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湿性疾病患者关节痛的误诊原因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普内科(110001)石晓彤,王晓非,赵丽娟关节痛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尤其是风湿性疾病患者,绝大多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节痛,而且关节痛常常成为疾病的首发症状或主要临床表现。然而,因关节痛...  相似文献   

2.
病例简介 患者,女,65岁,近1个月出现右膝关节疼痛来社区就诊。 诊断思路 问诊要点1:首先应该明确患者为急性关节痛还是慢性关节痛?疼痛的关节是哪些?  相似文献   

3.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6例未肯定关节炎/关节痛患者,91例RA患者,45例其他风湿病患者,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A—CCP抗体,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RF,观察未肯定关节炎/关节痛患者6个月后转归情况。结果:A—CCP抗体对RA及未肯定关节炎/关节痛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5%、95.6%和52.2%、95.6%;6个月后随访,46例未肯定关节炎/关节痛组患者中有32例为早期RA;A—CCP抗体在早期RA的阳性率为71.9%(23/32),95.8%(23/24)的未肯定关节炎/关节痛组A—CCP抗体阳性患者为早期RA;RA组RF诊断RA的敏感性高于A-CCP抗体(P=0.759),A-CCP抗体特异性明显高于RF(P=0.007);联合检测A—CCP抗体和RF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7.8%),较单独检测RF具有更高的阳性预测值(P=0.026)。而未肯定关节炎/关节痛组A-CCP的敏感性、特异性和PPV明显高于RF,差异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34、0.007,0.003)。结论:与RF比较,A-CCP抗体对早期R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利于RA早期诊断,可作为RA早期诊断新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骨性关节炎误诊原因、误诊情况,提高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005~2007年3年问在我院专科门诊就诊时误诊为其他关节疾病的72例骨性关节炎进行分析。结果72例中,男性28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60.5±7.02)岁;平均误诊时间6~72个月。其中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26例(占36.1%),风湿性关节炎15例(占20.8%),痛风性关节炎15例(占20.8%),腰肌劳损8例(占11.1%),强直性脊柱炎5例(占6.5%),髌骨软化症3例(占4.2%)。结论骨性关节炎为最常见的风湿病,长期误诊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远大于OA本身所致的病变。加强宣教,提高基层医师的诊断水平及早日制定统一的诊断标准,将有助于减少OA的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5.
病史采集试题答案(一)题问诊内容现病史:根据主诉及与相关疾病鉴别,应该问:①发病诱因:有无腹部手术、外伤史;②疼痛部位、性质、有无转移性腹痛?呕吐性质、呕吐物与呕吐量;③排便、排气停止的时间,有无伴随症状?④有无全身中毒症状?⑤一般情况:睡眠,精神,尿量及体重变化情况。诊疗经过,应该问:①是否到过医院就诊?②做过哪些检查?③治疗用药情况。与疾病有关的其他病史:①平素有无类似发作?有无慢性腹痛?②是否有过胃肠疾病、肠蛔虫病史等。问诊技巧:①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②能围绕病情询问。(二)题问诊内容现病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少关节或不典型关节痛,未达到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的关节痛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转归及最终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住院4例关节痛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4例少关节、对称或非对称、RF阳性或阴性,但抗CCP抗体均阴性,经腕关节或X线检查后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慢作用药后症状均可改善。结论:少关节或不典型关节痛经多年观察后大有可能是RA患者,腕关节M RI检查结合症状、体征能提高RA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国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ESSG)和Amor标准在USpA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研究的USpA患者112例,收集并分析临床资料,包括记录ESSG和Amor标准各参数资料。结果本组112例USpA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67:1,平均年龄31岁;脊柱是最常见的起病部位,占44.2%,其余依次为臀部(37.2%)、其他肌腱端炎(如跟腱压痛9.3%)、外周关节炎(3.5%)、腹股沟(1.2%)。疾病在病程中累及中轴关节的患者占83.9%,仅有极少数USpA患者有虹膜炎或葡萄膜炎(2例)和心脏传导系统受累(1例)。45例骶髂关节X线平片未发现2级或更严重的骶髂关节炎改变的USpA患者行骶髂关节Mill检查,其中86.7%有异常Mill改变,2/3呈现有急性炎症特征;USpA患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非甾类抗炎药(NSAIDs),达98.2%,约32.1%的USpA患者曾不规则用过柳氮磺胺吡啶(SASP),约16.1%患者曾经用过甲氨喋呤。采用ESSG和Amor标准诊断的敏感性分别是73.2%和54.5%。结论我国USpA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炎性下腰背痛,尤其结合HLA—B27和骶髂关节Mill检查在USpA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ESSG和Amor标准在我国USpA患者的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30岁,因关节疼痛,反复皮下结节伴低热、乏力1年,加重1月,于2005年7月8日入院.患者发病前曾有“感冒”史.“感冒”治愈后逐渐出现四肢关节痛,以双膝关节明显,双下肢胫骨前反复出现皮下结节,无关节晨僵、红肿及游走性关节痛,皮下结节无疼痛及破溃。午后体温在37.5℃左右,化验血沉(ESR)60~100mm/h。  相似文献   

9.
王力  王静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2):4146-4150
本文介绍全科医生接诊意识不清的患者时,采用约翰?莫塔教授的临床安全策略--临床5问思维法,并结合RICE问诊,进行深入访谈:(1)导致意识不清的常见疾病有哪些?(2)哪些重要疾病不能忽视?(3)有什么容易被遗漏的病因吗?(4)是否患有潜在的常被掩盖的疾病?(5)是不是有什么话还没说?结合病史、查体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低血糖症。本案例的启示:全科医生接诊意识不清患者时,获取有效的信息非常重要。本例患者在抢救阶段问诊得知有服用降糖药物史,因此首先考虑低血糖问题,速查血糖,证实诊断。全科医生的问诊不仅关注疾病,还关注发生问题的“人”,找到病因,明确诊断,展现全科医学整体性的临床诊疗思维。  相似文献   

10.
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疾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疾病的惠病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式,通过自填卷问法对1718人进行生活方式疾病患病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结果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疾病总患病率为57,3%(916/I598),排在前3位的是:高血压(41.8%)、超重和(或)肥胖(16.1%)、颈腰关节痛(2.4%);不良生活方式情况:排在前三位的是高盐饮食(60.9%)、高脂饮食(68.9%)、少锻炼运动(5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坐着工作(OR=1.604)、高盐饮食(OR=1.278)、高脂饮食(OR=2.497)、吸烟(OR=1.278)、饮酒情况(OR=1.354)、经常熬夜(OR=1.213)是生活方式疾病的危险因素,而锻炼运动(OR=0.417)、常吃蔬菜水果(OR=0.700)是生活方式疾病的保护因素。结论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疾病的患病率较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疾病进行综合干预是有效防治该类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