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儿咳喘冲剂的止咳、平喘、祛痰作用。方法:采用豚鼠整体引喘法及豚鼠离体气管法观察小儿咳喘冲剂的平喘作用;用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引咳法及氨水刺激小鼠引咳法观察该药的镇咳作用;用小鼠酚红实验观察其祛痰作用。结果:该药可以有效地降低动物由电及氨水刺激引咳的咳嗽次数,可以明显延长豚鼠致喘的潜伏期,使乙酰胆碱及组胺造成的豚鼠离体气管收缩幅度降低52.0%和18.5%;可以增加小鼠气管及支气管酚红的分泌  相似文献   

2.
朱珊  冯春霞 《河南中医》2005,25(9):18-19
目的:观察清肺止咳口服液对小鼠止咳、祛痰、抗炎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氨水引咳法、酚红排泄法、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观察清肺止咳口服液对实验小鼠止咳、祛痰、抗炎作用。结果:清肺止咳口服液能够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增加小鼠气管内酚红排泄量。结论:清肺止咳口服液具有显著的止咳、祛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补肺止咳颗粒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采用浓氨水诱发、电刺激致咳法;酚红祛痰、毛细管排痰量法。结果:补肺止咳颗粒能抑制浓氨水小鼠咳嗽和电刺激诱导的豚鼠咳嗽;能增加肺和支气管酚红分泌量以及大鼠的排痰量。结论:补肺止咳颗粒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4.
郭江  张凤海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04-2505
目的评价紫胡止咳液的止咳作用。方法通过豚鼠枸缘酸引咳、小鼠氨水引咳、肺酚红排泄等试验,并将紫胡止咳液与止咳枇杷冲剂进行对比,验证紫胡止咳液的止咳作用。结果紫胡止咳液使豚鼠的咳嗽潜伏期延长,咳嗽次数减少;对氨水致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和咳嗽次数的影响非常明显,能明显增大小鼠肺酚红排泄量。结论紫胡止咳液能抑制枸椽酸引起的豚鼠咳嗽反应,增加小鼠肺酚红排泄量,抑制氨水引起小鼠咳嗽的发生,提示紫胡止咳液有镇咳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复方止咳颗粒的药效作用。方法:通过小鼠氨水引咳实验、豚鼠枸橼酸引咳实验观察其镇咳作用;通过大鼠毛细管祛痰实验观察其祛痰作用;通过磷酸组胺致豚鼠哮喘实验观察其平喘作用;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大鼠纽扣肉芽组织增生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复方止咳颗粒能显著抑制25%氨水诱发的小鼠咳嗽;能显著抑制枸橼酸诱发的豚鼠咳嗽;能有效抑制磷酸组胺诱发的豚鼠哮喘;能明显增加大鼠痰量的排出;对小鼠的急性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结论:复方止咳颗粒具有止咳、祛痰、平喘、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止咳化痰冲剂止咳与祛痰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结果表明:该冲剂对枸橼酸所致豚鼠咳嗽有明显的止咳作用,使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咳嗽次数明显减少;能使小白鼠气管酚红排出量明显增加,说明有祛痰作用。其作用与剂量有信赖关系。  相似文献   

7.
洪斌  纳金玲 《河南中医》2009,29(12):1232-1233
目的:探讨小儿清热止咳合剂联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11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服用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小儿清热止咳合剂,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和第5天观察患儿咳嗽和咳痰的症状评分及综合积分。结果:治疗后第3天和第5天两组患儿分别与治疗前症状评分及综合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小儿清热止咳合剂联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参芪肺宝的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方法止咳、祛痰实验分别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酚红祛痰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方法和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方法。结果参芪肺宝可减少因氨水所致咳嗽次数,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痰量;可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抑制棉球肉芽肿增生。结论参芪肺宝有较好的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川贝枇杷颗粒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本品与原剂型均能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有明显的祛痰作用,苯酚红排出量明显增加,能明显抑制肉芽肿的生长,结论:川贝枇杷颗粒具有明显的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两种剂型的药效强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润肺止咳丸的抗炎、祛痰和镇咳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润肺止咳丸的杭炎,祛痰和镇咳作用.方法:以耳肿胀法,琼脂肉芽肿,酚红排泌,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为指标,观察润肺止咳丸对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对大鼠皮下注射琼脂肉芽肿模型及小鼠酚红排泌法模型,小鼠氨水引咳法模型的作用.结果:润肺止咳丸能明显减轻小鼠耳肿胀,抑制大鼠皮下肉芽肿形成,促进酚红排泌,延长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结论:润肺止咳丸具有抗炎、祛痰和镇咳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取Balb/C小鼠70只,将小鼠按体重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玉屏风颗粒组(2.8 g·kg-1),胸腺肽组(9.2 mg·kg-1),小儿清瘟解热颗粒低、中、高剂量组(10.92,21.84,43.68 g·kg-1),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通过小鼠ip环磷酰胺构建免疫缺陷小鼠模型,观察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对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碳廓清能力,血清、脾细胞溶血素含量的影响;取ICR小鼠只,按体重等级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模型组,阿莫西林组(370 mg·kg-1),小儿感冒宁合剂组(8.25 m L·kg-1),小儿清瘟解热颗粒低、中、高剂量组(3.2,6.4,12.8 g·kg-1),每组20~22只,采用小鼠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构建体内细菌感染模型,观察动物死亡数、死亡率,药物的保护率,动物的平均存活天数及生命延长率;在体外采用试管法观察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乙性溶血性链菌、白色念珠菌、淋球菌及变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小儿清瘟解热颗粒低、中剂量均可显著提高脂多糖(LPS),刀豆球蛋白A(Con 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内感染模型,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可使动物死亡率明显降低,动物存活天数明显延长(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同时,小儿清瘟解热颗粒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乙性溶血性链菌、白色念珠菌及变形杆菌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在体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小鼠死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体外对多种细菌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儿清热导滞颗粒质量控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小儿清热导滞颗粒进行了定性研究,并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大黄酚的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3.
王京霞  陈琳 《中医药学刊》2014,(10):2396-2399
目的: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立小儿清热栓的提取工艺。方法:应用正交试验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大黄中5种活性成份及苦参中两种活性成份为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立小儿清热栓的提取工艺。结果:确立小儿清热栓提取工艺为:A1B3C1D1,即浸泡24 h后用8倍量的70%乙醇以1.5 mL/min的流速收集渗漉液。结论: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模式用于小儿清热栓的工艺评价。  相似文献   

14.
小儿煮散是我院儿科特色,由于疗效确切,非常受群众欢迎。为了控制煮散质量,用薄层色谱法定性分析,把其中补正散,养阴散,清热散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实验重现性好,阴性对照实验无干扰,为有效控制煮散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儿清瘟解热颗粒的解热、抗炎及镇痛作用。方法:选取Wistar大鼠,日本大耳白兔,分别采用ih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采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观察小儿清瘟解热颗粒的解热作用;选取KM小鼠,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及热板刺激观察小儿清瘟镇痛反应;ICR小鼠,SD大鼠通过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对二甲苯所致耳肿胀,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大鼠后肢足跖炎症性肿胀的影响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小儿清瘟解热颗粒3.92 g·kg-1及15.68 g·kg-1于给药3 h能显著降低家兔肛温差值(P0.05,P0.01),3.78~30.24 g·kg-1于给药4 h能显著降低大鼠肛温(P0.05,P0.01)。小儿清瘟颗粒43.68 g·kg-1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5),10.92,21.84 g·kg-1于给药2 h能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P0.05)。小儿清瘟解热颗粒5.46~43.68 g·kg-1连续给药3 d显著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右耳肿胀度(P0.01),7.56 g·kg-1组于给药1 h显著降低足肿胀度(P0.05),15.12 g·kg-1组于给药0.5,2,4 h显著降低足肿胀度(P0.05,P0.01),30.24 g·kg-1组于给药0.5~4 h显著降低足肿胀度(P0.05,P0.01),小儿清瘟解热颗粒43.68 g·kg-1组腹腔冲洗液吸光度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具有解热、抗炎及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厌食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金华市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小儿厌食症患儿240例,随机分为3组,各80例,联合组服用小儿厌食颗粒,l~3岁,1包/次;4~6岁,2包/次,每天3次口服,联合布拉氏酵母菌0.5 g/次,2次/d,饭前15~30 min口服。布拉氏酵母菌组单独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方法同联合组。小儿厌食颗粒组单独服用小儿厌食颗粒,方法同联合组。8周为1个疗程。同时检测3组血清细胞因子血清瘦素(Leptin),P物质(SP)和促人生长激素腺释放肽(Ghrelin)。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体质量与身高改善情况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总好转率91.25%,显著高于布拉氏酵母菌组的71.25%与小儿厌食颗粒组的73.75%(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布拉氏酵母菌组的71.25%与小儿厌食颗粒组的70.00%(P<0.01);治疗8周后,联合组患儿Leptin水平较布拉氏酵母菌、小儿厌食颗粒组降低更显著(P<0.01)。联合组患儿SP及Ghrelin水平较布拉氏酵母菌,小儿厌食颗粒组上升更显著(P<0.01),但上述细胞因子布拉氏酵母菌组和小儿厌食颗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3组治疗有效者进行6个月随访(剔除失访者),治疗前3组体质量与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体质量与身高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P<0.01),联合组显著优于布拉氏酵母菌和小儿厌食颗粒组(P<0.01),布拉氏酵母菌、小儿厌食颗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厌食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厌食症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调整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增加身高与体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刘慧敏  刘莉  刘强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4):2399-2402
该文主要探讨小儿腹泻外敷散对胃肠动力学的影响。首先采用炭末推进法观察小儿腹泻外敷散对正常和虚泻小鼠肠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对正常小鼠组的炭末推进并无显著性的抑制作用,对番泻叶致虚泻小鼠的炭末推进有显著性的抑制作用;然后以腹泻指数为指标,观察其对虚泻小鼠腹泻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对番泻叶所致的虚泻小鼠具有良好的抗腹泻作用;随后的大鼠离体肠平滑肌测试结果表明小儿腹泻外敷散可竞争性拮抗由乙酰胆碱、氯化钡引起的胃肠痉挛,且与阿托品具有一定协同作用;最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敷药前后大鼠小肠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敷药后大鼠小肠中的SP降低,VIP含量降低,可抑制小肠运动。在体和离体实验均表明,小儿腹泻外敷散为一种良好的胃肠动力型外敷中药,对脾虚泄泻所致腹泻小鼠有抗腹泻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金安咳喘颗粒镇咳、平喘、祛痰及抗炎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金安咳喘颗粒的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常规镇咳、平喘、祛痰的试验方法。结果 :金安咳喘颗粒灌胃给药能显著减少氨水致小鼠的咳嗽次数 ,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分泌量 ,提高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引咳阈电压 ,延长乙酰胆碱和组胺混合液致豚鼠哮喘发作的潜伏期 ,对抗组胺及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条收缩。对肺炎球菌、链球菌、消化链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金安咳喘颗粒有镇咳、平喘、祛痰及抗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解秀文  郭春艳 《世界中医药》2020,15(5):760-763,767
目的:研究观察小儿宝泰康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山东省立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儿宝泰康颗粒治疗。对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2组较为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喉肿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水样便腹泻2例,腹痛1例,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宝泰康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缩短患儿的症状消退时间,降低患儿自身的炎性反应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20.
张秀英  胡玲  赵国华  吴国栋 《中草药》2016,47(11):1931-1934
目的评价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将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试验组给予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疾病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发热、咳嗽症状起效及消失时间,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积分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疾病的总体疗效均为100%,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6.67%,两组患者在发热、咳嗽起效及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积分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是一种适用于儿童肺炎的具有解热、止咳作用的中药颗粒,其疗效可靠,值得在儿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