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调节亚基相关蛋白1类似物1 (CDKAL1)基因及其剪接异构体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糖尿病患者,其中T2DM患者20例(T2DM组)、糖尿病肾病(DN)患者23例(DN组)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22例(DR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8名(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KAL1基因及其2种剪接异构体CDKAL1-X1和CDKAL1-X2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T2DM及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DM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KAL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Z=4.705, P<0.01), CDKAL1-X1表达水平升高(Z=2.698, P=0.007)。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R组和DN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KAL1基因和CDKAL1-X1表达水平升高(P<0.05); DR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KAL1基因表达水平高于DN组(P<0.05)。结论:T2DM患者外周血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中SDF-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测定74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者(NC组)外周血中SDF-1水平、内皮祖细胞(EPC)数量、EPC表面SDF-1的受体CXCR4表达率.DM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分单纯DM组(SDM组)、早期DN组(EDN组)、临床DN组(CDN组).结果 SDF-1水平和EPC数量NC组、SDM组、EDN组、CDN组依次下降(P<0.05或0.01);CXCR4表达率SDM组较另3组升高(P<0.05或0.01),CDN组较其它组降低(P<0.05或0.01);2型DM患者SDF-1与HBA1c、病程、收缩期血压负相关(r=-0.398、-0.257、-0.241,P<0.05或0.01),SDF-1与EPC正相关(r=0.278,P<0.05);UAER与SDF-1、EPC负相关(r=-0.263、-0.248,P<0.05),UAER为因变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入方程的变量依次为HBA1c、收缩压、SDF-1、EPC和病程.结论 2型DM患者外周血中SDF-1/CXCR4轴的变化与DN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前瞻性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肾病(DN)及其发生风险的关系。 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55例正常对照组、66例不伴DN和68例伴DN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hs-CRP水平,比较3组间的差异;对58例入组时无DN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降糖、降压等措施综合干预,追踪观察5年,观察干预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hs-CRP及肾功能的动态变化。 结果:入组时,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年龄,BMI,糖尿病病程,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肌酐都匹配的条件下,入组时DN组的hs-CRP水平高于无DN的DM 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28例在随访终点发生DN的DM患者与30例在随访终点未发生DN患者比较,前者入组时和随访结束时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后者(P<0.05);经降糖、降压等综合治疗5年后,终点时未发生DN的DM1组血清hs-CRP水平低于入组时(P<0.05),而发生了DN的DM2组终点的血清hs-CRP水平虽较入组时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DM组和DN组逐渐增高,表明其可能是2型DM和DN发生的危险因素;终点发生DN的DM患者有高水平的hs-CRP基线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N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283-128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30例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患者(MD+NDRD组)、18例DN合并NDRD患者(DN+NDRD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ACE I/D基因多态性。结果:1DN组和DN+NDRD组ACE-DD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DM+NDRD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D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DM+NDRD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DM+NDRD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以及DN组和DN+NDRD组比较ACE-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2ACE-DD基因型为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eGFR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1ACE-DD基因型以及D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患者DN和DN+NDRD的发生有关,与DM+NDRD的发生无关。2ACE-DD基因型是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肾功能减退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糖尿病(DM)患者外周循环血中单核细胞(MONO)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20例DM患者分为两组:DM组(UAER<30mg/d)和DN组(UAER>30mg/d),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总数,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和单核细胞(MONO)的绝对数及百分比,其中UAER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细胞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DN组患者外周血MONO的绝对数及百分比均显著高于DM组患者(P<0.001);而BC总数,NEU和LYM的绝对数及百分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M患者外周循环血中MONO的绝对数及百分比的增高与DN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肾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9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糖尿病组(DM组,43例)和DN组(48例),同时选取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受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内皮素-1(ET-1)水平,同时利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 (1)DN组、DM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3+、CD8+T细胞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上述指标与DM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DN组、DM组患者血清sICAM-1、ET-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患者FMD较DM组及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体细胞免疫异常在DN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为DN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免疫线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g)和尿液微量白蛋白(MA)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0例老年糖尿病(DM)患者和25例DN患者的Lp(a)、Fg和MA含量.结果:DM组及DN组患者Lp(a)、Fg和MA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DN组Lp(a)、Fg和MA均高于DM组(P<0.05).结论:LP(a)和Fg水平升高与DM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易致血栓形成,损坏肾脏功能,使MA滤过增加,导致DN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DN)时的变化及其与DN的关系。方法 58例老年T2DM患者按有无DN分为T2DM组及DN组,测定两组患者的Hcy水平,并与46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DN组血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T2DM组。DN组高Hcy血症(Hcy>15μmol/L)的发生率为53.0%,较对照组(9.8%)及T2DM组(24.2%)明显升高(P﹤0.05)。②Hcy升高的T2DM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Cr)及DN的发生率高于Hcy正常的T2DM患者(P﹤0.05)。③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血Hcy水平与DN有关(Hcy与Cr、BUN、UAER呈正相关)。结论 Hcy与老年DN有关,可能是DN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糖化白蛋白水平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早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0例采用液态酶法检测血清糖化白蛋白,并与同期100例非DN对照组比较。结果:早期DN组糖化白蛋白水平高于非DN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化白蛋白水平是影响DN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化白蛋白是T2DM患者DN的独立危险因素,在T2DM患者DN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淑芳  王玉君 《西部医学》2011,23(4):663-665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特点及其与血脂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6例LADA患者和111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及分类细胞[白细胞(WBC)、嗜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和血脂等,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LADA组的嗜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T2DM组(P〈0.05),LADA组胆固醇(TC)显著低于T2DM组(P〈0.05)。LADA和T2DM组的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与WBC、TC、低密度脂蛋白(LDL)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LADA患者可能比T2DM患者有更高的免疫炎症因子表达以及具有较低胆固醇水平。糖尿病患者中亚临床炎症因子与血脂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不同阶段尿中的表达水平及CTGF与糖尿病肾脏损害程度的关系,分析CTGF在D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101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根据尿蛋白排泄量(UAE)将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Ⅰ组)42例,微量蛋白尿组(Ⅱ组)33例,临床蛋白尿组(Ⅲ组)26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尿中的CTGF水平。结果糖尿病各组尿中CT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Ⅰ组尿CTGF就已经开始升高,Ⅱ组及Ⅲ组尿CTGF显著高于Ⅰ组,Ⅲ组尿CTGF显著高于Ⅱ组。糖尿病组的尿CTGF水平与尿蛋白排泄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TGF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并起着重要作用,检测尿中CTGF对于DN早期的诊断及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无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 (DM)和糖尿病肾病 (DN)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内皮素 (ET)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照组 43人 ,DM组 45例 ,DN组 40例 ,测定血浆 CGRP、 ET及血压。结果 :DM组的 CGRP比对照组、 DN组显著增高 (P <0 .0 1,P <0 .0 5 )。 DN组的 ET比对照组、 DM组显著增高 (P <0 .0 1,P <0 .0 1)。三组的血压 :DN组最高 ,DM组次之 ,对照组最低。对照组、 DM组的 CGRP与 ET正相关 ,DN组的 CGRP与 ET无显著相关。结论 :CGRP对血压的影响 ,在无血管并发症的 DM大于 D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肾病患者白细胞介素-9(IL-9)、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1(TGF-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将62例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非肾病组(T2DM组)32例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组)3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NC组)30名。常规方法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和尿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9、IL-17及TGF-1水平。分析3组血清IL-9、IL-17和TGF-1水平差异。结果:DN组IL-9、IL-17和TGF-1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和NC组(P<0.01)。结论:T2DM肾病中患者血清IL-9、IL-17和TGF-1水平升高,可能在T2DM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将99例T2DM患者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不同程度分为T2DM未合并DN患者组(T2DM1组)58例、T2DM合并DN患者组(T2DM2组)41例。采用高频超声检测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同时检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RIC)、血肌酐(CRE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体质指数(BMI)等指标。结果 T2DM2组2hPG、BMI、TC、CREA、UAER、HbA1cI、MT均高于T2DM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组中IMT与CREA、UAER、HbA1c及病程呈正相关(r=0.323,P〈0.05;r=0.317,P〈0.05;r=0.459,P〈0.05;r=0.346,P〈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两组中UAER、HbA1c、病程是IMT的独立预测因子。两组组内斑块检出率:软斑〉混合斑〉硬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合并DN患者的颈动脉IMT增厚,UAER、HbA1c及病程长短与IMT的形成密切相关。高频超声能够准确、快捷地检测T2DM合并DN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serum TNF 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 sTWEAK)的含量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以及评价治疗效果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研究对象按诊断标准分为健康对照组40例(健康组,来自体检人群),单纯2型糖尿病组60例(T2DM组),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组103例(T2DN组)。另根据肾脏损害程度的Mogensen分级标准,将T2DN组分为3个亚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AU)、微量白蛋白尿组(MAU)和大量白蛋白尿组(MaAU)。用ELISA法测定上述各组患者血清中sTWEAK的含量。观察T2DN组不同等级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sTWEAK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治疗后患者血清sTWEAK含量的恢复情况。结果: 在上述各组人群的血清中均可测出不同水平的sTWEAK。T2DN组和T2DM组sTWEAK含量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T2DN组血清sTWEAK含量明显低于T2DM组(P<0.01)。随着肾脏损害程度的增加,T2DN组患者血清sTWEAK浓度相应降低(P<0.01),治疗后血清sTWEAK浓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 动态检测血清内sTWEAK含量对于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情以及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金剑虹  洪郁芝  魏燕  叶迅  傅莉萍  胡卫芬 《浙江医学》2005,27(4):241-242,24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时期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分为3组,即正常白蛋白尿组(DM1组,3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DM2组,34例)和临床白蛋白尿组(DM3组,37例).另设正常对照组(NC组,36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4组的尿VEGF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尿VEGF在DM1组已开始升高(P<0.05),在DM2组和DM3组进一步升高(均P<0.01);DM2组和DM3组与DM1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DM3组较DM2组为高,但两者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VEGF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尿VEGF可能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示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弱阳离子磁珠纯化(magnetic beads based weak cat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MB-WCX)系统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的方法获取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尿小分子差异多肽谱?方法:按Mogensen标准,根据3 d平均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将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其中正常蛋白尿(DM1)组24例,微量白蛋白(DM2)组22例,大量蛋白(DM3)组22例;健康对照(C)组20例?DM1及DM2组肾小球率过滤(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均> 90 ml/(min·1.73 m2),DM3组GFR为60~89 ml/(min·1.73 m2)?采用MB-WCX试剂盒富集尿多肽,再经MALDI-TOF-MS技术,采集尿液多肽谱,应用ClinProtTM软件进行生物学比较分析?结果:质荷比 < 12 000时,DM1组与C组相比,有15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DM2组与C组相比,有1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9 8)?DM3组与C组相比,有10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MB-WCX系统联合MALDI-TOF-MS蛋白质检测技术,能够获得健康人及DN患者尿液小分子多肽谱,为进一步从中寻找早期筛查的标志物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1 IntroductionHeart transplantation is an efficient methodtreating end-stage heart disease[1]with an obviouslyi mproved recent effect after transplantation,howeverpost-transplant Cardiac Allograft Vasculopathy is themain obstacle tolong-termeffect of heart transplanta-tion[2 ,3]. The etiological factor of CAV is still un-known. Till now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 i m-munologic injury of coronary vessels endothelial cell isprerequisite of CAV, which shows proliferation andi mmigration o…  相似文献   

19.
肖林  郭梅  胡加萍 《海南医学》2016,(24):3988-3990
目的:探讨尿和血清α1-酸性糖蛋白(AAG)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2医院诊治的11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早期DN将其分为早期DN组56例和单纯T2DM组59例,另选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检者血清AAG及尿AAG水平,以及尿素氮(BUN)、肌酐(Cr)及尿酸(UA)水平,分析早期DN患者血清及尿AAG与其BNU、Cr及UA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早期DN组及单纯T2DM组患者的尿A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早期DN组的尿AAG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受检者的血清AA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及单纯T2DM组患者的BNU、Cr以及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早期DN组的BNU、Cr以及UA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发现,早期DN患者的尿AAG与其BNU、Cr及UA指标间均呈正相关(r=7.014、6.932、7.158,P<0.05),而血清AAG与其BNU、Cr及UA指标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尿AAG水平与BNU、Cr及UA等肾功能指标间均呈正相关,检测尿AAG对早期诊断DN患者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比较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在不同肾脏病阶段的听力情况,探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与听力损失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选择未合并肾病糖尿病组DM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Ⅲ组)28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DNⅣ组)27例,并测定相应的肾小球滤过率及血肌酐浓度。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测,比较不同受试组听力水平差异。结果 DM组、DNⅢ组、DNⅣ组受试者听力损失检出率分别为60.0%、71.4%、92.6%,且主要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分别为52.5%、67.9%、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音测听结果显示,随着检测频率的增高,各组受试者的听阈均呈升高趋势;DNⅢ组、DNⅣ组在所有检测频率的听阈均高于DM组(P<0.01),在250、500、1 000、4 000 Hz范围内,各组的听阈DNⅣ组高于DNⅢ组高于DM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高频平均听阈与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呈正相关(r=0.346,P=0.001),与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呈负相关(r=-0.230,P=0.02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失与肾脏病变存在相关性,随着肾脏病变的加重,听力损失发生的风险增高。发现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听力筛查,以便能早期发现听力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