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无菌技术是手术室管理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医疗效果和病人预后。无菌技术不严,轻者影响无菌切口的感染率,重则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命,因此对无菌技术质量必须加强管理。无茵质量管理在基层医院手术室是有效的无菌质量管理方法,我院根据自身条件通过严把手术室质量管理关,明显的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完善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制订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具体做到:"三加强"、"三到位".结果:加强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差错隐患.结论: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了手术护理安全,有效地促进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管理意识,完善护理管理工作。方法:通过加强护士长的监督带头作用、制定和落实管理制度、加强培训和考核、建立分组管理、强调团队协作和激励机制,使手术室护士的管理意识得以提高。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管理意识,使全体人员参与到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了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结论: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管理意识,不仅可减小手术室的监管难度,还可以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增加手术安全性,从而提高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建立手术室外科护理管理信息平台,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方法:自2017年1月起建立手术室外科护理管理信息平台,遵循手术室管理规范、手术工作流程及内容,构建包括患者交接、信息核查、物品清点、医嘱执行、无菌药械管理、专科护理6个基本模块的手术室外科护理管理信息平台,手术室护士能够随时根据需要通过信息平台查阅相关内容,从而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结果:应用手术室外科护理管理信息平台后,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显著提高,医生、护士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构建手术室外科护理管理信息平台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改善医生、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预警管理机制在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应用及效果。方法:医院2018年7~12月开始在手术室开展一次性无菌物品的预警管理机制管理(观察组),与2018年1~6月开展的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常规管理(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均选择一次性无菌物品各800件观察,比较管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管理质量评分、手术室医生满意度评分、一次性无菌物品缺货次数、过期发生率、术前准备合格率及抽查不合格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过程中实施预警管理机制的管理效果明显,提高管理质量,促进手术室整体管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菌物品区域化供应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为提高手术室物品管理质量,科室于2019年1月起构建实施无菌物品区域化供应管理模式,2018年3~12月为实施前,2019年1~10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质量及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手术室无菌物品抽检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手术室无菌物品相关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区域化供应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风险,提高科室整体无菌物品管理质量,保障患者诊疗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文章研究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问题,目的在于提高手术室护理干工作的质量。方法:通过总结医院2017年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室作为重要的治疗、诊断及抢救的基地,在各个医学学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质量,是手术成功与否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重要环节。首先指出护理质量管理的工作难点,包括无菌技术管理、器械保管和维修、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差错事故隐患、与手术相关科室协调的管理、手术室护士素质等六个方面。解决对策主要包括更新护理观念,建立可靠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结论:在护理工作中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及管理的认识,规范护理行为,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整体护理的概念由模式病房向手术室拓展.各手术室普遍开展整体护理,以确保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结果: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9.
手术室外源性感染的预防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室工作是整个医疗和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手术治疗和紧急抢救的重要场所,是医院手术科室的窗口,所以手术室工作的好与坏不仅关系到患者治疗,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临床科室的工作质量。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先进技术也在不断地涌现,因而对手术室工作质量的管理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手术室工作质量管理的重点是无菌质量管理,而无菌质量管理的关键就是控制外源性感染途径。手术是病人的治疗手段,除了医生的精湛技术,还必须有良好的配合,否则会适得其反。因此无菌质量管理是贯穿手术室三大护理工作内容的始末。只有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才能切断外源性感染途径,以保障手术切口的正常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室科学管理方法,减少手术合并症,确保手术安全.方法:从手术室环境物品管理,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着手,完善管理体系并严格实施.结果:加强手术室管理,提高了手术室医疗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结论:制定有效的手术室管理制度及措施,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对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有着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设置机动班岗位在手术室的作用。方法:在南北院手术室各设置机动班岗位,选任1名机动班护士,负责手术无菌物品的管理、供应及准备工作;手术器械、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手术病理标本的管理与核查;与CSSD人员工作的沟通协调等。结果:提高了无菌物品先期先用的依从性,提高了巡回护士配合质量,提高了医生对巡回护士工作满意度,提高了巡回护士工作满意度,杜绝了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上的缺陷。结论:机动班岗位设置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针对无菌物品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应用持续质量改进,逐一规范无菌物品管理。结果: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无菌物品过期现象明显减少,保证了无菌物品质量。结论: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有效的提高护士查阅无菌物品的依从性和责任心,减少无菌物品过期,降低医源性浪费和手术室运营成本并加强了对科室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加强医院手术室护理环境的整体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安全。方法: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有可能造成的护理工作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减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缺陷,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完善。结果: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体系,提高手术室护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手术室环境,以最佳的状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手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环境的设计与营造,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手术环境及手术室护理人员人性化的服务,更能体现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加强手术室质量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方法:针对手术室的工作特点,通过建立健全感染监测规章制度与管理组织、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医护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及管理、加强对手术器具和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加强手术空气的控制与环境。结果与结论:健全感染监测与管理体制,制定合理的手术室感染预防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对防控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手术室运用的临床效果,寻找相应措施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整体护理运用于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随访中,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问卷调查,从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实施方法、程序及与传统的护理方法相比较,并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能为手术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实施整体护理后,医患纠纷明显减少,医护合作良好,病人家属满意度也有了明显提高.结论: 整体护理是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一种有效管理模式,病人能以积极的态度来配合手术,医护合作默契,病人术后尽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升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多种模式的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思想教育培训,改善护理人员的思想认知情况。结果:手术室整体护理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认真,并且能够处处为患者着想,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有助于提升护理水平,促进科室整体素质的提高,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最终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及管理的认识,规范护理行为,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整体护理的概念由模式病房向手术室拓展。各手术室普遍开展整体护理,以确保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结果: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应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中,使手术室整理护理质量得以提高。方法:对护理人员开展多种模式的培训,使其整体素质得以提高。对护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培训,使其思想认知情况得以改善。结果:通过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手术室整体护理水平得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以提升,护理工作更加细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应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水平,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药物标识在手术室安全用药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针对手术室安全用药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手术室安全用药的原因,采用色彩标识和无菌记号笔做标识的方法加强对手术室安全用药的管理。结果:实施药物标识后,手术室的药物标识率、药物管理评分及护士手术用药知晓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药物标识在手术室安全用药管理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能最大程度地规避护理风险,降低用药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手术室纸塑袋无菌物品管理中不同颜色的垂挂式标签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医院手术室自2019年1月起在纸塑带无菌物品管理中采用垂挂式颜色标签管理方法,采用6种不同的垂挂式标签对纸塑袋无菌物品实行分类管理,2019年1~6月为实施后,2018年7~12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纸塑袋无菌物品500件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无菌物品的破损数量、过期情况,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护士每天检查花费时间、寻找纸塑袋某物品所需时间、环境管理所需时间。结果:实施垂直化颜色标签管理后,手术室每月纸塑袋无菌物品的检查所需时间、环境整理时间、取放无菌物品的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纸塑袋破损数量和过期数量,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垂挂式颜色标签管理手术室纸塑袋无菌物品,可缩短检查、寻找无菌物品的时间,降低无菌物品的过期和破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