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增强医学生法律意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铁  武丹枫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5):2900-2901
2003年3月,WHO在世界医学教育大会上通过了由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 (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Education).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界定了医学教育的7个方面,阐述了世界各地医学院培养的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与以往标准不同,它在规定医学生具备基本的业务能力的同时,更多强调敬业精神、社会科学知识、思维技巧、再学习能力等职业素质的培养.早在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一内在的财富>一书中就提出:支撑教育的4个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1].  相似文献   

2.
3所医院住院医师理论知识培训需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临床医师不仅要掌握医学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健康、心理、行为、营养与保健、社会与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公布的《研究生(毕业后)医学教育改进质量之全球标准》中,对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培训内容,尤其是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做了详细地规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MinimunEssentialRequirementsinMedicalEducation,GMER)中译本的准确度,增加GMER中文标准与我国医学教育的适应性。方法:采取11名医学教育专家对GMER7个领域60条标准中译文按照“准确、不够准确、不准确”等级进行评价,对超过半数专家评价为不(够)准确的条目提出新的译文。结果:54条GMER标准的中译文是准确的,占90%(54/60);6条标准翻译不(够)准确,占10%,主要集中在“医学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沟通技能”领域。结论:国内专家对GMER内涵总体把握较好,偏差通过解读和评价得到了纠正。在不同时期进行解读有助于增强GMER标准的时代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住院医师培训目标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生部于 1 993年在总结部分部属院校试点住院医师培训工作的基础上颁布住院医师培训的通知和大纲 ,这对完善我国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 ,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学人才起到了纲领性的作用 ,是我国医学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本文将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与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 (lnstituteforl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 ,IIME)提出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础要求 (GMER)进行比较 ,分析其中的差异 ,以期对我国的医学教育全球化进程和住院医师培训目标的完善和细化有所帮助。1 内容与培训1 1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内容简介 全球医…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中国医师资格考试中对临床医师的要求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的对比分析,了解中国临床医师准入制度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的差异,以期望能加快我国医学教育全球化进程,并对我国医师资格考试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于1998年修订的"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中,将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CT)能力定义为护理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之一[1]。1999年,国际医学教育学会提出大学医学教育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它总体有7个领域,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是其中一个领域[2]。本文将就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培养的必要性、相关教学方法、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分别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医学教育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经过美国实地考察,以及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作者从多方面详细介绍了美国的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并就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学习其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该文论述了合肥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自创1.5+1.5全科医学培训模式,在卫生部全科医学医师培训细则基础上,借鉴美国ACGME家庭医师培训计划及毕业后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不断创新,探索出一种适合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全科医师培训模式。探讨了创新社区卫生服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杨梅  夏耀雄  王羽丰 《卫生软科学》2011,25(10):695-696
“沟通技能”是全球医学教育最基夺要求之一。而我国医学院校对肿瘤专业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和研究甚少。文章阐述了肿瘤专业医学生目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技术性医患关系轻非技术性医患关系等问题,提出了必须注重临床与医患融合的培养,制定培养体系,建立评估标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是机遇,也是挑战:谈21世纪的医学教育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即将到来,新世纪对未来的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关系到现行的医学教育模式的更新,这是全球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许多国家放眼未来制定了21世纪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划,旨在改革、完善和提高现有的医学教育体制,以便适应未来医学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合格的医生。本文针对21世纪医学教育模式作一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主要对当前DICOM标准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展望。认为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标准是医学数字影像与通信的核心标准。该标准已经从单纯在医疗设备和疾病领域的应用向教育、互联网和标准符合性测评等方面扩展,推动了医学数字影像的技术和应用发展,提升了疾病诊断与治疗的质量和水平。建议完善我国医疗卫生信息标准体系,更好地指导和服务我国医疗健康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知识的创新及创造性应用已成为医学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是参照国际高水平医学教育的标准和要求,新推行的一种长学制医学教育体制。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八年制医学高等教育改革与实践,阐述了培养八年制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探索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NTEXT: China has a long tradition of education and medicine. However, limited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a huge population mean that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 must be tailored to meet the country's needs. OBJECTIVE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current medical education practice in China with reference to the general and historical purposes of education in China and how they have affected and continue to affect student learning. Reference is also made to both Western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 It is argued that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practices in China have encouraged rote learning and that creativity is not cultivated. This affects the way many Chinese students learn medicine. Since 1949, the Chinese medical education system h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its own needs. The current system for training medical students is complex, with medical school curricula lasting 3-8 years. However,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 is taking place and new teaching methods are being introduced in some schools. DISCUSSION: Medical education is important to China's large population. The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system is being streamlined and national standards are being established. Innovations in medical education have recently been encouraged and supported, including the adop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momentum is kept up so that the health care of a fifth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assured.  相似文献   

14.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是推动我国医改纵深的关键问题。临床实践指南能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同质化和均等化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优化资源配置,是医改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分析我国临床实践指南的现状,指出了我国目前指南发展的问题和挑战,并结合我国深化医改的大背景,从国家层面为今后指南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可行建议:国家层面的规范和支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指南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国家指南数据库平台;指南方法学融入医学教育和培训;加强指南应用监管;提高临床研究水平;加强国际交流等。  相似文献   

15.
We describe the accredit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programs that lead to the Doctor of Medicine degre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We identify select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that relate directly to the preparation of medical school graduates, as required for the supervised practice of medicine in residency training and for developing the skills of self-directed, independent learning. With standards that promote flexibility and encourage innovation, the Liaison Committee on Medical Education utilizes a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odel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with standards that promote flexibility and encourage innovation. The standards focus on curricula to meet learning objectives that address the current context of medical care. In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the relevance of the hospital as the predominant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challenged; in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traditional lectures are called into question for failing to change physician behavior and improve health care outcomes. To improve medical education from undergraduate through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all the relevant accrediting agencies must collaborate for success.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我国卫生管理硕士教育的质量改进面临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卫生管理专业的认证不仅能促进卫生管理教育质量持续改进,还可以为卫生相关机构提供交流平台,为其提供高质量人才,从而促进卫生系统的整体改善。美国卫生管理专业硕士(MHA或MSHA)认证机构从"大学卫生管理专业协会"(AUPHA)发展到"卫生管理教育认证委员会"(CAHME),其目标、任务、标准和认证重点也在灵活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步发展。其中,CAHME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认证标准是值得我国卫生管理专业教育发展借鉴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专科医师制度探析及中国专科医师制度建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专科医师制度发展经历了100年,专科医师制度关注医学教育的发展,制定专科医师认证和再认证的标准,通过专科准入和再认证制度,提高了专科医师的准入门槛,保证了医生的终身学习,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我国的专科医师制度的设计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又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挥专业学会和学术团体的作用,逐步建立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规范专科准入标准,切实促进医生的终身学习、持续进步。  相似文献   

18.
全科医学教育是全科医学发展的核心,我国多数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育本科阶段并未细分全科医学专业,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现阶段全科医学教育的重点之一。全科医学强调“生理-心理-社会”为一体的全人关怀,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理念方法与全科医学在目标、内容、功能、作用等方面具有趋同性、相似性、互补性和互促性。探讨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考核标准、管理体系等四个维度将社会工作理念方法融入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丰富全科住培内涵建设,有利于帮助全科住培医师提升服务质量和医疗职业道德等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指导正确选用国内外的医用个体防护装备。
方法 对国内外医用个体防护装备标准进行检索、收集和整理,形成比较完整的标准数据集。采用关键性能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医用个体防护装备的标准进行比较。
结果 通过比较,我国的口罩标准相对完善,但缺乏医用护目镜技术标准,建议明确其标准。而医用防护服的标准中缺少对微生物渗透的测试,建议进一步完善。在选取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医用个体防护装备时,应详细阅读其防护参数说明。
结论 优先选用符合标准的医用个体防护装备。在物资供应紧缺的情况下,使用功能等效的其他替代品能有效地开展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目前医疗器械标准质量状况,结合近十多年医疗器械发展趋势,对医疗器械标准质量评价系统提出意见和建议.旨在提高我国医疗器械标准管理水平以及医疗器械标准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