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秀清  高静珍 《中国药房》2011,(16):1476-1477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MRSA感染性肺炎患者均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万古霉素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中药痰热清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qd,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与万古霉素注射液具有协同抗菌作用,治疗MRSA感染性肺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朱爱江  徐磊 《中国药房》2010,(8):730-732
目的:评价和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重症监护病房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开放的临床试验研究,选取重症监护病房确诊的MRSA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54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利奈唑胺组(24例),每次600mg,每隔12h一次,静脉滴注,治疗时间10d;万古霉素组(30例),每次500mg,每隔8h一次,静脉滴入,治疗时间10d。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利奈唑胺组有效率100%,MRSA清除率87.5%,不良反应率12.5%;万古霉素组有效率66.7%,MRSA清除率43.3%,不良反应率13.3%。2组有效率和MRSA清除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MRSA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利奈唑胺有效性优于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下呼吸道感染的敏感性、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本院呼吸疾病重症监护病房(RICU)住院的l15例MRSA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随机配对法分为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组(A组,68例)和万古霉素治疗组(B组,47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MRSA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l15株MRSA均对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敏感(敏感率100%),A、B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9%和78、7%(P>0、05),MRSA清除率分别为80.9%和82.9%(P>0.05)。A组有5例和B组有3例出现肾功能损害,A、B组各有2例出现皮疹。结论 国产去甲万古霉素对MRSA敏感,临床疗效良好,与进口万古霉家一致,而且不良反应较轻,适用于治疗MRSA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恶唑烷酮类抗生素利奈唑胺与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茼(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59例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其中33例接受利奈唑胺治疗,26例接受万古霉素治疗,分别对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反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临床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利奈唑胺组治愈率72.73%,细菌清除率84.85%,不良反应发生率21.21%;万古霉素组治愈率34.62%,细菌清除率38.46%,不良反应发生率65.38%。结论利奈唑胺组治疗老年MRSA肺炎临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组,不良反应少于万古霉素组,临床上药物治疗老年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优先考虑利奈唑胺。  相似文献   

5.
秦娜 《中国药房》2009,(23):1792-1794
目的:比较夫西地酸钠与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骨科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MRSA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夫西地酸钠、万古霉素治疗,均采用静脉滴注给药。记录2组的疗效、细菌清除率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92.5%(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0%、87.5%(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结论:夫西地酸钠治疗MRSA骨科感染效果与万古霉素相当,且其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赵普宇  上官杰  何莲 《中国药房》2014,(48):4574-4576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利奈唑胺组患者静脉滴注利奈唑胺600 mg,q 12 h;万古霉素组患者静脉滴注万古霉素500 mg,q 8 h。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利奈唑胺组患者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万古霉素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万古霉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的治疗利奈唑胺总体疗效优于万古霉素,而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用于MRSA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在MRSA感染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MRSA感染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例数相等的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万古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替考拉宁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组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有效率93.3%(28/30);对照组30例患者,有效率66.7%(20/30),经统计学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古霉素用于MRSA感染的治疗,具有比替考拉宁更为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联合万古霉素治疗MRSA重症肺炎的疗效评估。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ICU治疗的78例MRSA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奈唑胺联合万古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各项炎症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细菌清除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84.62%(P <0.05);观察组治疗后WBC、IL-1β、IL-6、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发热、头痛、皮疹、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唑胺联合万古霉素治疗MRSA重症肺炎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MRSA,促进炎症的快速消退,且不良反应较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儿童MRSA感染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Ovid、CNKI及万方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儿童MRSA感染的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588例MRSA感染的患儿。利奈唑胺组的临床治愈率89.72%优于万古霉素组85.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值为1.05,95% CI (0.98,1.12),Z=1.49,P=0.14];利奈唑胺临床治疗儿童MRSA感染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17%(70/399),低于万古霉素组0.40%(68/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值为0.49,95% CI (0.37,0.65),Z=4.93,P <0.00001],利奈唑胺安全性优于万古霉素。结论 在治疗儿童MRSA感染中,利奈唑胺疗效相当于万古霉素。安全性优于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10.
陈勇  陈凯  李飞  熊玲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22):2044-2048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前瞻是研究,研究对象为2012年5月-2015年1月在我院院内感染性肺炎成年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利奈唑胺(每12 h 600 mg)和万古霉素(每12 h 15 mg·kg-1)治疗,疗程7~14 d。治疗过程中根据药物浓度对万古霉素剂量进行调整。观察终点为试验结束(EOS)时患者的临床结果。其他指标还包括治疗结束(EOT)和试验结束(EOS)时意向性治疗(ITT)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符合方案(PP)患者、ITT患者在EOT和EOS时的细菌学结果,评估患者存活率和药物安全性。结果:1184例院内感染性肺炎患者中,ITT患者448例(利奈唑胺组n=224,万古霉素组n=224),PP患者348例(利奈唑胺组n=172,万古霉素组n=176)。PP患者中,95/165例(57.6%)利奈唑胺治疗患者和81/174例(46.6%)万古霉素治疗患者在EOS时成功治愈(95% CI:0.5%~21.6%,P=0.042)。两组患者60 d死亡率(利奈唑胺组10.7%,万古霉素组17.0%)有明显差别,两组不良反应发病率相近,但万古霉素引发的肾脏毒性损伤更为常见(万古霉素组18.2%,利奈唑胺组8.4%)。结论:利奈唑胺治疗MRSA院内感染性肺炎临床预后要明显好于万古霉素,且肾毒性更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治疗重症监护病房肝移植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MRSA)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例肝移植术后MRSA感染病人随机分为万古霉素治疗组和替考拉宁治疗组,比较两组病人应用抗生素后的治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治疗MRSA的治愈率分别为71.4%和6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2%和8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和60%,两组间MRSA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万古霉素对重症监护病房肝移植术后MRSA感染的早期治疗效果优于替考拉宁,可以作为此类病人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儿童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Ovid 、CNKI及万方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儿童MRSA感染的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588例MRSA感染的患儿.利奈唑胺组的临床治愈率为89.72%,优于万古霉素组的85.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5,95% CI(0.98,1.12),Z=1.49,P=0.14];利奈唑胺临床治疗儿童MRSA感染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7.5%(70/399),低于万古霉素组的35.9%( 68/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9,95% CI (0.37,0.65),Z=4.93,P<0.01].结论:在治疗儿童MRSA感染中,利奈唑胺疗效相当于万古霉素.安全性优于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夫西地酸钠与万古霉素治疗ICU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入住我院ICU病房的MRSA感染病例6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给予万古霉素1 g,静脉滴注,2次/d;实验组27例,给予夫西地酸钠0.5 g,静脉滴注,3次/d;两组药溶媒均为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每次给药时间均>60 min,疗程均为520 d,具体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临床反应而定。比较两组抗菌药物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性、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48%、70.37%、11.11%和85.29%、79.41%、17.6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夫西地酸钠治疗MRSA感染临床疗效与细菌清除率与万古霉素相当,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可用于替代万古霉素用于ICU病房MRSA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王卿峰 《抗感染药学》2021,18(1):144-147
目的:比较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对神经外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20年5月间医院收治的90例神经外科MRSA感染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利奈唑胺组,每组30例;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利奈唑胺组患者分别给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即白细胞(WBC)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有效清除率均低于利奈唑胺组(P<0.05),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有效清除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WBC计数、TNF-α和CRP水平降低,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的WBC计数、TNF-α和CRP水平均高于利奈唑胺组(P< 0.05),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的WBC计数、TNF-α和CRP水平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神经外科MRSA感染患者的疗效更为确切,有效促进了细菌清除,改善了机体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许青河  华锋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34-2835
在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中,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已占革兰阳性菌的首位[1],其中50.0%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菌株.有研究表明,盐酸万古霉素治疗MRSA肺炎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2].本研究中,笔者分别采用国产万古霉素和进口万古霉素治疗MRSA肺炎患者,并做了一个疗效和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6.
王卿峰 《抗感染药学》2021,18(1):144-147
目的:比较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对神经外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20年5月间医院收治的90例神经外科MRSA感染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利奈唑胺组,每组30例;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利奈唑胺组患者分别给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即白细胞(WBC)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有效清除率均低于利奈唑胺组(P<0.05),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有效清除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WBC计数、TNF-α和CRP水平降低,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的WBC计数、TNF-α和CRP水平均高于利奈唑胺组(P< 0.05),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的WBC计数、TNF-α和CRP水平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神经外科MRSA感染患者的疗效更为确切,有效促进了细菌清除,改善了机体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许敬菊 《中国基层医药》2014,(16):2416-2417
目的:比较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肺炎的安全和有效性。方法选取68例MRSA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替考拉宁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万古霉素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76.47%,细菌总清除率分别为91.18%、85.29%,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现红斑、皮疹、腹泻各1例,对照组出现肾毒性4例及耳毒性、静脉炎、腹泻各1例,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考拉宁治疗MRSA肺炎的疗效良好、肾损伤较轻,与万古霉素的治疗效果基本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对耐甲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药学经济学。方法从我院选出治疗MRSA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将患者分成两组,组一41例为替考拉宁组,采用替考拉宁药物进行治疗,组二39例为万古霉素组,采用万古霉素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药物治疗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进行比较。结果万古霉素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明显低于替考拉宁组(P <0.05),替考拉宁组在成本-效果比值上,显著低于万古霉素组(P <0.05)。结论对MRSA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给予替考拉宁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在治疗急性肾损伤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苏州市立医院ICU2008年—2010年期间感染MRSA同时存在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重患者44例,分别接受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结果利奈唑胺组临床有效率为80.0%,细菌清除率为80.0%,万古霉素组临床有效率为45.8%,细菌清除率为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利奈唑胺组的死亡率(25.0%)低于万古霉素组(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肾损伤的患者MRSA感染利奈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术后感染MRSA患者药物治疗监护中作用。方法 通过参与制订抗感染治疗方案、选择抗菌药物、识别MRSA感染高危因素、评估万古霉素疗效、利用TDM技术调整剂量,以及对万古霉素不良反应监护及处理。结果 在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下,患者得到有效治疗,避免了万古霉素相关不良反应的进一步伤害。结论 临床药师在促进患者及时康复、精准安全用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