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2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本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常见过敏原的分布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9 347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IgE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特异性抗体IgE阳性中过敏原种类以屋尘、粉尘、尘螨阳性率最高(94.28%),鸡蛋、淡水鱼、虾、海鱼、海蟹、杨属、柳属在女性中的阳性率高于男性(P<0.05).(0~14)岁人群检测的8组过敏性特异性IgE抗体的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5).结论 本地区最常见的过敏原种类是屋尘、粉尘、尘螨.鸡蛋、淡水鱼、虾、海鱼、海蟹、杨属、柳属的检测结果存在性别差异.儿童的过敏原检测阳性率最高.特异性抗体IgE检测可以清楚地检测出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因素,对患者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诊疗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追踪评价应用喉罩复苏的新生儿神经心理发育情况。方法对中山市博爱医院妇幼保健院2012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经过初步复苏后需要实施正压通气的新生儿共259例,随机分为喉罩组118例及面罩组141例。新生儿出院时建立高危儿随访档案,由高危儿随访中心专人负责随访。体格发育监测指标为身长、体重、头围,采用生长发育曲线图。神经运动评价:6月龄和12月龄时用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量表检测发育商(DQ)。结果①复苏的效果:喉罩组一次性成功置入116例(98.31%),置入时间为(7.5±2.1)s,无不良反应;喉罩组复苏成功率(98.31%)超过面罩组(8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喉罩组起效时间[(11.61±5.29)s vs.(32.34±19.02)s]和通气时间[(32.91±15.67)s vs.(74.52±35.65)s]均明显短于面罩组(t值分别为11.335、11.761,均P<0.001)。②随访率:随访到6个月为56.37%(146/259),随访到12个月为39.00%(101/259),其中早产儿占55.45%(56/101)。③脑瘫发生率:喉罩组为2.54%(3/118),面罩组为5.67%(8/1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神经心理发育评估:喉罩组及面罩组6月龄和12月龄时5个能区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6月龄和12月龄时喉罩组平均发育商分别为(92.54±17.38)、(96.86±12.61),面罩组分别为(89.36±22.67)、(93.22±16.52),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相比面罩,喉罩的通气效果好,操作相对简便,对婴儿远期神经心理发育无不良影响,可作为新生儿复苏一种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SOM)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耳鸣、耳闷、耳内阻塞感,发病时间较长者可引发粘连性中耳炎,严重影响患者的听力和生活质量~([1])。西医治疗方法较多,包括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咽鼓管激光成形术和药物治疗等,但是疗效仍有待提高。本文采用自拟胆芩苍芷通窍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及预后特点,为该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预防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间住院治疗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诊断治疗与预后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4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平均年龄(47.83±13.01)岁,好发年龄在(40~50)岁(28.26%),以男性病例为主(58.70%),80.44%的患者为农民。角膜外伤(占50.00%)特别是植物性外伤(32.61%)是该病最重要的诱因,3例患者患眼有眼部疾病史及手术史,合并其他疾病者较少。46例患者真菌直接镜检阳性者30例(占65.22%),共焦显微镜检查阳性2例。17例患者进行了真菌培养,培养阳性4例,病原菌为曲霉和镰刀菌。临床表现:93.48%患者出现眼睛疼痛、76.09%患者有视力下降、54.35%患者伴有流泪;均有角膜溃疡,溃疡深度在(4~6)mm居多,占60.87%。治疗以抗真菌药物治疗为基础,疗效不佳或病情严重者联合手术治疗,其中角膜清创术是该科室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手术方式,其次为球结膜瓣覆盖术,经统计分析发现,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用抗真菌药物的疗效。治疗结果共治愈23例,好转22例,未愈1例。结论本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好发人群为农民,植物性外伤是主要原因,抗真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单项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治疗的10例儿童AIH患者的临床、肝脏病理、治疗转归及随访资料。结果患儿年龄3~16岁,中位年龄10岁,女性占70%。1型5例,2型5例。3例(30%)急性起病,2例(20%)亚急性起病,5例(50%)慢性起病。转氨酶升高8例(80%),胆红素升高7例(70%); GGT升高7例(70%); IgG升高6例(60%)。7例接受肝脏病理检查的患儿中炎症程度≥G3者4例,纤维化分期≥S3者4例,界面性炎症4例,浆细胞浸润5例,玫瑰花环4例;淋巴细胞浸润7例。1例患者死亡,1例失访,有效6例,复发1例,疗效不佳1例。5例2型AIH患者中,4例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儿童AIH临床表现复杂,个别患者病情重。2型患者多需要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及临床特点,以期指导临床减少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年龄< 14岁小儿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资料,对其用药情况、年龄分布、临床表现、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共收集31例小儿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资料,占同期因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的1.7%,其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4个月~ 14岁,平均年龄(8.8±3.9)岁.用药种类以抗菌药最常见(41.9%),其次为中药制剂(29.0%)和解热镇痛药(19.4%).单一用药为9例(29.0%),联合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22例(71.0%).临床分型:肝细胞型8例(25.8%),胆汁淤积型8例(25.8%),混合型15例(48.4%).患儿平均住院天数25.22 d. 结论 引起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药物依次为抗菌药、中药制剂和解热镇痛药;联合用药是引起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原因.混合型为主要临床类型.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肝衰竭或合并血液病患儿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FS)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04/2011-02在北京佑安医院住院,且经病理检查诊断为NAFLD的患者83例,临床检测肝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尿酸,同时应用FS进行肝脏硬度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肝脏硬度、生化学指标及病理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S诊断NAFLD肝纤维化的准确性.结果:不同程度肝纤维化分期的肝脏硬度值,S0期:4.28kPa±1.32kPa,S1期:7.40kPa±2.13kPa,S2期:11.52kPa±3.86kPa,S3期:19.99kPa±5.42kPa.肝脏硬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68,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S肝脏硬度检测值与ALT、AST呈正相关,与HDL、ApoA呈负相关(P<0.05).FS诊断S0-S1、S2、S3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9(0.813,0.965)、0.838(0.729,0.948)、0.938(0.000,1.000),诊断界值分别为8.95kPa、10.60kPa、15.66kPa.结论:FS对NAFLD肝纤维化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NAFLD患者诊断和动态随访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肝硬化期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及T细胞亚群的特点并分析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6例肝硬化期PBC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诊断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40例代偿期和46例失代偿期PBC患者肝功、免疫学指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点,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失代偿期PBC患者年龄、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血清总IgA水平、Mayo评分高于代偿期患者(P0.05),而ALT、ALB、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LYMPH)、淋巴细胞百分率(LYMPH%)、T淋巴细胞绝对数(CD3+)、T辅助细胞绝对数(CD3+CD4+)和T抑制细胞绝对数(CD3+CD8+)均低于代偿期患者(P0.05);LYMPH、LYMPH%、CD3+、CD3+CD4+和CD3+CD8+结果中,失代偿期减低者频率均高于代偿期(45.7%vs.10%,34.8%vs.7.5%,58.7%vs.17.5%,45.7%vs.5%,60.9%vs.27.5%,P0.05),失代偿期增高者频率均低于代偿期(54.3%vs.90%,6.5%vs.27.5%,0 vs.20%,2.2%vs.22.5%,2.2%vs.10%,P0.05)。在可能的影响因素中,年龄、Mayo评分、上消化道出血、脾大或脾切除、腹水等肝硬化失代偿表现对结果影响呈负相关;而ALT、ALB对结果影响呈正相关。结论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深,P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及T细胞亚群数量降低;从淋巴细胞定量角度分析,随着疾病的进展,PBC患者免疫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痔的病因,将26例患者痔体送病理组织检查,PAS染色发现9例有紫红色菌体寄生,据其形态判断是白色念珠菌,试管沙氏培养基培养见奶白色酵母样菌落,转种于科玛嘉培养基培养见菌落呈翠绿色,诊断为白色念珠菌。由此推断痔上皮增生、角化,黏膜大量炎细胞浸润,间质水肿、出血,黏膜下静脉强烈炎性变,是因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18岁。双手及双足角化过度十余年。患者自婴儿期开始无明显诱因双手手指及双足足趾出现红斑,继而出现皮肤粗糙增厚,蔓延至指腹、手掌、手背、双足底及足背,皮肤增厚逐渐明显,呈蜡黄色斑块状,反复脱屑、皲裂,偶有瘙痒及疼痛,双手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