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天津中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组在传统心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理论,经过几年的探索,发现对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传统教育干预的基础上,配合一定的穴位刺激干预,即采用“健康教育辅助穴位刺激调整”的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谢建平  张滢  冯斌  徐方忠 《浙江医学》2010,32(10):1501-1502,1505
目的 探讨地震灾后开展晤谈和穴位刺激调控对居丧者居丧反应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在地震发生后6~18d内通过晤谈和穴位刺激调控法对居丧者进行心理干预,并随机分为晤谈加穴位调控组46例(运用晤谈加穴位刺激调控法干预)、晤谈组44例(单以晤谈法干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d用自编的他评量表(分灾难的再次经验、逃避反应、高度的警觉性、其他等四类共38项因子)进行严重程度及效果评定.结果 两组被干预者在干预后的量表分值较干预前均有明显增加,显示两种干预措施都有良好效果.干预后晤谈加穴位调控组的量表分值增加幅度较晤谈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晤谈加穴位调控法对被干预者的效果要优于单纯晤谈法.结论 对地震灾后居丧者的心理危机干预中,穴位刺激调控法简单易行.依从性高,效果较好.建议在灾后对民众(特别是居丧者)的心理干预中推广穴位刺激调控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统计近年来治疗不安腿综合征(RLS)的主要穴位干预方法,分析相应干预方法的取穴组方规律。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网(VIP)、万方数据库(WF)近40年来刺激穴位治疗RLS的临床文献,统计分析其穴位干预方法和取穴组方规律。结果 治疗RLS的穴位干预方法主要是普通针刺(占59.26%)。普通针刺方法中以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承山为主要选穴,足三里、三阴交穴配伍支持度最高。其他穴位刺激疗法也是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承山为主要选穴,足三里、阳陵泉穴配伍支持度最高。结论 普通针刺方法相较于其他穴位刺激疗法在治疗RLS方面相对成熟、可靠。普通针刺方法与其他穴位刺激疗法的选穴主要集中在下肢,取穴组方有规律可循,不同的干预方法取穴组方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固定穴位中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固定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简易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LE)评分、Holden步行能力(HFAC)分级、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FMA-LE、HFAC、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固定穴位中频电刺激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的康复效果,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低频生物电联合俞募穴位刺激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低频生物电盆底肌训练及凯格尔运动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俞募穴位刺激,选取穴位包括肾俞、膀胱俞、中极,2组均1周接受3次治疗,每次30 min,共20次.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盆底肌力、SUI等级评分,并于干预后评定治疗临床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盆底肌力、SUI等级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在降低幅度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及有效率为71.0%及88.5%,优于对照组的38.0%及81%.结论 低频生物电联合俞募穴位刺激护理干预可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控尿能力,缓解尿失禁症状,其效果优于单纯低频生物电反馈盆底肌训练.  相似文献   

6.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我国传统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利用埋藏的羊肠线等对穴位持久刺激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药物的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12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周围性面瘫采取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5月21日至2018年6月10日的7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动态随机化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经皮穴位电刺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面神经功能、面部血流灌注量。结果两组干预前面神经功能无对比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两周、四周后的HBN量表评分分别为(68.15±2.68)分、(83.57±2.79)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侧血流灌注量为(50.51±3.68)PU,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健侧数据无对比价值,P 0.05。结论周围性面瘫采取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相关功能,促使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中医经穴理论治疗体系中,以针刺、灸法等作用于穴位的中医治疗疾病的方式,已被广为熟知和应用。磁刺激是一种新型刺激疗法,具有无痛、无创、操作简便、易重复、能进行深部刺激等优点,以前大多用于脑功能区或刺激外周的神经、肌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四大脑技术之一。近年来磁刺激技术也在逐步应用于穴位干预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此,本文对近十年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在睡眠障碍、脑疲劳状态、抑郁症、脑卒中后偏瘫、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肌肉疲劳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磁刺激穴位有一定的作用,能代替或部分代替常规治疗。但目前大多数研究的样本量偏小,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缺少,循证医学证据还不足,需要以后的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在机制方面,大多数研究主要围绕在不同穴位、不同参数、不同状态下的磁刺激干预的大脑皮层变化来进行探讨,目前的主要手段大多聚焦于脑电诱发电位、脑网络,并探讨了如何优化磁刺激系统来达到更好地效果。研究者除了中医针灸专业之外,还有不少的工科研究人员,存在多学科的交叉。综述表明将现代磁刺激技术和传统经穴理论相结合,是磁刺激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新开拓,对传统中医针灸学的临床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利于经穴治疗在全科医疗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9.
庄玲玲  冯木兰  张佳虹 《西部医学》2020,51(1):28-29,32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吞咽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干预10 d。观察2组干预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分布情况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分变化,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级和SS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0.
逆针灸足三里穴对士兵高强度军事训练疲劳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预刺激足三里穴对高强度军训士兵训练疲劳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0名男性士兵随机分为训练对照组、穴位电疗组和穴位艾灸组,每组30名。高强度军事训练前2周各干预组士兵开始采用穴位电疗(电疗参数为连续波,频率2Hz,强度20 mA,时间30 min,1/d)或穴位艾灸(艾条温和灸,时间30 min,1/d)的干预方法刺激足三里穴,连续2周。分别于干预前、训练后1d、5d采用主观体力感觉表(Ratings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多维疲劳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MFI)对士兵主观疲劳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在训练后1d、5d各干预组5km跑成绩显著优于训练对照组及干预前(P〈0.01)。与干预前相比,训练后1d、5d各组军训士兵RPE、综合性疲劳(General Fatigue)、体力疲劳(Physical Fatigue)、脑力疲劳(Mental Fatigue)、动力下降(Reduced Motivation)、活动减少(Reduced Activity)等评分值均呈上升趋势(P<0.05或0.01);与训练对照组相比,于训练1d时,不同穴位干预组的RPE(P〈0.05或P<0.01)、脑力疲劳(穴位电疗组,P〈0.05)、活动减少(不同穴位干预组,P〈0.01)、综合性疲劳(不同穴位干预组,P〈0.01)值均较低;于训练5d时,除穴位艾灸组体力疲劳的评分值外,不同穴位干预组MFI的五项评分值均较低(P<0.01),其中穴位电疗组的RPE、综合性疲劳评分值最低(P〈0.05)。[结论]军训前期予足三里穴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或艾灸的干预均能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并有利于士兵高强度军事训练疲劳恢复,其中经皮穴位电刺激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利多卡因及穴位电刺激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痛的观察,研究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200例糖尿病患者输注利多卡因及穴位电刺激,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观察血压、脉搏、空腹血糖、HbAlc及疼痛的变化。结果:利多卡因和穴位电刺激都能明显的缓解糖尿病性神经性疼痛(P〈0.05),且对血压、脉搏、血糖等指标无不良影响。结论:利多卡因和穴位电刺激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传统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埋豆与穴位贴敷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符合标准的患者146例,在对患者排除基础病变的基础上进行为期3周耳穴埋豆与穴位贴敷,对比干预与单纯口服西药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结果经过3周口服降压药联合耳穴埋豆与穴位贴敷干预治疗,患者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耳穴埋豆与穴位贴敷对干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控制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穴对儿童注意力的影响。方法:将56例健康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予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穴干预,对照组予假刺激,均干预8次。观察两组干预前后注意力网络总反应时及三项注意力网络效率(警觉网络效率、定向网络效率和执行控制网络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1干预后,观察组注意力网络总反应时显著缩短(P0.05),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警觉网络效率和执行控制网络效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执行控制网络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穴可显著提高儿童注意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百会穴对锂-匹罗卡品诱导致痫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及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穴位刺激治疗癫痫的机制提供基本的实验依据.方法:选用锂-匹罗卡品诱导致痫成年大鼠模型,采用BrdU标记分裂细胞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致痫后7,14,42 d时电针刺激穴位干预致痫组大鼠与相应对照组大鼠之间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速度,并同时观察动物行为学改变.结果:电针穴位刺激后,明显促进了大鼠致痫后7 d,14 d时齿状回的神经发生水平,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较相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而致痫后第42日时两组大鼠齿状回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电针穴位刺激干预组大鼠(存活42 d大鼠)平均每周SRSs次数明显少于电针刺激对照组和无刺激对照组大鼠.结论:电针刺激百会穴可促进癫痫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水平的改变,即电针刺激百会穴在一定的程度上参与了癫痫后海马的神经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穴位按摩刺激泌乳,促使母乳分泌增多,增加婴儿抵抗力,满足新生儿的需要.方法 选定产妇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穴位按摩刺激泌乳,对照组不用任何催乳方法干预.结论 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早,母乳分泌量增多,穴位按摩乳房及时解除了产妇无奶、少奶、乳胀,改善了乳房条件,促进了乳汁分泌,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兔治疗前后行为、形态学的改变,揭示电针穴位刺激治疗KOA兔可能的行为学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穴位刺激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模型组和电针穴位刺激组采用维德曼左膝伸直法和固定制动法制备膝骨关节炎模型。造模后正常组无需干预。模型组成功建模后同期进行常规扫盲,无需干预。电针穴位刺激组:模型制作1周后开始电针和电刺激。通过测评KOA兔的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范围以及大腿围度等对其进行行为学方面的观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KOA兔被动股直肌上皮细胞的组织形态,观察股直肌肌纤维的组织粗细和异常的股直肌细胞活动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改良Lequesne MG膝关节评分明显提高(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穴位刺激组改良Lequesne MG膝关节评分明显改善(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关节被动活动度明显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穴位刺激组关节被动活动度明显升高(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腹股沟下部边缘处,实验兔左大腿最厚部分的测量差异最大。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腿围度明显变小(P 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穴位刺激组大腿围度有所恢复(P 0.05)。在大腿中央进行测量,模型组和电针穴位刺激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骨上缘最佳关节处模型组和电针穴位刺激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组中未经处理的KOA兔肌纤维横截面积显著低于正常组(P 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穴位刺激组肌纤维横截面积明显升高(P 0.01)。结论电针穴位刺激显著地改善了KOA兔的行为学临床表现,并且缓解了股直肌肌纤维萎缩、水肿等炎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穴位效应的影响因素。文献分析结果显示穴位效应与穴位组织形态、穴位所受刺激量和刺激时间、刺激方法以及穴位配伍密切相关。目前对于穴位效应的研究多以现代通用技术为主,停留在单个刺激方法、单个穴位的效应研究上,缺乏完整的横向相关性和比较性研究。探讨穴位效应影响因素,可为不同体表刺激方式穴位效应的比较研究,临床"得气"前提下不同刺激量、刺激方法、穴位配伍对穴位效应影响的研究以及同一穴位在不同疾病状态的效应差异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166-169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激素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激素治疗期间睡眠质量下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贴敷疗法,治疗组接受穴位电刺激,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 d、2 d、3 d采用VASS评分和睡眠参数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组间比较:干预前,治疗组和对照组VASS评分、入睡潜伏期及睡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和对照组VASS评分、入睡潜伏期及睡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S评分、入睡潜伏期及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贴敷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激素治疗期间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种穴位刺激法治疗癔病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癔病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电针组、穴位电刺激组,每组10例。分别采用传统针刺、电针和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发音情况及胸锁乳突肌的积分肌电值(IEMG)改变情况。结果各组经不同疗程的治疗后,患者均能恢复洪亮清晰的发音,其中以电针组疗程最短,穴位电刺激组次之,传统针刺组最长;癔病性失语的临床有效率与胸锁乳突肌的IEMG呈负性相关;电针疗法在三种穴位刺激法中疗效最优,其次依次为低频电刺激法、传统针刺法。结论胸锁乳突肌IEMG可作为判定癔病性失语临床疗效的一项观察指标而加以运用;在癔病性失语的治疗中,针刺和电兴奋疗法两者配合应用,可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监测相关穴位刺激家猫大脑皮层血晕图的变化,找出刺激穴位与大脑皮层血晕图变化位置的对应关系。方法选择健康成年家猫,观察电针刺激相关穴位前后大脑皮层的温度反应,研究针灸在穴位刺激中的作用。结果电针刺激穴位后大脑皮层的反应以温度升高为主要趋势;刺激不同穴位对应的皮层升温部位也不相同。结论验证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针灸经络研究的可行性;有效证明了针灸穴位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