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脓毒症血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该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单抗与多抗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检测了29例脓毒症血症患者血清sIL-2R和TNF-α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并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1)脓毒血症患者血清sIl-2R及TNF-α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均〈0.001);(2)脓毒血症患者中死亡者感染初期  相似文献   

2.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时体内免疫状态的变化。对51例ACVD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进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α(sIL2Rα)测定。结果:ACVD急性期血清TNFα和sIL2R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其中重度组TNFα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恢复期血清的TNFα和sIL2Rα水平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01)。表明单核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免疫功能状态与ACVD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免疫损伤机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8例RA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并检验其相关性。结果:(1)RA患者血清sIL-2R和IL-8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sIL-2R浓度在类风湿因子(RF)阳性与阴性组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2)RF阳性患者血清sIL-2R与IL-8浓度呈正相关(r=0.74,P<0.05)。提示RA患者T细胞异常活化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高血压患者血TNFa.SIL-2R水平与肾脏早期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及化学显色终点法,分别检测40例高血压患者血清中肿痛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值和尿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力。结果:高血压组TNFα,sTL-2R及尿NAG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TNFα、sIL-2R值与NAG活力呈正相关(r=0.84和0.82)。结论:提示高血压患者TNFα与肾脏早期损害可能有关,sIL-2R是否参与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博莱霉素(BLM)诱发大鼠肺损伤后肺泡巨噬细胞(AM)释放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6(IL 6)的变化及地塞米松(DM)对AM 释放TNF α和IL 6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活性法测定TNF α和IL 6。结果:灌注BLM 后AM 释放TNF α〔(58.95±13.21)kU/L〕和IL 6〔(35.00±10.00)kU/L〕明显高于对照组〔TNF α为(23.63±5.50)kU/L,P< 0.001;IL 6 为(21.17±6.04)kU/L,P<0.01〕,DM 能够抑制AM 释放TNF α和IL 6,并且与其剂量相关(随DM 浓度的增加,AM 分泌TNF α和IL 6 水平逐渐降低)。BLM 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4.88±0.65)×106 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47±0.41)×106,P< 0.001〕。结论:DM 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AM 释放TNF α和IL 6  相似文献   

6.
脾切除对内毒素诱生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脾切除对内毒素诱生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介素 6(IL 6)的影响及己酮可可碱(PTX)的抑制效应。方法:制备脾切除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有脾组(56 只)、无脾组(56只)、PTX治疗组(16 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伤前和伤后不同时间点血清TNF α和IL 6含量。结果:脾切除后大鼠内毒素血症时血清TNF α水平明显升高,而IL 6 水平明显下降,与有脾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脾切除大鼠给予PTX治疗,血清TNF α峰值下降,1.5小时和4 小时分别下降了35.2% (P< 0.05)和17.2% ,而PTX对血清IL 6 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脾切除可显著影响机体内毒素介导细胞因子的产生,炎症介质调节机制异常可能与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的发生有关;PTX对脾切除后内毒素血症机体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扩张型心肌病TNF,IL—1和SIL—2R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及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等分别检测了30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1)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结果发现DCM病人TNF、IL-1及SIL-2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C,P〈0.001,P〈0.01,P〈0.001),提示TNF,IL-1及SIL-2R可能在DCM的发病机理中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SLE患者血清SIL-2R、IL-6和IL-8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SLE患者血清SIL-2R、IL-6和IL-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01),且血清IL-8与IL-6浓度呈显著性正相关(n=51,r=0.372,P〈0.001),提示SLE存在免疫细胞活化,异常增高的细胞因子引起免疫紊乱和促发免疫损伤,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有助于监测狼疮活动;LN患者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癫痫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选择原发性全身型癫痫呈强直和(或)阵挛发作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服用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及未服药3组,测定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的作用下释放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量及血清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3组癫痫患儿间各指标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01)。结论:癫痫患儿PBMC释放IL1β、TNFα的量及血清SIL2R、TNFα含量的明显增高可能是由于细胞免疫异常等所致,其增高的幅度与是否进行抗癫痫治疗、药物种类及病程长短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IL 2R与丙型肝炎发展演变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75例抗HCV阳性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sIL 2R进行测定。结果抗HCV阳性患者血清sIL 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01),其中慢性活动性肝炎与慢性迁延性肝炎组sIL 2R水平分别为8900±2083U·ml-1、4255±1557U·ml-1,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硬化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的sIL 2R水平分别为10007±2704U·ml-1、6025±1855U·ml-1,两者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1),此外还发现血清sIL 2R与ALT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52,P<001)。结论抗HCV阳性患者血清sIL 2R水平升高可能与丙型肝炎的发展演变有关,可能可作为病情判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定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尿液中TNF,IL—6,IL—8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抗体夹以ELISA法对48例HFRS患者156份系列尿液中TNF,IL-6,IL-8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发现:HFRS患者尿液中TNF,IL-6,IL-8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且病程前三期平均含量较全病中明显高,TNF与IL-6呈显著正要关(γ=0.5621,P〈0.005),IL-6与IL-8呈显著正相关(γ=0.3845,P〈0.01);TNF含量发热期明显升高,低血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短波对脑血管病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 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α(IFN-α)的影响。方法  4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配对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另外增加胸部超短波治疗作用于胸腺,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外周血清SIL-2R、TNF-α、IFN-α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IL-2R、TNF-α均减少(t=2.98、3.92,P<0.01);IFN-α增加(t=3.86,P<0.01)。结论  超短波治疗能提高患者机体的总体免疫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3.
急性盆腔炎患者IL —2,sIL —2R和TNF 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盆腔炎口才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环死因子(TNF)水平的改庆意义。方法:以40例急性盆脑袋炎患者为对象与20名健康为、59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采取一步法竞争性放射免疫测定IL-2,双抗体夹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sIL-2R,生物学测定法测定TNF。结果:急性盆腔炎患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5)和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分析 ATP 结合盒 B 亚家族成员 1 (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1,ABCB1)rs10276036、Toll 样受体 4 (Toll like receptors 4,TLR4)rs11536889 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 10)rs1554286 基因多态性与尤文肉瘤患者化疗耐 药及并发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就诊的 80 例尤文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各患者外周 血并提取 DNA,定量 PCR 检测 ABCB1 rs10276036、TLR4 rs11536889 和 IL 10 rs1554286 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别对 ABCB1 rs10276036 CC、CT 和 TT 基因型,TLR4 rs11536889 位点 CC、CT 和 TT 基因型以及IL 10 rs1554286 位点 GG、GA 和 AA 基因型进 行分析,并探究其与尤文肉瘤患者化疗耐药及并发肺部感染的关系。结果 80 例尤文肉瘤患者的 ABCB1 rs10276036、TLR4 rs11536889 和 IL 10 rs1554286 位点分布符合 Hardy Weinberg 平衡(χ2 = 4.253,P>0.05),具有群体代表性。ABCB1 rs10276036 位点中 CC 基因型占比高于 CT 和 TT 基因型(χ2 = 93.863,P<0.001),TLR4 rs11536889 位点中 GG 基因型占比高于 GC 和 CC 基 因型(χ2 = 60.788,P<0.001),IL 10 rs1554286 位点中 GG 基因型占比高于 GA 和 AA 基因型(χ2 = 41.213,P<0.001)。依据化疗 耐药的界定,ABCB1 rs10276036 位点 CC 基因型和 CT/ TT 基因型的化疗耐药分别为78.33%和5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χ2 = 4.096,P= 0.043)。TLR4 rs11536889 位点 GG 基因型和 GC/ CC 基因型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 50.94%和 25.93%,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4.581,P= 0.032)。IL 10 rs1554286 位点 GG 基因型和 GA/ AA 基因型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 别为 58.33%和 28.1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6.123,P = 0.013)。连锁不平衡测试结果显示,ABCB1 rs10276036、 TLR4 rs11536889和 IL 10 rs1554286位点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D′:0.88~0.91,P<0.05)。结论 ABCB1 rs10276036 位点的多态性 影响尤文肉瘤患者的化疗耐药,TLR4 rs11536889位点和 IL 10 rs1554286位点的多态性则与尤文肉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在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分别用镀铜镉还原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及TNF含量。结果: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清NO和TNF水平均较缓解期(治疗后)及正常人组显著增高(NO-2/NO-3分别为:138.5±56.7μmol/L与77.4±48.6μmol/L及34.6±17.8μmol/L之比);合并呼衰组血清NO和TNF水平较非呼衰组均明显增高(NO-2/NO-3为187.6±73.5μmol/L比122.4±42.6μmol/L),心衰组患者血清NO和TNF水平较无心衰组亦显著增高(NO-2/NO-3为198.4±67.4μmol/L与142.6±57.8μmol/L比;血清TNF含量与NO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05),动脉血氧分压与TNF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4,P<0.001)。结论:NO和TNF是参与肺心病发病过程的重要因子,监测血清NO及TNF水平可作为反映肺心病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脏疾病患儿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T细胞亚群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2例肾病综合征(肾病)、24例肾小球肾炎(肾炎)患儿及24例健康对照儿童血清及尿液sIL-2R浓度;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1)肾病及肾炎活动期组血清及尿液sIL-2R浓度分别高于各自缓解期组(P<0.05)和对照组(P<0.05),而肾病及肾炎缓解期组血清及尿液sIL-2R浓度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均>0.05)。(2)肾病和肾炎活动期组尿液sIL-2R与血清sIL-2R浓度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86和0.5483,P<0.01)。(3)肾病活动期组CD+4细胞数及CD+4/CD+8细胞比值明显低于肾病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均<0.01)。结论肾病和肾炎活动期患儿T细胞免疫应答能力降低;sIL-2R浓度升高可作为肾脏疾病活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对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床旁最大吸气流速(MIFR)监测。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MIPR较缓解期明显降低(P<0.05),后者较正常人MIFR亦显著降低(P<0.05);急性加重期伴CO_2潴留者MIFR值低于无CO_2潴留者(P<0.05)。MIFR与PaCO_2呈负相关(r=-0.62,P<0.005),与最大通气量(MVV)呈正相关(r=0.61,P<0.005),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PaCO_2)=67.4-14.3MIFR(L/s),Y(MVV)=9.8+19.3MIFR(L/s)。提示:MIFR是准确反映肺功能损害程度的可靠指标,并能提示预后,对及时发现吸气肌疲劳,进行合理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酶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68例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与30例正常人作比较,并分析不同心衰程度间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心衰患者血清sIL-2R水平高于正常人(P<0.01),血清sIL-2R水平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增高(P均<0.01)。提示心衰患者免疫功能紊乱而导致sIL-2R的异常,sIL-2R可作为衡量心衰的细胞免疫活性和病情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哮喘患者血T淋巴细胞和嗜酸细胞活性指标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探讨哮喘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和Eo 的激活程度。方法 选择血清白细胞介素(IL)- 5、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IL-2R)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作为其活性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30 例哮喘患者中22 例血清IL-5 浓度在35 ng/L以上,正常对照组均在35 ng/L以下( P<0-05);SIL- 2R浓度哮喘组为268-5 ±73-7 U/ml 较正常人138-5±55-3 U/ml 为高(P<0-01);而ECP浓度哮喘组14-4±11-8 μg/L也高于正常人5-6 ±4-8μg/L( P< 0-01) ,且血清IL- 5、SIL- 2R 浓度与其血清ECP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 0-53 、0-46,P< 0-05) 而与FEV1 % 呈显著负相关(r= -0-52、- 0-42,P<0-05)。结论 哮喘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和Eo 激活;血清IL-5、SIL-2R和ECP浓度可作为反映哮喘气道炎症消长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探讨 miRNA 381 通过改变细胞周期蛋白 A2(CCNA2)的表达水平,对乳腺癌增殖、迁移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 择 2017 年 6 月至 2018 年 6 月于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血清标本 122 例作为乳腺癌组。选择同 期体检健康者血清标本 75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RT PCR)检测各组血清和乳腺癌细胞系中miRNA 381和 CCNA2 的表达水平。结果 乳腺癌组血清 miRNA 381 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71±0.64 vs 2.66±0.89,t = 8.693,P< 0.01),术后乳腺癌患者血清 miRNA 381 的表达水平较术前(2.46±0.76 vs 1.71±0.64,t = 8.338,P<0.01)明显升高;而乳腺癌组 血清 CCNA2 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2.91±0.95 vs 2.33±0.73,t = 4.528,P<0.01)明显升高,术后血清 CCNA2 的表达水平(2.42± 0.63 vs 2.91±0.95,t = 4.748,P<0.01)较术前明显降低。miRNA 381 抑制乳腺癌细胞 CCNA2 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P<0.01),且 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乳腺癌患者血清 miRNA 381 和 CCNA2 的表达水平在淋巴结转 移与否、TNM 分期和 Ki67 比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死亡组比较,生存组血清 miRNA 381 的表达水平明 显升高(P<0.01),而血清 CCNA2 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血清 miRNA 381 和 CCNA2 的表达在预测乳腺癌患者术后 3 年内出 现死亡时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 75.0%,特异性为 84.7%,AUCROC 为 0.876,均显著高于miRNA 381 (Z= 1.993,P<0.05)和CCNA2(Z= 2.539,P<0.05)单独检测。结论 miRNA 381 通过改变 CCNA2 的表达,影响乳腺癌细胞的 增殖和迁移,血清 miRNA 381 和 CCNA2 在预测乳腺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