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观察固本通络电针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为本疗法的疗效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 :84例DPN病人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弥可保对照组 ,观察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 (NCV)、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SEP)、穴位皮肤痛阈 (PSP)的变化。结果 :电针组和对照组的NCV均有部分明显加快 (P <0 0 5) ,PSP显示了双相调整、趋于平衡的变化 ,电针组SEP的N1 波明显缩短 (P <0 0 5) ,在以上 3项指标的改善方面 ,电针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P <0 0 1 )。结论 :固本通络电针法可以改善DPN患者的神经功能 ,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运用"固本通络"电针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DPN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和西药组,均为60例。西药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予以α-硫辛酸0.6g/d静脉滴注,电针组则在西药组基础上联合"固本通络"电针法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1.7%,西药组为78.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传导速度(NCV)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双侧正中神经及腓肠神经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提高,多伦多临床评分显著下降,且电针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固本通络"电针法联合α-硫辛酸静点对DPN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导阳清燥固本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且较早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达60%~90%。目前治疗上尚缺乏有效的手段和药物,中医药治疗虽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但对总结有效治疗法则方面的研究尚显薄弱,影响临床理论的完善和应用。我们在古人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经长期临床观察总结出导阳清燥固本疗法,用于临床取得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最主要的并发症,现代医学治疗效果局限,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PN获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中药与针刺治疗。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中药内服与针刺疗法治疗DPN的现状,以期为今后DPN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弥可保穴位注射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也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采用弥可保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治疗DPN32例,并与单纯口服弥可保治疗24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DM发病率的提高,DPN的发病率亦明显增高.据文献报道DPN的发病率可达90%以上[1].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DPN 2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赵胜  杨传经 《中医杂志》2011,22(21):1860-1861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据报道,有9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损害,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用中药外用、穴位贴敷治疗DPN患者2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在辨证论治、中成药制剂、针灸、熏洗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多靶点、多途径整体治疗"的优势在临床应用中日益显现,中医药治疗DPN的前景为世界所瞩目。综述近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医药治疗方面的最近研究进展,以期为DPN的治疗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症状复杂,患者常出现麻、凉、肿、痛等症状,单靠西药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我们以《伤寒论》六经辨证治疗内科杂病,临床诊治DPN以少阴立论,阳虚为本,寒凝阻络为标,治疗DPN阳虚寒凝型患者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法,不仅能较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对控制血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临床治疗DPN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中医药治疗DPN的手段是多样的,西医治疗DPN多应用营养神经、改善神经微循环、抗氧化等药物,多种方法在DPN的治疗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就近几年来DPN的治疗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连笑 《天津中医药》2011,28(5):438-44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方法治疗本病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明显。近年来不少学者在此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活血通络法治疗DPN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扶正固本化瘀汤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扶正固本化瘀汤足浴,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3.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明显增加(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扶正固本化瘀汤足浴治疗DPN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肢端神经的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晚期的主要并发症,死亡率高,预后差。文章检索近五年中医药诊疗DPN的文献,从DPN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方面进行探讨,总结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众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DPN上取得了较大进展,笔者对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DPN的临床治疗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彭万年教授根据中医理论,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现代医家对DPN病机的认识,提出了机体阳气是安身立命根本、阳虚对糖尿病转归产生重要影响、脾肾阳虚是DPN病机的根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学说,丰富了DPN的中医病机理论,为中医药治疗DPN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b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41%~91%的糖尿病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损害[l].我们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甲钴胺片治疗DPN5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笔者因于治疗上遇到的困难,通过理论及实践探索认识到络脉形质损伤是其基本病机,提出益肾填精、养络复络的针对性治疗方法并结合典型病案阐述了其具体运用,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DPN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我们应用木丹颗粒联合α-硫辛酸治疗DPN患者46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科住院治疗DPN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51~73岁,平均63.4±5.8岁,糖尿病病程7.6±2.7年,DPN病程2.3±1.8年;治疗组46例,男25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三大合并症之一,且发病率极高,大约60%~90%糖尿病患者会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虽然不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但却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所以,针对DPN的治疗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中药治疗DPN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笔者自2003-2006年用补气、活血、化痰法治疗DPN 60例,小有心得,愿与同道共飨.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DPN属中医"消渴"范畴。近年来,笔者在西医治疗同时结合中医辨治DPN,取效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