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例暴发型心肌炎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暴发型心肌炎可引起呼吸、心搏骤停,甚至猝死,能够成功抢救的不多见。2004年3月11日本院成功抢救1例因暴发型心肌炎引起呼吸、心搏骤停约5min的患者,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亚芳 《天津护理》2007,15(4):209-209
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骤,治疗极为困难,稍有疏忽或治疗不当可发生致命后果,所以提高对本病认识,规范治疗与护理,从而提高治愈率是十分必要的,我科近年来收治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并发阿一斯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均抢救成功出院,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近年来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暴发型心肌炎,起病急,进展快,首发症状多样。诊治不及时,可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少数可遗留左室功能障碍或过渡到扩张型心肌病。作者对2000-2004年收住我科的32例暴发型心肌炎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以期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有助早期诊断与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暴发型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暴发型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暴发型心肌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以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为首发症状,病情进展快,多数病例最终出现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及心律失常。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为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治疗常采取综合治疗。治愈4例,好转1例,死亡3例。结论小儿暴发型心肌炎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常以心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病死率高,早期诊断、积极合理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伴多脏器损害1例夏豪王晋明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情轻重相差悬殊,但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伴多脏器损害极为罕见。现将我院遇到1例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男,58岁。因间断流涕、发热8日,心悸气促、不能平卧2日,于1997年7月1...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轻重悬殊。轻者无任何症状,所谓亚临床型心肌炎,重者可发生急性循环衰竭,所谓暴发型心肌炎,后者如抢救不及时,可以在短时期内猝死。最近我院遇2例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源性休克,抢救成功,现将该2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病仞报告例1:患儿,男,15个月。1992年2月21日入院。患儿于3天前呕吐、腹痛,在我院外科经空气灌肠确诊为“肠套迭”,并由空气灌肠复位,二日来大便正常。入院前一天患儿精神萎靡,时有烦躁,哭闹,呕吐5、6次,为胃内容。无腹泻及便血。入院当天精神明显萎靡,仍有呕吐,颜面发绀,呼吸促,四肢凉。  相似文献   

7.
滕中华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918-1919
暴发型心肌炎(Fuminant Myocarditis)临床表现为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起病急、病情凶险且发展迅速,病死率极高,目前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经皮心肺支持系统(PCPS)是一种近年来开展有效的床旁辅助循环支持系统,适时应用PCPS是暴发型心肌炎最有前景的治疗手段之一。我科应用PCPS救治2例暴发型心肌炎患者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抢救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1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心肌炎是嗜心性病毒感染引起,以心肌非特异性问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是在病毒感染之后数日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病死率很高。我院收治1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2年6月~1997年12月收治急性病毒性心肌炎62例,其中暴发型重症心肌炎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18~47岁,发病12~24小时就诊,经心电图、心肌酶、病毒中和抗体检查,诊断符合1995年10月武汉全国心肌炎、』0肌病专题研讨会的成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1.2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史…  相似文献   

9.
<正>暴发型心肌炎是病毒性心肌炎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因其起病急骤、病程凶险,病人常在病毒感染后数日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休克。病人可因严重心律失常发作导致晕厥或猝死,预后极差。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e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作为治疗暴发型心肌炎一种新的辅助方法在国内外迅速发展,当临床上应用药物治疗暴发型心肌炎无效时,ECMO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1]。ECMO 运转时血液从  相似文献   

10.
1971年至1997年间,我科共抢救53例暴发型流脑,其中暴发型败血症型12例,暴发型脑膜脑炎型24例,混合型17例。患者均为6个月至2岁的婴儿,其中男25例,女28例。经全力抢救,除2例死亡外,其余全部在1个月内出院,随访至今未发现留有任何后遗症。此类病极度凶险,6~24小时内即可危及生命。患儿入院时一般有高烧、头痛、呕吐、昏迷、皮肤瘀斑、休克等症状。这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责任心、精湛的技术及快捷的作风、准确细致,发生任何疏漏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1纠正休克是抢救暴发型败血症型的重点之一1.1由于脑膜炎内毒素所致,患儿表现…  相似文献   

11.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少见,但病情凶险,进展快,预后极差。常表现为猝死、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如不及时抢救,易导致急性期死亡。本文收集了我院1993-2000年住院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2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暴发型心肌炎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儿抢救成功的实例,分析危重症专科护理小组在危重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启动危重症护理紧急程序,进行完整的护理评估,抽调经验丰富的专科护理人员,制定严格、有效的监测和护理,完备医疗器械。结果危重症护理管理有序,护理对策行之有效,患儿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救治成功,出院。结论危重症专科护理小组管理的及时运作可以确保护理质量和护理措施的效果,最终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
急性重症心肌炎发病急剧,病情险恶,可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临床死亡率较高。我院于2002年4月7日收治1例急性重症心肌炎的患者,经过及时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病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暴发型流脑)早期有效抢救和精心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6例暴发型流脑患儿的整个抢救配合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6例暴发型流脑患儿中21例治愈,3例好转,2例死亡,病死率为7.69%.结论 暴发型流脑经过早期积极有效干预,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病死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正>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感染性疾病,病情变化快,来势凶猛,常常因为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及突发心搏骤停,危及患者生命[1]。由于广泛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坏死,患者心电图出现类似急性心肌梗死样改变,极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如不能及时诊断与治疗,预后差[2]。加强临床观察、及时救治与护理,是提高重症心肌炎抢救成功率的关键。2012年12月我科成功抢救1例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  相似文献   

16.
急性重症心肌炎发病急,病情险恶,可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死亡率较高。我院收治1例患,经过及时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病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张玉梅 《齐鲁护理杂志》2002,8(9):693-693,713
暴发性心肌炎发病急骤 ,病情发展迅速 ,并发症多 ,如抢救不及时 ,多危及生命。 1996年 1月以来 ,我们治疗暴发性心肌炎 2 3例 ,针对其并发症的特点 ,加强临床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治疗、抢救 ,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3例中男 13例 ,女 10例  相似文献   

18.
暴发型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暴脑),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如不及时抢救,病儿常于24小时内死亡。因此必须细致观察病情,及早采取有效抢救措施,认真加强护理,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降低死亡率,捉高治愈率至关重要。1 一般临床资料2001~2005年我院共收治暴脑患儿12例。其中1~3岁4例、4~7岁5例,8~14岁3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诊治问题.方法 总结分析12例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FES患者按Sevitt分型:暴发型3例,典型型4例,亚临床型5例,除2例暴发型死亡外其余10例因早期发现并及时正确治疗均治愈.结论 正确认识该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早期及时正确的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加强创伤后复苏抢救措施可明显降低FE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感染性疾病,以晕厥、急性左心衰竭等为首发症状,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若不及时救治,预后极为不良,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严密监护,争分夺秒地抢救,对改善疾病的预后将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