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C)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的效果。方法:18例重症胆囊炎的老年患者接受了在局部麻醉下经皮经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结果:所有患者穿刺置管成功,无一例发生并发症,且症状及体征均于术后24~48h明显改善。结论:PC是一种微创、有效、廉价、可靠的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GCD)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体会。方法对33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GCD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患者中32例患者穿刺置管成功。经引流1~5 d,药物冲洗5~7 d后腹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拔出引流管后均恢复良好,其中29例患者拔出引流管后择期行胆囊切除术,3例拒绝择期手术。1例穿刺中发生胆囊出血而终止穿刺,经药物止血治疗后急诊LC手术治愈。本组中无死亡病例,未发生引流管脱落、腹膜炎等意外或并发症。结论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实施超声引导下PGCD治疗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性及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造瘘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 ladder catheterizing drainage,PTGCD)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有急诊胆囊切除禁忌的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PTGCD。其中,结石性胆囊炎14例,非结石性胆囊炎4例。结果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未出现并发症;14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11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3例不能耐受手术患者无症状长期置管。4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于引流后3~4周行胆道造影示无梗阻后拔管康复。结论超声引导下PTGCD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是一种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孙家邦康骅刘家峰贾建国姜文华有报道认为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是治疗高危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一项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方法(1)。本文对11例老年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施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ercu-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高龄(70岁)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价值,分析这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90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诊疗过程、并发症、转归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其中15例患者症状缓解、一般情况改善后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2例患者经胆囊置管引流及抗炎对症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顺利拔管(带管时间1个月),13例患者带管出院并定期冲管,症状明显缓解后拔管(带管时间1~2个月)。住院时间15~30 d,平均11.5 d。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对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效果较好且治疗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对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9月到2014年12月进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合并肝硬化高压症急性胆囊炎患者12例。其中,肝功能Child-pugh A级7例,Child-pugh B级5例,分析12例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炎症消退情况、术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通过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后胆囊炎症消退,并择期成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其中,有2例患者因穿刺出现腹腔内出血,后经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无胆瘘发生。术后部分患者肝功能有所改善。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治疗对合并肝硬化的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可作为后续安全地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细菌性肝脓肿实施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结果 32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引流成功,经置管引流后症状消失,体温、白细胞计数均恢复正常。置管时间(9.6±1.3)d,住院时间(10.6±3.8)d。未发生腹膜炎、邻近组织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经超声检查证实脓腔闭合后出院。随访6个月,复查超声无复发病例。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胃切除术后急性胆囊炎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胃切除后急性胆囊炎的微创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胃切除术后近期(<4周)并发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明确诊断后先行常规非手术治疗,经24h治疗后症状体征无缓解的病例加行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结果:5例经非手术治疗缓解;23例加行PTGH,穿刺置管成功率100%。置管抽吸胆汁后症状体征即明显减轻,3~7d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胃切除术后近期并发急性胆囊炎效果确切,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06—2016-06间汝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均首先在超声引导下行PTGD,待病情稳定后带管出院。2~3个月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均成功穿刺置管。均于引流5~7 d后病情稳定带管出院。其间未发生出血、胆汁外漏等并发症及引流管非计划拔脱。2~3个月后择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愈。结论对病情危重又不宜手术的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PTGD,方法简单易行、创伤小,可迅速缓解症状,阻止病情进展,安全性高。可为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超定位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接受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118例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8例均穿刺置管成功,106例获得有效的胆囊引流并治愈,10例术后1~3个月后行择期LC,有8例引流效果不佳予以手术治疗,4例出现导管滑脱后予以保守治疗症状缓解。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进行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不适宜行胆囊切除术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共25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探讨本方法的疗效和应用价值。结果 25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术后1~3天内症状缓解率为100%,其中9例患者引流至痊愈后拔管,11例患者于情况好转后行Ⅱ期胆囊切除术,5例患者长期置管,其中3例死于恶性肿瘤进展。结论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能够安全、快速地缓解症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且可以为后续治疗提供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10—2018-10间在周口市传染病医院和周口市人民医院接受收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4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39例患者置管后引流通畅,临床症状显著得到改善。1例右肝后叶多发肝脓肿患者仍持续发热,部分脓腔引流不畅,改行腹腔镜下肝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治愈。未发生出血、胆漏及弥漫性腹腔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34±0.61)d,住院时间为(18.24±2.71)d。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时超声检查证实脓腔已萎陷闭合。出院后随访12个月,其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具有微创、疗效确切等优点,且患者经济负担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脓肿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肝脓肿患者给予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围术期精心实施心理、疼痛、管道等系统护理措施,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本组均一次置管成功,置管后疼痛症状缓解,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均恢复到正常范围。置管引流时间(11.6±3.7)d,未发生出血、邻近组织损伤等并发症。随访复查超声证实脓腔消失,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显示,患者及家属均对护理工作满意。结论对肝脓肿患者实施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期间,精心做好心理、疼痛等系统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35例腹腔渗液较多及合并胰腺周围积液、假性胰腺囊肿及脓肿的SAP患者采用了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其疗效。结果 35例患者,置管引流45例次,置管成功率为100%。4例(11.4%)中转开腹手术,31例(88.6%)置管能有效引流。2例(5.7%)穿刺后并发少量出血。结论选择性应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对于腹腔积液较多及合并局部并发症的SAP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治疗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09年6月应用PTGD治疗62例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穿刺置管成功61例,成功率为98.39%,患者发热、寒战、右上腹疼痛、腹膜炎等症状迅速缓解,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105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PTGD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年龄65~89岁,平均(70±10)岁;胆囊大于8 cm×4 cm。结果 104例(99.04%)一次性置管成功,1例置管失败患者行急诊手术。PTGD术后24 h白细胞数、总胆红素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腹痛、发热及黄疸发生率亦较术前减少(P<0.05)。COOK引流管时间留置28~35 d,无脱管。术后74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转为开腹手术1例,其余30例因年龄较大,合并症较多,未实施胆囊切除术,随访1年无胆囊原因死亡病例。结论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急诊手术风险高,PTGD操作简便、安全,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控制感染,特别适于不能耐受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并可治疗部分非结石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于治疗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53例接受经皮经肝胆囊引流术治疗的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的53个病人成功地接受经皮穿刺及胆囊引流,并取得有效的引流。所有患者的腹痛症状于操作后2~3小时得以减轻,体温于操作后24-48 h下降到正常水平。引流的平均时间是15.5天。所有患者在经皮经肝胆囊引流术后6-48天内出院。没有术后出血和胆漏。没有患者在PTGD后有严重并发症或死亡除了1例气胸。结论 PTGD治疗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是一项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间隔时间将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三组,其中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2个月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纳入A组(n=70),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2~4个月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纳入B组(n=60),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间4个月以上患者纳入C组(n=62),对比三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腹腔引流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统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出血、胆道损伤、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中转开腹比例、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腹腔引流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一般手术情况上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转开腹比例、术中失血量最少、手术时间、腹腔引流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最短;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低于A组的16.67%及C组的10.00%,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2~4个月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能取得更佳手术获益,不仅能减少术中中转开腹比例,也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对口引流治疗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对口引流治疗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肝脓肿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置管后24~48 h疼痛症状缓解,48~72 h体温恢复正常,疼痛、寒战症状消失,72~96 h白细胞恢复到正常范围,且在持续引流过程中引流管未见堵管及引流不畅现象。带管时间为11 d至1个月,平均时间为14 d。20例患者均未出现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对口引流是治疗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肝脓肿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患者胆囊结石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分期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老年危重患者胆囊结石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一期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3~6个月后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或开腹胆囊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PTGD治疗,54例患者症状控制后出院,死亡2例。6例因拒绝或有手术禁忌证未行二期手术治疗,定期入院更换导管。36例二期行LC,12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48均治愈出院。结论对老年危重胆囊结石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一期行PTGD术是一种相对微创、有效、安全的应急治疗方法,可明显减少急性期病死率,为二期行胆囊切除术创造有利条件。术后3~6个月二期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少,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