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试制的“止痛膜剂”,经临床观察,对于颈椎病、颈肩综合症、腰、骶椎骨质增生、骨刺及扭挫挤压外伤等疾患所引起的“疼痛”,疗效较满意。兹介绍于后: 止痛膜剂的组成与制备一、处方组成:川芎5克,钻地风3克,pvA10克,甘油2毫升,吐温-80 5滴。蒸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年来对因风寒湿引起,质性病变的肩、背、腰、腿、膝等药酒外治,疗效显著,方法介绍如基本处方:白花蛇10克、制川缓解期病及其治发挥对因风寒湿引起,背、腰、腿、膝等显著,方法介绍如白花蛇10克、制川10克、秦艽2克、缓解期治疗的初步探讨病及其治疗治发挥咳喘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自 1990年以来 ,我们采用自拟痛安胶囊治疗颈肩腰腿痛176例 ,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76例中男 10 0例 ,女 76例。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81岁 ,平均 49.5岁。其中 45岁以上 139例 ,占 79%。病程最短者 7天 ,最长者 12年。临床表现颈、肩背部酸困沉疼痛 2 6例 ;肩周发凉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 32例 ;腰及腰骶部疼痛屈伸活动困难并有放射性下肢疼痛麻木 ,行走困难者 118例。2 治疗方法2 .1 药物组成 制马钱子 6 g、全虫 6 g、蜈蚣 6 g、土元 6 g、威灵仙 15 g、川牛膝 2 0 g、狗脊 2 0 g、苍术 15 g、当归 15 g、…  相似文献   

4.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经CT、X线检查 ,颈部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变增生、韧带钙化、椎间孔变窄、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和功能障碍。 96例中 ,男 41例 ,女5 5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82岁。病程最短 3周 ,最长 35年 ,一侧疼痛 33例 ,双侧疼痛 2 2例 ,伴有上肢麻木的 35例 ,功能障碍的 2例。2 治疗方法2 .1 针刺颈部僵痛针华佗夹脊穴、肩背部疼痛针肩、肩内陵、肩贞、臂及阿是穴。上肢疼痛、麻木、功能障碍针曲池、手三里、合谷穴 ,留针 2 0分钟。 1天针 1次 ,1 0天为 1疗程。2 .2 中药 药物组成 :丹参、威灵仙、牛膝、桂枝各 2 0g ;川…  相似文献   

5.
“愈痛汤”离子导入法治疗肢体痛64例疗效观察刘慧祥,樊学中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愈痛汤/治疗应用,离子透入疗法,肢,疼痛/治疗腰、腿、肩、颈疼痛是临床常见的肢体疼痛症。笔者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自拟“愈痛汤”运用离子导入法治疗腰、腿、肩...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是以颈肩酸沉疼痛、颈项活动受限、手臂麻木、头晕 ,甚至肌肉萎缩无力、猝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1995 - 10~ 2 0 0 0 - 0 6 ,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颈椎病 5 6 2例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6 2例 ,男 2 75例 ,女 2 87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30岁 ;神经根型 316例 ,脊髓型 89例 ,椎动脉型 74例 ,交感型 83例。2 治疗方法2 .1 辨证治疗 方用黄芪桂枝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 :黄芪 30g ,桂枝 16g ,丹参 16g ,当归 12g ,威灵仙 12g ,制何首乌 10g ,防风 12g ,菟丝子 12g ,全蝎6g ,牛膝 12g ,…  相似文献   

7.
宗义明 《河北中医》2001,23(12):916-916
1999~ 2 0 0 0年 ,笔者运用自拟芩胆汤治疗带状疱疹 8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85例 ,男 45例 ,女 40例 ;年龄最小 1 4岁 ,最大 88岁 ,其中 <2 0岁 1 0例 ,2 0~ 5 0岁40例 ,>5 0岁 3 5例 ,以青壮年为多 ;皮疹发生部位 :眼眶区 8例 ,胸腋区 1 8例 ,腰胁区 3 5例 ,腰骶区 1 5例 ,四肢区 9例。1 2 临床表现 集簇性水疱 ,排列成带状 ,放射性疼痛 ,损害往往为单侧性 ,不超过身体中线 ,自觉灼热或轻重不等的皮肤疼痛。2 治疗方法予自拟芩胆汤治疗。药物组成 :龙胆草 1 5g,栀子 1 0g ,牡丹皮 1 0g,制…  相似文献   

8.
第二掌骨侧疗法,是一种新的针刺疗法和按摩疗法。方法简单、见效快、疗效高。近3年中作者应用该法治疗颈、肩、腰及四肢关节软组织损伤128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8例,男76例,女52例;年龄12~72岁,平均36岁;病程1天~8个月。 2 诊断依据 均有明显外伤史,患部肿痛,功能活动受限。 3 临床表现 患部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4 治疗方法 按照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图,将第二掌骨侧分为头、颈、上肢、心肺、肝、胃、十二指肠、肾、腰、下腹、腿、足。在其患病的对应穴位进行针刺或按摩。针刺用1  相似文献   

9.
外感高热是常见内科急症之一 ,我院 1 993年以来 ,采用临床经验处方制备纯中药制剂退热口服液 ,治疗外感高热 1 5 0例 ,获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处方与制备1 .1 处方 金银花、连翘、黄芩、柴胡各 1 0 0 g ,板兰根、鱼腥草、败酱草、木蝴蝶、炙麻黄各 1 5 0 g ,生石膏 3 0 0 g ,大黄3 0 g,羌活 60g,共制 1 0 0 0ml。1 .2 制备方法 取金银花、羌活、柴胡、鱼腥草、败酱草置挥发油提取器中 ,浸泡 1h ,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 ,备用。余药加水浸泡 2h ,与蒸馏后的药渣共同煎煮 ,第 1次煎煮1 .5h ,第 2次煎煮 1h ,合并 2次滤…  相似文献   

10.
以附子为主治疗骨质疏松疼痛症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理疗科近2年收治了35例骨质疏松疼痛症的患者,予以大剂量(60~90g)制附子结合填精温肾补髓法治疗骨质疏松疼痛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35例中,年龄最大为73岁,最小44岁,平均54岁;男性2例,女性33例,已绝经28例,月经紊乱3例,月经正常2例。有1例因类风湿30余年长期口服皮质类固醇药物所致。发病年限最长30年,最短半年,均经CT、X线摄片、骨密度测试等明确诊断。以颈、肩、腰、腿、肘等部位疼痛、无力为主,伴有不同程度功能活动受限,全身情况多呈虚寒之症。有…  相似文献   

11.
独活寄生汤治疗中老年腰腿痛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运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本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药用 :熟地、牛膝、桑寄生、党参、杜仲各 2 4 g ,独活、秦艽、狗脊、当归各 16 g ,防风、川芎各 12 g ,白芍 18g ,细辛 3g ,甘草 6g。随症加减 :疼痛较剧加制川乌、桂心、白花蛇 ;腰膝冷痛加炮附子、仙茅 ;腰膝酸软加首乌、枸杞 ;转筋加薏苡仁、木瓜 ;有外伤史加骨碎补、红花、三七粉 (冲服 )。水煎 2次 ,共取药液 4 0 0ml,混合后早晚各 1次温服 ,日服 1剂 ,15剂为1疗程。本组 30例经 1疗程治疗后 ,显效 2 2例 ,有效 7例 ,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 96 6 6 %。讨 论 中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热敷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敷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和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 3%,对照组为78. 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热敷治疗颈肩腰腿疼痛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3.
处方及配制 :大蒜 2 0 0g、牛蒡子 70g、板蓝根 70g、虎杖70g、红花 5 0g、冰片 2 0g。牛蒡子炒熟捣碎 ,板蓝根、虎杖捣碎 ,3药与红花混合加 75 %乙醇 40 0ml,浸泡 1周 ,过滤。大蒜去皮捣成烂泥与冰片浸泡在药液中 ,搅拌即成 ,放冰箱备用。如不加大蒜、冰片的药液可以久存 ,在用时加入大蒜、冰片可存 2周 ,每次涂完放入冰箱。每日用棉球涂 6次 ,用药越早效果越好。按 :带状疱疹系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神经和皮肤的急性皮肤病 ,好发于肋间、腰骶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区。现代药理研究 ,大蒜、板蓝根、虎杖、牛蒡子有很强的抗病毒作…  相似文献   

14.
康乐  翁凤泉 《新中医》2006,38(2):48-50
目的:观察整脊推拿手法配合内服腰痛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1例,以整脊推拿手法(包括:放松手法、摇臀揉腰、扳肩推腰、扳肩推腰、扳腿推腰、斜扳整脊、牵引抖按等手法)配合内服腰痛方(处方:三七、土鳖虫、威灵仙、延胡索、丹参、半枫荷、杜仲、续断、怀牛膝、石楠藤、络石藤、甘草)治疗;对照组69例,仅以整脊推拿手法治疗。2组均以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痊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73.2%、93.0%;对照组分别为50.7%、84.0%,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总积分、疼痛麻木症状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整脊推拿手法配合内服腰痛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附花防冻霜是我院研制的中西药结合制剂 ,经3年来临床应用 ,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制备方法、自控标准及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1 处方组成制附片 5 0 0 g ,红花 30 0g ,木香 5 0 0 g ,白芷 5 0 0g ,盐酸异丙嗪 2 0 0 g ,西咪替丁 2 0 0 g ,硬脂酸 60 0 g ,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 160 g ,十八醇 60 0g ,液状石蜡90 0 g ,白凡士林 60 0 g ,聚山梨酯 80 4 40 g ,甘油10 0 0 g ,山梨酸 2 0g ,纯化水加至 10 0 0 0 g。2 制备方法(1)取木香、白芷打成粗粉放入蒸馏瓶中提取挥发油 ,另器收集 ,放置备用。(2 )取制附片粉碎成粗粉 ,…  相似文献   

16.
中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病人 ,临床多表现为肩和手腕、手指的肿胀疼痛 ,关节活动受限。从 1 993年 5月至1 997年 1 2月 ,笔者运用自拟活血止痛方治疗该病 42例 ,收到较好的效果 ,介绍如下。1 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疗大法。活血止痛方由以下药物组成 :当归 1 5 g ,川芎1 2 g ,桃仁 1 0 g ,红花 1 0g ,赤芍 1 2 g ,羌活 1 5 g ,桂枝 1 0 g ,威灵仙 1 0 g ,桑枝 30 g ,丝瓜络 1 0g。加减方法 :关节疼痛甚者加乳香 1 0 g ,木香 1 0g ,以增强活血止痛之功效 ;肿胀甚者加金银花 30g ,知母 1 2 g ,以清热利湿退肿。 1日 1…  相似文献   

17.
带脉病治验     
萧× ,女 ,5 2岁 ,1 998年 8月 2 4日初诊。患者自述 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围腰 1周 ,色红搔痒 ,经中西医多方调治 ,经脱敏、祛风止痒等治疗未效。初诊见腰带处缠腰一周色红有抓痕、搔痒甚、患处畏风恶寒、伴腹闷、坐卧不安 ,带下量多清稀无味 ,舌质淡苔白润 ,按脉沉缓尺脉尤甚。既往无过敏史。脉证合参属带脉病。治当先止痒以治标 ,随针刺带脉穴、五枢穴 ,并加走火罐。术毕搔痒减半 ,病人能稳坐。处方 :甘草、白术、制附片、姜皮各 1 0g ,干姜 1 2 g ,茯苓、桂枝各 1 5 g,大枣6枚。水煎早晚分服 ,3剂。 3天后复诊时患者喜述 :搔痒止 ,…  相似文献   

18.
<正>没有中医基础,不懂经络穴位也能学会。安全简便,一天掌握,手把手教,一对一练,快速止痛,当场见效。培训内容:1.针灸速效止痛,按头、颈、肩、腰、腿、膝、踝的顺序,固定穴位,不要求针感,一个疼痛疾病一般不超过5枚2 cm的小针灸针。2.中药基础,常用止痛中药的分类及特点,组方配药规律。  相似文献   

19.
颈肩腿腿一贴灵基质配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筛选颈肩腿腿一贴灵基质的最佳配比,方法:用正交实验法以粘着力为指标对颈肩腿腿一贴灵基质配比进行实验研究。结果与结论:PA-MC-1,高岭土,油脂的配比是90:10:0.5为最优,并以该基质加入中药提取物制成颈肩腿腿一贴灵的中药巴布剂,其性适度,展性,保湿性均良好,经临床验证,对皮肤无刺激性与过敏性,且疗效显著耐久。  相似文献   

20.
<正>没有中医基础,不懂经络穴位也能学会。安全简便,一天掌握,手把手教,一对一练,快速止痛,当场见效。培训内容:1.针灸速效止痛,按头、颈、肩、腰、腿、膝、踝的顺序,固定穴位,不要求针感,一个疼痛疾病一般不超过5枚2 cm的小针灸针。2.中药基础,常用止痛中药的分类及特点,组方配药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