进移植瘤细胞凋亡。结论五味子乙素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并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观察黄芪与三七总皂甙配伍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左心室舒张功能与收缩功能的改善作用。将 8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随机分为 4个治疗组 :单用西药治疗组 (对照组 )与 3个中药治疗组———黄芪组、三七总皂甙组和黄芪配伍三七总皂甙组 (配伍组 )。 4组均给予同样的常规西药方案治疗 ,黄芪组加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 (每日 2 0ml,含黄芪 40 g) ,三七总皂甙组加静脉滴注络泰注射液 (三七总皂甙粉针剂 ,每日 40 0mg) ,配伍组加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与络泰注射液 ,疗程 2周。治疗前后各检查一次左心室舒张功能与收缩功能 (超声心动图法 )。作治疗前后及组间统计学比较。结果表明治疗前各指标在 4个治疗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及黄芪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各指标无显著变化 ;三七总皂甙组与配伍组治疗后PEVE、E/A显著升高 ,PFVA显著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配伍组在提高E/A方面优于三七总皂甙组 (P <0 .0 5 )。对照组及三七总皂甙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各指标未见显著变化 ;黄芪组与配伍组治疗后EF、SV、CO、CI均显著升高 (P <0 .0 5或P <0 .0 1) ,两组升高幅度未见显著差异。三七总皂甙能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黄芪能改善其左室收缩功能 ,两药配伍兼能改善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配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药流不全的可行性.方法 对124例宫内残留物平均径线≤1 5mm的药流不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用米索前列醇配伍桂枝茯苓胶囊进行保守治疗治疗;对照组:清宫术治疗.研究两种方法治疗效果.结果 米索组与清宫组宫腔残留物排净的成功率、并发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药流后宫腔残留物平均经线≤1 5mm的患者,用米索前列醇配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成功率、感染率与清宫术无显著性差异,故米索前列醇配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药流不全是可行的,可减少患者痛苦,提高药流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与常用抗菌药物配伍后,是否产生药效降低或毒性增加等变化。方法:在室温下,体外实验:将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于临床常用使用浓度与常用抗菌药物配伍后,在0、30、60、120min分别观察外观、PH值、渗透压摩尔浓度、浊度、含量等变化;体内实验:将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于2个浓度(临床常用浓度,2倍临床常用浓度)的常用13种抗生素配伍后,静脉滴注家兔,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5、18、30和60min的心电图及呼吸频率。结果:在室温下,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与13种抗菌药物配伍后,在不同时间内观察到的理化性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静脉滴注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与抗菌药物配伍后的溶液,在不同时间内测定的呼吸及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室温条件下,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与常用抗菌药物配伍稳定,不会产生药效降低或毒性增加等变化。  相似文献   

20.
愈麻沙芬在36.26mg/kg时,对小白鼠气管的酚红排泌有明显促进作用,对蛙纤毛运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小鼠有明显镇咳作用,使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在72.5mg/kg即可抑制醋酸诱发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也能显著抑制角又菜胶所引起的大鼠足肿胀,对兔耳血管有收缩作用。实验还表明该药能使组胺对豚鼠鼻粘膜致敏的反应减轻、抓鼻次数和喷嚏次数减少。表明该药是一个具有镇咳、祛痰,减轻鼻塞作用的抗感冒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