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由IgE介导的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近年研究表明,维生素D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参与调节变应性鼻炎的固有免疫(抗菌活性、抗原呈递作用及炎症介质释放等)和适应性免疫(活化T、B细胞的调节),有关维生素D影响变应性鼻炎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在变应性鼻炎中辅助治疗的新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维生素D参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及在治疗上的新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的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专家共识。本共识从鼻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原理、药理特点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鼻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临床应用要旨和注意事项,旨在进一步规范变应性鼻炎的诊疗,指导医师进行合理的用药,以提高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疗效和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慢性鼻窦炎(CRS)和变应性鼻炎(AR)作为上气道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生发展机制与炎症小体Nod样受体(NLRs)过度激活相关。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作为NLRs家族中最受关注的炎症小体,近年来在CRS和AR中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本综述既往文献,阐述NLPR3炎症小体在CRS和AR的发病机制、病情进展和疾病治疗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为临床工作中探索治疗靶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外泌体是由膜包绕的纳米级囊泡,其可通过旁分泌等途径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并调节受体细胞功能,还可参与变应性鼻炎的炎症反应,诱导炎症细胞的迁移。本文拟从外泌体的结构和功能入手,阐述其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期待为探寻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变应性鼻炎是接触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炎症引起的鼻部症状性疾病;此外,尚有IgE依赖的Th2免疫应答导致的炎症反应[1].  相似文献   

6.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变应原致敏和激发引起的、有神经介质参与的特异性IgE介导的、Th2类型鼻黏膜慢性炎症。AR的外科手术作为二线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顽固性鼻塞和鼻黏膜高分泌及高敏感性反应,临床上推荐酌情使用。但目前AR的外科手术还存在一些争议性问题,诸如适应证的选择、并发症规避及疗效评价等。有鉴于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AR的外科手术治疗专家共识。本共识从AR手术治疗历史、相关解剖与生理病理学原理等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AR手术治疗中的相关机制、手术方式与适应证选择,以及并发症处理与注意事项等,旨在指导并规范临床医师开展AR外科手术治疗,以期进一步拓展AR的治疗方式并提高相应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鼻炎学术名称叫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递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1〕。当前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避免接触变  相似文献   

8.
对变应性鼻炎的再认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方面的新进展。方法回顾历史并对变应性鼻炎发病的相关因素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结果变应性鼻炎与下呼吸道炎症尤其是哮喘之间存在广泛的联系。结论建立呼吸道炎症反应的大概念对变应性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变应性鼻炎为工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以嗜酸粒细胞(EOS)浸润为主的慢性呼吸道炎症。病因复杂且有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参与发病过程。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IL-13是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的Th2细胞因子,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几年来,趋化因子家族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对EOS有特异性趋化作用,并且对EOS的趋化作用强于其他趋化因子。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初步探讨Eotaxin和IL-13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与疾病严重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变应性鼻炎临床上以鼻痒、喷嚏和流涕为典型特征,是一种变应原特异性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目前治疗包括变应原回避、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基于不同免疫表型的精准治疗代表了变应性鼻炎治疗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1.
变应性鼻炎的新概念--系统性炎症反应的鼻部表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既往认为变应性鼻炎是局部的炎症反应,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将其定位于慢性呼吸道疾病,最近修订的《变应性鼻炎的诊疗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明确其为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虽然普遍认为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是一个疾病实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有骨髓、血液循环参与炎症反应,但都没有明确指出其为系统性炎症反应在鼻部的表现。Mygind1978年提出骨髓、血液循环参与鼻炎和哮喘发病过程,他指出在变应性炎症中嗜酸粒细胞白骨髓经血液循环到达病变器官的多少决定于病变器官的面积,  相似文献   

12.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多基因调控并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鼻部变态反应性疾病。PM2.5被公认为大气环境中严重危害健康的污染物。鼻腔作为呼吸道防御的第一道门户,首先接触空气中的PM2.5,进而发生吸附、吸收反应,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角色。PM2.5对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影响已受到密切关注,PM2.5与变应性鼻炎相关性及作用机制已有探索性研究。PM2.5可引起氧化损伤鼻黏膜细胞屏障功能,通过基因甲基化参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深入研究PM2.5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可为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一):发病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分别从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和鼻用皮质类固醇的药理作用机制三个方面介绍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结果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存在相关性。分子免疫学的研究进展,揭示了细胞因子调节网络对基本免疫反应的调节机制,表明变应性鼻炎是体外环境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异常免疫反应,造成Th1和Th2免疫反应失衡而引发的以鼻腔粘膜Th2免疫反 应为主的变应性炎症反应。变应性疾病在西方国家的地理分布特征和过去三十年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Th1和Th2免疫反应间的平衡机制受多因素影响。结论发育期的儿童接受适当的环境因素刺激,可能通过激发Th1细胞介导的保护性免疫反应,调节Th1和Th2免疫平衡状态,有助于拮抗变应原激发的Th2免疫反应,据此提出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卫生假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分别从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和鼻用皮质类固醇的药理作用机制三个方面介绍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结果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存在相关性。分子免疫学的研究进展,揭示了细胞因子调节网络对基本免疫反应的调节机制,表明变应性鼻炎是体外环境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异常免疫反应,造成Th1和Th2免疫反应失衡而引发的以鼻腔粘膜Th2免疫反应为主的变应性炎症反应。变应性疾病在西方国家的地理分布特征和过去三十年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Th2和Th2免疫反应问的平衡机制受多因素影响。结论 发育期的儿童接受适当的环境因素刺激,可能通过激发Th1细胞介导的保护性免疫反应,调节Th1和Th2免疫平衡状态,有助于拮抗变应原激发的Th2免疫反应,据此提出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卫生假说。  相似文献   

15.
慢性鼻窦炎和变应性鼻炎是两种常见的慢性上呼吸道疾病,存在着某些内在联系以及类似炎症机制。有必要完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术前变态反应检查以及治疗:包括避免过敏原(环境和食物)、免疫治疗、鼻腔冲洗、鼻用糖皮质激素、针对鼻窦病原体的抗菌药物、抗变态反应(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和抗胃食管反流。此外,维生素D诱导细胞分化、参加免疫调节和调节内分泌系统也在慢性鼻窦炎和变应性鼻炎的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细胞焦亡是由半胱氨酸蛋白酶介导的促炎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包括caspase-1介导的经典途径和caspase-4/5/11介导的非经典途径。细胞焦亡在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论文介绍细胞焦亡的概念,及其在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可能为治疗该类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变应性鼻炎作为一种高发性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症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由于其病因复杂及相关因素颇多,使临床诊断和治疗难度加大,患者对治疗结局满意度不高。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变应性鼻炎发病相关因素研究文献的回顾,分析其发病相关因素,为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以介质释放为开端的,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惟一对因治疗的手段。尘螨是一种世界性的过敏原,在我国也是引起变应性鼻炎发作的主要致敏原之一。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螨变应原疫苗——阿罗格(Allergovit)进行免疫治疗,观察1年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4、5)的变化,以了解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益生菌最早用于肠道病理研究,但随着国内外对其研究的深入,发现益生菌对变应性疾病有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1变应性疾病概述变应性疾病是当前世界性的卫生问题,包括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哮喘、特应性皮炎和变应性胃肠炎等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变应性  相似文献   

20.
趋化因子(chemokine)是属于细胞因子超家族的一类小分子物质,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炎症(包括过敏性炎症)、清除外界病原物质、组织器官的发育、肿瘤的形成及转移、免疫缺陷疾病(如AIDS)等诸多病理和生理过程的发生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对变应性鼻炎的深入研究,有关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作用,以及应用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拮抗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