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发生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心脏介入术后发生急性心包填塞2例患者的抢救过程,总结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行心包穿刺抽液术后,1例留置引流管5 d后拔管,1例留置引流管4 d后拔管,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密切观察术中、术后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重视其主诉,及时诊断,行心包穿刺是急性心包填塞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心包填塞     
心包填塞是指心包腔内迅速聚积大量液体,使心包压力显著增高而压迫心脏,致妨碍心室舒张、静脉回流受阻、心腔充盈量与搏出量明显降低的一种临床危急病症。我院遇3例因心脏外伤所致心包填塞,今举一例予以讨论。病例报告李××,男,14岁。1960年5月12日因休克急诊入院。入院时血压70/50,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3.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脉内支架术在临床上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简便,创伤小,效果可靠的优点。但由于部分患者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及抗凝治疗和操作者等原因,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或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痛苦或死亡。急性心包填塞是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严重并发症,多见于导引钢丝穿透血管壁或由于球囊选择过大,导致管壁撕裂穿孔所致。及早判断心包填塞是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及时心包穿刺引流,快速输液,输血等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004年6月~2006年6月,本院行心脏介入术的患者1540例,5例出现急性心脏填塞,1例死亡,其他均抢救成功。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崔峥嵘 《天津护理》2013,(5):414-414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利用电频脉冲刺激心肌,引起心脏兴奋和收缩的一种电子装置,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不可逆性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安全有效的方法,也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急性心包填塞是由于冠脉破裂、心肌穿孔等原因造成的心包腔内积液致使心脏收缩舒张严重受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导致患者休克甚至死亡的急症。  相似文献   

5.
迟发性心包填塞是心脏直视手术后病人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大多在心脏直视手术后7d至1个月发生心包腔积血、积液造成的心脏压塞。因发病时大多数病人从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加之迟发性心包填塞症状不像急性心包填塞症状典型,往往易被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我科自2004年以来救治9例迟发性心包填塞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包填塞是需要紧急处理和严密监测的心血管系统急症之一,系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心包腔内液体量急剧增加,影响心脏舒缩功能,从而导致血流动力学的严重失常,急性循环衰竭,如不及时准确诊断处理,将迅速危及病人生命。2009年7月28日,我院成功抢救1例因车祸致急性心包填塞的病人,经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于2009年8月13日痊愈出院,现将ICU的监护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包填塞是需要紧急处理和严密监测的心血管系统急症之一,系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心包腔内液体量急剧增加,影响心脏舒缩功能,从而导致血流动力学的严重失常,急性循环衰竭,如不及时准确诊断处理,将迅速危及病人生命[1].2009年7月28日,我院成功抢救1例因车祸致急性心包填塞的病人,经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于2009年8月13日痊愈出院,现将ICU的监护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常心包腔内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一般不超过50 ml.肝移植术后出现心包积液较少见,出现大量心包积液可导致急性心包填塞,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心脏介入诊疗中发生急性心包填塞并发症时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6年来于心脏介入诊疗过程中发生的15例心包填塞病例的救治经过,总结抢救经验及护理心得。结果 15例患者中,3例生命体征平稳,未行心包穿刺;12例经补液、升压后,生命体征仍不稳定,行紧急心包穿刺引流,其中9例出血逐渐停止,2例内科处理无效转送心外科开胸修补止血,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密切的介入护理,积极地补液、升压,必要时心包穿刺,是有效抢救心包填塞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脏压塞发生的原因、处理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因心脏介入手术导致心脏压塞的可能原因、临床表现、治疗结果及预后。方法 301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发生心脏压塞7例,相关手术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3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2例,射频消融术1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1例。结果 心脏压塞的主要原因包括冠状动脉、左心耳穿孔,心脏静脉破裂;急性心脏压塞6例,1例在术后1h延迟出现;3例因出血量大行外科手术治疗,3例经心包穿刺抽液病情稳定,死亡1例。结论 介入治疗中早期识别心脏压塞并果断处理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李爱芹  于兰贞  徐云英  刘娅楠  王风 《护理研究》2008,22(20):1835-1835
迟发性心包填塞是心脏直视手术后病人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大多在心脏直视手术后7d至1个月发生心包腔积血、积液造成的心脏压塞.因发病时大多数病人从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加之迟发性心包填塞症状不像急性心包填塞症状典型,往往易被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我科自2004年以来救治9例迟发性心包填塞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及有创压力监测仪与开胸的犬所制作实验性心包积液动物模型相结合,探讨超声心动图与心包积液量及心包腔内压之间的关系,分析急性心包填塞的成因,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用狗(15条)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心包积液动物模型,记录心包腔内所注入液体量,测定舒张末期UCG(R)、(L)、(A)心包积液液性暗区宽度(mm),计算(R L A)/3的值,记录心包腔内压,依据线性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回归方程,预测心包腔内压。结果:心包腔内压(IPCP)与超声心动图(R L A)/3呈良好的线性对称正相关关系,线性方程为:IPCP=1/9(R L A)-41.22。结论:急性心包积液并急性心包填塞时,(R L A)/3及心包腔内压均随着心包积液量的增加呈现线性增高。因此,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来计算心包积液量并预测心包腔内压,指导临床进行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治疗及抢救。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近5年本科行心脏介入术后发生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护理体会,针对急性心包填塞发生时,及时给予X线引导下紧急实施经皮Seldinger法行心包穿刺及置管引流,同时给予面罩吸氧、快速补液、多巴胺维持血压等治疗方法,9名患者得到治愈出院。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血管介入治疗手术的严重并发症,术后对患者的观察护理对早期识别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时发现,积极处理,为抢救患者争取到最佳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4.
肺癌心脏转移21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战坤 《急诊医学》1995,4(1):25-27
1993年9月至1994年12月间我院共收治79例晚期肺癌患者,其中发现肺癌心脏转移21例,上述病例均经组织学,细胞学确诊,肺癌心脏转移早期,无典型心瓣膜或心包病变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出现的症状多与转移癌在心脏受累的部位和范围有关,多数病人病情迅速恶化,由于肺癌心脏转移已属癌肿晚期,除积极支持和对症处理外,同时进行全身和局部化疗,大量心包积液出现心包填塞征象者给予心包穿刺放液,心包腔内注入地塞米松和  相似文献   

15.
心包积液属于内科常见,是由结缔组织疾病、尿毒症、低蛋白血症或者感染性疾病等因素所导致的心包腔出现漏出或渗出性液体[1],心包积液并不属于严重病症。但正常人的心包腔内只能容纳15至50毫升的液体,如果液体迅速积聚增加超过150毫升,大量的心包积液使心包腔内压显著升高,甚至产生心脏压迫,出现心脏填塞;患者表现为胸闷气促、咳嗽、心悸等危及生命的症状,此时患者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抢救,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故及时正确地抢救、严谨合理地护理与预后密切相关。于2014年11月我科收入1例子宫颈癌复发伴大量心包积液导致心包填塞的患者,经全科医护人员的努力,患者预后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经皮心包腔内留置导管引流术广东省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二科李世江,胡允兆,吴炎贤心包填塞或大量心包积液常需反复心包穿刺放液及检查以解除心包填塞征并提供诊断信息。我们于1992年开始用国产带针芯的动静脉留置管行心包腔内留置引流术(留置术)治疗4例大量心包...  相似文献   

17.
刘喜平 《天津护理》2003,11(2):95-96
心脏术后发生心包填塞主要是因为心脏手术后创面止血不彻底、凝血机制紊乱,或挤压引流管不及时,或大剂量应用钙剂、维生素K等止血作用强的药物,形成凝血块而引流不畅或不能排出,妨碍心脏舒张和充盈,心脏活动受限,心输出量降低所致。其它情况如恶性肿瘤、心脏刺伤时也可出现大量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多发生于术后早期,特别是术后24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心脏介入性治疗中发生急性心脏压塞抢救成功和失败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1月至2004年5月1818例心脏介入手术导致急性心脏压塞的资料。结果 5例患者在介入治疗术中或术后即刻出现急性心脏压症状,发0.28%,4例经心包穿刺引流和积极抢救成功,1例因射频导管消融导致左心房穿孔.心包穿刺失败,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急性心脏压塞是心脏病介入性治疗操作中可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及早发现病情变化,积极抢救与护理能使病人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19.
心脏手术后胸腔、纵隔、心包通常留置引流管,使我们能够及时了解胸腔内出血的情况,对预防心包或胸腔积血、积液,防止心包填塞或感染有着重要意义。我院于1992年12月~1997年12月开展心脏手术力例,由于注重对引流液的观察和引流管的护理,至今尚未出现心包填塞和术后胸腔内感染。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陆康资料本组71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43例;年龄5~引岁。手术方式:心房、心室缺损修补术41例,瓣膜替换术26例,法乐氏四联征1例,其他3例。术后留置心包引流管54例,胸腔引流管5例,心包及纵隔引流管12例。留管时间最长9天,最…  相似文献   

20.
1993年9月至1994年12月间我院共收治79例晚期肺癌患者,其中发现肺癌心脏转移21例。上述病例均经组织学、细胞学确诊。肺癌心脏转移早期,无典型心瓣股或心包病变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出现的症状多与转移癌在心脏受累的部位和范围有关,多数病人病情迅速恶化。由于肺癌心脏转移已属癌肿晚期,除积极支持和对症处理外,同时进行全身和局部化疗。大量心包积液出现心包填塞征象者给予心包穿刺放液,心包腔内注入地塞米松和倾钠等措施,个别病例则行心包切开引流术。本组15例病人平均存活期9个月,而未经治疗者一般仅能存活3个月。如何早期发现心脏转移癌和提高生存期,尚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