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明泉  许夕海  施光峰 《新医学》2004,35(8):491-491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 ,2 4岁 ,安徽人。因巩膜黄染、尿黄 5年于2 0 0 3- 10 - 11来诊 ,患者于 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巩膜黄染、尿黄 ,当时有轻度乏力、纳差 ,不伴右上腹疼痛 ,无发热 ,无四肢关节、全身肌肉酸痛。尿淡黄色 ,无陶土样大便 ,无皮肤瘙痒。去当地医院就诊 ,查肝功能 :ALT正常 ,总胆红素 5 1 2 μmol/L ,间接胆红素 4 6 4 μmol/L。病原学检查 :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除抗 HBs阳性外 ,抗 HBe、抗 ΗΒc、HBeAg、HBsAg均阴性 ;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阴性 ;抗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均阴…  相似文献   

2.
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胆汁淤积型肝炎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韩莹  孟庆华  刘燕敏 《临床荟萃》2004,19(4):225-225
患儿,男性,4岁,主因间断皮肤瘙痒伴大便灰白2个月,尿黄1个月,于2002年12月26日入院.患儿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瘙痒伴大便灰白,尿黄如浓茶样、眼黄1个月,于当地医院查丙氨酸转氨酶(ALT)1 040 U/L,总胆红素(TBil)134.9 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60%,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均呈阴性.  相似文献   

3.
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药物性肝炎误诊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女,37岁.于2009-12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尿黄,无发热、腹胀,到当地医院就诊:阳性体征:全身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莫非氏征阴性.化验:.T/DBil 32.7/36μmol/L,ALT 77 U/L,AST 64 U/L,HBsAg、抗- HCV均阴性,抗甲戊肝抗体均阴性.血常规正常.腹部B超:未见异常.食道钡餐:慢性胃炎.既往高血压病史5 a,一直口服尼群地平片(2片/d)降压治疗;无饮酒史及肝病家族史.诊为药物性肝炎、慢性胃炎,高血压病.予保肝降酶退黄治疗后,自觉症状较前好转,肝功虽可恢复正常,但停药后出现反弹.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患儿,女,8岁,辽宁省瓦房店人,学生.因“反复肝功能异常3年”到北京佑安医院就诊.2008年9月,患儿因“支气管肺炎”当地医院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后口服罗红霉素,1周后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尿黄如浓茶色,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rninase,ALT)993 I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819 IU/L,总胆红素( total bilirubin,TBiL) 103 μmol/L.甲型肝炎病毒( HAV IgM、IgG)、丙型肝炎病毒(HCV IgM、IgG)、戊型肝炎病毒(抗-HEV IgM、IgG)抗体均阴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阳性,乙型肝炎其他指标均阴性.  相似文献   

5.
何首乌致肝损害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病例报告 例1:男,65岁.因乏力、纳差、厌油1周,皮肤、巩膜黄染3 d于2005-03-12入院.入院前因头晕、耳鸣、腰酸肢体麻木曾服用自制药酒(何首乌泡制),每日饮用30~50 ml,连续服用20 d.患者曾在2 a前也服用此药酒后出现乏力、纳差、黄疸、肝功异常现象.查体: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心肺无异常,腹软,肝区有叩击痛,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肝功:ALT 890 U/L,AST 436 U/L,GGT 118 U/L,TBIL 132 μmol/L,DBIL 96 μmol/L,ALB 41 g/L;抗EB病毒抗体阴性,自身抗体普阴性,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B超:肝脏大小正常,肝内回声增多,分布均质,胆、胰、脾未见异常.诊断为何首乌所致的药物性肝炎.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胺、熊脱氧胆酸等药物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20 d后黄疸消退,1个月肝功恢复正常出院.  相似文献   

6.
对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误诊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58岁.于2011-02-23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尿黄,伴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就诊,阳性体征:全身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莫非氏征阳性.化验:ALT 1 563.9 U/L, AST1 261.1 U/L, BIL 110.2/67.4 μmol/l,,遂住院治疗,HBsAg,抗-HCV均阴性,血常规及淀粉酶均未升高.MRCP提示:(1)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腹腔少量积液;(3)胰腺形态饱满.  相似文献   

7.
“T”形节育器误入膀胱形成结石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0):2033-2033
例1:男,65岁.因乏力、纳差、厌油1周,皮肤、巩膜黄染3 d于2005-03-12入院.入院前因头晕、耳鸣、腰酸肢体麻木曾服用自制药酒(何首乌泡制),每日饮用30~50 ml,连续服用20 d.患者曾在2 a前也服用此药酒后出现乏力、纳差、黄疸、肝功异常现象.查体: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心肺无异常,腹软,肝区有叩击痛,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肝功:ALT 890 U/L,AST 436 U/L,GGT 118 U/L,TBIL 132 μmol/L,DBIL 96 μmol/L,ALB 41 g/L;抗EB病毒抗体阴性,自身抗体普阴性,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B超:肝脏大小正常,肝内回声增多,分布均质,胆、胰、脾未见异常.诊断为何首乌所致的药物性肝炎.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胺、熊脱氧胆酸等药物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20 d后黄疸消退,1个月肝功恢复正常出院.  相似文献   

8.
病例1 患者男,65岁,农民.因乏力、腹胀、纳差、尿黄1周,拟诊为"病毒性肝炎,戊型,急性黄疸型"入院.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时神志清,精神软,皮肤巩膜黄染明显,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无异常,腹软,肝右肋下3cm,质软,有触痛,肝区有叩击痛.血化验:ALT2170U/L.AST1762U/L,TB180μmol/L,DB l29.1μmol/L,IB50.9 μmol/L,HEV-lgM(+),Pr14.9s,血常规正常,尿常规:尿胆红素(++),尿胆原(-).  相似文献   

9.
对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4岁。1个月前服用抗结核药物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黄,曾在当地医院就诊,查肝功能ALT2510U/I,,AsT896U/L,TBil176.7μmol/L,DBil125.6μmol/L。诊断为急性肝病,原因不明。停用抗痨药并给予谷胱苷肽、促肝细胞生长素菌栀黄等保肝退黄药对症诊疗。2007—12-10复查肝功能不见好转,2007—12—16转入我院。患者住院期间,间断反复出现发热、全身皮疹,主要给予保肝、激素抗感染治疗,期间行两次血浆置换术。  相似文献   

10.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是常用的肝功能项目,肝胆疾病、肿瘤等均可使之增高,药物性因素亦可为其增高的原因,作者曾遇茴三硫片引起血清γ-GT升高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0岁,因乏力、尿黄1个月入院。无发热、腹痛和恶心呕吐。病前曾因右上肢骨折而服用中成药“接骨丸”1周。入院体检:皮肤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软,肝肋下2cm,脾未及。肝功能化验:丙氨酸基转移酶(ALT)547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59U/L,总胆红素(TBil)94.31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1.08μmol/L,总胆汁酸(TBA)291.74μmol/L,碱性磷酸酶(ALP)…  相似文献   

11.
病例 男,62岁.以"发现尿黄5天"为主诉入院.无发热、恶心及厌食等伴随症状.查体:血压150/100mmHg,巩膜轻度黄染,腹软无压痛,肝区无叩击痛,肝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WBC 13.1×109/L,EO 5.2×109/L,占39.7%.TBIL 36.6μmol/L,DBIL 21.5μmol/L,UDBIL 15.1μmol/L.ALT 88U/L,GGT 201U/L.AFP及CEA阴性.HBsAb阳性,其余4项均阴性.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告例 1 男 ,1 9岁。因眼黄、尿黄伴乏力反复 2 a,在外院反复查肝 AL T、AST均正常 ,TBIL6 0 .4μmol/ L,IBIL40 .7μmol/ L,肝炎分型均为阴性 ,骨髓片基本正常 ,常服保肝药及茵陈蒿汤无效 ,每因劳累等因素黄疸加重 ,并伴恶心厌油 ,于 2 0 0 0 - 0 4- 1 0转入我院。查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9岁,因间断纳差、乏力3年,伴畏寒、水肿2个月,嗜睡及行为异常3小时,于2009年10月9日入院。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8年。患者于2008年3月感觉明显纳差、乏力、尿黄,实验室检查提示丙氨酸转氨酶(ALT)185U/L、总胆红素(TBIL)21μmol/L、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阳性。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4.
我院 1989~ 1999年共收治小儿病毒性肝炎 437例 ,其中漏诊 3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漏诊小儿病毒性肝炎均符合 1995年北京第 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2 4例 ,女 12例。年龄 10月龄~ 14岁。临床表现 :发热、流涕、咳嗽、咽充血 14例 ,呕吐、食欲减退、厌油伴腹泻 5例 ,腹痛 (疼痛部位非肝区 ) 10例 ,剧烈腹痛伴尿黄 4例 ,乏力、全身紫斑、腹胀 2例。肝功能检查 :总胆红素(TBil) 35 .3~ 2 76 .2 μmol/ L,血清谷丙转氨酶 (AL T) 97~34 2 5 U/ L。甲肝抗体 (抗 HAV- Ig M)阳性 2 5例 ,HBs A…  相似文献   

15.
王朝光 《新医学》1998,29(4):214
女,30岁。因发热、眼黄、纳差4天于1995年12月28日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9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6/10kPa。神清。无肝掌及蜘蛛痣,巩膜轻度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球结膜无水肿。颈软。心、肺、腹无异常。肝肋下3cm,剑突下3.5cm,质软,有叩击痛和压痛,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均未引出。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5.4×109/L,中性0.73,淋巴0.25,嗜酸0.02。肝功能:ALT800U,血清总胆红素94μmol/L,碱性磷酸酶150U。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阳性。患者入院后按病毒性肝…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旁路高胆红素血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女 ,2 2岁。14岁时无诱因下出现尿黄、肤黄、眼黄。近 2 a黄疸加深。 2 0 0 1- 11起到本院住院 2次。全身情况好 ,皮肤、巩膜黄染 ( ) ,肝肋下 1cm,脾肋下触及 ,B超脾厚 6 0 mm。Hb10 0~110 g/ L,Ret1.2 %~ 2 2 .0 % ,总胆 5 8.0~ 178.7μmol/ L,间胆5 0 .7~ 16 6 .2 μmol/ L,直胆 7.3~ 12 .5 μmol/ L,抗体筛选试验阳性 ,Coomb′s直接法阴性 ,尿胆原 16~ 131μmol/ L,尿胆红素阴性 ,尿 Rous试验阴性。骨髓增生性贫血 ,幼红细胞增多。G6 PD及 Hb分子病检查正常。游离血红蛋白增高 ,结合球蛋白缺如 ,诊为自身免疫性…  相似文献   

17.
甲型肝炎并发心律失常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旭  陈芊兰 《新医学》1998,29(3):148
一般认为,甲型肝炎(甲肝)主要损害肝脏,肝外表现较为少见。我院1994年收治经血清学证实的甲肝196例,其中4例并发伴有头昏、胸闷等症状的严重心律失常,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 1 男,37岁。突起乏力、纳差、腹胀、频繁呕吐、尿黄4天于1994年2月19日入院。既往体健,否认肝炎和心血管疾病史。入院时心率60次/分,皮肤及巩膜深度黄染,肝、脾均肋下2横指,ALT大于200U/L(正常小于40U/L),血清总胆红素(SB)187μmol/L,甲肝病毒IgM抗体(抗-HAV-IgM)( ),诊断为甲肝。经护肝治疗病情好转。3月30日SB降至98μmol/L,诉头昏、胸闷,血压10/5kPa,心…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5岁.2011年2月中旬出现"纳差、面黄",当地医院查肝功能:ALT 750 U/L,AST 1031 U/L,TBIL 256.6 μmol/L,DBIL 89.7 μmol/L,ALB 38.6 g/L,PTA 37%,静脉滴注保肝、退黄药物治疗无好转,于3月8日转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综合科.  相似文献   

19.
孟伟民 《新医学》2004,35(9):567
女性,52岁.反复肝功能异常14个月,伴间断低热和关节疼痛,在我市某医院一直按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无效.病人无长期服药史及饮酒史,发病前无输血史.体格检查:体温37.4℃,脉搏84次/分,神志清楚,面色晦暗,肝掌(-),颈部可见2~3个典型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肋下一指可触及,质地中等,脾未及,腹水征(-),下肢无水肿.检查肝功能ALT 340 U/L,AST380 U/L,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500 U/L,总胆红素30μmol/L,γ球蛋白0.29,诊断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给予保肝、降酶治疗1个月无好转,故转我院治疗.检查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性标志物均为阴性,抗线粒体抗体(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 ),确诊为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分析老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住院确诊的53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53例老年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48例患者在起病6个月内HBsAg阴转及抗-HBs阳性;6例患者发生了肝功能衰竭,其中急性肝功能衰竭、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各2例,最终死亡2例。43例患者感染途径不清。就诊前72.7%患者存在尿黄,64.2%存在食欲减退、腹胀,50.9%存在乏力,部分患者还出现恶心、呕吐或发热,出现意识障碍提示病情危重。患者自出现症状至就诊平均时长为12.8d。入院时所有患者均存在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异常,最高分别达8000U/L和4200U/L;所有患者均存在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中位数为110μmol/L、最高达554.7μmol/L;HBV DNA中位数为3.02×105IU/ml;49例患者合并其他疾病。19例患者入院后1~2周内出现肝功能指标恶化;22例患者病程中TBil水平≥10×ULN,最高为711.6μmol/L;16例患者在病程中出现急性胆汁淤积。出院/死亡前92.5%患者存在ALT、AST、GGT、ALP或TBil其中一项或多项高于正常值上限。结论急性乙型肝炎在老年人群中仍有一定比例的发生率,对于临床上以尿黄、消化道症状伴乏力就诊的老年男性患者,在除外慢性肝脏疾病和肝胆系统肿瘤的基础上,应注意进行HBV相关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