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出院服药时间表对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服药安全性的影响,以减少院外服药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方法对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的1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观察组7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指导其出院后正确服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出院服药时间表,比较不同方法对服药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出院3个月院外服药漏服、误服、重复服药、未按时服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出院服药时间表指导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院外服药,可有效减少误服、漏服、重复服药、未按时服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列举了由于患者对服药方法及服药时间等不甚了解而影响疗效或产生严重后果的事例,说明了做好发药交待与服药指导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药剂人员在配方发药过程中对患者应做的交待及服药指导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5.
将220名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和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共102例,采用自行服药法;对照组共118例,采用常规发药法.两组病人均于出院2周后就继续服药、掌握药品基本常识等情况随访.结果示:出院后能够做到自行服药和掌握药品基本常识者,观察组分别为92人、90人;对照组分别为86、42人.分别经统计学处理X~2=10.6,P<0.005和X~2=63.11,P<0.005,有显著性差异,示自行服药法优于常规发药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出院服药卡对脊柱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出院的140例脊柱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实验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出院服药指导;实验组除给予传统的口头出院服药指导外,由护士向患者提供出院患者服药卡.结果:实验组出院后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结核出院患者服药卡能提高脊柱结核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保证了有效的药物治疗,从而有效降低脊柱结核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镇雄县180例“空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服药指导的护理体会。依据患者知识文化层次、社会支持系统、家庭社会背景、自理能力及对疾病预后的认知程度等综合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找出患者服药正确率和药物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对患者进行服药指导及效果观察。认为通过反复服药指导和加强出院随访,能让“空巢”老人的服药正确率和药物依从性明显提高,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颜文  王淑琼  薛琴  吴婷  沈萍 《护理研究》2015,(11):1312-131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与服药信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和服药信念量表对108例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病人服药依从性得分为(4.95±2.07)分,66.6%的病人服药依从性差,20.4%的病人服药依从性中等,13.0%的病人服药依从好;服药必要性维度得分高于服药顾虑维度得分;病人服药依从性与服药信念呈负相关(P<0.01),病人服药依从性与服药必要性呈正相关(P<0.01),与服药顾虑呈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与服药信念相关,医护人员可通过评估病人的服药信念,及时识别病人的不良认知并有效引导病人及其家属树立正确的服药信念,从而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获得最佳证据形成患儿癫痫抗癫痫药物(AEDs)家庭服药管理循证实践方案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1日-6月30日住院的252例癫痫患儿及其家长设为对照组,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2019年4月1日-6月30日住院的269例癫痫患儿及其家长设为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AEDs家庭服药管理询证实践方案;评价3个月的应用效果。结果入院时对照组服药依从性(6.38±0.94)分、服药正确率92.38%,干预组服药依从性(6.30±0.93)分、服药正确率91.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照组服药依从性(6.75±0.88)分、服药正确率72.95%,干预组服药依从性(7.36±0.62)分、服药正确率91.95%;出院3个月对照组服药依从性(6.22±0.86)分、服药正确率67.99%,干预组服药依从性(7.20±0.32)分、服药正确率89.2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对照组血药浓度正常率48.02%、临床疗效84.52%,低于干预组血药浓度正常率57.62%和临床疗效有效率90.7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组建多学科合作团队,形成儿童癫痫AEDs家庭服药管理循证实践方案,可以规范癫痫患儿的家庭服药行为,提高服药依从性和服药正确率,维持癫痫患儿正常的AEDs血药浓度,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服药依从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力衰竭知识问卷、服药相关信念问卷、坚持服药的信心评分表及服药依从性问卷对200例住院和急诊留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元有序Ordinal回归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完全依从的仅有40....  相似文献   

11.
药品说明书或标签上,药品的用法都是标明1d服用几次。据此,人们约定俗成。把3次/d的药物分成早、中、晚3餐前后服用,这样,本应24h服用的药物实际上12h就服用完了,另外12h则无药可服。这样就造成了白天血药浓度过高,而夜晚血药浓度过低的不均衡现象。对于需要维持体内平稳血药浓度的药物来说,这种服药方法是不可取的。科学的提法应该是“用药间隔”。  相似文献   

12.
《临床荟萃》2006,21(3):163-163
何时服用降压药是高血压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睡觉醒后的展间一般都是生理或病理上升趋势,临床上,常规早晨服药似乎无争议,争议的焦点是能否在晚间或睡前服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睡前服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年版高血压诊断标准、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杓型血压模式60例(A组)和非杓型血压模式60例(B组).每组再随机分为晨起一次给药组30例(1组)、睡前给药或早晚分次给药组30例(2组).根据诊室血压调整降压药物种类及剂量,目标血压为140/90 mm Hg以下.8周后复查24 h动态血压,观察各组用药前后24 h动态血压参数及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变化.结果 无论杓型血压组及非杓型血压组,两种给药方法均能显著降低dSBP、dDBP、nSBP、nDBP(P <0.05).治疗后仍保持杓型血压节律的比例A1组为36.6%,A2组为66.6% (P <0.05).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呈升高趋势的比例B1组为43.3%,B2组为73.3% (P <0.05).结论 对于非杓型血压模式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睡前服药有利于其向杓型血压模式转换;而对于杓型血压模式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维持杓型节律方面,睡前给药或早晚分次给药优于晨起一次给药.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海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0):1064-106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及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方法。方法对我院门诊1500例高血压患者从一般情况、高血压病知识得分和服药依从性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有关。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促进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蒙医服药护理在疾病的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的服药方法使药效达到最佳疗效而患者痊愈。患者服药治疗期间应让患者心情舒畅。蒙医在服药期间非常重视饮食搭配,而且还有很多忌口食物,如温病的治疗期间应食用凉性及温陛饮食;寒证时应食用热性饮食或食用开胃易消化的饮食;“宝如”病时视病情通常让患者饭后30min后才能参加轻微的体力活动,而且按照出现症状的规律来决  相似文献   

16.
2005年9月~12月,我们对127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影响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赵占军 《新医学》2004,35(8):493-493
患者,男,61岁,以发作性头痛4年,加重并恶心、呕吐1日为主诉,于2003—02—16人院。4年来反复发作性头痛,眼胀痛。先后在多家医院诊治,按“血管性头痛、高脂血症”,应用氟桂利嗪等治疗,症状可缓解。近2个月来感双眼视物模糊,在某医院就诊,按“结膜炎”眼内注药治疗(具体不详),无效。于1日前又感头痛,且较前  相似文献   

18.
中药饮片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它可在中医辨证理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随证加减,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中药饮片的质量、煎煮方法、服用方法等也是确保临床治病效果的重要一环,质量次,方法不当,不但浪费了药材,更重要的是耽误病情,因此,就这方面作如下论述,以供商讨。  相似文献   

19.
【】 目的 探讨智能服药提醒器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减少漏服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将100例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根据历史对照研究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服药指导,干预组出院时发放智能服药提醒器指导服药。运用CPAT评分表评价服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入院前服药依从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3、6月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发放服药提醒器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干预对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服药相关信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在门诊就诊的具有服药不依从或有不依从风险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动机性访谈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指导。干预前及干预后的1个月、3个月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服药相关信念。结果干预前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等社会人口学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服药相关信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可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服药相关信念,与传统的健康教育相比具有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