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蹇琼 《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51-152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蓝光照射联合应用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4月收治人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3例.对所有入组患儿实施蓝光照射联合应用白蛋白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血生化指标水平。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经过蓝光照射联合应用白蛋白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血生化指标水平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实施蓝光照射联合应用白蛋白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其血清胆红素水平.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且对患儿机体内环境不会造成过大影响,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发病年龄、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母乳性黄疸、感染因素及其它因素。应用蓝光照射是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光疗前胆红素平均值为(18.65±5.39)mg/dl、平均照射(4.83±2.57)天后降为(11.92±7.63)mg/dl。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以围产因素为主(32.0%),其次是母乳性黄疸(27.3%)、感染因素(26.0%)。至今为止,蓝光照射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首选方法,结合其发病的相关因素辅以中西药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郝莲英 《中国保健》2009,(21):837-837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早期治疗,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9月~2009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0例临床资料。结果:经蓝光照射、静点白蛋白、口服药物等综合治疗90例治愈,治愈率90%。引起高胆的病因主要是感染60例(60%),非感染40例(40%)。结论: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早期诊断,寻找病因,以光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对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并对家长耐心宣教,在光疗中给予患儿精心护理,结果全部患儿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行性.方法 将18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5例,对照组90例,两组在日龄、体质量、性别、黄疸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1~2 d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给予鲁米那每日5 mg/kg,分3次口服,尼可刹米每日:100 mg/kg,分3次口服,妈咪爱1/2袋,2/日,清开灵每日1.5 mL/kg等静滴.将所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持续蓝光照射与单纯药物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同等有效,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单纯药物治疗比持续蓝光照射黄疸消退慢,住院时间长.而持续蓝光照射黄疸消退快,住院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刘小娟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408-1409
目的 探讨金双岐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2例,随机分成A、B、C3组,A组22例,停止母乳喂养;B组20例,停止母乳喂养加蓝光照射;C组30例,停止母乳喂养加蓝光照射及思密达、金双岐口服.分别观察3个小组经过临床治疗24h胆红素下降值与胆红素值下降到低于256mol/L所需的时间.结果 A、B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及平均治疗天数均优于C组.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停止母乳喂养同时给予蓝光治疗能缩短病程,加服思密达和金双岐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肯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确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应用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用蓝光照射并口服茵栀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8.33%,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7%和68.33%。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无明显差别,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优于单纯蓝光照射,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358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8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治疗及转归。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感染因素、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湿肺及其他因素。经过(26.7±14.4)h的蓝光照射及辅助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值由(326.21±71.81)μmmol/L降至(175.04±48.97)μmmol/L。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接生技术,预防感染,早期结合其发病相关因素给予蓝光照射为主的综合治疗,对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霞  黄磊  赵洪宁  亓建红  张莉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2):4587-4589
目的:研究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因素、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04年4月~2007年5月该院儿科收治的169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15%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时间为0.25(6h)~3天,53.85%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时间为4~7天。169例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因素依次为:感染因素(59.17%),ABO溶血(19.53%),围产因素(15.98%)和其他因素(5.32%)。治疗主要采取蓝光照射,同时消除导致胆红素升高的因素。169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无一例发生胆红素脑病,无一例死亡。结论:导致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要因素为感染,其次是ABO溶血、围产因素等。蓝光照射是安全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芳 《现代保健》2010,(29):111-112
目的 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最佳规范蓝光治疗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9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经蓝光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患儿无红臀发生,无眼睛及皮肤损伤,黄疸消退时间4.4±1.7 d,治疗中出现腹泻37例,发热23例,皮疹18例,青铜症1例.结论 蓝光治疗中正确、精心、细致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症状和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8—2012年期间收治的100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比蓝光照射、肝酶诱导剂等综合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症状以及胆红素值。结果本组患者在经过入院综合治疗后,患者的黄疸消退,同时,胆红素值出恢复正常,其中,95例痊愈,5例自动放弃治疗,本组100例患者中,均未发生无效死亡及红素脑病及其他病因治疗无效导致死亡。结论导致足月新生儿引发高胆红素血症的首要因素为感染,其次是ABO溶血,围产因素等,为此要加强对这些高危因素的分析,同时,蓝光照射可以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妈咪爱在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疗效。方法观察2005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309例住院患儿的治疗,在以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妈咪爱口服,每天应用JH20-1A黄疸仪经皮测定患儿的黄疸指数。结果胆红素48小时下降明显,5天后基本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在常规治疗高胆红素同时加用妈咪爱辅助治疗,具有加速胆红素分解和排泄作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光疗持续时间的蓝光照射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参考依据。方法: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5月儿科收治86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3组,均采用单面蓝光治疗仪进行光疗治疗。A组24h内蓝光照射8h,停16h;B组24h内蓝光照射12h,停12h;C组为持续24h光疗,停24h,三组均以2d为一个疗程。统计其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其他两组高(P〈0.05)。结论:3组不同光疗时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相似,但是间断光疗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其中8h/d间断光疗更具有临床实践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蓝光照射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BIL、IBIL、D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蓝光和不同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127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分为冷光源蓝光持续照射组(A组,n=32)、冷光源蓝光间歇照射组(B组,n=32)、传统蓝光持续照射组(C组,n=31)和传统蓝光间歇照射组(D组,n=32),四组疗程均为72 h,分别观察四组新生儿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听性脑干反应,记录并比较四组新生儿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四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且冷光源蓝光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传统蓝光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冷光源蓝光组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蓝光组(p<0.05);冷光源蓝光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传统蓝光组(p<0.01),且C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D组(p<0.05);治疗后3d冷光源蓝光组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率明显低于传统蓝光组(p<0.05);治疗后3个月四组的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个月四组听性脑干反应均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冷光源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效果明显,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听力损害,且间断照射与持续照射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相似文献   

16.
李小容  吴涛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125-1125
目的 探讨单面、双面蓝光治疗小儿高胆红素血症各自的优缺点.方法 我院62例高胆红素血症(均未达换血指标)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用宁波戴维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单面、双面蓝光照射,对其疗效、副作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相同时间内,双面蓝光治疗仪比单面蓝光治疗仪胆红素异构化速度加快,护理工作量减少,对减少胆红素脑病有重要意义,但其副作用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静波  郭英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3052-3052
2004年12月~2006年9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54例,将采用鲁米那口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采用鲁米那口服同时应用蓝光照射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按《实用新生儿学》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将15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78例用肝确诱导别鲁米那口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血症,76例在口服鲁米那基础上用蓝光照射治疗。2组患儿性别差异无显著性。1·2治疗方法鲁米那组:应用鲁米那5 m l/kg/d分2~3次用3~5天。光疗组:采用双面蓝光毯(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黄疸治疗灯)根据黄疸程度决…  相似文献   

18.
华旭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7):2715-2716
目的:探讨持续蓝光照射与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持续照射,观察组给予蓝光间歇照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胆红素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胆红素值及疗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4/30),对照组为43.3%(13/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间歇蓝光照射与连续蓝光照射的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少,减少了医疗费用,更易被患儿及家长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病症;严重者可发生核黄疸,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因此,必须及时给予积极的治疗护理. 蓝光治疗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使黄胆逐渐消退,无严重副作用,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小.我科自采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来,效果明显,其蓝光治疗前的准备及蓝光中的护理起着重要作用,先将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单纯蓝光和蓝光加思密达降低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微量血胆红素水平的效果,并评价胎粪排净时间对治疗的影响。方法将101例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分成单纯蓝光治疗组和蓝光加思密达治疗组,将胎粪排净时间纳入考察指标,检测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至出院每天的微量血胆红素浓度。结果单纯蓝光治疗和蓝光加思密达治疗都能有效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治愈率高峰在治疗后第4天,第5天微量血胆红素降致正常率达99%。但单纯蓝光治疗组与蓝光加思密达治疗组降低胆红素的程度和时间无明显差别,胎粪排净时间对两种治疗方法无明显影响。结论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在用蓝光全程治疗时无需加思密达,在胎粪排净时间为2~4天内对蓝光治疗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