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与转子间骨折患者在股骨近端骨密度(BMD)上的不同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520例60岁及60岁以上初次髋部骨折患者:股骨颈骨折237例,男67例,平均年龄80.0±8.5岁,女170例,平均年龄79.0±8.2岁;转子间骨折283例,男95例,平均年龄80.2±8.4岁,女188例,平均年龄82.4±6.7岁。比较两种髋部骨折患者健侧股骨近端五个区域(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全髋部、Ward区)的BMD,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股骨近端不同区域BMD与髋部骨折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转子间骨折患者只有大转子BMD显著低于同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女性转子间骨折患者大转子、转子间、全髋部、Ward区的BMD显著低于同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按年龄分层后,60~69岁转子间骨折患者只有Ward区BMD显著低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79岁转子间骨折患者五个区域BMD均显著低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79岁转子间骨折患者只有大转子BMD显著低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中增龄、大转子、转子间、全髋部以及Ward区的BMD与髋部骨折类型存在统计学关联(P0.01),而男性中只有大转子BMD与髋部骨折类型存在统计学关联(P0.01)。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和转子间骨折患者存在不同的BMD水平,女性股骨近端BMD与髋部骨折类型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所有收治入院的髋部骨折患者,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和受伤时间,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髋部骨折及不同骨折类型在时间及人口学特征上的分布规律。结果共统计1 397例髋部骨折,男性476例(34.1%),女性921例(65.9%),男女比例为1︰1.93;股骨颈骨折830例(59.4%),股骨粗隆间骨折567例(40.6%)。髋部骨折平均发病年龄为(75.7±12.7)岁,男性患者平均年龄(72.6±15.6)岁,女性平均年龄(77.3±10.6)岁。青壮年组218例,占12.8%;老年组1 179例,占87.2%。结论髋部骨折发病例数呈上升趋势,且女性患者比例大于男性。青壮年组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而老年组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析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流行病学特征及研究现状,以期为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CBM)、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有关我国老年髋部骨折流行病学特征病例系列研究的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筛选文献,并对纳入的文献依据病例系列研究质量评价(institute health economics, IHE)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价,使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进行数据提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45篇文献,其中17篇符合纳入标准,共75 407例患者,其中男性24 552例(32.6%),女性50 855例(67.4%)。7项研究以年龄为组别将患者分为4组合计10 014例:60~69岁组共2 296例(22.9%),其中男性925例,女性1 371例;70~79岁组共3 855例(38.5%),其中男性1 367例,女性2 488例;80~89岁组共3 187例(31.8%),其中男性1 098例,女性2 089例;90岁及以上组676例(6.8%),其中男性209例,女性467例。各年龄组女性患者均多于男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70,P0.001)。11项研究提及骨折类型,共纳入13 791例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6 941例(49.7%),股骨颈骨折6 850(50.3%),其中有6项研究以年龄为组别将患者分为4组合计8 172例:60~69岁组共2 048例,其中股骨颈骨折1 28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762例;70~79岁组共2 787例,其中股骨颈骨折1 36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 306例;80~89岁组共2 779例,其中股骨颈骨折1 25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 524例;90岁及以上组588例,其中股骨颈骨折21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348例。各年龄组骨折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5.0,P0.05)。8项研究提及发病因素,共纳入5 657例患者,其中跌倒引起共5 047例(89.2%)。3项研究提及发病与季节的关系,共3 422例,春季845例(24.7%)、夏季784例(22.9%)、秋季795例(23.2%)、冬季998例(29.2%),冬季高于其他季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35,P0.001)。结论此次文献归纳综合分析显示,近十年我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2;70~79岁年龄组患者比例高于其他组,90岁及以上年龄组比例低于其他组;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患者数量约为1︰1;跌倒为发病因素占比89.2%;冬季患者发病数量高于其他季节;住院时间长,住院治疗费用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髋部、肱骨近端骨折老年女性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上述骨折部位女性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特征性变化情况。方法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共纳入62例老年髋部骨折女性患者(其中股骨颈骨折3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肱骨近端骨折21例,收集患者年龄、检测患者骨密度、血清骨转换指标(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结果肱骨近端骨折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6.1±8.0)岁,明显小于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女性患者(P<0.05);肱骨近端骨折女性髋部(T=-1.19±0.66)、腰椎骨密度(T=-1.67±1.00)明显高于粗隆间骨折女性髋部(T=-2.36±1.17)、腰椎骨密度(T=-2.61±1.42)(P<0.05),同时显著高于股骨颈骨折患者髋部骨密度(T=-2.33±0.99)。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部、腰椎骨密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血清P1NP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粗隆间骨折女性血清β-CTX(732.18±334.37μg/L)要明显高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29.66±292.34μg/L)(P<0.05)。结论相对于髋部骨折患者,肱骨近端骨折老年女性患者年龄较低,骨密度相对较高;骨吸收活跃可能是导致粗隆间骨折女性骨密度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京津唐地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京津唐地区8家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就诊的骨折患者的数字化影像资料和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60岁以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并比较其性别、年龄、AO及Evans分型等数据,分析2年间京津唐地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收集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 583例,其中北京地区491例(31.0%)、天津地区293例(18.5%)、唐山地区799例(50.5%)。男性643例(40.6%)、女性940例(59.4%),男女比例为1∶1.46。左侧比右侧稍多(825/758)。平均年龄为(77.6±7.6)岁,其中71~80岁所占比例最高(45.5%)。AO分型中31-A2型所占比例最高(61.1%),31-A3型所占比例最低(11.5%)。Evans分型中Ⅰ型所占比例最高(27.4%),Ⅴ型所占比例最低(11.5%)。结论京津唐地区老年转子间骨折占各年龄段转子间骨折的73.4%,占老年髋部骨折的51.9%,女性多于男性,其中71~80岁所占比例最高,31-A2型与EvansⅠ型骨折所占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骨质疏松女性股骨颈骨折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髋部骨密度差异,探讨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与骨折部位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于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及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72例,其中无病史的原发骨质疏松患者109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39例、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24例。分别统计3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患病情况、骨折侧别、髋部各部位骨密度、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erminal crosslinking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CTX)、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ⅠN propeptide,PINP)、25羟基维生素D(25-OH-D)。分别进行三组间及两两组间比较。结果三组间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67,P=0.072; F=0.882,P=0.416;χ~2=3.216,P=0.232),股骨颈骨折组与股骨转子间骨折组组间骨折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8,P=0.328),三组间髋部Ward区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37,P=0.056),髋部骨密度比较,股骨颈、股骨大转子、股骨转子间、髋部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25,P=0.001; F=8.668,P0.001; F=9.657,P0.001)。股骨颈骨折组、转子间骨折组股骨颈、股骨大转子、股骨转子间、髋部整体骨密度均小于骨质疏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组与转子间骨折组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髋部整体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β-CTX、P1NP、维生素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组、转子间骨折组β-CTX、维生素D均小于骨质疏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子间骨折与骨质疏松组P1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骨颈骨折组与转子间骨折组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髋部整体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类型可能并不取决局部的骨密度,可能与骨微结构等因素相关,要得到明确、可靠的结果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析过去5年广州市骨质疏松髋部骨折多中心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与住院费用结构,了解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其所需要的医疗资源.方法 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与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共收治2888例年龄≥50岁的髋部骨折住院患者.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等方法,回顾分析患者的年龄结构、性别构成、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等.结果 过去5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人数基本维持稳定.每年女性患者人数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男女患者总人数比为1:2.患者最大年龄为111岁,平均年龄为(76.83±9.53)岁.各个年龄段中,以70~79岁与80~89岁年龄段的患者人数最多,分别占总人数的38.09%和34.63%.平均住院时间为(24.23±14.30)d,各个年龄段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段(50~79岁)股骨颈骨折显著多于转子问骨折(P<0.01),9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少于转子问骨折(P<0.05).住院总费用平均为(2.65±1.53)万元,其中治疗费用(含内置物)占55.79%,药费占23.69%,手术费用占6.02%,床位费用占4.83%,化验费用占4.07%,检查费用占2.48%,输血输氧及其他占1.79%,放射费用占0.91%,护理费用占0.43%.近5年来,总住院费用平均每年递增1.22%.结论 过去5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住院患者人数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所需医疗费用增幅较小.女性占全部患者的2/3,是今后防治骨质疏松工作的重点.有效控制内置物费用及药费是减少髋部骨折医疗资源、减轻患者与社会经济负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调查和分析合肥市两家省级医院髋部骨折的性别及年龄分布。方法 对合肥市两家省级医院2008-2012年,年龄≥50岁的髋部骨折患者,总计2371例,分为男、女两组,并在组内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亚组,分析髋部骨折在不同的年龄组和性别的分布情况。探讨髋部骨折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2371例髋部骨折病人中1007例(42.5%)男性,1364例(57.5%)女性,男女之比为:0.74:1。70-79岁患者占 34.5%,80-89岁患者占 29.7%,明显高于其他组别(P<0.05)。男性股骨颈骨折与股骨粗隆间骨折比为1.5:1,女性为1.7:1(χ2=3.6,df=1, P=0.058),骨折类型不存在性别差异。男性股骨颈骨折和粗隆间骨折的平均年龄分别为72.40±10.13岁和74.43±10.61岁 (P<0.001), 女性为71.20±11.17岁和77.75±8.75岁(P <0.001),两种类型骨折的平均年龄差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占髋部骨折比例在不断增加,且骨折增长的速率要快于股骨颈骨折。结论 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性别、年龄的分布差异,对于髋部骨折的预防,股骨颈骨折在年龄上要早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女性是预防的重点。预防跌倒是降低骨折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17例精神病患者髋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5月~2010年6月收治17例精神病患者髋部骨折的手术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同期收治正常人群髋部骨折患者20例,分别比较精神病患者与正常人群髋部骨折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结果]患者随访16~47个月,平均(30.5±3.6)个月.精神病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组与正常人群股骨转子间骨折组术前准备时间分别平均为(5.28±2.56)d、(3.3±1.16)d(t=2.174,P=0.0231),精神病患者股骨颈骨折组与正常人群股骨颈骨折组术前准备时间平均(4.8±1.75)d、(2.8±1.31)d(t=2.887,P=0.0049),精神病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组与正常人群股骨转子间骨折组术后1年Harris评分分别平均为(71.85±7.31)分、(79.3±6.70)分(t=2.173,P=0.0231),精神病患者股骨颈骨折组与正常人群股骨颈骨折组术后1年Harris评分分别平均(79.0±6.44)分、(80.9±7.30)分(t=0.6165,P=0.2726),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精神病患者髋部骨折要给予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要选择坚强、有效地内固定器材,股骨颈骨折患者建议选择骨水泥型双极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密度值(BMD)结合Singh指数在预测髋部骨折风险的意义.[方法]观察组随机抽取老年髋部骨折50例,年龄60岁以上,其中男性13例,女性37例,股骨颈骨折29例,粗隆间骨折21例.对照组50例,年龄60岁以上,男11例,女39例.分别测量骨折组和对照组髋部骨密度(BMD),Singh指数,对比两组的测量结果.[结果]骨折组骨密度平均值(g/m2),股骨颈(0.64±0.13)、WardS三角(0.58±0.14)和转子处(0.69±0.11),对照组股骨颈(0.87±0.07)、WardS 三角(0.69±0.11)和转子处(0.75 ±0.14),组间差异显著.骨折组Sighn指数值3.34±1.05级,对照组Sighn指数值4.46±1.14级,组间差异显著.骨密度值与Sighn指数呈正相关.[结论]低骨密度值(BMD及Singh指数与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有明显的相关性,二者结合应用可以更准确预测骨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老年股骨颈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血尿酸(SUA)水平,研究尿酸与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笔者收集自2014-01—2016-06诊治的437例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股骨颈骨折26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73例,空腹血检测SUA水平。结果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年龄为(75.6±9.1)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年龄为(80.5±7.3)岁,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小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患者的SUA水平为(298.6±93.4)μmol/L,女性患者的SUA水平为(261.7±85.2)μmol/L,男性患者SUA水平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年龄段男女患者的SUA水平与该结果保持一致。股骨颈与粗隆间骨折患者的SUA水平较高,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且各年龄段中男(女)性股骨颈与粗隆间骨折患者的S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独立的危险因素,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股骨颈骨折患者,提示其骨质疏松程度更高。但SUA水平在2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步说明尿酸与骨代谢无关。在临床中仍应积极控制尿酸水平,避免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老年患者不同部位的髋部骨折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骨折部位对老年髋部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髋部骨折患者667例,根据骨折部位将髋部骨折分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组和股骨颈骨折组,其中股骨转子间骨折组304例,男96例,女208例,平均年龄(80.33±7.94)岁;股骨颈骨折组217例,男74例,女143例,平均年龄(79.82±9.33)岁。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资料、术后死亡率及独立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ASA分级、麻醉方式差异不明显,但入院至手术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输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术后1、3、5 d白细胞计数较高,血红蛋白、白蛋白较低。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期间、术后1、3、6、12个月内死亡率较股骨颈骨折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存活患者中,出院时、术后1、3个月股骨颈骨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较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恢复更为满意,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相比,日常独立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机体应激较大,但排除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因素的影响后,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术后1年内死亡率差异不明显。和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相比,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后早期功能恢复良好,但手术后1年,两者功能恢复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同侧股骨颈并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3月随访34例同侧股骨颈并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其中,男10例,女24例;年龄69~87岁,平均78.6岁。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6例、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7例、PFNA(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内固定术7例,DHS(dynamic hip screw)内固定术14例,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随访6~25个月,平均16.3个月。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无假体松动等并发症;PFNA内固定组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物松动、骨折再移位,1例患者发生骨不连,均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DHS内固定组2例患者出现髋关节外翻愈合伴退钉,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余内固定组患者无钢板断裂、松动、断钉现象,骨折均于术后12~30周愈合,平均18.5周。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11例,良17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2.4%。[结论]对于老年同侧股骨颈并粗隆间骨折病人,应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3种不同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对照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成国  叶君健 《中国骨伤》2012,25(7):549-553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3种不同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资料及其随访结果,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自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31例,其中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内固定组72例,男20例,女52例,年龄(72.5±5.5)岁;PFNA(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组43例,男12例,女31例,年龄(72.8±4.9)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16例,男4例,女12例,年龄(76.0±5.0)岁。分别对3组患者手术创伤(手术时间、切口长度、X线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非负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愈合时间、术后12周Harris髋关节评分)及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2个月。手术创伤: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方面,DHS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FNA组;X线透视次数PFNA组最多,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最少。术后恢复:非负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愈合时间方面,DHS组>PFNA组>中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12周Harris评分,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明显高于DHS组和PFNA组;DHS组与PFN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DHS组比PFNA组发生率高,3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可以作为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优先考虑的疗法。DHS较为适合于基层医院、AI型骨折及骨折部位在PFNA入点附近;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粉碎性不稳定型并(或)高龄严重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但不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控制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27例,按照镇痛方法不同分为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组)和静脉镇痛对照组(C组)。其中F组62例,男19例,女43例;年龄66~95(82.4±7.2)岁;股骨颈骨折2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37例。C组65例,男18例,女47例;年龄65~94(81.4±8.7)岁;股骨颈骨折2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36例。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警觉-镇静评分(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OAA/S)、改良Bromage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患者住院期间情况。结果:F组实施阻滞后30 min、麻醉摆放体位时,术后6、24、48 h的静息及运动VAS低于C组(P<0.05)。F组术前12 h,术后1、3 d的MMSE评分及术后3 d的OAA/S评分高于C组(P<0.05)。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需要额外镇痛人数低于C组(P<0.05)。F组围术期镇痛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均优于C组(P<0.05)。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患肢Bromage评分及术后30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可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围术期镇痛效果,改善术后认知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住院期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健侧骨折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再次骨折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或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或转子间骨折4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8例,女284例;年龄65~97(75.5±7.5)岁;股骨颈骨折19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261例;按照术后健侧髋部是否存在骨折,分为骨折组和无骨折组,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折类型、初次治疗方式、骨密度、医疗依从性、术后是否短期谵妄、伤前是否并存内科疾病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应用单因素Logo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后健侧骨折的危险因素,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o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健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52例患者中42例发生健侧髋部骨折,发生率为9.3%,两次骨折发生相隔时间平均(2.9±2.1)年。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骨密度、医疗依从性、术后短期谵妄、伤前合并内科疾病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OR=4.227)、骨密度(OR=4.313)、合并内科疾病(OR=5.616),以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分级低(OR=3.891),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健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骨密度、合并内科疾病以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分级低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健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后3年内要加强内科疾病的治疗,抗骨质疏松,改善髋关节功能,以预防健侧髋部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髋部骨折156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报告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老年髋部骨折特点及诊治注意事项。方法 自1997年1月-1999年12月共治疗60岁以上(60-93岁)髋部骨折156例。男性55例,平均年龄71.8岁;女性101例,平均年龄73.1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94例,男性20例,女性7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男性35例,女性27例。本组接受非手术治疗41例;手术治疗115例,其中行各种内固定手术4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68例,股骨头颈切除2例。部分病例同时给予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果 获得随访110例。随访时间0.5-3.5年。术后下肢静脉栓塞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内固定物松动,滑脱2例,断裂1例,人工股骨头下沉致疼痛4例,术后近期死亡2例(死于心肌梗塞及呼吸道感染),97例(88.2%)恢复行走功能。结论 (1)老年人髋部骨折以女性多见,占64.7%;男性少见,占35.3%。这与女性绝经后骨折疏松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而老年股骨颈骨折多见于女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则多见于男性。70岁以后,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明显上升。这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明显相关。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骨折危险性增加。(2)老年人髋部骨折属于骨质疏松性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一般都有明确外伤史;而股骨颈骨折常由轻微外力(扭转)所致,因此在诊断时须防止漏诊或误诊,影响治疗效果。(3)老年人多伴有心血管系统或呼吸系统疾病,骨折后长期卧床具致使的威胁,因此在治疗上如无禁忌应争取早期手术,早期下床活动。(4)在治疗骨折的同时,应注意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这对减轻全身骨痛,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再骨折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河北省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收集河北省5家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就诊的骨折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数字化影像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出60岁以上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记录并比较其性别、年龄、AO分型等数据,分析两年间河北地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共收集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 142例。其中男性984例(45.9%)、女性1 158例(54.1%),男女比例为1∶1.18;左侧骨折1 117例(52.1%)、右侧骨折1 025例(47.9%)。年龄61~99岁,平均年龄(65±8)岁,各年龄段骨折中以71~80岁组所占比例最高(45.0%),按照AO分型,31-A2型所占比例最高(59.1%);31-A3型所占比例最低(12.3%)。 结论河北省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占同期全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67.7%,占同期60岁以上所有骨折患者的13.4%。女性普遍多于男性。71~8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31-A2型骨折所占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脆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颈皮质骨厚度和骨密度变化。方法 对76例病人行股骨近端CT扫描,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组42 例,非骨折组34 例。取对侧(正常侧)股骨小转子顶点上方20mm(T20)平面CT横截面影像,计算T20长径和股骨颈寛径皮质比率,作为评估皮质厚度的指标;用DXA测量股骨颈骨密度,了解骨质疏松程度。结果 T20长径皮质比率: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组:(17.57±3.54)% ;非骨折组:(21.64±3.75)%(P =0.000);T20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组:(25.98±5.51)%;非骨折组:(32.89±5.74)%(P=0.000)。骨密度:骨折组:0.590±0.084 g/cm2 ;非骨折组:0.698±0.138g/cm2, , P <0.000。结论 股骨颈皮质变薄和骨密度降低是导致脆性股骨颈骨折重要因素,T20长径皮质比率和T20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是观察股骨颈皮质骨变化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PFNA与InterTAN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军  曹烈虎  陈晓  苏佳灿 《中国骨伤》2017,30(7):597-601
目的 :分析比较PFNA与Inter TAN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采用PFNA和Inter TAN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13例,其中PFNA组64例,男25例,女39例,年龄66~85岁,平均(73.3±6.5)岁。Inter TAN组49例,男20例,女29例,年龄65~85岁,平均(74.2±5.4)岁;按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PFNA组(A2型48例,A3型16例);Inter TAN组(A2型37例,A3型1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8 d,平均(4.7±1.2)d。比较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透视时间、股骨外侧壁骨折、骨折愈合时间、股骨干骨折、股骨头螺钉切出、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及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PFNA组58例、InterTAN组44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4~18个月,平均(16.3±1.2)个月;随访期间,患者伤口愈合良好;PFN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时间明显少于Inter TAN组(P0.05);在股骨干骨折、头钉切出、股骨颈短缩发生率方面,InterTAN较PFNA更有优势(P0.05)。末次随访PFNA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90.7±5.1,Inter TAN组为90.4±3.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 TAN具有较强的抗旋作用,更适合患者早期负重,降低髋关节内翻、头钉切出及股骨颈短缩等并发症发生率;但对于身体耐受能力差、骨质疏松的患者,PFNA更适宜。由于随访时间不长,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