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目的总结非哺乳期乳腺炎中常见的浆细胞性乳腺炎(PCM)及肉芽肿性乳腺炎(GM)的超声和MRI表现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75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共75个病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MRI检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超声、MRI表现特征。 结果本组75个病灶,17个为PCM,20个为GM,38个为其他类型乳腺炎,包括化脓性炎、小管炎及结核等。不同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超声表现的形态、回声水平、血供程度、血供模式及向脂肪组织蔓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747,P=0.021;χ2=10.923,P=0.027;χ2=29.609,P<0.001;χ2=10.806,P=0.029;χ2=7.939,P=0.019)。其中PCM病灶血供多丰富,且以边缘型为主,同时更易向脂肪组织蔓延;GM病灶血供则以混合型为主。不同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灶位置及其边缘光整差异,以及超声探及的腋窝淋巴结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MRI表现的腺体致密、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腋窝淋巴结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724,P=0.035;χ2=15.576,P=0.016;χ2=12.457,P=0.014;χ2=6.394,P=0.041)。PCM病灶多为肿块样强化;GM则以非肿块样强化及环形强化者较多,强化后腋窝淋巴结显示者较多。不同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灶平扫信号、位置、形态、边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本组75个病灶,超声诊断准确率为52.0%(39/75),误诊率为48.0%(36/75);MRI诊断准确率为26.7%(20/75),误诊率为73.3%(55/75);超声联合MRI诊断准确率为57.3%(43/75),误诊率为42.7%(32/75)。 结论不同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影像学表现不尽相同,不同检查方法联合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
吴洁莹 《临床医学》2015,35(2):34-35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诊断中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钼靶X线)与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何贤纪念医院24例均已接受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女性患者,在确诊前采取钼靶X线以及MRI诊断,并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24例受检患者中钼靶X线检测结果分为恶性钙化、中性钙化、无钙化三个标准,分别为11、6、7例,Cerb B-2、PR在各分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21例呈现非肿样强化,包括11例区域性强化、4例局灶样强化、2例段样强化、2例线样强化、2例导管样强化;另3例为肿块样强化。钼靶X线检出率为79.2%,MRI检出率为87.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可特征性表现DCIS伴微浸润情况,而钼靶X线能够当做DCIS的预后因子,两种诊断方式各有优势,相互联合能够显著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以及钼靶X线摄影以及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诊断的优势。方法收集本院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DCIS及DCIS伴微浸润的45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DCIS在钼靶X线和增强MRI上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并评价钼靶X线联合增强MRI的诊断效能。结果钼靶X线可见钙化28例(28/45,62. 2%),其中簇状钙化12例(12/28,42. 9%),段样分布钙化13例(13/28,46. 4%),区域分布钙化3例(3/28,10. 7%)。增强MRI可见非肿块样强化33例(33/45,73. 3%),其中段样分布强化11例(11/33,33. 3%),线样分布强化10例(10/33,30. 3%),局灶性强化9例(9/33,27. 3%),区域分布的强化3例(3/33,9. 1%)。非肿块样强化内部可见集群状强化18例(18/33,54. 5%),不均匀强化13例(13/33,39. 4%),均匀强化2例(2/33,6. 1%),簇状环形强化21例(21/33,63. 6%)。钼靶X线摄影、增强MRI及两者联合诊断对DCIS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3. 3%、71. 1%、86. 7%,3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乳腺钼靶X线上簇状或段样分布的钙化灶,增强MRI上线样或段样分布的非肿块样强化,内部呈集群样强化或簇状环形强化,是DCIS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钼靶X线摄影与增强MRI的联合诊断可以优势互补,提高DCIS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浸润性导管癌与导管原位癌的钙化特点与组织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乳腺X线检查中表现为单纯性钙化的浸润性导管癌(IDC)与导管原位癌(DCIS)的钙化特点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参照BIRADS标准及2003年WHO关于乳腺癌的分类、分级标准,回顾性分析乳腺X线检查中表现为单纯性钙化、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4例IDC及68例DCIS患者的乳腺X线表现。结果乳腺X线片中IDC与DCIS的钙化形态及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多形不均质与线样分支状钙化,区域性钙化、成簇分布与节段性分布钙化在二者中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08)。74例IDC中,35例合并DCIS,其中不同病理分级的DCIS所处位置不同,IDC病灶外周的DCIS多级别较低,中央的DCIS多级别较高(χ2=14.353,P<0.05)。结论 DCIS与IDC部分钙化的形态、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乳腺X线检查中全面、仔细分析其影像特征,对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率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基于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BVS)、乳腺X线摄影(MMG)及MRI的BI-RADS分类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乳腺肿块患者(104个病灶)的ABVS、MMG及MRI资料,根据第五版BI-RADS标准评估肿块并进行分类。以病理结果为标准,绘制ABVS、MMG、MRI的BI-RADS分类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ROC曲线,比较3种方法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结果104个乳腺肿块中,良性59个(56.73%),恶性45个(43.27%)。基于ABVS与基于MRI的BI-RADS分类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AUC均为0.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5,P=0.96),均高于MMG(0.82)(Z=2.74、3.32,P均<0.01)。3种方法诊断的最佳截断值均为BI-RADS 4a,ABVS的敏感度(91.11%)与MRI(8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73),且均高于MMG(71.11%)(χ2=5.87、4.44,P均<0.05);ABVS、MRI及MMG的特异度分别为86.44%、89.83%及83.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ABVS、MRI的BI-RADS分类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效能相当,且均高于MMG。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7例乳腺DCIS患者的钼靶X线、常规超声及ABVS表现。钼靶X线、常规超声及ABVS表现,钼靶X线、常规超声及ABVS的乳腺DCIS检出率比较采用非参数Cochran′s Q test比较,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Mc Nemar test。结果钼靶X线、常规超声及ABVS表现为肿块(伴或不伴微钙化)的乳腺DCIS分别为13例(19%)、22例(33%)、25例(37%),常规超声、ABVS表现为肿块(伴或不伴微钙化)的乳腺DCIS均多于钼靶X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0.08,P均<0.05),而常规超声与ABVS表现为肿块(伴或不伴微钙化)的乳腺DCI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钼靶X线、常规超声及ABVS表现为单纯或伴发微钙化的乳腺DCIS分别为42例(63%)、30例(45%)、39例(58%),钼靶X线、ABVS表现为单纯或伴发微钙化的乳腺DCIS均多于常规超声,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64、5.82,P均<0.05),而钼靶X线与ABVS表现为单纯或伴发微钙化的乳腺DCI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钼靶X线、常规超声及ABVS的乳腺DCIS检出率分别为84%、70%及91%,钼靶X线、ABVS的乳腺DCIS检出率均高于常规超声,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2、9.39,P均<0.05),但ABVS与钼靶X线的乳腺DCIS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BVS能提高超声对乳腺DCIS的检出率,与钼靶X线诊断效能相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动态增强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经病理证实的DCIS患者的MRI,根据BI-RADS分类观察其动态增强形态学特征。结果 ①44例DCIS中共发现43个强化病灶,1个病灶未见强化。非肿块性强化病灶35个(35/43,81.40%),其中节段性强化17个(17/35,48.57%),局灶性强化6个(6/35,17.14%),导管样强化4个(4/35,11.43%),区域性强化8个(8/35,22.86%);肿块性强化病灶8个(8/43,18.60%)。②对42个病灶绘制TIC,Ⅰ型5个,Ⅱ型19个,Ⅲ型18个。③单纯DCIS共30个,其中非高核级13个,高核级17个;DCIS微浸润性癌(DCIS-MI)共13个。单纯DCIS中,非高核级与高核级在强化分布方式、内部强化特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TI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5);单纯DCIS与DCIS-MI在强化分布方式、内部强化特征和TIC类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CIS多表现为节段分布的非肿块性强化,以节段性分布的簇状小环状强化最具特征;TIC类型以Ⅱ型和Ⅲ型多见;DCIS的TIC类型与病理学核分级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林怡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3,(10):1872-1874+1878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钙化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超声检查的50例甲状腺癌患者和5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分别设其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回顾其超声检查结果,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钙化特征;对比研究组中未分化癌、髓样癌、乳头状癌、滤泡状癌的钙化特征。结果:研究组的微钙化检出率高于对照组(68%vs4%)、粗钙化检出率高于对照组(18%vs4%),无钙化检出率低于对照组(14%vs92%),统计学对比有差异(χ2=44.444,P=0.000<0.05;χ2=5.005,P=0.025<0.05;χ2=61.060,P=0.000<0.05)。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在粗钙化和微钙化分布上进行对比(11.11%vs 50%,88.89%vs 35.29%),统计学对比均有差异(χ2=4.422,P=0.035<0.05;χ2=8.216,P=0.004<0.05);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在粗钙化和微钙化分布上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钼靶X线摄影联合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的91例疑似DCIS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钼靶X线摄影及MRI检查,并以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钼靶X线摄影联合MRI检查在DCIS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经穿刺活检检查得知,91例疑似DCIS患者中,29例确诊为DCIS,占31.87%,62例为非DCIS,占68.13%;钼靶X线摄影、MRI联合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阳性预测价值均高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摄影、MRI联合检查的特异度与阴性预测价值略高于单一检查,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钼靶X线摄影与穿刺活检结果具有理想一致性(Kappa=0.492),MRI检查与穿刺活检检查结果具有理想的一致性(Kappa=0.453);联合检查与穿刺活检检查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51)。结论钼靶X线摄影联合MRI检查对DCIS的诊断具有较高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并与穿刺活检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可为临床早期判断DCIS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乳腺外科综合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对2 cm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147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共168个直径2 cm的乳腺肿块,术前行超声和X线摄影,并与病理诊断比较。结果病理诊断乳腺良性病灶117个,恶性病灶51个。与X线摄影比较,超声和超声联合X线摄影对2 cm乳腺肿块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均增高(均P0.05)。超声、X线摄影和两者联合对2 cm乳腺肿块的诊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0.033、0.800±0.037和0.911±0.027,其中X线摄影与两者联合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2 cm乳腺肿块的诊断,超声与X线摄影联合可以提高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MRI形态学及动态增强表现,提高对DCIS的认识,并进一步分析MRI表现与组织学核级别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为DCIS患者的MRI表现,研究其MRI形态学特点及动态增强表现,并分析MRI特点与组织学核级别的相关性。结果 22例患者中,非肿块样强化14例(段样强化9例,其内部均表现为轨道样或簇状小环样强化;区域性强化4例;线样强化1例),肿块样强化8例,均有恶性肿瘤征象,如分叶、毛刺、不均匀强化等。动态增强表现:Ⅰ型曲线5例、Ⅱ型曲线12例、Ⅲ型曲线5例;早期强化率包括早期缓慢强化2例、早期中度强化8例、早期快速强化12例。早期强化率及病灶大小与组织学核级别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31和0.002;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和形态学表现与组织学核级别无相关性,P值分别为0.4和0.225。结论乳腺DCIS的MRI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结合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可较全面评价DCIS组织学核级别程度,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大汗腺癌的MRI及乳腺X线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3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大汗腺癌共19例(平均年龄66.8岁,范围51~87岁)。19例中行MRI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检查各13例,其中接受2种检查者7例。分析病灶在MRI上的形态学特征、动态增强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乳腺X线表现。结果在乳腺X线上,13例中肿块8例、结构扭曲4例、未见明显异常者1例;肿块边缘模糊者7例,毛刺者1例;4例伴有微小钙化。在MRI上,13例中10例表现为肿块样强化、3例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肿块边缘毛刺者6例,不规则者4例。3例非肿块样强化的分布类型分别为区域性强化1例、多区域性强化1例、弥漫性强化1例。TIC为平台型者1例、流出型者12例。结论乳腺大汗腺癌在X线上多表现为边缘模糊的肿块,在MRI上多表现为毛刺状边缘的肿块,TIC多为流出型。乳腺大汗腺癌在影像学上多表现为恶性肿瘤的征象,无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术(CESM)的强化特点及其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38例临床怀疑乳腺肿瘤的女性患者资料,并以手术或组织活检的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参照第5版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对乳腺肿瘤进行评估分类。统计乳腺浸润癌、原位癌及良性肿瘤的强化程度(轻、中、重度)、强化密度(均匀、不均匀)及强化方式[流入型(Ⅰ型)、平台型(Ⅱ型)、流出型(Ⅲ型)],使用χ2检验比较3者间的差异。 结果138例患者共147个乳腺肿瘤,其中40个良性肿瘤,86个浸润癌,21个原位癌。96.5%(83/86)的浸润癌、42.9%(9/21)的原位癌、15.0%(6/40)的良性肿瘤表现为中、重度强化(χ2=87.878,P<0.001)。91.9%(79/86)的浸润癌、85.7%(18/21)的原位癌、73.5%(25/34)的良性肿瘤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包括环形强化)(χ2=7.036,P=0.030)。90.7%(78/86)的浸润癌、47.6%(10/21)的原位癌、32.4%(11/34)的良性肿瘤表现出Ⅱ型、Ⅲ型强化方式(χ2=45.683,P<0.001)。中、重度强化诊断乳腺浸润癌、原位癌、良性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6.5%(83/86)、42.9%(9/21)、17.6%(6/34);不均匀强化诊断乳腺浸润癌、原位癌、良性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1.9%(79/86)、85.7%(18/21)、73.5%(25/34);Ⅱ型或Ⅲ型强化方式对诊断乳腺浸润癌、原位癌、良性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0.7%(78/86)、47.6%(10/21)、32.4%(11/34)。 结论CESM上肿块显示为中、重度强化,不均匀强化,流出型(Ⅱ型)、平台型(Ⅲ型)强化方式,对于乳腺浸润癌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生存素(survivin)在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选取274例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包括1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89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和57例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ADH)患者的病变组织;以60例乳腺普通导管增生(UDH)患者作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OX-2和survivin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研究:(1)不同组织中阳性表达模式;(2)阳性表达差异;(3)COX-2和survivin在ID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包括肿瘤大小、分级、分期及ER、PR、HER-2和Ki-67表达的关系;(4)COX-2和survivin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COX-2和survivin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结果(1)表达模式:COX-2在不同组织中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survivin在UDH中主要表达在细胞质,而在IDC、DCIS和ADH组织中则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在IDC中survivin在细胞核中表达增多;(2)COX-2和survivin在ID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5%和67.2%,DCIS为55.1%和59.6%,ADH为42.1%和57.9%,UDH为16.7%和1.7%,与UDH组比较,COX-2和survivin的表达IDC组(χ2=66.745,70.540)、DCIS组(χ2=22.084,51.967)和ADH组(χ2=9.176,42.8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COX-2和survivin的表达IDC(79.5%和67.2%)与DCIS(55.1%和59.6%)(χ2=14.768,P<0.05;χ2=1.330,P>0.05)、IDC与ADH(42.1%和57.9%)(χ2=25.293,P<0.05;χ2=1.484,P>0.05)比较,COX-2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DCIS与ADH比较,COX-2和survivi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31,0.039;P>0.05);(5)患者不同年龄、肿瘤大小COX-2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COX-2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COX-2和survivin二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10,χ2=5.626,P<0.05)。 结论survivin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不同定位,对乳腺疾病性质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COX-2和survivin高表达是乳腺癌发生、侵袭转移行为的生物学标志,联合检测有望成为评估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钙化与非钙化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超声表现及其雌激素受体(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DCIS患者的超声征象,根据超声是否检出微钙化分为钙化组(n=66)和非钙化组(n=82),比较2组声像图特征和ER、Her-2表达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钙化组与非钙化组DCIS在是否探及肿块、导管扩张、弹性成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边缘毛刺、后方回声、阻力指数及纵横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钙化组DCIS患者ER阳性表达率为42.42%(28/66),非钙化组为69.51%(5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钙化组DCIS患者Her-2阳性表达率为30.30%(20/66),非钙化组为14.63%(1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钙化与非钙化DCIS超声表现存在差异,非钙化DCIS患者ER阳性表达率高,钙化DCIS患者Her-2阳性表达率高,提示伴钙化的DCIS更具侵袭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1例乳腺癌前病变患者[25例导管非典型增生(ADH)、36例导管原位癌(DCIS)]和78例乳腺浸润性癌患者(IDC)组织中HIF-1α、VEGF和COX-2的表达情况,并与52例乳腺增生患者标本作为对照。采用SPSS 17.0软件包,HIF-1α,VEGF和COX-2样本阳性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1)HIF-1α、VEGF和COX-2在乳腺ID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9%、64.1%和79.5%,明显高于在乳腺癌前病变(DCIS为44.4%、44.4%、55.6%;ADH为28.0%、32.0%、36.0%)和乳腺普通导管增生病变(7.7%,23.1%,15.4%)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6,12.424,28.415;P<0.05);(2)乳腺癌前病变中DCIS与ADH比较,HIF-1α(χ2=1.699,P>0.05)、VEGF(χ2=0.957,P>0.05)、COX-2(χ2=2.26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HIF-1α、VEGF和COX-2在乳腺IDC中高表达与患者年龄(χ2=3.410,0.509,0.103;P>0.05)、肿瘤大小(χ2=2.010,0.143,0.304;P>0.05)无关,而与组织学分级(χ2=16.268,15.695,11.272;P<0.05))和淋巴转移(χ2=6.321,13.020,19.123;P<0.05)相关;(4)HIF-1α、VEGF和COX-2三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63,χ2=5.412,P<0.05;r=0.436,χ2=9.441,P<0.05)。 结论HIF-1α、VEGF和COX-2高表达是乳腺癌发生、侵袭转移行为的重要生物学标志,HIF-1α可能发生在癌变早期阶段,是乳腺癌的早起事件;VEGF和COX-2与乳腺癌进展期侵袭转移更相关;HIF-1α、VEGF和COX-2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乳腺硬化性腺病(sclerosing adenosis,SA)的X线、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结合病理结果,探讨影像检查术前诊断硬化性腺病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41例(43个病灶)病理证实为乳腺硬化性腺病的X线、超声、MRI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并进行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以BI-RADS分类≥4B诊断为恶性,计算误诊率和准确率。结果 43个硬化性腺病病灶中,29例单纯硬化性腺病,5例伴大汗腺化生,4例伴纤维腺瘤,4例伴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伴灶状钙化。(1)X线表现:39例SA患者X线钼靶检查表现为不规则结节(23.1%)、不对称致密(20.5%)、结构扭曲(20.5%)、肿块合并钙化(20.5%)、单纯钙化(7.7%),其中3例未见异常。(2)超声表现:38例患者超声检查,35例为结节,3例未见异常。大多病灶呈低回声(92.1%),无或少量点线状血流信号(92.1%),回声不均匀(71.1%),边界清晰(76.3%)。(3)MRI表现:29例患者MRI检查,65.5%(19/29)呈不均匀长T2WI信号;所有病灶均有强化;37.9%(11/29)病灶呈条片状、区域性强化,62.1%(18/29)呈肿块样强化,其中7例病灶伴有星芒状改变;病灶时间信号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Ⅰ型11例,Ⅱ型16例,Ⅲ型2例;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13例呈等信号,16例呈稍高信号。根据BI-RADS分类,乳腺X线摄影、超声及MRI诊断SA的误诊率分别为19.4%(10/39)、17.1%(6/35)和17.2%(5/29),3种检查结合,术前诊断准确率为93.1%(27/29)。结论乳腺硬化性腺病在X线摄影多为不规则结节、钙化,超声多为回声不均匀的无或少血流信号的低回声结节,MRI多T2序列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为界限不清的团片状或星芒状小肿块。病变形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及DWI图像对鉴别病变良、恶性有较大参考价值。3种检查结合,有助于提高SA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乳腺佩吉特病(MPD)钼靶X线乳腺摄影(MTM)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22例MPD的MTM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TM发现22例乳腺实质内异常,14例伴乳头、乳晕区异常。3例单纯MPD均呈粗大钙化,其中2例钙化位于乳头乳晕。8例MPD伴导管原位癌(DCIS)表现为单纯区域性或段样分布的细小多形性、粗糙不均质钙化;9例MPD伴浸润性导管癌(IDC)表现为肿块或局限性致密影伴区域性或线样分布的多形性、粗糙不均质及线样钙化;2例MPD伴微浸润癌表现为肿块或局灶性致密影伴多形性、粗糙不均质的线样或段样钙化。6例接受MR扫描,表现为乳头、乳晕区不对称性异常强化区,时间-信号曲线3例呈速升-平台型、3例呈廓清型;MPD伴DCIS表现为段样分布不均匀强化,MPD伴IDC表现为区域性分布集簇状强化。结论 重视乳头乳晕区观察对正确诊断MPD至关重要;分析MTM钙化形态、分布特征和MRI特点有助于诊断MP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对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与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的鉴别诊断。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9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73例PTL和28例ATC患者的临床、病理和超声表现。年龄、病灶最大径及杨氏模量值最大值(Emax)、杨氏模量值最小值(Emin)、杨氏模量值平均值(Emean)、甲状腺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弹性评估值之间的比值(Ratio)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性别、临床症状、超声分型、形态、血流分级、增强程度等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诊断PTL、ATC的优势参数,并对优势参数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另外,分析PTL的各病理亚型占比,并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比较最常见的2种病理类型的超声分型、形态、血流分级等的差异。 结果ATC声音嘶哑发生率高于PTL(28.6% vs 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0,P=0.004),两者在年龄、性别、颈部包块短期增大、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TL病灶最大径大于ATC患者[43.50(42.50)mm vs 26.00(26.0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36,P=0.008)。PTL内部回声极低、后方回声增强、伴有慢性甲状腺炎背景比例高于ATC(60.3% vs 21.4%;45.2% vs 0;97.3% vs 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9、25.128、86.786,P=0.002、<0.001、<0.001)。ATC结节型、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内部低回声、钙化比例高于PTL(100% vs 68.5%;96.4% vs 69.9%;82.1% vs 56.2%;64.3% vs 34.2%;60.7% vs 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94、8.121、5.884、12.439、44.536,P=0.001、=0.004、=0.015、=0.002、<0.001)。两者最常见Adler血流分级均为2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增强程度及灌注缺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min值PTL组小于ATC组[3.70(8.85)kPa vs 25.60(17.90)k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591,P=0.010),2组间Emean、Emax、Ratio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min与诊断PTL、ATC呈独立相关性,对Emin进行ROC曲线绘制,ROC曲线下面积为0.863,最大约登指数为0.774,对应的截断值为11.950 kPa,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91.7%。本研究中PTL共8种病理亚型,最常见的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其次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DLBCL结节型、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不均匀低回声、Adler血流2级比例高于MALT(72.5% vs 33.3%;87.5% vs 33.3%;67.5% vs 38.1%;60.0% vs 19.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190、4.040、18.840、9.273、17.693,P<0.001、=0.044、<0.001、=0.007、<0.001),后方回声特征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TL与ATC均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超声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