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脂、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的变化规律,了解其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在230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急性肝炎43例,慢性肝炎91例(轻度25例,中度32例,重度34例),重型肝炎33例,肝炎肝硬化63例]和50例正常人,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水平。结果各组总胆汁酸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重型肝炎组患者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HDL-C、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项血脂水平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而降低(慢性肝炎重度组和中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重型肝炎组显著低于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结论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脂、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水平,对了解肝功能状态和估计预后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及前白蛋白(PA)在不同类型肝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检测25例健康对照者和134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的血清TBA、CHE及PAB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除慢性肝炎轻度组外,其他各组血清TB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且以急性肝炎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轻度组和肝癌组的血清CH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中、重度组以及肝硬化组血清CHE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除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轻度组,其他各组血清P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BA、CHE和PA在不同类型肝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与分析血清前蛋白(PA)与胆碱酯酶(CHE)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50例肝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时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对比2组人员血清前白蛋白(PA)与胆碱酯酶(CHE)水平进行分析,比较两者在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血清PA及CHE的含量与对照组血清PA及CHE的含量分别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t=10.45,P〈0.05;t=8.28,P〈0.05)。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肝炎后肝硬化、肝癌的血清P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6,P〈0.05;t=8.34,P〈0.05;t=13.56,P〈0.05;t=9.12,P〈0.05)。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肝炎后肝硬化血清CHE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6,P〈0.05;t=8.78,P〈0.05;t=10.34,P〈0.05)。[结论]血清前白蛋白(PA)以及胆碱酯酶(CHE)变化能灵敏、快速反应肝病发生时,肝脏的损害程度,可作为一类诊断肝病的指标广泛应用并推广于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胆碱酯酶(ChE)和胆汁酸(BA)的检测对老年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价与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93例老年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LB、PAB、ChE、BA等水平对比分析,以36例老年肝损害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肝硬化组ALB、PAB、ChE水平明显下降(P0.01),BA水平明显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联合检测血清ALB、PAB、ChE和BA有助于老年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估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患血清总胆汁酸(TBA)及血清前白蛋白(S-pA)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9例老年肝硬化组及23例青年肝硬化对照组和50例正常老年对照组的血清总胆汁酸含量及血清前白蛋白的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肝硬化组血清TBA浓度明显高于正常老年组(P<0.01)。老年肝硬化组血清TBA随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Child-pughC级较C级较B级和A级明显升高。而老年肝硬化患血清前白明显下降,Child-pughC分组中A-C级呈递减趋势,结论:老年肝硬患TBA水平与肝硬化的肝功能密相关。.与青年肝硬化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检测TBA水平与肝硬化功能密切相关,与青年肝硬化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检测TBA有利临床评估肝硬化病情及预后,另外,血清前白蛋白对临床评估肝硬化患的病情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肝脏病变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玲 《山东医药》2011,51(14):108-109
目的观察肝脏病变(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14例肝病患者和98例正常人血清中的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PA。结果肝病组血清ALT为(82.0±73.6)U/L、ALB为(35.6±6.4)mg/L、PA为(136.7±53.6)mg/L,对照组分别为(25.6±8.8)U/L、(44.5±9.4)mg/L、(250.5±44.8)mg/L,两组ALT、PA比较,P分别〈0.05、0.01。肝病组中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其他肝病患者血清中PA分别为(82.4±30.1)、(154.0±37.6)、(129.5±65.7)、(97.7±67.9)、(189.4±45.4)mg/L,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与其他肝病患者比较,P均〈0.01。结论肝病患者血清PA水平降低,PA可作为反映肝功能损害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水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 (PA)与总胆汁酸 (TBA)水平关系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日本产CL 72 0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 10 2例肝硬化患者及 3 0例正常献血员血清PA、TBA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P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TB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随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PA值逐渐下降 ,TBA值逐渐升高 ;肝硬化患者血清PA与TB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 (r =-0 .682 ,P <0 .0 1)。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血清PA水平下降 ,TBA水平升高 ,血清PA与TBA呈明显负相关 ,联合检测血清PA、TBA水平能较早地反映肝脏合成及其代谢功能 ,对病情和预后的早期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测定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胆汁酸含量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探讨上述不同指标在判定肝脏功能,指导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健康对照组20例(A组);急性无黄疸型乙肝20例(B组);急性黄疸型乙肝20例(C组);慢性乙肝20例(D组);肝硬化患者20例(E组)。所有被检对象均在清晨空腹静脉采血,用ELISA法测定,试剂盒分别由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和南京军区总医院提供,按说明书严格操作。结果 从急性乙型肝炎到慢性乙型肝炎至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逐渐降低(均值(mg/L)A组:240.4;B组:170.6;C组160.1;D组:120.8;E组:76.1)。急、慢性乙型肝炎明显降低(P〈0.05)。乙肝后肝硬化显著下降(P〈0.01)。TBA急、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白蛋白、PT仅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Preaibumirk PA)含量的改变能敏感、特异、快速的反应肝病患者肝脏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76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血清CHE检测,并对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总胆红素、胆固醇水平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慢性肝炎组、肝硬化和肝癌组的血清CHE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肝硬化和肝癌组降低的更为明显(P<0.01);Child-PughC级的肝硬化患者血清CHE水平最低,并与Child-PughA级和B级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HE可敏感地反映慢性肝病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动态观察CHE的变化对判断慢性肝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谷氨酸脱氢酶(GLDH)、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和胆碱酯酶(CHE)联合检测在肝病患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53例肝病患者分为急性肝炎(84例)、慢性肝炎(93例)、肝硬化(46例)、肝癌(30例)4组;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TBA、PA、CHE、GLDH、CysC浓度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肝病患者各组患者PA、CHE浓度明显降低,以肝硬化和肝癌组最为明显;CysC、GLDH、TBA显著升高,依次为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CHE变化反映各型肝炎早期肝细胞的损害程度。TBA、CysC、GLDH是各种肝病的敏感指标,对肝炎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血清前白蛋白在各类乙型肝炎检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在各类乙型肝炎检测中的意义。采用免疫比浊法。114例各类乙型肝炎患者及20例健康输血员的血清PA。各类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A较对照组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低幅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肝炎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肝炎重度→慢性肝炎中度→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轻度。肝硬化患者从Child-puchA级到C级,血清PA呈进行性降低,不同级别测值间差异显著。血清PA是反映肝脏功能的一项良好指标,可以为临床肝硬化分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联合检测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为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B)和总胆汁酸(TBA)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价值,分别检测慢性乙肝(轻度、中度、重度)、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及正常组的血清PA、TBA及白蛋白(A)、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PAB 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TBA则明显高于对照组。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PAB、TBAS异常率均谪于同组A和TBIL的异常率。提示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小板(platelet,PLT)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门诊部就诊的确诊的32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的PA、PT和PLT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肝硬化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代偿组17例与失代偿组15例。结果肝硬化患者组与对照组对比,肝硬化失代偿组与代偿组对比,PA和PLT降低,P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检测PA、PT、PLT水平变化有助于病情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和复合营养素(Noveliver),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水平及腹水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共有3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纳入研究,包括2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复合营养素(Noveliver)治疗加常规药物治疗,15例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随访12 wk,随访期限内,收集两组患者腹水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检测两组患者血清ALB及PA水平.结果:在治疗后12 wk,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复合营养素(Noveliver)治疗组腹水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PA及ALB水平逐渐增加,其中血清PA水平在治疗后4 wk时(110.3 mg/L±14.6mg/L vs 100.8 mg/L±7.5 mg/L,P<0.05)、ALB在治疗后8 wk时(31.9 g/L±2.5 g/L vs29.8 g/L±2.1 g/L,P<0.05)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持续至12 wk.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复合营养素(Noveliver)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血清ALB及PA的水平,改善腹水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范春燕 《山东医药》2011,51(33):60-61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血清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早产儿113例,于出生24 h内及出生后7 d检测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以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3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早产儿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低出生体质量组与极低出生体质量组相比,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1);与出生24 h比较,早产儿生后7 d前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结论早产儿血清蛋白检测有助于评价胎儿宫内营养状况,前白蛋白水平可作为支持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血清前白蛋白 (PA)和胆碱酯酶 (ChE)与肝硬化患者的肝储备功能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 41例肝硬化患者和 19例健康人的PA和ChE活性 ,并按Child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组PA含量、ChE活性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 ;按Child分级比较 ,肝硬化组PA含量在A级与对照组、B级与A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在C级与B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ChE活性在ChildA级与对照组、B级与A级、C级与B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合并肝性脑病者 ,其ChE活性较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和腹水者显著下降。结论 血清PA含量和ChE活性可作为反映肝储备功能、判断肝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血清前白蛋白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 (PA)的变化 ,探讨测定血清前白蛋白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诊断价值。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 2 7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 ,比较不同临床类型的血清PA的水平及同一临床类型间PA与A的异常率。血清PA的水平在急性肝炎与轻度慢性肝炎之间、慢性肝炎轻度与中度、中度与重度之间、肝硬化与慢性重型肝炎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急性肝炎组PA与白蛋白 (A)两者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PA值比A值更灵敏地反映肝功能损害。血清PA的水平持续 <10 0mg/L作为重症肝炎早期诊断指标之一。检测血清PA对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估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脂酶(Cholinesterase,CHE)与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在各类病毒性肝炎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假性CHE速率法与免疫比浊法,对300例各类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人员的血清PA与CHE进行测定.结果 各类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PA与CHE较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低幅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肝炎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肝炎重度、慢性肝炎中度、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轻度.肝硬化患者从Child-pugh A级到C级,血清PA与CHE呈进行性降低,不同级别测值间差异显著.结论 血清PA与CHE是反映肝脏功能的一项良好指标,可以为临床肝硬化分级提供参考,能对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和是否能耐受手术等作出更加准确、客观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Ⅱ(IGF-11)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对慢性肝病的临床意义.方法肝硬化患者65例,按Child-Pugh分级法将其分为A(17例),B(20例)和C(28例);慢性肝炎组66例;原发性肝癌组32例;转移性肝癌组13例;对照组30例.应用免疫放射法检测空腹IGF-Ⅰ、IGF-Ⅱ和IGFBP-3水平.结果IGF-Ⅰ水平在肝硬化患者(100.49±38.11ng/ml)和原发性肝癌患者(166.07±121.04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352.55±153.61nS/ml),在慢性肝炎组(518.72±233.84ng/ml)和转移性肝癌组(694.95±327.14 ng/m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各组肝病患者IGF-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IGFBP-3水平在肝硬化患者(45.02±16.21nmol/L)和原发性肝癌患者(52.92±26.32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14.50±27.09nmol/L),在慢性肝炎组(102.84±25.90nmol/L)和转移性肝癌组(113.46±25.06nmol/L)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IGF-Ⅰ和IGFBP-3对肝硬化患者的肝功损害程度有诊断价值,IGF-Ⅰ对慢性肝炎和肝癌有非特异性的辅助诊断作用,IGFBP-3与慢性肝炎、转移性肝癌无关,IGF-Ⅱ对各类肝病无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清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IMA/血清白蛋白(Alb)比值(IMAR)在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中的差异,探讨IMA、IMAR在评估肝功能方面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4年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456例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血清Alb水平分为Alb正常组152例、Alb降低组304例,根据病因进一步分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组,以1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肝硬化患者IMA水平,计算IMAR,分析IMA、IMAR与肝功能指标和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IMA、IMAR与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肝硬化患者IMA、IMAR明显升高(P值均0.05),其中合并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患者IMA、IMAR明显高于未合并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患者(P值均0.01)。此外,酒精性肝硬化患者IMA水平、IMAR明显高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F值分别为6.765、8.276,P值均0.01)。IMA与Alb、TBi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胆碱酯酶(Ch E)有一定相关性(r值分别为-0.510、0.731、0.327、-0.679,P值均0.05)。IMAR与TBil、INR和Ch E有一定相关(r值分别为0.488、0.327、-0.896,P值均0.05)。IMA、IMAR与Child-Pugh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1、0.899,P值均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在尚未合并低白蛋白血症前,Alb功能已经出现减退,且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IMA、IMAR存在明显差异。IMA检测能有效评估肝脏合成Alb的能力,可作为Child-Pugh分级和肝功能评价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